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康复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有 创机械通气且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 疗,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肺康复干预,分析两组患者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 间、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最低氧分压/吸氧浓度(PaO2/FiO2)、各炎 症指标变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康复组平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 照组(P <0.05);干预7 d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白细胞(WBC)计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 CPIS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最低PaO2/FiO2较治疗前提高(P <0.05);康复组APACHEⅡ评分、WBC计数、 PCT、CRP、CPIS 低于对照组(P <0.05),最低PaO2/FiO2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92.50% VS 70.00%)(P <0.05)。康复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肺康复治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炎性指标水 平、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早期可以预测需要机械通气的指标。方法  回顾该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AOPP患者58例,根据患者24 h内是否行机械通气治疗,将患者分为机械通气组和非机械通气组。统计患者入院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初始乳酸(Lac)及入院6 h 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标准碱剩余(SBE)、全血乙酰胆碱酯酶(AchE)、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入氧浓度(FiO2),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6 h乳酸清除率(6 h-LCR)、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SS)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机械通气的相关性,观察各相关指标预测需要机械通气的能力,并比较其优越性。结果  机械通气组的APACHEⅡ评分、PSS、P(A-a)O2高于非机械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机械通气组SBE、AchE、SaO2、PaO2、PaO2/FiO2低于非机械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年龄、性别、Map、Lac、6 h-LCR、Scv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机械通气与APACHEⅡ评分、PSS评分、SBE、AChE、SaO2、PaO2、PaO2/FiO2、P(A-a)O2显著相关性(r =0.661,0.647,-0.396,-0.371,-0.367,-0.504,-0.684,0.439,P <0.05)。对需要机械通气的预测能力:APACHEⅡ、PSS、P(A-a)O2、SBE、AChE、SaO2、PaO2、PaO2/FiO2的AUC分别为0.883、0.885、0.772、0.742、0.731、0.759、0.801和0.927。敏感性分别为92.60%、55.60%、77.80%、77.40%、71.00%、74.20%、77.40%和87.10%。特异性分别为71.00%、90.30%、74.20%、49.10%、66.70%、77.80%、70.40%和85.20%。■值分别为26.25、15.00、23.18、0.43、0.18、0.85、0.08和0.35。结论  AOPP早期可以预测需要机械通气的指标有APACHEⅡ、PSS、P(A-a)O2、SBE、AchE、SaO2、PaO2、PaO2/FiO2,其中以PaO2/FiO2最优越。

  相似文献   

3.
李凡民 《实用全科医学》2014,(10):1596-1597
目的探讨镇痛镇静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力学改变。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入住本院重症医学科(ICU)确诊为ARDS需要机械通气患者51例,随机分为:常规机械通气组(A组27例),镇痛镇静组(B组24例),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镇痛镇静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气道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st)、计算比较2组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气道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st)、氧合指数(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气道平台压(Pplat)均呈明显下降趋势,24、48 h同时间点比较B组低于A组(t=2.225,P〈0.05;t=4.366,P〈0.01);肺顺应性(Cst)在治疗后呈明显上升趋势,24、48 h比较B组高于A组(t=2.546,P〈0.05;t=3.152,P〈0.01);治疗后2组患者PaO2/FiO2均呈上升趋势,24、48 h B组高于A组(t=2.744,P〈0.01;t=3.563,P〈0.01)。结论镇痛镇静对ARDS患者呼吸力学有正影响,改善肺氧合功能及顺应性,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辅助呼吸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选择52例以重症闭合性胸部创伤为主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及保护性肺通气治疗组,每组各26例;均以PB760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PVS+PEEP模式),分别记录机械通气前及通气后8、24h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同时记录每组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治疗有效和无效(死亡)例数。结果保护性肺通气组8、24h后氧合指数、PaO2明显优于常规通气组(P〈0.01),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于常规通气组(P〈0.01),病死率也低于常规通气组(P〈0.05)。结论保护性肺通气方式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发ARDS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是重症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长期应用机械通气容易导致呼吸机依赖。而呼吸机依赖的重症患者往往处于应激、烦躁、焦虑状态,给予适当的镇痛镇静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主流的镇痛镇静方法为药物治疗,其可能导致脱机困难等问题。耳穴疗法是中医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发现其对呼吸机依赖重症患者有一定的辅助镇痛镇静作用。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耳穴压豆疗法的辅助镇痛镇静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腑平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各23例。两组均采用机械通气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腑平喘汤,1天1剂,煎汁200ml,分2次鼻饲。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7天的氧合指数(PaO2/FiO2)、肺顺应性(Cdyn和Cst)、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及气道阻力(Raw)。结果:治疗组治疗7天时PaO2/FiO2、Cydn、PIP、Pplat及Raw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均〈0.05),尤以Cst改善明显(P〈0.01)。结论:通腑平喘汤有助于尽快改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目标导向干预对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功能改善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目标导向干预。分别记录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 h后循环功能(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氧合功能〔中心静脉血氧浓度(Scv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肾功能(尿量、血肌酐)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干预30 d后生存人数、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费用,用于评价两组患者功能改善、生存率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心率、ScvO2、PaO2、PaO2/FiO2、尿量、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 h后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ScvO2、PaO2、PaO2/FiO2、尿量较对照组升高,心率、血肌酐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30 d后总生存率为69.1%(47/68),高于对照组的41.2%(28/68)(χ2=10.731,P<0.001)。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目标导向干预应用于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功能和治疗情况,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氧合指数(PaO2/FiO2)预测急性左心衰竭(ALHF)患者机械通气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5月黔东南州人民医院ICU收治的ALHF患者48例,入院立即监测患者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标准碱剩余(SBE)、动脉血乳酸(Lac),入院6 h再次检测Lac,计算入院时PaO2/FiO2及6 h乳酸清除率。并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析PaO2/FiO2与性别、年龄、是否机械通气、是否死亡、PaO2、PaCO2、SaO2、SBE、Lac、6 h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的关系,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PaO2/FiO2判断机械通气及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找出临界值进一步对ALHF进行危险分层。结果 ALHF患者PaO2/FiO2为(196.7±51.2),15例患者行机械通气,6例患者死亡。PaO2/FiO2与机械通气、死亡、Lac、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与PaO2、SaO2呈正相关关系(P<0.05);PaO2/FiO2与性别、年龄、住院时间、PaCO2、SBE、6 h乳酸清除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显示,PaO2/FiO2为176.6时,预测机械通气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80.0%,AUC=0.782,OR值为0.066;PaO2/FiO2为150.8时,预测死亡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60.0%,AUC=0.798,OR值为0.135。<机械通气/死亡PaO2/FiO2临界值者的APACHEⅡ评分均高于>机械通气/死亡PaO2/FiO2临界值者的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68,P<0.001;Z=-6.077,P<0.001)。结论 PaO2/FiO2水平可以判断ALHF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可预测是否需要机械通气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3):13-16
目的 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机械通气,观察组行俯卧位机械通气,对照行仰卧位机械通气。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肺动脉顺应性;氧合指数、APACHEⅡ等指标。结果 (1)治疗后,两组PaO2、pH、BE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pH、BE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肺动态顺应性、SaO2、PaO2/FiO2均有所改善,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动态顺应性、SaO2、PaO2/Fi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可显著改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动态顺应性、SaO2、PaO2/FiO2、APACHEⅡ等指标。  相似文献   

10.
尹江涛  万兵  孙志伟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2):1477-1481
目的 探讨常规容量控制(VC)通气和压力调整容量控制(PRVC)通气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患者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ICU收治的ACS患者36例,均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 组19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容量控制(SIMV-VC)模式,B组17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压力调整容量控制(SIMV-PRVC)模式,采集两组患者第1天、第3天及第5天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分)。结果 A组与B组患者不同时间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吸气峰压(PIP)、肺静态顺应性(Cst)比较,存在交互作用(P<0.05);A组与B组患者不同时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阻力(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SOFA评分比较,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间PaO2、PaCO2、A-aDO2、PaO2/FiO2、Pmean、Cst、R、CVP、SOF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PIP、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间PaO2、PaCO2、A-aDO2、PaO2/FiO2、PIP、Pmean、Cst、R、MAP、CVP、SOF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间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V-PRVC模式机械通气治疗ACS患者,可明显改善PaO2、PaCO2、A-aDO2、PaO2/FiO2、Pmean、Cst、R、CVP、SOFA评分,符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NRDS患儿分两组,治疗组19例给予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机械通气治疗,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应用PS前后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变化及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应用PS后动脉氧分压(PaO2)升高(P〈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PEEP)及吸入氧浓度(FiO2)下降(P〈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对NRDS有明显疗效,与单纯机械通气比较,能改善患儿的氧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SIMV)通气两种不同的机械通气模式对于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呼吸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分为 SIMV 组(对照组)及 BIPAP 组(试验组),两组患儿均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使用 SIMV 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30 min 后,试验组改用 BIPAP 通气模式,对照组仍使用初始参数,监测患儿接受机械通气0 h(基础值),24、48、72 h 时的气道峰压、肺泡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pH 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机械通气时间、28 d 病死率及住重症医学科(ICU)时间。结果30例患儿均平稳度过了急性呼吸衰竭期,两组各有1名患儿在治疗后期转院继续治疗,其中对照组转院的患儿最终放弃治疗死亡,其余28例患儿均临床治愈出院,两组患儿的28 d 病死率分别为6.6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机械通气24、48、72 h 后,患儿的气道峰压、Pplat、PaCO2显著下降(P <0.05);肺顺应性及 PaO2/FiO2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 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结论 BIPAP 模式用于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的机械通气治疗,能提供更好的有效通气,改善氧合及呼吸功能,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患者氧合的影响。方法将40例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两组均常规药物及鼻管低流量吸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仰卧位通气,观察组采用俯卧位通气,两组持续时间均为2 h,1次/d。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血气分析检测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 PaO2)和氧合指数( 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PaO2和PaO2/FiO2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搏以及呼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p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疗法能够改善AECOPD患者的氧合状态,可作为治疗AECOPD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且为一种安全的、可操作的临床手段,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对心肺复苏后综合征(post-resuscitation syndrome,PRS)患者的影响。方法 32例P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VHF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多巴胺用量、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APACHEⅡ评分、GCS评分等及14天及30天病死率。结果 HVHF治疗后,治疗组MAP、PaO2/FiO2、GCS评分升高,多巴胺用量、血乳酸、CRP、APACHEⅡ评分、14天病死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0天病死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VHF对PRS的治疗有益,可以降低近期死亡率,但不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Openlung策略在中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患儿随机分为策略通气组(I组)和常规通气组(Ⅱ组),每组28例,除一般治疗外,均行Pc+SIMV通气模式,I组实施开放肺通气操作,Ⅱ组进行常规机械通气。比较两组通气前及通气后6、12、24、48h血气变化情况,并对并发症、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通气后较通气前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吸入氧浓度(FiO2)]都有显著改善,但在同一时段,I组PaO2、SaO2、氧合指数(PaO2/FiO2)的改善比Ⅱ组更明显;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PI)的发病率I组比Ⅱ组显著降低(P〈0.05),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VIH/PVL)的发病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I组比Ⅱ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应用Openlung策略通气能显著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氧舍,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 ARDS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疗程14 d。监测氧合指数( PaO2/FiO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HR、RR、PaO2/FiO2的变化、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评分、呼吸机支持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14 d 后,观察组 HR、RR 和 PaO2/FiO2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05或 P <0.01);治疗后观察组 APACHE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呼吸机支持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 ARDS 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清除自由基,减轻肺损伤,提高 PaO2/FiO2,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的氧合指数即结合了平均气道压(Paw)的[PaO2/(FiO2×Paw)]能否较传统氧合指数(PaO2/FiO2)更准确地反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肺内分流(Qsp/Qt)。方法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患者12例,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16次/min,FiO260%),留置Swan-Ganz导管,采用低流速法测定准静态肺压力-容积曲线,确定低位转折点压力(Pinf)。调整PEEP水平,观察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的变化,分别留取外周及肺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Qsp/Qt和PaO2/FiO2。结果递增的呼气末正压(PEEP)不足以显著改变ARDS患者的肺顺应性(Cst)、PaO2/FiO2及PaO2/(FiO2×Paw)(P0.05)。递增的PEEP对Qsp/Qt改变不明显(P0.05)。检验Qsp/Qt与PaO2/(FiO2×Paw)及Qsp/Qt与PaO2/FiO2的相关系数,Δz=0.571,无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ARDS患者的Qsp/Qt和PaO2/FiO2的参数不是Paw,而是Cst。结论 PaO2/(FiO2×Paw)与PaO2/FiO2相比,两者对ARDS患者肺内分流的评估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ARDS患者,分为原发性肺损伤组(9例)和继发性肺损伤组(11例),比较两组间的APACHEⅡ分值,NIPPV治疗前后动脉血pH值,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等。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h后的PaO2/FiO2、呼吸频率均有显著差别,两组间的APACHEⅡ分值无显著性差别。结论:NIPPV治疗ARDS安全、有效,可以首选。  相似文献   

19.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早期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松霞 《西部医学》2006,18(5):591-592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中的早期应用。方法对17例重症MAS患儿早期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组),另18例同样病情患儿采用常频机械通气(对照组),并对其机械通气时间、血气指标、合并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机时间缩短,从而住院时间缩短(均P=0.000),治疗组PCO2高于对照组(P=0.000),PaO2/FiO2、PaO2、pH值;治疗组与对照组相似,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外,各项合并症两组均相似。结论早期应用高频振荡通气可以降低患儿病死率,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并由此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黄永婵  庞晓军  曾红  赵志梅 《广西医学》2011,33(9):1124-1126
目的 观察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ARDS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加甲强龙静脉注射.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肺损伤评分、机械通气率、住院时间、PaO2、SaO2、PaO2/ FiO2.方法 治疗1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肺损伤评分、PaO2、SaO2和PaO2/ FiO2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联合乌司他丁治疗ARDS疗效好,可缩短住院时间,对提高诊疗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