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源  张友华  袁焱  王丰  曹霞 《华夏医学》2013,(6):1070-107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与高血压的关系,了解OSAHS合并高血压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PSG)监测的患者177例,根据呼吸紊乱指数(AHI)分组:正常组(AHI<5)27例,轻度组(5≤AHI≤20)40例,中度组(21≤AHI≤40)61例,重度组(AH>40)49例,177例患者伴有高血压102例,不伴高血压75例.结果:各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轻度组、中度组的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其他3组AHI、LSaO2、BM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HI、LSaO2 、BMI与高血压存在相关性.结论:OSAH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气道正压通气(PAP)治疗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气道炎症和气管壁厚度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OSAHS患者(OSAHS组)58例为研究对象,同期收集来自同一医院体检中心的5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呼出气一氧化氮(eNO)水平及诱导痰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髓过氧化物酶(MPO)、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行高分辨率CT扫描,观察气管壁厚度比(T/D)及气管壁面积占气道总横截面积百分比(WA%)。分析OSAHS组体质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氧饱和度(LSaO2)、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CT90)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于PAP治疗6个月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与治疗前的差异。结果 OSAHS组与对照组的NEUT、T/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PO、eNO、IL-8、TNF-α、W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患者eNO水平与BMI、AHI、CT90呈正相关(P<0.05),与LSaO2水平呈负相关(P<0.05);MPO与LSaO2呈负相关(P<0.05),与CT90呈正相关(P<0.05);IL-8水平与LSaO2呈负相关(P<0.05);TNF-α水平与BMI呈正相关(P<0.05),与LSaO2呈负相关(P<0.05)。OSAHS组诱导痰MPO、eNO、IL-8、TNF-α水平与PAP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EUT、T/D、WA%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气道炎症水平增高,且慢性炎症可引发气管壁的增厚。OSAHS患者的eNO水平,诱导痰IL-8、TNF-α及MPO与BMI、睡眠紊乱指标、低氧血症指标关系密切。PAP治疗可改善OSAHS患者气道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选择诉有夜间打鼾的603例患者(女218例、男385例)行多导睡眠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组:对照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AHI<10次/h,138例)、轻度OSAHS组(AHI 10~<15次/h,137例)、中度OSAHS组(AHI 15~<30次/h,187例)、重度OSAHS组(AHI≥30次/h,141例),检测4组受检者血清甲状腺功能五项,分析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4组受检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率、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 h收缩压(24 hS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TSH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OSAHS组TSH高于对照组及轻度OSAHS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853,95%CI(1.921,4.238)〕及重度OSAHS〔OR=2.023,95%CI(1.144,3.579)〕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OSAHS患者TSH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伴OSAHS患者中,重度OSAHS、男性是TSH水平的影响因素。OSAHS加重了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脉压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到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05例。根据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将其分为心房颤动组(n=202)和窦性心律组(n=203);根据心房颤动类型,将心房颤动组患者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组(n=99)和持续性心房颤动组(n=103)。记录各组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和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吸烟史比例、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患者24 hSBP、24 hDBP、24 h平均脉压(24 hPP)高于窦性心律组,24 hSBP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数(RHI)低于窦性心律组,血浆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比容(HCT)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患者RHI低于窦性心律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组,D-dimer、Fib、HCT高于窦性心律组、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4 hPP与RHI、D-dimer、Fib、HCT均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脉压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均相关,其可能为患者血栓前状态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曾哲  杨映珊  朱国宏  王莹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5):3069-3072
目的 探讨夜间服用长效钙拮抗剂联合抗焦虑治疗对非杓型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非杓型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6例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52例。A组同时口服氨氯地平和黛力新;B组仅口服氨氯地平;C组仅口服黛力新。服药4周后行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患者血压及其形态变化。结果 (1)治疗前,3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24 hSBP、dSBP、nSBP、24 hDBP、dDBP、n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组24 hSBP、dSBP、nSBP、24 hDBP、dDBP、nD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A、B、C组患者恢复杓型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76.9%(40/52)、40.4%(21/52)、5.8%(3/52),3组恢复杓型高血压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0,P<0.05);且A组与B组(χ2=14.31,P<0.05)、A组与C组(χ2=54.28,P<0.05)、B组与C组(χ2=17.40,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1.58,P<0.05);且A组与B组(H=7.88,P<0.05)、A组与C组(H=16.34,P<0.05)、B组与C组(H=10.72,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夜间单独服用长效钙拮抗剂治疗和单独抗焦虑治疗相比,联合治疗对非杓型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者的降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的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因打鼾行睡眠监测的291例患者,均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多导睡眠监测,统一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编制的《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发病情况问卷调查表》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和规范血压测量。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HS组(AHI≥5次/h)和非OSAHS组(AHI<5次/h)。OSAHS患者又分为轻度OSAHS(AHI 5~15 次/h)、中度OSAHS(AHI 16~30 次/h)及重度OSAHS(AHI>30 次/h)患者。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OSAHS组与非OSAHS组的高血压患病率,评价不同程度OSAHS患者DBP、SBP情况,评价DBP、SBP与AHI、氧减指数(OD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睡眠呼吸暂停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OSAHS组高血压的患病率(59.1%,133/225)高于非OSAHS组(34.8%,2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79,P=0.001)。重度OSAHS患者SBP、DBP水平均高于轻度OSAH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与AHI呈正相关,与ODI、MSaO2、LSaO2呈负相关|SBP与AHI无相关关系,与ODI呈正相关,与MSaO2呈负相关。OSAHS的影响因素有:性别〔OR=0.391,95%CI(0.199,0.770)〕、BMI〔OR=1.165,95%CI(1.076,1.262)〕、SBP〔OR=0.966,95%CI(0.943,0.990)〕、DBP〔OR=1.068,95%CI(1.030,1.109)〕。结论 OSAHS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DBP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过血压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OSAHS相关性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7.
马骁  路盈  陈乾华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7):2052-2057
背景 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多数OSAHS患者伴有中心性肥胖和内脏脂肪增加。心外膜脂肪厚度(EFT)是一种测量内脏脂肪的新型工具,目前探讨EFT与OSAHS疾病严重程度的研究仍鲜见报道。目的 探讨肥胖/非肥胖OSAHS患者EFT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航空总医院睡眠呼吸检测室行多导睡眠图(PSG)的OSAHS患者197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依据体质指数(BMI)将OSAHS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8.0 kg/m2)111例和非肥胖组(BMI<28.0 kg/m2)86例。OSAHS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OSAHS(5次/h≤AHI<15次/h)、中度OSAHS(15次/h≤AHI<30次/h)和重度OSAHS(AHI≥30次/h)。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PSG监测指标,所有受试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EFT。结果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OSAHS患者年龄、AHI、氧减饱和指数(OD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EF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OSAHS患者女性比例、BMI、颈围、腰围、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例(Ts90%)高于非肥胖组(P<0.05)。对照组根据BMI≥28.0 kg/m2分为肥胖14例,非肥胖36例。在肥胖人群中,对照组与不同疾病严重程度OSAHS患者颈围、腰围、AHI、Ts90%、ODI、MSaO2、LSa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肥胖人群中,对照组与不同疾病严重程度OSAHS患者性别、颈围、AHI、Ts90%、ODI、MSaO2、LSaO2、EF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肥胖OSHAS患者中,EFT与BMI、AHI、ODI呈正相关(P<0.05)。在非肥胖OSAHS患者中,EFT与BMI、颈围、AHI、Ts90%、ODI呈正相关,与LSaO2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围〔β=0.747,95%CI(-0.106,1.820)〕、EFT〔β=3.375,95%CI(-1.783,7.938)〕是肥胖OSHAS患者AHI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EFT〔β=4.346,95%CI(-0.081,8.771)〕是非肥胖患者AHI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非肥胖不同疾病严重程度OSAHS患者间EFT有差异,EFT与BMI、AHI、ODI呈正相关,EFT可作为临床评估OSAHS疾病严重程度的一种客观指标,尤其是在非肥胖OSAHS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盐酸曲唑酮联合无创性气道双水平正压(noninvasive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甲壳质酶蛋白(chitinase protein,YKL-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OSAHS患者162例,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BiPAP通气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曲唑酮联合BiPAP通气治疗,两组均治疗40 d。对比两组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scale,PSQI)评分、OSAHS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Calgary生活质量指数(Calgary quality of life index,SAQLI)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 oxygen saturation,MSaO2)、血清PPAR-γ、YKL-40、vWF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SAQL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AHI低于对照组,LSaO2、MSaO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PAR-γ、YKL-40、vW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盐酸曲唑酮联合BiPAP通气治疗OSAHS患者,可帮助患者症状改善,通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下调血清PPAR-γ、YKL-40、vWF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顽固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浆醛固酮(PA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0月于河南省中医院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性高血压合并OSA患者513例为研究对象。17例不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患者和16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次/h患者均被剔除,剩下的4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PAP组(n=240)和对照组(n=240)。CPAP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CPAP和药物治疗和单独药物治疗3个月。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24 h ABPM指标〔日间收缩压(SBP)、日间舒张压(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SBP、24 h DBP〕、Epworth嗜睡评分、PAC水平、肾素水平。结果 最终有468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CPAP组232例、对照组236例。根据治疗前24 h ABPM结果,以血压<125/8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假性顽固性高血压,≥125/80 mm Hg为真性顽固性高血压。CPAP组中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13例,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19例;对照组中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33例,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03例。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CPAP时间与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AP组利尿剂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假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单独药物治疗与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前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SBP,治疗后日间DBP、AHI、Epworth嗜睡评分、PA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日间DBP、AH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夜间DBP、AHI、Epworth嗜睡评分、PA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中,单独药物治疗与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前夜间SBP、24 h SBP、AHI,治疗后日间SBP、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DBP、AHI、PA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AH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AP和药物治疗患者治疗后日间SBP、日间DBP、夜间SBP、夜间DBP、24 h DBP、AHI、Epworth嗜睡评分及PA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前PAC为因变量,年龄、BM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CT90%)、治疗前24 h SBP、治疗前24 h DBP、治疗前AH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0.198×CT90%+0.058(P=0.023,R2=0.026)。以治疗后PAC为因变量,年龄、BMI、CT90%、治疗前24 h SBP、治疗前24 h DBP、治疗前AH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y=0.168×24 h DBP+0.113(P=0.015,R2=0.094)。结论 PAC可能参与了OSA和顽固性高血压的发生过程,CPAP能有效改善顽固性高血压合并OSA患者的PAC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体内植物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及血脂的水平.方法 对2011年1月-7月间具有睡眠障碍症状的门诊患者94例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3组,轻中度OSAHS组(5次/h≤AHI≤30次/h)27例,重度OSAHS组(AHI> 30次/h)37例,正常对照组(AHI<5次/h)30例,均检测血清LOX-1、TG、TC、HDL-C、LDL-C.结果 重度OSAHS组血清LOX-1水平最高,轻中度组、正常对照组依次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患者血清LOX-1水平与AHI、夜间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5、0.501,P<0.01),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呈负相关(r=-0.647,P<0.01).OSAHS组患者血脂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所造成的夜间间歇缺氧可导致血清LOX-1水平升高,血脂水平不能有效预测OSAHS患者脂代谢紊乱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41-44+50
目的 探讨红外线成像体质辨别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阳虚男性患者及中医调质在OSAHS阳虚男性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OSAHS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测,依据研究结果筛选出OSAHS阳虚男性患者84例,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调质,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多导睡眠图(PSG)参数指标、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阳虚组身体红外热图温度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ESS评分、PSOI评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MAI)、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ESS评分、PSQI评分、AHI、MAI均不同程度降低,但试验组患者的ESS、PSQI评分、AHI、MAI、BM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中医体质类型与红外热成像仪温度存在相关性,中医调质可调整OSAHS阳虚男性患者体质的偏颇,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相关因素。观察自动调节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妊娠合并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21例对照组及24例OSAHS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指数(BMI)、颈围(NC)的差异;并对OSAHS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年龄、身高、BMI、NC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对OSAHS组患者进行nCPAP治疗,并对比治疗前、治疗30d时的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和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的变化。结果 OSAHS组患者和对照组的BMI、颈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身高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的AHI与BMI、颈围相关系数分别为0.603、0.696,呈正相关(P<0.01)。与治疗前相比,OSAHS患者治疗30d时的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aO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合并OSAHS患者年龄、BMI、颈围偏大,与AH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测量颈围和BMI简单易行,可以作为预测OSAHS的初步筛选指标。nC-PAP治疗妊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高血压科住院的49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维吾尔族197例,汉族297例。根据颈动脉IMT分组,将维吾尔族患者分为正常组100例和异常组97例,汉族患者分为正常组179例和异常组118例。收集患者入院时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IMT正常与异常患者生化指标〔空腹血糖、Cys-C、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IMT及动态血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结果 维吾尔族患者中,正常组与异常组年龄、Cys-C、24 h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者中,正常组与异常组年龄、Cy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患者中,年龄、空腹血糖、Cys-C、24 hSBP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P<0.05);进一步校正年龄、空腹血糖、24 hSBP后,Cys-C仍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217,P=0.010)。汉族患者中,年龄、体质指数、24 hSBP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Cys-C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校正年龄、体质指数、24 hSBP后,Cys-C仍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r=-0.163,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ys-C是维吾尔族患者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年龄是汉族患者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Cys-C水平升高是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的危险因素,而可能与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5月在珠江医院及深圳龙岗中心医院门诊及心内科住院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55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便携式多导睡眠仪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合并OSAHS患者172例(48.4%),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治疗8周。记录治疗前及OSAHS患者治疗后的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浓度(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 OSAHS组与非OSAHS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HI、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顽固性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CPAP治疗后SBP、DBP、AHI、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是顽固性高血压常见合并疾病,此类患者AHI、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DBP均较高,CPAP治疗可改善低氧状态,从而降低其血压及AHI、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群  朱小红 《安徽医学》2009,30(4):382-38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h血压变化状况。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50例原发性高血压(EH)组和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组患者的24h血压,比较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结果24hDBP、dSBP、dDBP、白天血压负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SBP、nSBP、收缩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升高、血压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体质量指数(BMI)、Epworth评分等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发病和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111例确诊的OSAHS病例,全部病例均进行了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并记录患者的身体参数(包括身高、体质量、三围等),对其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BMI、ESS评分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颈围、腰围、腰臀比、BMI与AHI在统计学上均有相关关系(P<0.01),臀围与AHI也有相关关系(P<0.05),ESS评分与AHI无相关关系(P>0.05);不同程度的OSAHS患者颈围、腰围、臀围、BMI的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臀围、ESS评分则与不同程度的OSAHS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BMI与AHI有良好的相关性,临床上可作为OSAHS患者的简便、可靠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郭春华 《中外医疗》2014,(33):104-105
目的:分析高龄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情况。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该院诊治的高龄高血压病患者104例,按照患者不同病情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为单纯高血压,研究组52例患者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昼、夜血压参数均高于对照组,其中nSBP及nMBP参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24 hSBP及24 hDBP血压参数均略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非杓型动态血压节律构成比率为55.78%(2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08%(12/52)(P<0.01)。结论高龄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较明显,监测其24 h动态血压有利于为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高血压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方法选择重度OSAHS同时合并高血压的患者32例,均有口服降压药3年以上而血压仍控制不佳病史。治疗采用改良UPPP手术,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时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进行数据对比。结果①改良 UPPP手术6个月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微觉醒指数(MAI)中位数均明显降低(P<0.05);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则明显升高(P<0.05);②UPPP术后6个月24 h动态血压监测发现,24 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日间、夜间的平均SBP、DBP均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UPPP对于重度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背景 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常见危险因素,绝大多数OSAHS患者超重或肥胖,不同肥胖程度的OSAHS患者临床特征可能存在差异。目的 比较不同肥胖程度OSAH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明确不同肥胖程度对OSAHS病情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2014年1月-2018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睡眠医学中心经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确诊的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合并症和主要睡眠参数等。参照中国人肥胖标准,根据体质指数(BMI)将OSAHS患者分为正常体质量(<24.0 kg/m2)、超重(24.0~27.9 kg/m2)和肥胖组(≥28.0 kg/m2)。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合并症和主要睡眠参数的差异,并分析BMI与主要睡眠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 586例,男1 259例(79.38%),有1 062例(66.96%)吸烟,平均BMI(28.20±4.19)kg/m2。高血压(44.89%,712/1 586)、脑血管疾病(20.62%,327/1 586)、心脏疾病(13.55%,215/1 586)是OSAHS的常见合并症。根据BMI将患者分为正常体质量组206例、超重组616例和肥胖组764例。 3组患者年龄、BMI、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合并高血压者占比、合并糖尿病者占比、合并心脏疾病者占比、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占比、氧减饱和指数(OD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及微觉醒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可知:超重组患者MSaO2、LSaO2低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BMI、ODI、AHI及微觉醒指数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占比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16 7);肥胖组患者平均年龄小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合并脑血管疾病者占比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16 7);肥胖组患者MSaO2、LSaO2低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超重组(P<0.05),BMI、ESS评分、ODI、AHI及微觉醒指数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超重组(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者占比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超重组(P<0.016 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SAHS患者BMI与AHI呈线性正相关(r=0.312,P<0.001);与MSaO2和LSaO2呈线性负相关(r=-0.501和-0.566,P<0.001)。结论 OSAHS患者的BMI与AHI呈正相关,肥胖和超重患者病情重且合并症更多见,提示肥胖增加OSAH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及瘦素受体(leptin R)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及肥胖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1例OSAHS患者和14名正常对照者血清leptin及leptin R水平,同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指标。结果 (1)AHI与BMI成显著正相关(r=0.4711,P〈0.01)。(2)AHI≤20次/h组中,肥胖组leptin R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leptin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I〉20次/h组中,肥胖组的leptin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1),leptin R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与肥胖关系密切。中、重度肥胖OSAHS患者leptin R水平不再明显升高,提示leptin-leptin R调节系统已基本失去调节代偿作用,必须予以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