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高年级毕业生和低年级新生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医科大学生,与正常青年组及综合大学学生组对照,低年级大学生组与高年级大学生组对照.结果:医科大学生SCL-90除"敌对"因子一项与全国正常青年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8个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的均值都略高于正常青年组,医科大学生SCL-90除躯体化因子和阳性项目数两大类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8个因子的项值都低于综合大学学生,高年级毕业生组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的均值都略高于低年级大学生组.提示: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正常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但高于综合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为中医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CCSMHS对1409名中医学生施测。结果:中医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中国大学生常模差异显著;男女学生在性心理障碍维度、强迫维度、精神病倾向维度存在差异;在躯体化、抑郁、社交攻击、强迫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结论:中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中国大学生常模,随着年级增加,中医学生会遭遇更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白评量表对484名高职女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女生的心理健康总均分显著高于本省女大学生及国内女大学生常模(P〈0.001);高职女生中贫困生比非贫困生、高年级女生比低年级女生、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农村与城市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贫困女生、高年级女生和非独生子女女生心理健康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1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除了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渊博的学识,健壮的体魄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质量.根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女生存在问题的比例为17.34%,高于男生的16.07%;低年级心理健康差于高年级,其中二年级心理症状最突出为17.56%,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其中边远农村的学生比例最高为19%.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评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我校2009级和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SCL-90为测评工具,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对比不同年级、性别学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结果:(1)组1各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差异;(2)组2的总均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躯体化项及强迫症状项差异更明显(P〈0.05 P〈0.01),其他项目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差异;(3)组3敌对项和其他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差异,其他项目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表明有差异;(4)组4躯体化项和强迫症状项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表明有差异,其他各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差异;(5)组5各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差异。结论:高年级男女生间心理健康水平无差异;低年级男女生间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差异。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稍有差异,高年级学生更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考研压力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SSI)对956名考研期间大学生的压力强度进行检测,结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实验组大学生BSSI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大学生在V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障碍4个成份上得分高于对照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学生在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6个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考研事件与医学院校高年级大学的心理健康产生密切相关,这一现象应引起广大学校重视并及早采取相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医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王枫  陈端颖  雷尚兵  张仲华  况成云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37-2137,2140
目的:探讨贫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SCI- 90对3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比非贫困大学生差,在抑郁、恐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强迫等方面均显著差于与非贫困大学生.结论:医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全面做好贫困生各项心理工作,以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童红梅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6):113-114
以探讨医学专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目的,对780名在校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心理价值取向的研究.结果 表明,医学专科大学生SCL-90总分高于全国常模,也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为32.1%;护理、药学、公共卫生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家庭经济、学业成绩、就业去向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因此,医学专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引起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高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弱势群体,如老、弱、病、残者需要我们去关爱,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应得到关注,而对于高校高年级的大学生来说,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似乎关注不够。许多人认为,他们是优势群体,是社会的骄子,不存在或很少有心理健康问题,其  相似文献   

10.
王冬  段俊杰  陈清 《医学争鸣》2008,29(17):1548-1550
目的:了解大学生健康促进行为水平与性别、年级和专业间的筹异,以指导高校管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青少年健康促进量表(AHP)对4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大学生健康促进总量表标准化得分为62.84,其中子量表以生命欣赏行为得分最高,其次为人际支持、压力处理、营养行为和健康责任,运动行为得分最低;②男大学生在整体得分(P=0.01)、营养行为(P=0.00)、人际支持(P=0.00)和压力处理(P=0.03)得分低于女大学生,在运动行为得分优于女大学生(P=0.00);③医学专业学生在营养行为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P=0.04);大三以下低年级学生在营养行为得分低于大三以上高年级的学生(P=0.00),在生命欣赏行为和运动行为得分高于大三以上高年级的学生(P<0.05).结论:①学校应加强大学生在营养行为、健康责任和运动锻炼方面的健康行为教育,并提供条件满足大学生选择健康行为的需求;②根据学生的倾向和特征制定不同的健康行为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的大学生,调查了解大学生中医健康状况量表(TCM—HSS)得分、人口学和行为特征,用多重线性回归探索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801名学生,多因素结果发现TCM—HSS总分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级、运动、吸烟、饮水量和社团参与。结论:针对高校学生开展健康管理时,应加强对女生,高年级学生,缺乏运动、吸烟、饮水量和社团参与较少学生的健康干预,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问卷调查,找出该院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及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方法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05级、2006级、2007级、2008级学生共27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心理压力调查问卷。结果心理压力来源事件中男、女生在学习效率低、考试、困难和挫折、就业方面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女生高于男生。80%以上的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均对学习效率低下感到焦虑,93.18%的高年级学生觉得就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并且来自于考试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P<0.05)。结论右江民族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主要是学习效率低下、父母过高的期望、就业三方面,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好于女生。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父母过高的期望、困难和挫折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高年级的学生在考试上的压力感明显大于低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以及自拟家庭情况问卷 ,对河南省高校 110 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客观支持分( 7.74± 1.76)低于高收入家庭的学生 ( 8.17± 2 .19) ;不完整家庭学生的主观支持分 ( 19.79± 4.14 )和支持总分 ( 3 5 .11± 6.45 )低于完整家庭学生 ( 2 1.0 3± 3 .3 1,3 6.5 5± 4.72 ) ;父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其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得分显著偏高 ;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其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显著偏高。结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获得有着重要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只是一个方面 ,家庭结构和父母文化程度所起的作用尤其对学生获得主观支持的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医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和SCL-90心理测试量表,对在校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和运动量测试,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明显的性别与年级差异,在性别上,男生在多数指标上的得分均小于女生;在年级上,二年级学生平均得分最高,一年级次之,三年级最低,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运动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正相关,运动量类型与总症状指数除了敌对以外的8个分因子均成负相关,且与焦虑和恐怖的负相关达到0.05的显著水平.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这种影响因锻炼的强度、频率与持续时间的不同而有区别,具体到各个因子上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人格特征 ,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供服务。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 ( 16PF)对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 :一年级学生的SCL - 90总均分、阳性均分以及 4项因子分 (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 )都高于四年级学生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 16PF在乐群性、聪慧性、恃强性、敢为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以及次元人格因素Ⅱ、Ⅲ、Ⅳ等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男女大学生在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实验性以及次元人格因素Ⅲ、Ⅳ等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结论 :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四年级学生低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各具有不同的人格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自拟家庭情况问卷,对河南省高校1 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客观支持分(7.74±1.76)低于高收人家庭的学生(8.17±2.19);不完整家庭学生的主观支持分(19.79±4.14)和支持总分(35.11±6.45)低于完整家庭学生(21.03±3.31,36.55±4.72);父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其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得分显著偏高;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其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显著偏高.结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获得有着重要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只是一个方面,家庭结构和父母文化程度所起的作用尤其对学生获得主观支持的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波动、自我认识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才、择业、交友、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使之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让他们懂得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方法调查问卷采用:自制。调研对象:在我院各年级中随机抽取200名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和辅导员,采取问卷调查、口头访谈等形式。结果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男生;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城市大学生;低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高年级大学生;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大学生出现中度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城市大学生。结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是驱动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开发大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许同海  李少铎 《医学争鸣》2002,23(20):1919-1920
0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关注的一个焦点 ,但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仍不乐观 .为此 ,我们从其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内在关系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以寻求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为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功能 ,不断为促进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实验资料陕西省 6所高等院校学生 86 4名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 ,经随机抽样和可靠性筛选、归类 ,共获得 2 18名学生的有效数据 ,其中男 12 6人 ,女 92人 .心理测试采用美国心理学教授卡特尔 (R·B· Catll)编制的16…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原因,以便更好地对学生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方法 综合当代大学生的有关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性别、年级、家庭状况、地域、专业等有一定关系。结论 在高校中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军地大学生MMPI测查结果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军队与地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问题及适应状况;研究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发展潜在能力。为大学生的培养过程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 对西安地区的两所重点院校四年级学员进行心理学检测,其中地方大学生88(男71,女17)名,军队院校117(男97,女20)名,年龄21-25 岁,采用MMPI-B进行实地测查,对两组学员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 地方大学生组HS,Pa,Pt,Sc,Ma,Si,In高于军校学生组,表明心理问题较多,适应能力较差。军校大学生组To,Lp,Ac,Gr,Ie,Cs,Tp,Es,St高于地方大学生组,表明军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及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及发展潜能较.好。结论 军地两所重点大学学生MMPI结果比较与分析显示,军校学没在人格特征,心理素质,应激能力及综合能力,发展潜能等方面均优于地方大学学员,地方大学学员经济,生活负担过重,毕业后就业困难等是造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