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每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PN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EN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分别在入院时及治疗14d后采血测定C一反应蛋白(CRP)及相关生化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并发症、手术治疗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者的CRP及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PN组比较,EN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降低(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手术治疗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N治疗SAP相比,EN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的优点。探讨TEP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腹股沟疝患者行TEP手术的临床资料。直疝6例,斜疝20例。单侧疝22例,双侧疝4例,其中复发疝2例。结果 26例腹股沟疝患者手术均成功,包括双侧疝共进行30例次TEP手术,均在40~110min完成,住院天数3~8d,平均4.6d。术后有1例出现阴囊内血肿,2例出现腹股沟区疼痛。随访3~1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硬膜外麻醉下行TEP具有手术安全可靠、对腹腔干扰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疼痛发生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4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行关节镜下ACLR的6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采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的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常规骨科治疗模式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各30例。对比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NR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AROM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表(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HS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次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跖趾关节角度下体外冲击波(ESWT)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足底筋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及治疗B组, 每组21例。3组患者均给予肌内效贴常规干预, 治疗A组、治疗B组分别于跖趾关节休息位、最大背伸位行ESWT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及1个月后随访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肌肉骨骼超声、星偏移平衡测试(SEBT)对3组患者疼痛程度(晨起后开始步行时)、足底筋膜厚度及平衡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足底筋膜厚度及SEBT测试各方向结果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及1个月后随访时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足底筋膜厚度及SEBT测试各方向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 治疗A组及治疗B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且治疗B组除SEBT测试左侧、右侧平均距离与治疗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 其他各项疗效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A组水平(P<0.05)。结论在肌内效贴基础上辅以ESWT治疗能更...  相似文献   
6.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大多数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的一个极其普遍的疾病。流行病学表明,腰痛的人群患病率为84%[1],致残率为12%[2]。腰痛是当今康复领域的热点,然而大多数病例缺乏潜在的病理学和解剖学诊断,被归类为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SLBP),对于非特异性腰痛的康复目前以运动疗法为主。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Mulligan技术在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hronic ankle instabiliy, CA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与病房2019年3月—2019年8月就诊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试验组在踝周肌群等速肌力训练的基础上加上Mulligan治疗技术,对照组采用等速测试训练仪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外翻肌力量训练。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踝关节活动度的测量、Y-平衡测试评估(Y-balance test)、踝关节本体感觉位置觉评估、足踝功能量表(foot and ankle ability measure, FAAM)评分。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评价的各项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在踝关节活动度(背伸、跖屈、内翻、外翻)上都明显提高(P<0.05),Y-平衡测试(正前向、后内向、后外向)数值明显提高(P<0.05)。踝关节本体感觉位置觉等速评估,试验组角度差值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角度差值没有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足踝功能量表(FAAM)评分(日常活动部分、体育活动部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上述各项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Mulligan治疗技术在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治疗上有效果。等速踝周力量训练辅以Mulligan治疗技术,能够提高踝关节本体感觉位置觉功能,能更好地增加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直视与B超引导经皮肾穿剌取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将61例需行经皮肾镜取石(PCNL)治疗的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视经皮肾穿刺取石,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取石.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则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结石手术取净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继发出血、发热等并发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视经皮肾穿剌取石治疗肾结石是一种直观、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祛湿活血法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影响。方法:取100只SD大鼠建立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环孢素A(CsA)组及中药+环孢素A(中药+CsA)组。每组25只。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术前及术后不同时相点采集各组大鼠外周血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移植肝组织病理检测以确定AR诊断,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外周血IL-2:中药组、环孢素A(CsA)组和中药+CsA组术前含量低于术后各时相,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术后IL-2的含量明显高于术前(P0.05)。各治疗组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结论:IL-2水平的变化与大鼠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有关,健脾疏肝、祛湿活血法与现代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治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切断了迷走神经、切除了大部分胃体,重建消化道引起的内环境的改变,以及术前患者存在腹膜炎、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等合并症,致使术后常发生肠麻痹和残胃排空减慢,甚至形成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增加了肠粘连、肠梗阻以及吻合口瘘等合并症的发生。作者白1998年1月~2002年12月共行胃大部分切除术73例,其中30例采用术后中药灌注,对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