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期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闭合性尿道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一期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患者尿道损伤43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 41例一次性完成尿道会师术,2例失败。成功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5±6.5)min,拔除导尿管后平均尿流率(20.6±1.4)mL/s。发生尿道狭窄7例。前尿道损伤患者的尿道狭窄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后尿道损伤患者(P0.01),术后平均尿流率高于后尿道损伤患者(P0.01),尿路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完全断裂患者在尿道狭窄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尿路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完全断裂患者(P0.01),术后平均尿流率高于完全断裂患者(P0.01)。结论一期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闭合性尿道损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1例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患者实施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时间(27.62±9.15)min,平均尿流速率为20 m/s。19例患者拔出尿管后排尿通畅、2例拔管1~3个月后尿线细小,1例不定期行尿道扩张后治愈。1例尿道扩张无效后行离子电切镜内切开后恢复自行排尿。随访6个月~2 a,未出现无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结论在输尿管镜下实施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尿道损伤患者行输尿管镜微创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尿道损伤患者2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开放性尿道吻合术,观察组行输尿管镜微创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最大尿流量(MF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对照组患者尿道狭窄、勃起障碍和尿失禁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尿道损伤患者采用输尿管镜微创术进行治疗,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与开放性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15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尿道损伤患者43例,随机分为二组,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20例(腔镜组),开放尿道会师术23例(开放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最大尿流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后最大尿流率无显著性差异(P=0.1)。腔镜组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及尿道狭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内窥镜尿道会师术早期治疗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尿道损伤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及尿道膀胱镜进行双内窥镜下尿道会师术的早期治疗经验.结果:23例损伤尿道在双内窥镜直视下会师均获得成功,全部患者无尿失禁,其中20例维持良好性功能.随访1~3年,18例无需进一步处理,尿流率正常;另5例出现短程排尿困难和继发性尿道狭窄,经短期定期尿道扩张或尿道内切开后,排尿正常.结论:双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早期治疗尿道损伤具有手术方式简单、手术时间短、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可有效用于男性闭合性尿道损伤的治疗,尤其是后尿道完全断裂及骨盆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尿道内会师术治疗闭合性尿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尿道损伤施行输尿管镜尿道内会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输尿管镜尿道会师术均一次性成功,7例术后排尿通畅,4例行尿道扩张数次后排尿通畅,1例尿道狭窄外院再行手术治疗,均无性功能障碍。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内会师术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闭合性尿道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患者采用输尿管镜进行内窥镜下尿道会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2例损伤尿道在内窥镜下全部会师成功,均无尿失禁。36例无需进一步处理,尿流率正常;6例经间断尿道扩张后,尿流量正常。随访0.5~2年,41例排尿正常,1例失访。结论:内窥镜应用于男性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康复快、疗效好等优点,可以作为男性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创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外伤(附3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创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为31例尿道损伤患者用输尿管镜行微创尿道会师术的临床资料,必要时联合应用膀胱造瘘并用金属导尿管辅助.结果:31例均获成功,18例患者经输尿管镜顺利置入斑马导丝及F18尿管,13例合并应用膀胱穿刺造瘘,应用金属导尿管辅助置入斑马导丝后顺利置入F18尿管.随访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对尿道狭窄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91例尿道狭窄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行尿道狭窄切开术,观察组给予PKRP联合钬激光碎石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尿流率(18.62±2.83)mL/s明显高于对照组(15.58±2.85)mL/s,P〈0.01;观察组平均剩余尿量(5.02±1.19)mL明显低于对照组(6.13±1.21)mL,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11.11%(P〉0.05)。结论采用等离子体双击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对尿道狭窄合并膀胱结石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输尿管功能,提高尿流率和降低残余尿量,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球部尿道损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球部尿道损伤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58例患者,32例行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Ⅰ组),26例行尿道端端吻合术(Ⅱ组),分别比较二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最大尿流率、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及性功能评分。结果:Ⅰ组的手术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30minvs90min),术中出血量少(120mlvs450ml),术后性功能影响少(22分vs16分),尿道狭窄发生率较高(28.1%vs7.7%,P<0.01)但术后平均最大尿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球部尿道损伤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但术后尿道狭窄仍是其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及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50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50例,分别行经皮肾镜、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及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比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减少值、住院时间、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二次手术率、手术前后患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C组(P0.05);B、C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减少值、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A组(P0.05);3组患者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二次手术率及术后患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相较经皮肾镜、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可有效减少术中创伤、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距下关节镜辅助下,采用闭合复位或跗骨窦弧形微创切口显露,椎体牵开器、辅助复位器显露并辅助复位,空心钉、克氏针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自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3例60足闭合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切口显露、椎体牵开器辅助复位器显露并辅助复位内固定组(微创组,24例28足)和传统外侧"L"型切口切开组(传统组,29例32足)。比较微创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的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长度、跟骨高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并发症、距下关节僵硬、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结果两种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22个月,平均16个月。微创组患者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长度、跟骨高度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2.5±1.2)d]和手术时间[(62.6±6.3)min]短于传统组[(7.6±3.5)d和(85.9±9.7)min]、手术出血量[(30.5±3.8)mL]少于传统组[(80.9±8.3)mL]、切口并发症发生率(0)和距下关节僵硬率(10.7%)低于传统组(9.4%和4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AOFAS的踝-后足评分[(92.8±5.9)分和(89.5±7.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距下关节镜辅助下,应用椎体牵开器、辅助复位器显露并辅助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复位准确、固定可靠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输尿管镜(MPCNI。)与逆行输尿管镜(URI,)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2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法的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3天、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MPCNI。组碎石成功率、术后3天和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均明显高于URI。组,分别为(97.8%vs.80.9%;P—0.009)、(95.5%VS.81.6%;P—0.045)和(100%VS.89.5%;P—0.027)。MPCNI。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URI。组。分别为(74.9±18.5)VS.(33.1±15.0)min(P〈0.001),(7.2±1.9)VS.(3.9±1.3)d(P〈0.001)和(10533±l 123.2)VS.(5587.7±560.6)元(P〈0.001),手术失败率和术中、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RI.组中6例辅助ES-WL,治疗,无严重许发症,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提高至92.9%。MPCNI。的碎石率和清石率优于URI.(P〈0.05)。结论:MPCNI。与URI。比较,前者更易取净结石.术后近期并发症少.疗效更确切,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长.仲院费用转昔.URl。治疗效果较尊,佴联合ESWI。可槔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一期与分期手术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治疗的术前总肾功能正常的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一期手术治疗患者43例(一期组),分期治疗患者55例(分期组);比较一期组同分期组患者总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总费用。结果一期手术中转分期手术3例,术式改变率6.97%,分期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一期手术组总手术时间同分期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8.5±21.0)min vs.(128.6±27.3)min,P>0.05],一期组总住院时间较分期组总住院时间明显较短[(3.5±1.8)d vs.(7.6±3.5)d,P<0.05];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4周复查泌尿系CT评估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4.73±3.51)%、(91.52±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费用一期手术较分期手术节约1/3,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双侧上尿路结石输尿管软镜一期钬激光碎石术安全、有效,较分期治疗明显节约医疗成本,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在小儿重度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46例重度尿道下裂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行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治疗,对照组行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治疗,均行2年随访。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9.04%(65/73)]显著高于对照组[75.34%(5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54±15.74)min vs.(71.62±15.70)min,P>0.05];观察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3.35±5.24)mL、(1.65±0.77)d、(11.54±3.44)d],显著少于对照组[(16.18±7.30)mL、(2.81±1.01)d、(15.58±5.09)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48%(4/73)]显著低于对照组[17.81%(1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用于重度尿道下裂患儿的治疗,临床效果满意,患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48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n=24,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对照组(n=24,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需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患者例数、清石率、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术后需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例数(2例)少于对照组(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及1个月的清石率(87.50%,100%)高于对照组(45.83%,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一期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清石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输尿管导管辅助顺行灌注在输尿管镜上段结石激光碎石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泌尿外科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用输尿管导管辅助顺行灌注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研究组患者在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之前将输尿管导管插入结石上方并留置,在采用钬激光碎石时持续注水辅助顺行灌洗,对照组则不采用顺行灌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质量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2%vs.68.63%);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88%vs.19.61%)(P<0.05)。结论输尿管导管辅助顺行灌注配合输尿管镜上段结石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能够保持手术过程中视野清晰,提高结石清除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具有临床运用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宫腔镜输卵管栓堵术与经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在不孕症患者冻胚移植(FET)助孕中的优势,以期为输卵管积水处理的临床选择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9年因输卵管积水行常规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FET前患者的输卵管积水处理方式分为栓堵组(A组,n=37)与结扎组(B组,n=111)。从手术持续时间、住院费用、手术风险、术后第1次FET妊娠结局等方面,对比两种手术的优势。结果:A组手术时间[(46.5±21.1)min vs.(59.7±21.7)min,t=3.274,P<0.05]短于B组,A组术后移植间隔时间[(6.5±8.2)个月vs.(3.0±2.6)个月,t=2.599,P<0.05]长于B组;A组着床率(51.3%vs.75.4%,P<0.05)、临床妊娠率(48.6%vs.77.5%,P<0.05)、活产率(37.8%vs.69.4%,P<0.05)均低于B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总费用、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提高妊娠率方面,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优于经宫腔镜输卵管栓堵术,但后者仍可作为复杂盆腔环境患者的腹腔镜手术优选替代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偶发前列腺癌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在外科手术、肿瘤学及尿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285例接受了LRP治疗的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患者术前已接受过TURP治疗(TURP组),另外选取37例没有接受过TURP的患者与之配对(对照组)。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外科手术、肿瘤及尿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指数、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以及术前和术后Gleason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TURP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出血量较多[(555.4±238.4)vs.(237±111.3)mL,P<0.05]、手术时间较长[(256.7±65.3)vs.(215.2±62.3)min,P<0.05]、输血概率大(5.4%vs.0.0%,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3.2%vs.13.5%,P<0.05)。TURP组的手术阳性切缘率与对照组相比(35.1%vs.2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3)。手术后12个月的尿控率两组相似,但在3个月时TURP组的尿控率较低(40.5%vs.70.2%)。在平均随访36.5个月后,TURP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0.8%和8.1%的患者出现生化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URP后LRP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失血更多、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和更差的短期尿控,但两组患者远期肿瘤切除效果及远期尿控没有差异,所以TURP后行LRP的疗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闭合性尿道球部损伤早期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与膀胱镜下留置尿管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狭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就诊的57例闭合性尿道球部损伤患者,耻骨上膀胱造瘘患者24例(造瘘组),膀胱镜下留置尿管患者33例(置管组)。随访期间发生狭窄的患者,根据狭窄程度行微创手术(内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或尿道扩张术)或开放修复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狭窄的发生率、狭窄段长度、勃起功能障碍(ED)发生率。比较早期行膀胱镜下留置尿管治疗后发生狭窄的患者与早期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治疗后发生狭窄的患者经微创手术治愈的比例。结果造瘘组和置管组术后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3.33%(8/24)和63.64%(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段长度分别是(1.17±0.42)cm和(1.38±0.44)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瘘组与置管组ED发生率分别是4.17%(1/24)和6.06%(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行膀胱镜下留置尿管治疗后发生狭窄的患者与早期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治疗后发生狭窄的患者通过微创手术治愈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32,P=0.154)。结论尿道球部损伤患者早期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可能降低术后尿道狭窄的发生,但对狭窄段长度及ED的发生可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