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毒鼠强中毒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了15例经血中毒物定性分析确定为毒鼠强中毒的急诊病人的临床症状,并分析了各种急诊处理的疗效。结果发现:15例毒鼠强中毒患者均不能仅通过病史和临床症状与氟乙酰胺等毒物中毒区分,必须进行毒物分析来获得可靠的诊断,在毒鼠强中毒的病例中早期洗胃的效果较好。13例出现厥的病例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后惊厥症状立即缓解。4例应用机械通过 气的病例镇静剂用量比其它病例大,惊厥症状控制得比其它病例更满意,提示早期洗胃和尽早进行毒物分析至关重要;对于使用血浆置换治疗和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治疗应持更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的治疗。方法对25例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洗胃、血液透析、控制惊厥、预防脑水肿等综合治疗。结果23例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死亡1例。结论早期及时有效彻底消除毒物,控制惊厥和预防脑水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误诊原因及抢救治疗原则。方法:对30例小儿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论:误诊的小儿毒鼠强中毒20例以惊厥或癫痫持续状态为首发症状,按急性中毒抢救治疗,17例成活,3例死亡。结论:对以突然惊厥或癫痫持续状态为首发症状而无明确原因者,应高度警惕毒鼠强中毒,及时作毒物分析,争取时间,以防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4.
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2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福兵  向龙  李光霞 《四川医学》2004,25(7):F003-F003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误诊原因及抢救治疗原则。方法 对27例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的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27例以惊厥或癫痫持续状态为首发症状,按急性中毒抢救治疗,24例成活,3例死亡。结论 对以突然惊厥或癫痫持续状态为首发症状而无明确原因者,应高度警惕毒鼠强中毒,及时作毒物分析,争取时间,以防漏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症状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 对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资料及救治经过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8例中毒患者均成功救治,1例出现二次中毒.结论 经口毒鼠强中毒的潜伏期短,临床主要表现为惊厥、全身抽搐.早期彻底洗胃、防治脑水肿和控制癫痫发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苯巴比妥使用要早,减量要慢,配合血液灌流和综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毒鼠强隐匿性中毒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毒鼠强隐匿性中毒临床诊断的正确率 ,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湘雅医院急诊科 2 0 0 1年 5月诊治的 14例毒鼠强隐匿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均于发病后半月到湘雅医院就诊 ,经血液毒物品种及含量测定 ,确诊为毒鼠强中毒。结论 :毒鼠强隐匿性中毒 ,早期症状轻 ,易误诊为其它疾病 ,加强病史的询问 ,提高对该类中毒的警惕性 ,尽早行血液毒物品种及含量测定有利于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的有效救治方法.方法:对32例毒鼠强中毒小儿临床特征及抢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儿经洗胃,止惊,血液透析及综合性救治,治愈28例,好转出院4例.结论:毒鼠强中毒后必须及早诊断,快速清除毒物,控制惊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急性毒鼠强中毒18例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4例,病人清醒后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结论毒鼠强中毒救治成功的关键是从病人接触史、临床表现、毒物鉴定入手,进行早期诊断,采取早期洗胃、吸氧、辅助呼吸、净化血液、及时抗惊厥和应用二巯基丙磺酸钠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幼儿鼠药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对常见鼠药中毒(氟乙酰胺、毒鼠强)的抢救方法。方法:通过对32例量药中毒幼儿的临床抢救体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2例鼠药中毒患儿中,氟乙酰胺中毒相对症状轻,预后相对良好;毒鼠强中毒患儿临床症状重,预后差,其中毒鼠强中毒患儿死亡2例。结论:幼儿鼠药中毒临床症状重,预后差。抢救的关键在于彻底洗胃,控制惊厥,特效解毒剂的应用等综合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武培杰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809-810
目的探讨毒鼠强中毒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毒鼠强中毒抢救成功率。方法26例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都表现为持续性抽搐、昏迷,我们用安定、硫喷妥钠等镇静药控制抽搐,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保证氧供至持续性抽搐控制为止。结果26例治愈22例,死亡4例。结论中枢神经异常兴奋、惊厥、抽搐、呼吸停止、窒息是急性重症毒鼠强中毒致死的主要病因。抑制中枢神经过度兴奋,控制抽搐持续发作,防止惊厥,维持正常呼吸功能,保证机体氧供,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钟  英秀梅 《吉林医学》2006,27(12):1488-1489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以提高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1年7月~2005年5月共收治18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中毒途径、中毒程度、服药量、中毒至就诊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68例,治愈率为92.7%,死亡12例,死亡率7.3%。呼吸循环衰竭、中毒反跳、肺部感染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早期彻底洗胃,阿托品化后进行有效的护理观察及措施,是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血浆置换术治疗急性重症毒物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herapeutic plasma exchange,TPE)治疗急性重症中毒的效果。方法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对83例该院收治的急性重症中毒患者进行TPE治疗。平均置换血浆量约35-50ml/kg,置换液1/3为生理盐水,2/3为新鲜冰冻血浆。结果83例患者中。治疗有效56例,有效率67.5%。在中毒早期进行的TPE效果明显。结论TPE是治疗急性重症中毒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应尽早进行治疗,以期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对1966年1月至84年7月抢救敌敌畏急性中毒108例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40岁以下青壮年占87%;重度中毒者占72%。经彻底洗胃、应用大剂量阿托品和早期给以复能剂等治疗,治愈率86.1%,好转3.7%,中度及轻度中毒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78例死亡11例。根据临床体会并结合文献,对中毒机理和临床表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对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多为男性,年龄在25—71岁;文化程度低、体力劳动者发病率高;精神障碍以幻觉症、妄想症、震颤谵妄多见;躯体合并症多,以肝损害、脑损害、心脏损害多见;治疗后复发率高。结论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发病率高,危害大,临床表现有别于其他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5.
110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为生  吴群玫 《河北医学》2004,10(6):528-529
目的:为探讨亚硝酸盐中毒确定性救治方案。方法:迅速应用催吐、洗胃、导泄清除胃肠道内未吸收毒物;应用还原剂亚甲蓝消除威胁机体的毒效应。结果:110例中毒患者,经抢救在24~48h内出院;抢救成功率100%。结论:诊断明确后迅速清除胃肠道内部未吸收毒物,及时应用亚甲蓝静脉推注,急救治疗过程安全、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彭丽珍 《华夏医学》2005,18(5):699-700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早期抢救的依据。方法:对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衰组)的临床表现与确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未合并呼吸衰竭122例患者(非呼衰组)的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呼衰组在发展成为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前均先后出现一个或多个相同的特异性临床表现,而非呼衰组无上述特异性临床表现,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前期临床表现具有特异性,且特异性临床症状越多,病情发展为呼吸衰竭越快,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呼吸衰竭早期诊断和抢救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报告4例罕见灰花纹鹅膏菌和裂皮鹅膏菌混合型中毒伴横纹肌溶解患者的临床特点、救治方法与转归,综述中毒机制和 救治方法进展。鹅膏菌中毒潜伏时间约8 h,病情严重程度与误食量有关。病变进展迅速,3~4 d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以肝、肾 和神经系统损害为主,伴有急性胃肠损伤和横纹肌溶解。治疗均给予催吐、洗胃、利尿和导泻,行持续性血液净化和血液灌流序 贯治疗,共5~7 d,血液灌流1~2次/d。2例行血浆置换,1次/d,共2~3次。其他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维生素和葡萄糖溶 液等。结果治愈2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鹅膏菌摄入过量、缺少早期针对性治疗和多器官功能损害较为严重。早期催吐、洗 胃、利尿和导泻清除体内鹅膏毒肽、打断肝肠循环是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血液净化联合血液灌流序贯治疗可有效清除或吸附 鹅膏菌毒肽、防止器官功能进一步衰竭。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25例确诊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以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急救处理与护理方法。早期诊断,快速急救,高效护理可提高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百草枯中毒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救治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对2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16例,死亡率80%,其中15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可有局部刺激症状及肺、肝、肾、心、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损害。死亡率随服毒量增大而增加,服毒量〉50ml者8例全部死亡,白细胞〉200×109/L者10例,低血压及昏迷患者全部死亡。12例行血液灌流,死亡9例,死亡率7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早期洗胃,及早进行血液灌流,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抢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