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Graves病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s)不同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的数量和表达情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DCs细胞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与Graves病的关联性.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 6例Graves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其中Graves病患者中30人为治疗前组、26人为治疗后组,同时利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测定得出Graves病治疗前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mDC)和髓样树突状细胞(pDC)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经治疗后mDC和pDC值明显降低,略高于健康对照组.通过对比3组细胞因子水平发现,Graves病治疗前组患者血清中TNF-α、IFN-γ、IL-6水平均高于其他2组,治疗后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细胞因子水平相近.结论 Graves病患者血中树突状细胞(DC)明显升高,细胞因子分泌失调,经治疗病情好转后,DC和细胞因子水平逐渐恢复正常,提示DC和细胞因子可能参与Graves病的发病机制,并有望作为分析Graves病治疗效果的一项依据.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与CD4+Th细胞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与CD4+Th细胞亚群分化的关系.方法 分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以rhlL-4(50ng/mL)、rhGM-CSF(10ng/mL)和rhTNF-α(100μ/mL)诱导培养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CD1a、CD83、CD80、CD和HLA-DR分子的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离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PMA+Ionomycin刺激后胞内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h细胞内特征性细胞因子IFN-γ/IL-4以判断Th1/Th2分化.ELISA法检测DCs或Th细胞培养上清中IL-6、IL-12、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DCs表达CD1a、CD83、CD80、CD86和HLA-DR分子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培养至第7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s分泌的IL-12水平低于正常人,而分泌的IL-6水平高于正常人.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较低,Th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量也较低.患者DCs与同种异体的健康人Th细胞共培养,刺激Th1型细胞因子IFN-γ产生的能力低于正常人.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DCs功能的异常可能导致了外周血Th1分化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产妇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含量以及树突状细胞表型。方法:将在本院确诊的60例子痫前期产妇纳入观察组,将同期进行产检的60例正常妊娠产妇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h1细胞、Th2细胞的含量以及树突状细胞表型,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TNF-α、IFN-γ、IL-6、IL-10的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的Th1细胞含量、Th1/Th2细胞比例以及Th1类细胞因子TNF-α、IFN-γ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Th2细胞含量以及Th2类细胞因子IL-6、IL-10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树突状细胞表型:外周血中CD83+、CD80+以及CD86+阳性的树突状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产妇外周血中Th1细胞功能增强、Th2细胞功能减弱,且成熟树突状细胞的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鼻咽癌患者自体树突状细胞(DCs)疫苗治疗前后对患者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探讨热休克的鼻咽癌细胞抗原负载的鼻咽癌自体DCs疫苗激发机体免疫应答的能力与趋势。方法 2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放疗,治疗组在常规放疗后给予1个疗程的DCs免疫治疗(4次皮内注射)。治疗过程中动态检测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Th1类细胞因子(IL-2、IL-12、TNF-α、IFN-γ)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Cs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4+、CD4+/CD8+、NK细胞比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细胞因子IL-2、IL-12、TNF-α和IFN-γ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鼻咽癌自体DCs疫苗免疫治疗可明显提升鼻咽癌患者Th1类细胞因子水平,激发Th1型免疫应答,增强机体抗瘤能力。  相似文献   

5.
转染rhscIL-12对人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rhscIL-12基因转染的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功能的改变.方法构建rhscIL-12和逆转录病毒载体的重组体,脂质体介导转染人外周血来源DCs,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改变,ELISA检测IL-4、IL-12和IFN-γ的水平.结果rhscIL-12转染DCs后可进一步上调DCs表面分子的表达,IL-12的分泌量明显提高;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水平明显上升,Th2型细胞因子IL-4显著下降;随着IL-12的分泌量的增加,IFN-γ含量明显增加,二者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r=0.955 678,P<0.01).结论rhscIL-12体外转染DCs能上调DCs表面分子表达,诱导Th0向Th1分化,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检测,探讨其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组对照研究,其中恶性肿瘤患者44例,健康者43例,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CD4 、CD8 等T细胞亚群及NK细胞、B细胞,定量分析CD4 、CD8 分泌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恶性肿瘤患者NK细胞活性和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CD3 、CD4 、CD8 、B细胞和Th2型细胞因子(IL-4)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可能是导致免疫偏移的原因,检测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可反映患者的免疫水平,对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外周血microRNA、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与不同肾虚证型的关系。方法:纳入60例CAA患者,辨证分为肾阴虚组30例、肾阳虚组14例、肾阴阳两虚组16例,另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总T淋巴细胞(T)、辅助T淋巴细胞(Th)、细胞毒T淋巴细胞(Tc)、B淋巴细胞(B)、自然杀伤细胞(NK)],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IL-12)p7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阴虚组、肾阴阳两虚组、肾阳虚组患者的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及Tc比例、IFN-γ、IL-12 p70、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0.05),NK细胞比例、Th比例、Th/Tc比值及TGF-β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肾阳虚组比较,肾阴虚组、肾阴阳两虚组患者的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及Tc比例、IFN-γ、IL-12 p70、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0.05),Th比例、Th/Tc比值及TGF-β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肾阴虚组患者的Th比例低于肾阴阳两虚组(P0.05),血浆IFN-γ、IL-12 p70、TNF-α水平高于肾阴阳两虚组(P0.05)。结论: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较肾阳虚型患者存在更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亢进及miRNA-155-5p、miRNA-1260b表达失调,而肾阴虚型较肾阴阳两虚型患者存在更严重的造血负调控因子紊乱。  相似文献   

8.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CD4+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发病期及静止期外周血CD4+细胞IFN-γ,IL-2,TNF-α,IL-4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CD4+细胞内细胞因子水平与RGH的发病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33例RGH发病期患者,16例静止期患者,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细胞表达的IFN-γ,IL-2,TNF-α,IL-4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RGH患者发病期Th1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的表达较正常人群组明显下降(P<O.05),Th2细胞因子(IL-4)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Th1与Th2细胞因子水平与RGH患者年复发次数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RGH患者发病期存在显著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h1与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是RGH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彭新平  刘瑾 《中原医刊》2007,34(22):22-2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中Th1细胞调控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p35和p40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ELISA法对40例HIE患儿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刀豆素A(ConA)刺激后,检测培养上清中IL-12 p70、IFN-γ和IL-6蛋白水平变化;ConA刺激后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IL-12 p35和p40 mRNA水平变化。结果经ConA刺激后,HIE组Th1细胞调控因子IL-12 p70以及Th1类细胞因子IFN-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Th2产生IL-6显著增高;HIE组IL-12 p35 mRNA水平亦和IL-12 p70一样受到抑制,p40 mRNA则呈高水平表达。结论IL-12 p35 mRNA和IL-12 p70在HIE患儿中明显下降是HIE患儿Th1类细胞因子持续低表达、Th1反应受抑制的主要原因之一;IL-12 p40 mRNA高水平表达可能导致拮抗剂(p40)2增加,后者可进一步抑制IL-12功能,导致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10.
班博  王雪楠  郭焕 《中国热带医学》2007,7(4):517-518,556
目的研究Th1/Th2细胞亚群分泌的不同细胞因子,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Th1/Th2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48例1型糖尿病患者(7例合并有下肢血管病变)血清中Th1型细胞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Th2型细胞亚群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变化,19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的水平分别(63.30±14.3)ng/L和(65.03±24.98)Fmol/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9.48±11.98)ng/L和(23.66±13.51)Fmol/ml(P<0.01);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分别为(2.21±0.96)ng/L和(24.98±7.31)n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37±1.10)ng/L和(62.87±5.97)ng/L(P<0.01);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患者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分别为(90.03±5.20)ng/L、(109.28±26.74)Fmol/ml和(0.55±0.22)ng/L、(12.12±2.39)ng/L,单纯糖尿病患者组四种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为(58.76±9.57)ng/L、(56.98±15.43)Fmol/ml和(2.49±0.72)ng/L、(27.18±5.30)ng/L,两组相比,四种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Th1/Th2细胞亚群发生了Th2→Th1的漂移改变,并与病情相关,为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及病情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