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对血液透析过程中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铜仿膜(CUP)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透析器透析前后及透析器复用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用CUP膜透析过程中血清TNFα;IL—6升高的幅度均大于PMMA膜(P<0.01),复用CUP膜透析器透析过程中血清TNFα、IL—6增高幅度低于首次使用透析过程中增高的幅度(p<0.05)。结论:血液透析诱发细胞因子的产生,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膜是主要因素之一,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透析膜及透析器重复使用可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合成膜和纤维素膜透析器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高分子合成膜透析器和纤维素膜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斑点杂交方法检测了应用铜仿膜(14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14例)、聚砚膜(14例)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未透析患者(10例)、腹膜透析患者(10例)及正常人(10例)血浆IL-1β、TNFα、IL-6水平及其基因表达。结果:正常人血浆IL-1β、TNFα、IL-6水平很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未检测到它们的mRNA表达。尿毒症未透析患者血浆IL-1β、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P<0.05),表达3种细胞因子的mRNA。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均较未透析者显著升高(P<0.05),其中铜仿膜组IL-1β、TNFα、IL-6mRNA表达显著高于PMMA膜组和聚砚膜组,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应用3种透析膜透析过程中IL-1β、TNFα、IL-6的血浆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铜仿膜的生物相容性较PMMA膜、聚砚膜差,可导致细胞因子基因的过度表达,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透析膜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佩菊  陈蕙萍  付巧  徐文蔚 《上海医学》2001,24(10):627-629
目的 观察透析膜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醋酸纤维膜中空中纤维透析器(1.3m^2),B组:聚砜膜中空纤维透析器(1.3m^2),观察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结果 A组和B组在透析前及透析6个月时血清Ch均高于对照组,但无差异。两组透析前TG升高(P<0.05),A组TG升高,而B组TG下降,下透析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HDL-c透析6个月较透析前降低(P<0.05)。B组透析前时间延长HDL-c升高,A组Lp(a)、HDL-c及VLDL-c升高更显著,而B组除Lp(a)有升高外,VLDL-c及LDL-c无显著变化。结论 选用聚砜膜透析器可以降低血脂,同时也减低出了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 致的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以及不同类型透析膜初次与复用对其的影响,对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比浊法测定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复用醋酸纤维素膜(CA)、初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PMMA)、初用聚砜膜(PS)透析器进行透析时血清CRP水平的变化,并加以比较.结果 使用PS透析器与PMMA透析器的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均明显高于使用CA透析器的患者(P<0.05).结论 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不同生物相容性透析膜可以导致患者CRP水平不同,复用透析器能减轻患者的CRP水平.  相似文献   

5.
生物相容性     
透析器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生物反应器,其中能产生复杂的生物反应。生物相容性是病人与透析各步聚存在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总和。事实上,生物相容性广义上包括透析液的生物相容性,透析步骤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很受关注的膜的生物相容性。血液进人人工肾时,便启动了几个通路。这些通路包括血凝级联(Coagulationcascade),补体系统的激活伴随过敏毒素C3a和C5a产生,血管舒张素系统及其它系统的激活。而且,在透析中细胞通路被激活。事实上,中性白细胞激活导致其粘连单核细胞激活诱发间细胞素产物的现象,曾有文献报道。最近,生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醋酸纤维膜(CA)和聚砜膜(PS)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纠正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半定量法确定血浆TNF-α含量。结果:CA组在血透60min时血浆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PS组无变化。结论:TNF-α水平的测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祝立志 《广东医学》1997,18(10):686-687
血液透析(HD)是一个非生理过程,在HD过程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外源性物质如透析器膜、透析管道及透析液成分反复持续接触而被激活,产生多种细胞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是其中两个主要的细胞因子,并参与急慢性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文观察首次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及透析结束后16小时血清INFα及IL-6水平,旨在进一步了解HD对TNFα及IL-6产生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9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17~62岁,平均对岁;原…  相似文献   

8.
将24例长期血透(HD)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例,分别采用铜仿膜、血仿膜、聚砚膜透析器,以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膜生物相 容性指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血透前、透析器首次使用及第4次使用后IL-1β、TNFα的水平。发现IL-1β、TNFα的水平依次为聚砜膜〈血仿膜〈铜仿膜,腹用透析器后IL-1β、TNFα水平与各组透前比显著性差异。认为合成膜的生物相容  相似文献   

9.
血浆白细胞介素8水平对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IL 8为指标评价血透病人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及尿毒症病人体内的炎症反应。方法 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 4 0例 ,先后用醋酸纤维素膜 (CA组 )和聚砜膜 (PS组 )透析器透析。Non HD组为尿毒症非透析患者 2 0例。对照组为健康成人 10例。结果 血透后CA组血浆IL 8水平较血透前显著升高 (P <0 .0 1) ;PS组较血透前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间血透后血浆IL 8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CA组、PS组和Non H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IL 8水平均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血透可引起血浆IL 8水平升高 ,主要与透析膜生物相容性有关 ;醋酸纤维素膜生物相容性较聚砜膜差 ;尿毒症病人血浆IL 8水平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性使用聚酰胺膜透析器行无肝素透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聚酰胺膜透析器在无肝素透析中的应用和疗效观察。方法使用一次性使用聚酰胺膜透析器行无肝素透析100例,与一次性使用聚砜膜透析器96例相比较,通过测量透后透析器的有效血室容积(tcv),来评估透析的有效性和充分性。结果一次性使用聚酰胺膜透析器行无肝素透析的有效性和充分性明显优于一次使用性聚砜膜透析器。绪论一次性使用聚酰胺膜透析器应用于无肝素透析安全可行,不易凝血堵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在伴有各种活动性出血患者血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LMWH在透析开始一次性注入。结果:(1)各种活动性出血患者临床表现出血透期间和血透后无加重;(2)穿刺点压迫时间短;(3)透析管道及透析器复用优于常规肝素化的透析器;(4)透析前后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LMWH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凝剂,尤其对有出血倾向及有活动性出血的HD患者不失为首选抗凝剂。  相似文献   

12.
不同透析膜对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观察透析过程中不同透析膜对凝血纤溶作用的影响 ,对 1 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交叉设计 ,使用铜仿膜和聚砜膜透析器透析 ,应用ELISA法检测透析过程中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TAT)、纤溶酶 α2抗纤溶酶复合物 (PAP)、D 二聚体的动态变化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透析后透析器表面凝血情况。结果显示 ,用 2种透析膜血透过程中TAT、PAP、D 二聚体均显著高于透析前水平 ,用铜仿膜透析TAT、PAP、D 二聚体均显著高于用聚砜膜。提示 ,从凝血纤溶激活看 ,聚砜膜生物相容性好于铜仿膜 ,长期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可能会减少出凝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例慢性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使用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膜透析器,发现该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发生率极低,对尿素氮、肌酐的清除均可达2/3以上,重复使用4次亦能达到满意疗效,对白细胞的影响较小,对血小板无甚影响,且生物相容性好,因此,是对MHD患者治疗的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透析器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器复用对血β2-微球蛋白清除的影响。方法: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F60及AN69两种高通量透析器,透析时间4小时,血流量(Qb)250-300ml/分,测定两种透析器首次、第3次、第5次透析前后血β2-微球蛋白的浓度。结果:两种透析器首次、第3次、第5次透析前后血β2-微球蛋白明显下降(P<0.01),单次治疗下降率分别为:F6048.8%、47.6%、40.8%;AN6951.9%、47.6%、41.6%;两种透析器第5次使用与首次及第3次使用时相比下降率已减低(P<0.05)。结论:F60及AN69两种高通量透析器对血β2-微球蛋白有良好清除,使用以不超过5次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HDF)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HDF组和MHD组,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HDF组使用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每次4h;MHD组使用低通量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每周透析3次,每次4h。治疗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HDF组患者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显著上升,而MHD组无明显变化。结论:HFD能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营养状况及脂质代谢,有利于改善长期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病人透析过程中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动态改变及不同生物相容性的透析膜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铜仿膜(Cu膜)、聚砜膜(PS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膜),观察了透析过程中不同时相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RBC-C3b和RBC-IC的变化。结果:尿毒症病人的 RBC-C3b显著下降, RBC-IC显著增高。透析开始后,早期 RBC-C3b进一步下降,其后逐渐上升;而 RBC-IC早期逐渐增加,其后逐渐稳定。结论:Cu膜能明显地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Ps膜次之; PMMA膜对其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在维持悸 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免疫功能缺陷中的作用,判断其能否作为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评价指标。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受内毒素细菌刺激后培养上清液中IL-10水平。MHD患者分为CA组和PUS组,另设立尿毒症未透析组(non-hemodialysis,NHD组)和健康对照组。结果:在各组患者的PBMC培养上清液中均未检测到血浆IL-10。经内毒素刺激后,上清液中IL-10水平升高,其中PS组高于CA组,但各组升高幅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应用 较好的PS膜可改善患者的免疫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能力,IL-10可以作为评价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30个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应用二醋酸纤维素膜(CD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MMA)和聚芳砜膜(PES)的透析器进行透析,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血透前、血透10 min和血透180 min时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PAC-1)的表达,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血透患者在使用3种透析膜透析前血小板活化程度无显著差异;血透过程中血小板活化不断增强,CDA组的活化血小板百分率明显高于PMMA组和PES组;而PMMA组与PES组之间血小板活化改变无显著差异。结论CDA膜在血透过程中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明显高于PMMA和PES膜,PMMA和PES膜的生物相容性优于CDA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应用的4种不同膜透析器对溶质清除的能力.方法 60例MHD患者.基线水平,所有患者均应用合成膜低通量聚砜(PS)膜透析器透析至少3个月.患者被随机分成3组,每组应用不同膜材质透析器透析,分别为高通量聚醚砜膜透析器(PES)组、高通量三醋酸纤维素膜透析器(CTA)组、低通量聚甲基丙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处理和分析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以缓解或消除症状,确保病人安全透析。方法 停止透析,不回血,使用激素药物,吸氧,再换用高压蒸汽消毒的透析器。结果 经过处理,病人症状消失,继续透析,换用F6HPs透析器未出现首次使用综合症。结论 F6HPs高压蒸汽消毒,属聚砜膜,透析后不会释放消毒剂,而且生物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