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丁金囡  袁晓岗  洪瑜  王群燕  季峰 《浙江医学》2009,31(7):922-923,926
目的探讨胃癌磷酸酶基因PTEN与Survivin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胃癌、相应癌旁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与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表达在胃癌、相应癌旁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45171%、8429%及9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蛋白表达在胃癌、相应癌旁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5571%、1714%及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均P〈0.05);Survivin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均P〈005);胃癌PTEN阳性表达率与Survivin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PTEN、Survivin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PTEN及Survivin可能对胃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中AKT和PTE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外科手术中获取72例NSCLC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C(RT—PCR)技术检测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KT和PTE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AKT在NSCLC组织的表达量(0.24±0.15)显著高于癌旁组(0.11±0.08),PTEN在NSCLC组织中表达量(0.18±0.27)显著低于癌旁组(0.54±0.27),P均〈0.05。AKT和PTEN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与肿瘤直径有关。结论AKT通路的激活和PTEN表达缺失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类 mut-s同系物2(human mut-s homologue 2,hMSH2)和抑癌基因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 SP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近端癌旁组织(距癌组织3cm)、远端癌旁组织(距癌组织>10cm)及15例正常胃组织 hMSH2和 PTEN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42例胃癌组织及相应远端癌旁组织(距癌组织>10cm)hMSH2和PTEN蛋白表达。分析 hMSH2和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 hMSH2和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近端癌旁组织、远端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0.05或<0.01)。PTEN蛋白表达缺失率与肿瘤分化程度负相关(rs=-0.707,P<0.05),与 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s=0.748、0.979、0.850、0.877,P<0.05)。hMSH2和PTEN蛋白表达在胃癌中呈正相关。在胃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 hMSH2蛋白表达缺失伴有PTEN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PTEN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错配修复蛋白 hMSH2表达缺失伴有PTEN蛋白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4.
陈勇  郭伟  李洪涛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847-1848,1871,F0003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TEN与FHIT蛋白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乳腺癌,20例癌旁组织中PTEN和FHIT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乳癌组织中,PTEN(X2=8.351,P〈0.01)与FHIT(x2=9.748,P〈0.01)均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组标本,FFEN(x2=6.338,P〈0.05)与FHIT(x2=7.215,P〈0.05)均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期较晚的标本中,PTEN(x2=13.388,P〈0.05)与FHIT(x2=11.045,P〈0.05)均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二者在乳腺癌中表达无相关性。结论PTEN和FHIT在乳腺癌中有较低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乳腺组织。它们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生物学意义。它们在乳癌中表达无相关,提示这两种蛋白表达可能是相对独立的事件。二者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和癌旁肝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德云  郑晖等 《湖南医学》2001,18(1):4-5,F00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和癌旁肝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TEN蛋白在HCC及其癌旁肝组织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HCC中的阳性率和阳性强度均低于癌旁肝组织(P<0.01),HCC中PTEN蛋白的表达强度与患者的性别和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但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1),分化愈差,表达愈强。结果:提示检测PTEN蛋白可能对判断HCC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ice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人胃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中Dicer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icer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7.5%,癌旁正常胃组织为85.O%,Dicer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组织高、中度分化、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早期患者Dicer阳性率均高于低度和未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临床进展期患者(P〈0.05~P〈0.01),而在性别、年龄和癌灶原发部位间Dicer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Dicer表达明显降低,并且Dicer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沈萍萍  林琪  黄智铭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3):248-250,256,F0003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细胞周期素D1(CyclinDl)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取术后新鲜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各37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yc—linD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并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CyclinDlmRNA在胃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P〈0.05),CyclinDl蛋白在癌组织也呈高表达(P〈0.05)。CyclinDlmRNA与肿瘤的分化及大小有关护〈0.05)。CyclinD1蛋白仅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CyclinD1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中AKT2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KT2及的表达情况。结果 AKT2在胃癌中的表达率72.5%,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12.5%,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KT2的表达与有无淋巴转移、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AKT2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提示:AKT2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AKT2达蛋白表达可作为判定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LVD)和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标本125例、癌旁正常组织96例中VEGF—C、VEGFR-3的表达,以Podoplanin标记微淋巴管密度(LVD)进行计数。结果VEGF—C和VEGFR-3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4%、56.0%和10.4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C和VEGFR一3表达与LDV、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及CEA均呈正相关(P〈0.05),VEGFR一3表达与Ca19—9呈正相关(P〈0.05)而VEGF—C的表达则与CA19—9无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LVD计数为(2.98±0.81)个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计数(1.82±0.6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癌周LVD计数高于癌内LVD计数(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均呈高表达,与淋巴管生成有关并参与了胃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130Cas和PTEN信号蛋白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原位分子杂交法分别对76例正常胃粘膜及112例胃癌组织p130Cas、PTEN蛋白及PTENmRNA进行检测,PCR—SSCP法对正常胃粘膜30例、早期胃癌7例及进展期胃癌30例PTEN基因第5、8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胃癌组p130Ca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差异具显著性(X2=9.321,P〈0.05);胃癌组PTE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组(X2=78.494,P〈0.001),且PTEN蛋白-9p130Cas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25。P〈0.05)。胃癌组PTEN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组(X2=53.959,P〈0.001);正常胃粘膜及早期胃癌未检测到PTEN基因突变,进展期胃癌第5、8外显子各有1例突变,三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130Cas、PTEN信号蛋白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130Cas对胃癌的发生起促进作用,而PTEN可以对这一作用加以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方法测定70例HCC组织和40例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两个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TEN在H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7.1%,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95.0%(P<0.01).在肿瘤分期晚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PTEN表达均降低(P〈0.01).p53蛋白在HCC组织中表达率为60.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5.0%(P<0.01).在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上,p53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与p53蛋白表达在HCC组织中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TEN低表达与HCC进展有关,有可能作为评价肝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袁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21-132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扩增基因-1(AI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8例胃癌组织和85例癌旁组织中AIB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88例胃癌组织中AIB1的阳性表达率为75.0%,85例癌旁组织中AIB1的阳性表达率为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IB1的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B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2例胃癌、52例癌旁组织及12例正常胃组织中KISS1mRNA的表达,半定量分析RT-PCR产物电泳条带密度。结果 在52例胃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KISS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25±0.046)和(0.825±0.028);12例正常胃组织表达水平分别为(0.856±0.044);胃癌组织KISS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P〈0.01)。KISS1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淋巴结有转移者其表达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 KISS1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降;其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成为胃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PTEN在贲门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PTEN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86例,癌旁非肿瘤胃组织(离癌灶边缘>5cm)40例,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MMP-2及PTEN表达,并分析2者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MP-2在贲门癌和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5%和40.0%(P<0.05),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PTEN在癌旁组织和贲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5%、55.8%(P<0.05),PTEN在贲门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PTEN缺失及MMP-2表达增加在贲门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测PTEN与MMP-2,有助于了解贲门癌的发展和评估贲门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SATB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qRT—PCR技术检测39例乳腺癌组织、19例对应癌旁组织、13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SATB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SATB1及其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ATB1阳性表达率为71.8%,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38.5%和癌旁组织的15.8%(P〈0.01);SATB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的4.5倍;SATB1及mRNA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TB1及其mRNA在肿瘤体积大、腋窝淋巴结转移数多、分期晚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在不同年龄,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乳腺癌组织中,SATB1及其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TB1与SATB1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SATB1及SATB1mRNA表达水平增高与乳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小鼠胃移植瘤和瘤旁胃组织中自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 1,CXCR1)和趋化因子受体2(chemokine receptor2,CXCR2)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消痰散结方抑瘤、防复发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清热解毒方组、喃氟啶组和消痰散结方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移植S180瘤块,建立小鼠胃移植瘤模型。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3周后,剥取肿瘤,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肿瘤及瘤旁胃组织中IL-8的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XCR1、CXCR2蛋白表达。结果:肿瘤及瘤旁胃组织中IL--8及其受体CXCR1和CXCR2蛋白表达较正常小鼠胃组织明显升高(P〈0.01);消痰散结方下调肿瘤及瘤旁组织中IL-8蛋白表达的作用优于对照药清热解毒方和喃氟啶(P〈0.05);消痰散结方下调肿瘤中CXCR1蛋白表达的作用优于喃氟啶(P〈0.01),对瘤旁胃组织中CXCR1蛋白表达的作用优于喃氟啶及清热解毒方(P〈0.01);消痰散结方下调肿瘤中CXCR2蛋白表达的作用优于喃氟啶及清热解毒方(P〈0.01),而3种药物对瘤旁胃组织中CXCR2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痰散结方可明显下调胃肿瘤及瘤旁胃组织中IL-8及其受体的蛋白表达,是其抑瘤、防复发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60、70及其mRNA在直肠癌、癌旁组织、直肠炎和正常直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组织芯片技术检测病理诊断明确的54例直肠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的距直肠癌组织边缘1.0cm处的癌旁组织、直肠炎组织及距直肠癌组织边缘5cm以上的正常组织中HSP27、60、70的表达差异,RT—PCR法对12例患者的直肠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直肠炎组织和正常组织的HSP27、60、70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SP27、60、70的表达:在54例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9%、74.1%、77.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直肠炎组织和正常组织(P〈0.01);在mRNA水平,直肠癌组织的HSP27、60、70表达也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1)。HSP27、60、70的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浸润直肠壁深度和肿瘤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远处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直肠癌中HSP27、60、7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直肠炎组织和正常组织,提示与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病人性别、年龄、浸润直肠壁深度和肿瘤组织娄型无明显相关性;与远处转夥、肿瘤分化程度和临床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HSP27、60、70之间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与人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4例正常宫颈、10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I、CINII、CINIII)、46例宫颈癌等不同组织中PTEN与hMSH2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各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其中宫颈癌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组与正常宫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III组与CIN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SH2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各组组织中阳性表达逐渐增高,宫颈癌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组与正常宫颈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III组与CIN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PTEN和hMSH2蛋白表达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TEN和hMSH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联合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