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宫颈机能不全指既往反复中孕期自然流产或早产,再次妊娠中孕期出现无痛性宫颈扩张而不伴有宫缩、出血及其他导致反复妊娠丢失的原因[1].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较为困难,主要根据既往病史,是再次妊娠发生中孕期自然流产和早产的高危因素,而宫颈环扎术(简称环扎术)对于预防流产和治疗早产可能有效,现有对环扎术预防和治疗早产效果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2.
宫颈机能不全指既往反复中孕期自然流产或早产,再次妊娠中孕期出现无痛性宫颈扩张而不伴有宫缩、出血及其他导致反复妊娠丢失的原因[1].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较为困难,主要根据既往病史,是再次妊娠发生中孕期自然流产和早产的高危因素,而宫颈环扎术(简称环扎术)对于预防流产和治疗早产可能有效,现有对环扎术预防和治疗早产效果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宫颈机能不全又名宫颈内口闭锁不全、宫颈口松弛症、宫颈功能不全 (cervical incompetence,cervical insufficiency,incompetent cervix),是指妊娠后,在达到足月妊娠前宫颈展平、变薄,宫颈管扩张、变宽的临床状态,最终导致中期妊娠流产或早产。宫颈机能不全是引起中期妊娠习惯性流产及早产的常见原因。据统计,宫颈机能不全患者早产率是非宫颈机能不全者3.3倍,占全部早产的8%~9% ,自然早产的40%~50% ,早破水的20%~30%。预防早产,包括重视宫颈机能不全的防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表明,8%的晚期流产及早产原因是宫颈机能不全。宫颈有括约功能和屏障功能。括约功能是指宫颈口的肌肉和纤维结缔组织对子宫颈口的收紧作用;屏障功能是指含有能抵抗感染的蛋白等组成的粘液栓可以阻止微生物进入子宫。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CI)指在中、晚期妊娠没有临床宫缩或临产的情况下,无法维持妊娠继续的宫颈无能状态。即在没有宫缩出现或者分娩发动时,宫颈变软、  相似文献   

5.
正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 in pregnancy)是指在没有宫缩的情况下,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后天获得性缺陷致宫颈在早孕晚期扩张,变薄,甚至展平,导致晚期流产。一般发生在孕18~25周,其发生率约为妊娠的1%,占孕16~28周复发性流产的15%左右。本文聚焦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讨论其诊断、处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子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sufficiency, CI)主要由于子宫颈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损伤性的功能缺陷所致,临床特点为孕中期无痛性子宫颈扩张,羊膜囊膨出和(或)胎膜破裂,最终导致晚期流产和早产。CI占所有孕妇的0.5%~1%[1]。子宫颈环扎术(cervical cerclage, CC)是治疗CI的主要方法,研究证实有明确的疗效[1]。本文主要阐述CI的诊断和孕期经阴道环扎的时机。  相似文献   

7.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后异常时限分娩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妊娠后发生异常时限分娩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9年3月我院ART术后妊娠并在产科分娩或者保胎失败晚期流产妇女65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孕周分为晚期流产组、早产组和足月组,分析异常时限分娩的有关因素。结果:ART后晚期流产和早产的相关因素有宫颈操作次数、胎膜早破以及双胎妊娠,选择性减胎术亦可增加晚期流产的危险。结论:多胎妊娠和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ART后中晚期妊娠异常时限分娩的重要原因。在辅助生殖技术中要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诊治不孕过程中注意宫颈机能的保护,有多次宫颈操作史者,妊娠后应严密监测,必要时行宫颈环扎术。  相似文献   

8.
孕期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方法,经阴道或经腹施术成功率为81%~87%[1-2].1998年,Lesser等[3] 尝试应用腹腔镜进行宫颈环扎术,至今全球已报道腹腔镜宫颈环扎术共获活婴73例(3例为双胎)[4-14].此术式以往用10号粗丝线或尼龙线缝扎宫颈,自从聚丙烯环扎带(简称:环扎带)问世以来,应用环扎带进行宫颈环扎的报道逐渐增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宫腔镜中心于2008年12月,首次应用环扎带为1例有5次晚期流产史的妇女于非孕期行腹腔镜子宫峡部环扎术取得成功,至今累计施术7例,其中1例已足月分娩,1例在妊娠中.  相似文献   

9.
宫颈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产科学仍要求预防习惯性流产及早产。妊娠中期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因是宫颈功能不全,现公认的疗法是子宫颈缝合术(即环扎术),但有副作用及并发症。定义由于宫颈结构或功能上的缺陷,不能维持妊娠至足月者,称为宫颈功能不全。特征是反复在孕中或晚期初排出子宫内容物,无疼痛、宫缩或流血,常有胎膜破裂或突入阴道。发病率按照各种统计占妊娠总数的0.05~1%,流产总数的0.2%,中期妊娠流产数的16~20%,有习惯性流产史者约12%,有中期妊  相似文献   

10.
早产是造成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宫颈功能不全是造成晚期流产、早产的主要疾患之一。宫颈功能不全又名宫颈机能不全,是指妊娠后,在达到足月妊娠前宫颈展平、变薄,宫颈管扩张、变宽的临床状态,最终导致中期妊娠流产或早产。在欧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早产的发生率为5%~9%,在某些国家,这一现象仍有增长趋势,几乎没有什么有效措施可以改善这种结局,而且对现代产科来说,其管理仍是一种挑战。宫颈环扎是目前产科常用的预防流产和早产的干预和管理措施,但缺乏有效的证据证实其益处,宫颈环扎的效果也不确定,现就妊娠中期宫颈功能的评定以及实施宫颈环扎术的指征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子宫颈妊娠的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宫颈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宫颈管内,组织学内口水平以下,并在该处生长发育。宫颈妊娠是异位妊娠中发病率很低但很危险的妊娠类型。宫颈妊娠占妊娠数的1∶10 0 0~95 0 0 0 ,在异位妊娠中发生率<1% [1] 。宫颈妊娠的形态学特征为滋养层浸润性、破坏性生长至宫颈壁内,形成胎盘植入,因宫颈壁仅含15 %肌肉组织,余为无收缩功能的纤维结缔组织,当宫颈妊娠发生自然流产、误诊刮宫时,因子宫颈收缩力弱,不能迅速排出妊娠产物,开放的血管不闭锁,发生大出血。1 病因宫颈妊娠发病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受精卵运行过快或发育迟缓,子宫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指征。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273例,分为宫颈环扎组(n=178),期待疗法组(n=95);273例再按既往晚期流产次数分层,分为1次晚期流产环扎组(A1组,n=76),1次晚期流产期待组(B1组,n=52);2次晚期流产环扎组(A2组,n=88),2次晚期流产期待组(B2组,n=40),分析对比组间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另有14例3次及以上晚期流产史宫颈环扎术者未行分层对比分析。结果 178例宫颈环扎患者活产率为88.76%,流产率11.2%。95例期待疗法患者活产率低于宫颈环扎者。A1组患者的分娩孕周为(35.4±1.9)周,与B1组(30.8±2.4)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B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患者分娩孕周、早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与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两次晚期自然流产史的患者,行宫颈环扎术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U形缝合治疗宫颈内口关闭不全5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宫颈内口关闭不全系先天发育不良或后天损伤所致,是复发性晚期流产或早产的常见原因。其特点是妊娠中晚期无宫缩而宫口逐渐开大,羊膜囊膨出或破裂,导致流产或早产。1994年8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采用U形缝合治疗宫颈内口关闭不全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年龄21~36岁,年龄平均28岁。孕次2~8次,均有反复晚期流产史或早产史,流产、早产次数2~6次,发生于20~30周。24例有人工流产史,3例有臀位难产史。56例患者均无活婴。1.2手术指征有2次或2次以上晚期流产或早产史,且每次均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或接近同一妊…  相似文献   

14.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性早产的重要方法,目的在于修复并建立正常宫颈结构形态和宫颈内口的扩张功能,维持妊娠至足月或尽量延长孕周.随着近年来对宫颈环扎术研究的进展,手术技术日趋成熟,成功率可达80%以上.但仍有少数患者在初次环扎术后出现宫颈进行性缩短,宫口扩张,需要再次行环扎术以延长孕周,称为援救性宫颈环扎术[1].本院采用援救性宫颈环扎术对宫颈环扎术后再次出现晚期自然流产或早产表现的5例患者进行处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妊娠晚期反复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早产可增加围生期发病率与死亡率,给妊娠妇女及家庭带来严重心理和经济负担。目前在国内外,宫颈环扎术被推荐使用于单胎妊娠,对其在双胎妊娠中的应用报道较少,指征不明确。回顾分析1例双胎妊娠经2次宫颈环扎术获2名健康活婴的病例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宫颈环扎术在双胎妊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最有效的方法,晚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经阴道施行孕期宫颈环扎术有一定的失败率,往往使患者对再次妊娠失去信心。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复发性流产,本文施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孕期宫颈峡部环扎术治疗1例孕妇,并于孕38周时剖宫产分娩一活婴。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38岁,孕6产1,晚期复发性流产2次,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晚期流产患者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宫颈机能不全(CI)发生情况及CI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7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发生孕晚期流产的患者共472例,根据鹿特丹标准分为PCOS组(83例)和非PCOS组(38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CI的发生率,分析CI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总体晚期流产人群CI发生率为13.77%。PCOS组发生CI 26例,发生率为31.33%,明显高于非PCOS组CI发生率10.03%(P0.01)。其中PCOS组单胎妊娠发生CI 13例,发生率为27.08%,高于非PCOS组CI发生率6.79%(P0.05);PCOS组双胎妊娠发生CI 13例,发生率为37.14%,高于非PCOS组CI发生率18.35%(P0.05)。相对于非PCOS患者,PCOS患者平均年龄小,孕前BMI、基础LH值及T水平高,子宫平均径线小。晚期流产患者PCOS组中CI患者子宫平均径线短于非CI者(P0.05),T水平高于非CI者(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COS疾病状态(OR 3.91,95%CI 1.533~9.973)及子宫平均径线小于4 cm是CI的高危因素(OR 4.323,95%CI 1.699~11.002)。结论: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而发生晚期流产患者中,PCOS患者CI发生率高于非PCOS患者。POCS患者子宫平均径线短于非PCOS患者。PCOS疾病状态及子宫平均径线短是CI发生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knife conization,CKC)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Ⅲ,CINⅢ)行冷刀锥切术的41例(锥切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并将其与同期无宫颈病变治疗史妊娠分娩的4 446例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41例患者中,3~6个月内妊娠者5例,6~12个月妊娠者17例,12~24个月妊娠者14例,2年后妊娠者5例。7例孕早期行人工流产,2例孕早期自然流产,1例晚期流产,31例成功分娩(75.61%),其中5例(16.13%)早产,26例(83.87%)足月分娩;阴道分娩23例,无宫颈性难产,剖宫产8例。与对照组比较,锥切组的妊娠时限短于对照组(P0.001);锥切组早产率高于对照组[8.57%(381/4 446)](P0.01);锥切组胎膜早破率[19.35%(6/31)]高于对照组[7.11%(316/4 446)](P0.01);锥切组早产胎膜早破[9.68%(3/31)]高于对照组[1.17%(52/4 446)](P0.001);新生儿出生体重2 511~4 050 g,无新生儿窒息。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裂伤和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是孕中期流产、早产和早产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不增加宫颈裂伤的发生率,不影响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9.
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反复晚期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孕期行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最有效方法,它能明显延长孕周、提高妊娠成功率,改善围产结局。本文就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以及行宫颈环扎术的方法、疗效、手术并发症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自1948年以后宫颈机能不全已被认为是晚期流产和早产的原因之一。其诊断方法有数种:1)索拉试验。将Foley导尿管插入未妊娠子宫,注入套管内1毫升水,若用<600克的索引力可将其拉出,则可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2) 非妊娠子宫X—线摄片。3) 中期妊娠时宫颈渐进性,无痛性扩张,并伴有羊膜囊鼓出。病史资料中有中期妊娠流产或曾有宫颈裂伤史或检查有宫颈旧撕裂等均有助于诊断,但不是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