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目的探讨D型与非D型人格在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生理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别。方法连续收集大连市友谊医院心内科109例冠心病病人。采用D型人格量表(DS14)把病人分为D型人格组和非D型人格组。治疗前2组分别接受了一般问卷调查、抑郁自评量表、疲劳评定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测试,收集临床生理指标。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D型人格在冠心病病人中约占29%。2.治疗前D型人格组和非D型人格组的临床生理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D型人格病人在抑郁情绪自评中得分更高[(55.66±9.22)分,(50.56±8.82)分];3.D型人格组和非D型人格组生活质量上差异无显著性;4.躯体疲劳程度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在急性应激的状态下,D型人格冠心病人的应对方式,可能是情绪化应对为主;2.在急性应激状态下,对于D型人格冠心病人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缺少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D型人格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情绪躯体疲劳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 依据D型人格量表(DS14)评分情况,将109名患者分为D型人格组(n=32)和非D型人格组(n=77).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疲劳评定量表(FIA)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进行评估.结果 1)D型人格在冠心病患者中约占29%.2)治疗前后D型人格组疲劳改善不明显;D型人格组较非D型人格组抑郁情绪改善的程度差,2组治疗前后SDS评分差值分别为(0.85±1.04)分,(-2.31±0.809)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方面D型人格组改善更差.3)治疗前后GQOL-74项分值差为因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是D型人格和疲劳评定因子1得分差值.结论 影响冠心患者治疗结果和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是D型人格和FIA-1得分差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中D型人格者的分布及其应付方式、负性情绪的特点.方法 收集203例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在普通健康人群选取199例为对照组,采用D型人格量表(DS14)、应付方式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冠心病组的D型人格者比例(38.9%,25.5%,x2=8.192,P<0.01)、DS14总分[(21.17±9.52),(19.31±7.30),P<0.05]、负性情感(NA)评分[(10.35±5.97),(2.32±0.02),P<0.05]高于对照组,社交抑制(SI)维度评分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10.82±4.99),(10.21±3.94),P>0.05].(2)D型人格者在应付方式问卷中解决问题维度评分低于非D型人格者(P<0.01),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维度评分高于非D型人格者(P<0.01).(3)冠心病组中D型人格者合并抑郁、焦虑的比例和评分高于非D型人格者.结论 D型人格者较多运用消极的应付方式,较少运用积极的应付方式,更多体验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相互关系,为其心理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208例被试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躯体化、抑郁等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E得分较低,N得分较高,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消极应对得分高,积极应对得分低,与正常组有极显著差异.冠心病组N得分与抑郁、焦虑等显著性正相关;E得分与人际敏感、焦虑等显著性负相关.冠心病组消极应对得分与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呈非常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冠心病患者有神经质及内向型人格倾向;消极应对对冠心病的心理健康不利.要从完善人格和改善应对方式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型人格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及两者之间相关性。方法 依据D型人格量表(DS14)将CHF病人分为D型人格组和非D型人格组,两组均在接受治疗前进行一般状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测试。结果 CHF病人中D型人格、焦虑、抑郁者分别占34.00%、36.67%、46.67%。D型人格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非D型人格组,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非D型人格组(t=5.856~6.335,P<0.01)。D型人格及其消极情感、社交压抑维度均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r=0.230~0.521,P<0.01),均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36~-0.271,P<0.01)。结论 D型人格的CHF病人体验更多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更少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较低;D型人格与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支持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冠脉内支架置入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和D型人格问卷对60例冠心病患者于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3 d进行调查,同时对皮肤电阻值进行测试。以3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患者组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而消极应对方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的皮肤电阻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的D型人格得分、消极情感和社会内向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不良情绪、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与性别、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不相关。焦虑、抑郁情绪和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类型、应对方式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患者在术后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与患者存在的D型人格特征和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大学生D型人格群体焦虑和抑郁水平状况.方法 采用D型人格量表(DS14)和焦虑、抑郁自评问卷,调查448名大学本科学生中D型人格群体的焦虑和抑郁水平.结果 D型人格群体与非D型人格群体相比,焦虑[(34.2±7.4)分;(29.5±5.1)分]和抑郁[(37.0±7.6)分;(30.5±5.6)分]水平明显增高(P<0.01);发生焦虑(18.3%,2.4%)和抑郁(30.0%,5.4%)状态者明显增加(P<0.01),个体消极情绪、社交压抑因子分与焦虑和抑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大学生D型人格群体焦虑和抑郁问题突出,D型人格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立  贾斐  吉峰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9):2213-2215
目的探讨压力源、压力强度与D型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4条目版本D型人格量表(DS14)、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对800名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压力源、压力强度进行检测,同时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相关评定。结果 D型人格大学生的检出率为23.38%,女生数量明显多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型人格大学生BSSI平均得分(81.34±11.24)分,明显高于非D型人格大学生BSSI平均得分(76.41±12.33)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型人格大学生SCL-90量表的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D型人格大学生,但仅在人际关系和抑郁两个因子上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虽然在同样的学习、生活环境下D型人格大学生的压力强度大于非D型人格大学生,但造成的心理负担差异不大,通过积极心理干预和疏导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减轻压力造成的各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不同抑郁状态个体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抑郁状态个体的人格特征.方法 以贝克抑郁量表(BDI)、自评抑郁量表(SDS)、CCMD-3和汉密顿抑郁量表为工具筛选出了79名正常对照组、170名抑郁情绪组、24名抑郁康复组和24名抑郁患者组被试,所有被试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量.结果 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与抑郁得分显著相关,P、N分与抑郁得分正相关,E分与抑郁得分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258~0.524之间;4组被试的人格各维度分差异有显著性( F =30.309,F =29.787,F =119.277,P <0.01),抑郁患者组和抑郁康复组P、N分显著高于其他2组[P分分别为(58.04±7.58)分、(57.50±6.10)分、(42.95±7.11)分和(51.58±10.08)分;N分分别为(61.93±12.48)分、(62.34±6.20)分、(36.94±9.22)分和(55.30±7.33)分],E分低于其他2组[分别为(48.92±8.11)分、(51.24±3.87)分、(63.30±7.81)分和(54.83±8.96)分];不同人格维度得分时抑郁得分差异有显著性( F =28.210,F =20.366,F =79.556,P <0.01),P、N分越高抑郁水平越高,E分越低抑郁水平越高.结论 人格与抑郁显著相关,内向、神经质人格是抑郁的特质特征而非状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型人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经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采用D型人格量表(DS14)分为D型人格组与非D型人格组。术前术后采用日本改良JOA评分表评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术前JOA评分D型人格组为4.54±3.2分,非D型人格组为7.21±4.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D型人格组为15.62±4.01分,非D型人格组为19.54±4.25分,D型人格组术后疗效改善率(62.73%)明显低于非D型人格组(8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型人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改善率低于非D型人格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必要心理干预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A型人格与D型人格对冠心病的影响,以及两种人格因素的不同心理特质与冠心病多种危险因素的相互影响.方法 应用一般状况调查表、A型行为类型问卷(TABPQ)与D型人格量表(Type D Personality Scale,DS14),随机抽取123名冠心病患者与116名健康人做正常对照,同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结果 (1)病例组123人中A型人格检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D型人格检出率为39.8%,同样高于对照组的22.4%(P<0.05).(2)两组间TABPQ总分值(TH+CH)及TH、CH与NA、SI各分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性别、高血压病史、HDL、LDL、GLU以及心理特质NA与冠心病相关(P<0.05).结论 负性情感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IRS-2G1057D突变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受体底物(IRS)-2分子1995年由ARAKI等成功克隆。作为细胞质中的适配蛋白,IRS-2主要连接胰岛素受体和含SH2区蛋白,介导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信号通道,调节细胞新陈代谢、生长和分化,是INS信号胞内传导的重要分子。人类IRS-2基因定位于13q8.6,有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黄体酮可增强其转录,TZD(PPAPγ激动剂)能快捷明显地增加其表达。IRS-2^-/-动物具有2型糖尿病(T2DM)的全部特征,IRS-2基因突变可能参与人类T2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3D打印在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个体化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5月~2019年3月在三维可视化3D打印指导下10例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收集患者薄层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打印3D模型,观察肿瘤与肝内胆管、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系统的三维立体关系,进行术前模拟手术并制定手术方案,将3D打印模型带入手术室进行术中实时导航,指导手术治疗。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构建三维可视化打印3D模型,进行 Bismuth-Corlette三维可视化分型:Ⅲa型4例、Ⅲb型4例、Ⅳ型2例,其中门静脉变异4例,肝动脉变异3例。门静脉“三分叉”变异2例;“工字型”变异1例;1例罕见的门静脉右前支缺如变异;2例既有门静脉变异又出现肝动脉变异。肝动脉变异3例,1例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脉,2例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其中Ⅲb型4例行左半肝切除术; Ⅲa型4例行右半肝切除;Ⅳ型1例行围肝门区域切除,1例行左半肝切除术。此组患者术前三维可视化3D打印模型及术前规划与术中情况均一致。手术时间452±75.12 min,术中出血量356±62.35 mL,术后住院时间15±4.61 d。术后出现胆漏1例,少量胸 腔积液3例,经通畅引流及内科治疗后康复出院,围手术期无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 三维可视化联合3D打印对Bismuth-Corlette Ⅲ、Ⅳ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手术规划,优化手术方案,尤其在肝内血管变异情况下,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浆维生素D和肾功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评价维生素D在T2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对72例T2DN患者按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UAE)分为正常蛋白尿组( A组)、微量蛋白尿组( B组)和大量蛋白尿组(C组),同时选择相匹配的2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D组)。检测4组血浆尿素(UREA)、血肌酐(Cr)、尿酸(UA)、24 h-UAE及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3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B和C 3组血清25-(OH)D3水平均较D组明显降低(P<0.01),C组患者亦均较A组和B组患者明显降低(P<0.01),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患者血浆UREA、Cr和24 h-UAE较A、B、D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B组和A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C 3组T2DN患者和D组血浆U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 D3与UREA、Cr和24 h-UAE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UA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合并25-(OH)D3缺乏的T2DN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肾脏病变。  相似文献   

16.
Chen JQ  Shi YX  Ye M  Zhang JW  Zhang L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5):2486-2490
目的 评价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TASC)C型和D型股腘动脉病变患者腔内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上海仁济医院TASC C型、D型股腘动脉病变患者,95例(98条患肢)施行经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应用踝/肱指数(ABI)、Fontaine分期、保肢率和通畅率综合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94.9%,围手术期死亡率4.2%,截肢率5.1%;患肢足背和胫后动脉ABI分别由治疗前的0.42±0.17和0.45±0.18提高至治疗后的0.78±0.19和0.78±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下技缺血(CLI)的患肢数由治疗前的73.5%减少至治疗后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例84条患肢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7)个月,随访保肢率96.4%,随访期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ABI分别为0.58±0.22和0.60±0.21,与术前和术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重症下肢缺血的患肢数占16.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腔内治疗TASC C型、D型股腘动脉硬化病变的近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