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岳睿  陆嘉惠 《新中医》2014,46(2):15-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中医学血证、髓毒劳范畴,为"毒"、"劳"相兼的邪实正虚、虚实夹杂证。其病机可归纳为脾肾亏虚、瘀毒内蕴,且发病过程中脾肾亏虚贯穿始终。临床辨治以虚实辨证为首辨;脏腑辨证为基础;瘀毒辨证为指导。总以健脾补肾、化生气血为根本治法,再根据辨证,以治脾为主或治肾为主入手。  相似文献   

2.
张海云 《陕西中医》2010,31(8):1104-1104,F0003
肾性贫血,临床常见,该病属祖国医学“虚劳”、“血证”范畴,但又不同于其它贫血的中医辨治,是由于脾肾虚衰,湿浊羁留,壅滞三焦,痰瘀内结,气机运行失常所致脏腑气血阴阳俱衰之证,其病位在脾肾两脏,病机为正虚邪实或虚实夹杂。因此,在探索。肾性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治中,我们采用泄浊保元之法,临床收到明显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方坚  邓晋丰 《新中医》2005,37(11):11-12
邓晋丰教授辨治腰椎管狭窄症以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为纲,其中实证以寒湿、湿热、气滞、血瘀、痰浊多见;虚证以气血亏损、肝肾不足为主,而虚实夹杂证则以虚证夹杂风寒湿居多。并强调病因与辨证结合,局部与整体并重,内外治兼施,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总结张明教授辨治痛风性肾病的经验。张教授认为本病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期以湿热、寒湿、瘀血为主,缓解期治以脾肾气虚、肝肾阴虚为主;临床分期论治,急性期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痹,缓解期以培补脾肾、温阳泄浊,同时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取综合性治疗,其亦强调痛风性肾病患者应科学饮食,调畅情志,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介绍张崇泉教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经验。张教授临床将COPD分2期辨治: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分寒痰阻肺证、痰热壅肺证2型辨治,病情迁延者兼顾扶正;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主,分肺气亏虚证、肺脾两虚证、脾肾两虚证3型辨治,重在调补肺、脾、肾三脏,以治其本。并以显效病案为例,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138例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辨证要素及证型分布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患者病性证素分布呈气虚血虚痰饮热盛阳虚阴虚血瘀气滞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脾胃心神肾肺肝的趋势;病性分布呈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的趋势;证型分布虚证呈脾胃气血两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阳暴脱证的趋势,虚实夹杂证呈脾虚痰阻证热盛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的趋势,实证呈痰热扰神证肺热壅盛证肝脾不调湿热蕴结证的趋势。结论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的基本中医病性证素是气虚、血虚、痰饮、热盛、阳虚、阴虚、血瘀、气滞;病位证素是脾、胃、心神、肾、肺、肝;证型分布为脾胃气血两虚证、心脾两虚证、心阳暴脱证、脾肾阳虚证、脾虚痰阻证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检索国内近20年(1996~2015年)现有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期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研究的有关报道,统计分析其证型分布特点。结果:在纳入的268篇文献中共出现42个证型,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0个证型分别是肺脾两虚证、肺气虚证、气虚痰瘀证、肺脾肾虚证、肺肾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肾气虚证、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其累计频率为86.8%。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证候以虚证、虚实夹杂证为主。单纯虚证以肺脾两虚证、肺气虚证、肺脾肾虚证最常见;虚实夹杂证主要为气虚痰瘀证;实证中以痰瘀阻肺证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从气血辨治子宫肌瘤。方法:通过对子宫肌瘤的诊治,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气血相关立论辨治子宫肌瘤。结论:子宫肌瘤的辨证,重在辨气血,辨虚实,在后期往往虚实夹杂,易成痼疾,所以审证求因,治法也应随气血而"变",调气行血为其根本,以衡为期。  相似文献   

9.
徐力教授认为,卵巢癌的发病原因多由内、外因所共致。外感六淫,内伤情志,或饮食不节,或劳逸失衡,或先天不足,或久病伤正,损及肝、脾、肾及冲任,气血失调,诸多因素以致生湿生痰,成瘀成积,癌毒内聚。主要病位涉及肝、脾、肾三脏及冲任,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卵巢癌时,提倡运用三段六辨、截断疗法、引经抗癌等临床思维,具体治法以辨证论治为主,临床常分为湿热郁毒、痰湿凝聚、气滞血瘀、气血亏虚4个证型辨治。  相似文献   

10.
从脏腑病位、邪实偏胜、疾病发展阶段三方面探析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临床辨治本病应定病位,辨脏腑盛衰,从肝、脾、肾三脏论治。明病机,辨邪实偏胜,从瘀血、气、痰、毒邪论治。分阶段,辨寒热虚实,即病之初期,肝郁热盛,治以疏肝清热为主;病之中期,正虚邪实,治以扶正祛邪为主;病之末期,正气大虚,治以扶正气为主,忌一味猛攻。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分型荟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分型荟萃分析,为临床上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提供指导。方法:通过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1997—2007年的相关文献,采用加权百分率法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分型中脏腑复合虚证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居多,分别占30.5%和22.7%,与其他各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由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进而向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发展。整个分型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为主,并且慢性肾小球肾炎分型具有以肾虚为中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分型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中医分型及其基本治则。方法:对经过PSG检查被确诊为SAS的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型。结果:SAS的发病,实证大于虚证,实证中大多与痰有关,虚证中肾阳虚占绝大多数。结论:SAS的治则.实证应以化痰通浊为主,虚证应以温肾助阳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中医理论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进行辨证分型分析与探讨。[方法]选自2010年5月12日至2012年5月11日来我院就诊SAS病患,经病史询问及PSG检查确诊的SAS患者116例,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从116例资料检查结果及分型情况来看,实证发病率大于虚证;而实证与痰有关的则占多数,虚证中则以肾阳虚的发病率占多数。[结论]中医辨证将SAS分为气虚型、血虚型、肾阴虚型、肾阳虚型、痰湿型、痰热型、血瘀型七种。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总结了现代医家对癌因性疲乏(CRF)辨证治疗的经验,现代中医医家认为CRF属于中医"虚劳"范畴,辨证多以虚证及虚实夹杂为主,疾病的发病部位多与肝、脾、肾等密切相关,虚证为本,往往兼夹瘀、痰、湿、热的表现,结合文献发现辨证以虚证为主的医家认为主要是肝、脾、肾亏虚,治疗以补益为主,脾胃虚弱则健脾益气,脾肾阳虚则温补脾肾,肝脾不调则调补肝脾。而辨证为虚实夹杂的往往认为以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脾肾亏损,痰瘀互结;精气两亏,湿热中阻为主。治疗补益为主,兼顾实证,肝郁脾虚则疏肝健脾,痰瘀则理气化瘀,湿热则清热利湿。为癌因性疲乏治疗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质下白质脑病(SAE)脑循环动力学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SAE患者进行影像学及脑循环动力学检查,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SAE分型Ⅲ型与Ⅰ型和Ⅱ型相比,痰浊阻窍型、瘀血阻络型与其他证型相比脑循环动力学检查平均流速及流量显著降低,外周阻力与特性阻抗显著增高;Ⅰ型以瘀血阻络证发生率最高,Ⅱ型以痰浊阻窍证发生率最高,Ⅲ型以瘀血阻络证及肾精亏虚证发生率最高。结论SAE发病程度与微循环有关,SAE中医证型以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为主,两证型脑循环动力学平均流速及流量显著降低,外周阻力与特性阻抗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6.
补肾养阴方治疗卵巢早衰临床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补肾养阴方治疗卵巢早衰的效果。方法:中药组40例用补肾养阴方治疗,西药组40例用倍美力及安宫黄体酮治疗。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72.5%,西药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患者闭经状况,月经量、色、质、周期,不孕状况,围绝经期症候群,生殖器萎缩等均有明显改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补肾养阴方治疗卵巢早衰疗效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7.
李萍萍教授认为恶性淋巴瘤临床以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累及相应组织器官的损害为特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痰核"、"石疽"、"失荣"等范畴;以"痰湿、血瘀、气滞"为主,虚实夹杂较为多见,主要影响肝脾肾三脏,注意扶正,兼顾治疗的不同时期,结合治疗病史及症状体征,配合西医治疗的不同阶段进行中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化疗期间中药主要作用是减轻化疗药毒副作用,缓解临床症状,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化疗间歇期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缓解,多见疲乏、自汗盗汗、腹胀胃酸等正气损伤,以健脾扶正为主;康复期放化疗、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结束,李老师认为这一阶段无明显症状以调节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为主,有临床症状的应分清痰湿、血瘀、气滞等,化痰除湿,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补益阴阳。因各种治疗手段对机体攻伐太过,无论何种治法均勿忘健脾扶正,顾护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代谢综合征(MS)临床指标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将91例PCOS合并MS患者利用中医四诊分类,观察一般情况及临床理化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BP),测定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结果]就诊的91例患者中脾虚痰湿证42.86%,痰瘀互结证29.67%,肾虚血瘀证16.48%,肾虚肝郁证10.99%。BP、HDL、FPG水平各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血瘀证TG水平与脾虚痰湿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证与其他证型比较,腰围、臀围、腰臀比显著升高。[结论]PCOS合并MS患者不同证型间具有其内在的特征,尚需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挖掘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及辨治经验,总结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肾病门诊2016年1月—2020年1月宋立群教授治疗DKD首诊处方,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分析,相关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导师组方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202张处方涉及用药180味,总使用频次3375次,常用药物31味,药物以补虚药为主,其次为收涩药、利水渗湿药;四气统计温性药最多,平性药次之;药味使用数最多的是甘味药和苦味药;归经统计肾经、肝经、脾经的药物最常用;常用药物组合138个,聚类分析结合临床经验得到常用特色药对5组。结论:宋立群教授治疗DKD肝脾肾同调,补虚扶正并泻实祛邪,兼以解郁、祛痰、化瘀,以期为今后的中医肾病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血脂异常的中医病机和治疗思路。方法:在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统计学的方法为血脂异常中医病机的总结提供证据,并根据病机提出治疗思路。结果:血脂异常的中医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确立治则以补肾健脾为主且尤以补肾为先,化痰活血为辅。讨论:运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以统计数据为依据而总结的中医病机和治疗思路更具有科学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