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眼睑痉挛是由于各种原凶导致的眼轮匝肌痉挛,眼睑不自主地跳动,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继发性眼睑痉挛多可查到一些明确的病因,如角膜炎、某些颅内疾患等,原发性是指没有查到任何原因所致的,又称特发性眼睑痉挛.我科自2004年5月~2007年7月间,采用眼轮匝肌局部封闭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13例(15眼),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电图引导对提高A型肉毒杆菌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7年5月间连续治疗的78例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其中特发性眼睑痉挛男性30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51.1岁,平均病程3.8年。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机电引导组和非机电引导组,治疗采取A型肉毒杆菌素眼轮匝肌局部多点注射。每一点注射0.1m(L含毒素2.5U)。结果机电引导组和非机电引导组比较,完全和明显缓解率分别为94.9%和82.1%;眼睑闭合不全、睑外翻和上睑下垂等副作用总发生率分别为30.77%(12例)和64.13%(25例)。结论肌电图引导可明显提高A型肉毒杆菌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及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针刺及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3至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80眼)眼睑痉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40眼。治疗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同时应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行眼轮匝肌注射;对照组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针刺治疗及利多卡因眼轮匝肌注射治疗眼睑痉挛效果好,可有效缓解眼睑痉挛。  相似文献   

4.
眼睑痉挛是由于支配眼轮匝肌的面神经受刺激所致的眼轮匝肌不随意的强力收缩,可能与疲劳、紧张有关。临床表现可从眼睑的轻度纤维颤搐至严重的、持续的、疼痛性的两侧眼轮匝肌收缩。本病眼科临床并不少见,治疗很棘手。我们近几年来采用封闭疗法治疗轻中度眼轮匝肌痉挛,疗效尚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共9例患者,7例为单眼眼睑痉挛,2例为双眼眼睑痉挛;年龄34~67岁,男3例,女6例;其中教师2例,农民3例,从事缝纫2例,理发师1例,从事会计工作1例。 方法和结果:采用眼轮匝肌阻滞麻醉法对支配眼轮匝肌的面神经进行封闭。抽取封闭药物为地塞米松5mg,1ml;VitB_121mg,2ml;利多卡因2ml。具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应用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眼睑痉挛40例42眼,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应用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眼睑痉挛40例42眼,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眼睑痉挛是以眼轮匝肌或面神经痉挛引起的眼睛周围肌肉不自主地抽搐或跳动为特征的1种眼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频繁的眨眼动作,严重者会持续性闭眼或出现视物障碍。文章报道从经络循行角度辨经治疗眼睑痉挛验案1则,希望能为临床眼睑痉挛防治提供新的治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俞晓宇  窦仁慧  郭昊晨  温淑梅 《浙江医学》2020,42(23):2544-2546,2551
目的分析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屈光状态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收治的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63例(120眼),为眼睑痉挛组;另择同期为求老视镜验配者63例(120眼)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各类屈光状态分布情况。结果眼睑痉挛组以单纯远视眼最多(占36.7%),其次为正视眼(29.2%)、远视合并散光眼(11.7%)。眼睑痉挛组与正常对照组屈光状态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部分屈光不正均为低度数。眼睑痉挛组与正常对照组球镜度数分布、柱镜轴向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柱镜度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屈光状态以远视合并或不合并散光为主,与正常人群相比柱镜度数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郭登山 《中原医刊》2011,(15):111-111
眼睑痉挛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面神经支配区肌肉的痉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为眼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以特发性眼睑痉挛及原发性周围性面神经刺激性眼睑痉挛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眼睑及面部阵发性痉挛,病初眼睑微细抽动,  相似文献   

10.
张素玲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2):762-762
眼睑痉挛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为眼睑不自主的抽动,发作频繁,发作时间及持续时间各不相同,有的甚至连同面部肌肉一起抽动。它们是由于眼轮匝肌及面部表情肌的阵发性痉挛所致,是不自主的、强直性的肌肉收缩,为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其病因未明确,所以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5年3月以来,应用复方樟柳碱治疗眼睑痉挛22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诊疗.方法对22例(41只眼)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进行眼睑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以氟哌啶醇治疗20例(38只眼)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情分级、临床疗效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和氟派啶醇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65%,显效率分别为90.9%与25.0%(χ2=6.24,P<0.05),A型肉毒毒素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全身不良反应,局部反应轻.在6~36个月的随访期间,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和氟哌啶醇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3.6%(14/22)与95.0%(19/20)(χ2=4.76,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首选药物,且方法简便易行,可在门诊开展.但复发率较高,如何减少复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治疗眼睑痉挛的方法.方法对90例98只眼睑痉挛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地西泮0.5 mL、维生素B1注射液25 mg(0.5 mL)、2%利多卡因注射液0.5 mL(混合液共计1.5 mL),好转或未愈者重复注射2-4次.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临床观察3-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66.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睑痉挛采用药物行眼轮匝肌局部封闭治疗效果肯定,操作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3.
复方胞二磷胆碱太阳穴注射治疗眼睑痉挛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洪强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1):1610-1611
眼睑痉挛是眼科门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常表现为眼睑跳动或瞬目频繁,严重时可影响工作及生活。作者自1998~2002年应用复方胞二磷胆碱行太阳穴注射治疗眼睑痉挛病50例(58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西西  邹柳红 《广西医学》2003,25(9):1617-1618
目的:观察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56例眼睑痉挛、面肌痉挛患的疗效。方法:用稀释后的A型肉毒素杆菌毒素行眼睑轮匝肌及面肌多点注射。结果:56例患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A型肉毒杆菌毒素可用于治疗眼睑痉挛及面肌痉挛。安全、有效,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对60例特发性眼睑痉挛进行局部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评价其疗效。结果:60例眼睑痉挛,完全缓解27例(45%),明显缓解29例(48.33%)。起效时间平均1~3天,缓解时间平均4.19月。无全身反应及过敏反应,局部反应轻微,短暂可逆。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足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5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因分析,探讨手法复位治疗特发和继发BPPV的疗效。方法变位试验时采用红外线眼动记录仪(VNG)作眼震记录,根据眼震特点对BP-PV进行定侧和分型。同时结合其他临床检查结果判断BPPV的病因是原发性或继发于其他疾病。治疗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后半规管(PSC)、前半规管(SSC)BPPV采用Epley法或Semont法,水平半规管(HSC)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继发性的同时针对原发病进行病因治疗。结果原因不明特发性97例(63.8%),继发于其他原因55例(36.2%);特发性BPPV采用手法复位1周及3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1.4%和90.7%;而继发性BPPV为72.7%和80.0%。结论手法复位是治疗BPPV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法复位的疗效特发性BPPV比继发性好。  相似文献   

17.
陶斐  余腾  吴桂明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348-1349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对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情,采用BTXA眼睑眉弓下肌肉进行1点或多点注射,每点剂量为2.5~3 U。结果完全缓解16例(61%),明显缓解8例(30%),部分缓解2例(7%)。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副作用小、方法简单、刺激性小并且维持有效时间长,可作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早期常无特殊临床表现,在中老年人中发病较为普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2001年,美国NIH提出骨质疏松定义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必不可少;而对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消除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但仍需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配合。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作用特点也各不相同,临床选择与应用较为复杂。根据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可将其分为基础药物、抑制骨转换剂、骨形成促进剂和解偶联剂四类。  相似文献   

19.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睑痉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睑痉挛的疗效。方法:对30例(32只眼)眼睑痉挛患者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结果:30例中治愈23例(25只眼),好转7例(7只眼),随访6~12个月,治愈患者无一例复发。结论:复方樟柳碱局部注射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可作为治疗眼睑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背景 ]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原发性眼睑痉挛和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 .[病例报告 ]多点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 2 6例及合并面肌痉挛的眼睑痉挛 13例 .结果 ,症状在 1~ 3d内缓解 ,5d内明显缓解 ,2个星期内缓解最明显 ,有效率为 10 0 % ,原发性眼睑痉挛的有效作用时间为 10~2 3周 ,平均 16周 .合并面肌痉挛的眼睑痉挛的平均有效作用时间为 14周 .[讨论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是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和面肌痉挛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