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颅内压增高对心电图的影响(附2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07例颅内压增高组和105例颅内压正常组的心电图分析,发现颅内压增高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颅内压正常组。颅内压增高不仅影响心率,而且还影响心电图波形,并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应对此提高认识。本文还对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心电图改变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应用无创颅内压监测发现和指导治疗早期轻度新生儿脑水肿。方法:采用无创颅内压测定仪对1092例新生儿进行颅内压监测。结果:监测1092例患儿中485例的颅内压偏高或明显增高(其中16例临床现察前囟平软)。其中颅内出血患儿95%颅内压增高;HIE(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7%颅内压增高。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在新生儿疾病中应用,可以发现早期轻度颅内压增高,对临床护理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康容注射液对家兔颅内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目的研究康容注射液对正常和已经增高的家兔颅内压的作用。方法通过侧脑室插管测定家兔颅内压的变化。观察康容注射液对正常家兔的颅内压的影响以及对硝酸甘油引起的颅内压升高的防治效果。结果单纯静脉注射康容注射液(内含吡拉西坦剂量为750 mg/kg)可使正常家兔的颅内压下降,与用药前的颅内压相比差异显著(P<0.01);连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0.04mg/kg/min 10 min后,可使正常家兔的颅内压明显升高(净增加20%±4%);在给康容注射液(内含吡拉西坦剂量为750 mg/kg)5/min后开始静脉滴注硝酸甘油0.04 mg/kg/min,康容注射液可完全抑制硝酸甘油引起的家兔颅内压增高作用。结论单纯注射康容注射液可使正常家兔的颅内压下降,提前5 min静脉注射康容注射液对硝酸甘油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具有确实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颅内压监护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新生儿监护病房共收治颅内压异常的患儿89例,进行颅内压监测,通过疾病类型、颅内压力大小和患儿死亡人数分析颅内压监测在NICU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89例患儿由于疾病类型的不同,颅内压不同,死亡人数也不同,且颅内压和死亡人数在不同疾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进展性脑挫裂伤颅内压变化,及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案控制颅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硬膜下或脑室内探头置入颅内,并持续监测颅内压,运用阶梯式治疗方案降低颅内压。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置入颅内压监测探头。9例患者随即转开颅手术;12例采用保守治疗,其中8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ICP持续上升转开颅手术。GOS评分5分13例,4分8例。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客观、准确和及时反应颅内压变化。阶梯式治疗方案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无创颅内压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应用无创颅内压监测发现和指导治疗早期轻度新生儿脑水肿。要用无创颅内压测定仪对1092例新生儿进行颅内压监测。结果:监测1092例患儿中485例颅内压偏高或明显增高(其中163例临床观察前匈平软(。其中颅内出血患儿59%颅内压增高;HIE(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77%颅内压增高。结论:无创颅内压监测在一儿疾病中应用,可以发现早期轻度颅内压半高,对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刺激性医疗行为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颅内压监测的31例患者颅内压数值在不同刺激性医疗行为下的具体变化。结果本组患者静脉穿刺及肌肉注射诱发颅内压升高分别为(3.57±1.08)mmHg和(3.18±1.08)mmHg,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拍背、吸痰诱发颅内压增高分别为(8.33±1.37)mmHg、(9.38±1.92)mmHg、(8.54±2.03)mmHg、(8.67±1.41)mmHg。结论轻度刺激可以引起颅内压升高3~5 mmHg,重度刺激可引起颅内压升高6~10mmHg,避免过度刺激,轻度操作,有利于减少颅内压波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并颅内压增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和老年科住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并颅内压(ICP)增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组(实验组)和非监测组(对照组); 所有实验组病例经FVEP监测ICP和立即行腰穿检查测ICP,治疗上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 记录2组患者甘露醇使用量以及肾功能情况,评估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指导临床调整脱水剂的应用效果; 记录2组患者GOS评分,评价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在HICH并颅内压增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参考价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入院时FVEP无创颅内压测得值与腰椎穿刺颅内压测量值比较无明显差异[(195.76±13.24)mmH2O vs(197.04±11.98)mmH2O, P>0.05]; 实验组甘露醇使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 2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χ2=3.889, P=0.048)。结论 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可以替代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应用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可以及时调整并减少HICH并颅内压增高患者脱水剂甘露醇的用量,改善HICH并颅内压增高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无颅内压监测组32例,未应用颅内压监测,颅内压监测组28例,加用颅内压持续监测,比较两组的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体预后。结果颅内压监测组与无颅内压监测组相比,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死亡率降低,恢复良好率提高,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可以更加直观、更准确地了解患者颅内压力的变化情况,根据颅内压控制引流速度、合理应用脱水剂及控制血压、保证有效满意的脑灌注压,进而降低了再出血率、减少了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安全性更高、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护在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02—2013-03本院诊治的64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护,比较不同颅内压水平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颅内压较高者的病死率、植物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颅内压较低患者,颅内压>60mmHg及41~60mmHg者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护在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了解患者预后及制定干预措施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和阶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治疗的指导意义及阶梯式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上海市神经外科急救中心2004年11月至2006年1月间收治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GCS 3~5分55例,6~8分73例全部行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术,116例行Codman脑室探头置入颅内压监测术,12例行Camino脑室探头颅内压监测术。根据颅内压变化予以相应的阶梯式治疗,以达到理想的颅内压控制及维持脑灌注压。结果预后良好72例(56.3%);中残12例(9.4%);重残23例(18.0%);植物状态10例(7.8%);死亡11例(8.6%)。结论脑室内颅内压监测下通过阶梯式治疗能有效控制颅内压,维持脑灌注压,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回顾Monro-Kellie法则的产生及其对颅内压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历史进程。Monro首先提出"颅内压"概念,Kellie指出颅内压与颅内容量的关系,认为脑血流量与脑实质共同影响颅内压,Abercrombie则验证颅内压与脑血流量保持恒定的关系,并于1828年正式确立"Monro-Kellie法则"。由于Magendie发现脑脊液的存在,Burrows将脑脊液引入颅内压的范畴,进一步完善Monro-Kellie法则。此后Monro-Kellie法则用于解释颅内压病理生理改变并不断证实其合理性。Leyden在动物实验中首次报告颅内高压的致死性作用,Spenser在临床病例中证实颅内压增高致呼吸停止,Quincke发明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的方法,Kocher首次采用去骨辨减压术降低颅内压,直至Cushing提出"Cushing三主征",即脑容量、脑脊液容量和脑血容量的总和恒定,将Monro-Kellie法则进一步定量化。至此Monro-Kellie法则不断得到证实和完善,Lundberg里程碑式发明脑室内颅内压床旁监测装置,Mark强调脑静脉血对颅内压的影响。近200年来Monro-Kellie法则的演进史如同一盏盏路灯指引着读者的思维沿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轨迹由远及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CT影像特点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8例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行颅内压监测和头部CT扫描,记录颅内压值和CT影像特点(基底池受压、中线移位、脑室受压情况),并进行Rotterdam CT评分,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各CT影像特点与颅内压水平存在相关性,Rotterdam CT评分与颅内压水平的相关性最强.伤后24 h颅内压水平与病人预后相关性最强,而中线移位和脑室受压情况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评估中、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及预后方面,Rotterdam CT评分优于单个CT影像特征;颅内压与病人预后存在负相关,对中重、度颅脑损伤行颅内压监测,并进行相关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在治疗颅内高压时,如果一开始就给予大剂量甘露醇,常会导致以后降低颅内压即需甘露醇的剂量进行性增加.作者用颅内压监测装置和电子计算机方法,观察了61例颅内高压患者输入20%甘露醇1932人次对颅内压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以往认为正常颅内压上限为15mmHg,故需将颅内压维持在15mmHg以下,这样有可能导致甘露醇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0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应用颅内压监护组与未应用颅内压监护组患者预后。结果颅内压监护组的预后优于无颅内压监护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可以更加直观、更准确地了解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情况,可廓清血性脑脊液,避免了脱水剂的过度应用,减少脑的继发性损害,从而减少病残率与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是理想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颅脑手术后甘露醇合理应用的指导意义。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有创颅内压监测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有创颅内压监测组根据颅内压调整甘露醇用量,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应用甘露醇。结果有创颅内压监测组甘露醇的应用时间及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能指导甘露醇的合理应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报告严重脑外伤的持续颅内压监护63例,发现颅内压与颅内血肿的病程、临床表现及预后密切相关,其变化先于临床症状出现。认为颅内压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血肿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高渗盐水降低颅脑损伤后高颅内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颅脑损伤后高颅内压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颅脑损伤患者67例,颅内压均大于20mmHg。所有患者交替静脉滴注5%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各2次,两次给药间隔视药物作用时间而定。每次给药后,观察药物的起效时间、药物的作用时间、颅内压降低的幅度。结果高渗盐水的起效时间和颅内压降低的幅度稍优于甘露醇,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渗盐水的药物作用时间则明显长于甘露醇(P0.05)。5例用甘露醇后出现颅内压反弹,超过用药前水平。结论 5%高渗盐水能够降低颅脑损伤后高颅内压,对于不适于使用甘露醇的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高渗盐水是降低颅内压较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9.
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在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选取50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分成3组,其中急诊手术组20例,颅内血肿保守治疗后加重再手术组10例,保守治疗组20例,另选正常对照组20例。前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d和7d监测颅内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值,后两组分别于入院第1天、4天和7天监测颅内压FVEP值,共3次,每次监测颅内压之后即刻腰穿测定颅内压进行对照,比较二者之间差别。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颅内压时,15min内连续3次测定FVEP值并记录,取平均值,分析所得240幅FVEP的N2波,总结N2波波形特点,比较同一测试者随着颅内压的改变FVEP值的变化情况。结果FVEP值和腰穿结果基本接近,用等效检验方法比较,结果提示二者之间等效,可以准确反应出颅内压的改变趋势。术前和术后颅内压改变较大,颅内压越高N2波潜伏期越长。结论仪器所测颅内压和腰穿测得的颅内压结果相比较,二者之间无差别。FVEP值和颅内压变化成正相关。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辅助工具,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Lundberg等首先在临床上应用脑室内法监测颅内压(ICP),由此标志着现代颅脑损伤救治时代的开始。脑室内颅内压监测仪主要由插入侧脑室内的导管和外接的传感器等装置组成。Lundberg等发现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颅内压增高,并且证实了包括过度通气在内的几种治疗方法可以降低颅内压。随后的一些临床研究也发现,颅内压持续高于20~25mmHg与颅脑损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从而引致许多学者探寻降低高颅内压药物,以期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