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智能牵伸技术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痉挛及步行功能方面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智能牵伸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智能牵伸组进行智能被动牵伸和主动训练,对照组接受徒手牵伸和抗阻训练,训练均为30min/d,5d/周,共6周。治疗前后评估:踝关节主动和被动背伸及跖屈角度、改良Ashworth量表(MAS)、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T)、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6周后,2组主动和被动跖屈角度、被动背伸角度、6MWT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智能牵伸组主动背伸、跖屈角度、MAS、TUGT、6MWT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智能牵伸技术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痉挛及步行功能,优于常规牵伸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流限制(blood flow restriction,BFR)联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功能与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3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BFR联合运动训练组(BRE-ET)(试验组)和运动训练组(ET)(对照组)。患者在每日常规康复基础上,试验组接受运动训练和BFR联合运动训练,对照组接受每日2次运动训练。治疗前、治疗中(10天)、治疗后(20天)采用Brunnstrom分期、肌力(MMT)、肌张力(MAS)、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进行3次评估。结果:治疗20天后,两组偏瘫侧踝跖屈AROM与髋外展肌力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01),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P=0.048)。两组FMA-LE、TUGT、MBI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01)。治疗后试验组TUGT与治疗中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2)。结论:BFR结合运动训练较常规运动训练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对步行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踝扭伤恢复期患者踝关节活动度、肌力、刚度和本体感觉变化,分析踝关节生物力学和本体感觉定量评价对踝扭伤康复的指导价值。方法 2019年4月至7月,选取21例恢复期踝扭伤患者,记录双侧踝关节活动度、肌力,采用踝关节测试训练系统评估双侧踝关节刚度,即背屈末端、跖屈20°和跖屈末端位置时关节活动所需力矩;同时定量评估踝关节本体感觉,包括关节活动阈值(MPT)和关节位置觉(PAPS)。比较双侧踝关节活动度、肌力、关节刚度和本体感觉,分析关节活动度、关节刚度和本体感觉之间相关性。结果患侧踝关节背屈和跖屈活动度小于健侧(|t| 2.817, P 0.05);背屈和跖屈肌力明显小于健侧(|t| 5.785,P 0.01);患侧跖屈末端刚度明显大于健侧(t=3.036, P=0.007),而背屈末端和跖屈20°时关节刚度与健侧无显著性差异(t 0.874, P 0.05);两侧MPT和PAPS无显著性差异(t 0.695, P 0.05)。患侧跖屈活动度与跖屈末端刚度(r=-0.466, P 0.05)、MPT (r=-0.613, P 0.05)均呈负相关,MPT与跖屈末端刚度呈正相关(r=0.469, P 0.05)。结论踝扭伤恢复期患者背屈、跖屈关节活动度和肌力下降,跖屈末端关节僵硬度升高,且与本体感觉相关。踝关节生物力学和本体感觉定量测量有助于定量指导踝关节康复策略。踝扭伤患者康复需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背屈和跖屈活动度训练,尤其要重视跖屈刚度改善,可能有助于本体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足下垂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恢复期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治疗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患者30例。针刺治疗组进行针刺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治疗组进行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踝关节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LE)、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患者的踝关节背屈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3组患者的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进行表面肌电图(iEMG)检测。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踝关节背屈AROM、下肢FMA评分、BBS评分、MBI、iEMG、均方根值(RMS)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4周后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的各评分值改善程度均优于针刺组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P<0.05);针刺组与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的各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足下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EMGBFT)对卒中后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及EMGBFT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等速肌力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FMA)、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关节活动度(AROM)、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患侧上肢力学指标[肘屈伸时峰力矩(PT)、总功(TW)]及生活质量评定简表(WHOQO-BREF)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肘屈肌、膝伸肌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腕关节与踝关节AROM值及上肢下肢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患侧上肢肘屈肌与肘伸肌PT和TW、WHOQO-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EMGBFT疗法能够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型智能助力功能性电刺激(PAFES)治疗脑卒中患者踝关节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后踝关节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PAFES组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组,每组患者30例。3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PAFES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其患侧下肢行PAFES治疗,NMES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肢胫前肌行被动NMES治疗。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BI)和10s踝足屈伸运动(AFEM)进行评估,并比较其疗效。 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踝背屈的AROM、FMA、BI、AFEM等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ES组治疗前、后踝背屈AROM的差值为(8.19±3.39)°,显著优于NMES组的(8.96±3.68)°和对照组的(3.88±4.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ES组治疗前、后FMA及BI评分的差值亦显著优于NMES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型智能PAFES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患肢的主动踝背屈关节活动度、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观察踝关节牵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并讨论其机制。 方法: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12例跟腱牵伸组(试验组)和13例直腿抬高组(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多关节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LR2进行为期2周训练,共12次,每次45min。训练前后采用等速测试系统进行实验室评定踝关节被动峰力矩、踝关节主动峰力矩、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passive range of motion, PROM)、力矩-角速度斜率(SLOPE);临床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ticity index, CSI)。 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及临床各项评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2周后,两组间踝关节被动峰力矩在角速度10°/s、60°/s、120°/s、180°/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40°/s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踝关节主动峰力矩在角速度60°/s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20°/s、180°/s无显著性差异(P>0.05),SLOPE训练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AROM、PROM、MAS、CSI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踝关节牵伸训练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痉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肌肉力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Mulligan技术在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hronic ankle instabiliy, CA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与病房2019年3月—2019年8月就诊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试验组在踝周肌群等速肌力训练的基础上加上Mulligan治疗技术,对照组采用等速测试训练仪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肌力量训练。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踝关节活动度的测量、Y-平衡测试评估(Y-balance test)、踝关节本体感觉位置觉评估、足踝功能量表(foot and ankle ability measure, FAAM)评分。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评价的各项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在踝关节活动度(背伸、跖屈、内翻、外翻)上都明显提高(P<0.05),Y-平衡测试(正前向、后内向、后外向)数值明显提高(P<0.05)。踝关节本体感觉位置觉等速评估,试验组角度差值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角度差值没有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足踝功能量表(FAAM)评分(日常活动部分、体育活动部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上述各项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Mulligan治疗技术在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治疗上有效果。等速踝周力量训练辅以Mulligan治疗技术,能够提高踝关节本体感觉位置觉功能,能更好地增加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背景:有研究表明日间医院的康复服务与综合医院康复门诊比较,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两者间有关脑卒中患者慢性期肢体功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却少有报道.目的:比较日本老年脑卒中患者慢性期分别在综合医院康复门诊和日间医院康复期间的肢体功能差异,分析影响功能差异的相关因素,以便改进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方案.方法:分别对医院门诊和日间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19例(年龄60~75岁)实施为期1年的调查分析,比较两组入选时和1年后的肢体功能指标的差异,包括健侧和偏瘫侧的股四头肌肌力、患侧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屈的关节活动度和10 m步行时间.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肢体功能指标变化的显著因素.结果与结论:医院门诊组患者肢体健侧和偏瘫侧股四头肌肌力在入选时和1年后均大于日间医院组(P<0.05),而两组的10 m步行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医院门诊组在入选时患者患侧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屈关节活动度均小于日间医院组(P<0.05),而1年后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选时健侧和偏瘫侧股四头肌肌力、患侧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屈关节活动度是其各自功能指标变化的显著影响因素,而偏瘫侧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背屈的关节活动度越受限的患者,训练的效果越好.因此,日间医院组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肌力增强或维持训练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EMGBF)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胫前肌肌力、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程小于6个月的首次脑卒中偏瘫患者35例,随机分成EMGBF组和对照组。EMGBF组患者共17例,年龄(61.90±10.35)岁,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EMGBF;对照组患者共18例,年龄(55.12±9.92)岁,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改良Ashworth量表、胫前肌肌力、Berg平衡量表(BBS)、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功能评分(FMA-L)和10m步行速度测定,评估患者的步行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评估方法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EMGBF组和对照组各评估结果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EMGBF组患者的踝背屈AROM、前肌肌力、BBS、FMA-L和步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张力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EMGBF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背屈障碍,促进偏瘫侧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治疗结合改良踝关节手法治疗对踝关节创伤患者的干预效应。 方法:选择2000—01/2004—12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踝关节创伤后功能障碍患者240例,均自愿参加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手法组12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包括蜡疗(30min/次,1-2次/d)、踝关节活动范围练习(4~6组/d,10-15min/次)、踝部主要肌群的肌力练习及步行训练。手法组在以上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改良踝关节松动术手法治疗:①下胫腓关节:前后向或后前向滑动会增加踝关节活动范围。②胫距关节:包括分离牵引、前后向滑动、后向前滑动、向内侧滑动、向外侧滑动、屈伸摆动及翻转摆动。③距下关节:包括分离牵引、前后向滑动及后前向滑动。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3个疗程,10d为1个疗程。评定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患踝关节背屈及跖屈活动范围。 结果:纳入踝关节刨伤后功能障碍患者24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背屈及跖屈活动范围比较:对照组和手法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踝关节背屈及跖屈活动范围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11&;#177;5,6&;#177;4)&;#176;,(28&;#177;12,18&;#177;6)&;#176;;(17&;#177;4,5&;#177;3)&;#176;,(40&;#177;10.17&;#177;7)&;#176;(t=4.49-6.01,P〈0.01)]。治疗3个疗程后手法组患者踝关节背屈及跖屈活动范围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4.02,4.58,P〈0.01)。 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改良踝关节手法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踝关节刨伤患者踝关节的背屈及跖屈活动范围,干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肌电生物反馈(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EMGBF)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胫前肌EMGBF治疗,观察组则选取足三里、阳陵泉、解溪、上巨虚给予穴位EMGB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量表(FMA-LE)]、患侧最大自主背屈状态胫前肌表面肌电参数肌电积分值(iEMG)、协同收缩率(CR)、情绪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周、8周后,两组踝关节AROM、FMA-LE、胫前肌iEMG、MBI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CR水平及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穴位EMGBF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踝关节主动活动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后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基础疾病内科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胫骨前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表面肌电测试指标、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三维步态分析系统(3-DGA)时空参数等的变化。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侧踝关节最大用力背屈时胫骨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在最大自主收缩条件下踝关节背屈时的EMG协同收缩率(CR)、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侧步长,步速,支撑相期髋、膝、踝关节力矩峰值,踝关节主动背屈的最大活动范围(AROM),患侧支撑相时间,患侧摆动相时间,双支撑相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后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的踝背屈功能,促进患侧下肢功能和步行能力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以偏瘫肢体训练为常规康复,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定患者偏瘫侧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范围(AROM),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踝关节AROM平均差值(0.21±0.09)、下肢FMA平均差值(0.66±0.28)、BI平均差值(0.73±1.27),评分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AROM平均差值(3.19±0.78)、下肢FMA平均差值(7.36±0.64)、Barthel平均差值(19.54±2.07),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康复,显著提高偏瘫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常规康复治疗结合改良踝关节手法治疗对踝关节创伤患者的干预效应。方法:选择2000-01/2004-12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踝关节创伤后功能障碍患者240例,均自愿参加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手法组12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包括蜡疗(30min/次,1~2次/d)、踝关节活动范围练习(4~6组/d,10~15min/次)、踝部主要肌群的肌力练习及步行训练。手法组在以上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改良踝关节松动术手法治疗:①下胫腓关节:前后向或后前向滑动会增加踝关节活动范围。②胫距关节:包括分离牵引、前后向滑动、后向前滑动、向内侧滑动、向外侧滑动、屈伸摆动及翻转摆动。③距下关节:包括分离牵引、前后向滑动及后前向滑动。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3个疗程,10d为1个疗程。评定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患踝关节背屈及跖屈活动范围。结果:纳入踝关节创伤后功能障碍患者24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背屈及跖屈活动范围比较:对照组和手法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踝关节背屈及跖屈活动范围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犤(11±5,6±4)°,(28±12,18±6)°;(17±4,5±3)°,(40±10,17±7)°(t=4.49~6.01,P<0.01)犦。治疗3个疗程后手法组患者踝关节背屈及跖屈活动范围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4.02,4.58,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改良踝关节手法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踝关节创伤患者踝关节的背屈及跖屈活动范围,干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其下肢功能进行强化训练,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牵张训练、躯干肌控制训练、髋关节控制训练、膝关节控制训练、踝背屈诱发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及简式Fugl-Meyer下肢功能量表(FMA-LE)对2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8周治疗后,发现其BBS评分及FMA-L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BBS评分[(48.2±5.7)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FMA-LE评分[(27.9±4.4)分]与对照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平衡能力,对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健康中老年双下肢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肌群最大等长收缩时相应肌群积分肌电值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2015年9月至12月,收集41~75岁健康受试者110例,分为41~50岁组、51~60岁组和60岁组,测量受试者双下肢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肌群最大等长收缩时相应肌群积分肌电值。结果与结论在踝关节背屈及跖屈运动模式下,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胫骨短肌、腓肠肌在不同年龄组的积分肌电值均无显著性差异(F4.545,P0.05);同一肌肉同一踝关节运动模式下左右侧及不同性别积分肌电值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F7.028,P0.05)。建立了健康中老年双下肢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肌群最大等长收缩时相应肌群积分肌电值正常值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HS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10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HSP患者。将纳入患者通过SPSS 26.0统计软件对入组顺序编号进行随机化设置,按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主要观察指标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次要观察指标为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 PROM)、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 Scale, FMA-UE)以及改良Ba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结果 共纳入患者39例。其中,试验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前,两组VAS、FMA-UE、MBI评分和P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PROM(后伸、外展、外旋、内旋)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伴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伴足下垂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AOT)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评定患者踝背屈肌最大收缩时的肌电波幅,测量踝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同时应用Fugl-Meyer评分(FMA)对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踝背屈肌最大收缩时的肌电波幅、踝关节背屈角度、下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足下垂有显著疗效,能增加胫前肌的肌力,改善踝关节主动背屈角度,从而改善偏瘫侧下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镜像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常规组、肌电组和联合组,每组15例。常规组患者根据自身肢体功能障碍情况给予相应常规康复治疗,同时辅以假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假镜像治疗;肌电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及假镜像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镜像治疗及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Brunnstrom分期量表(下肢及足部分)、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踝关节背伸活动度检查、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各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偏瘫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FAC分级、下肢FMA评分、患侧踝关节背伸活动度、B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肌电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肌电组及常规组(P<0.05)。 结论 镜像治疗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能在短期内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