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倍美盈治疗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5例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3例:每日口服西酞普兰和倍美盈各1粒;对照组42例:每日口服倍美盈1粒;治疗开始日及治疗第4周末和第8周末均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程度及应用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价绝经期症状。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4周末和第8周末两组评分均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4周末观察组的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第8周末观察组的迟滞抑郁及睡眠障碍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KM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4周末和第8周末两组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比下降更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有效率95.23%,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2.7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倍美盈治疗绝经期抑郁症效果更优越,可显著提高对抑郁症状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西酞普兰对围绝经期抑郁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琼 《重庆医学》2007,36(18):1883-1884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联合雌激素加甲羟孕酮(倍美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151例围绝经期抑郁障碍的妇女随机分3组.合用组52例:每日口服倍美盈和西酞普兰各1粒;西酞普兰组38例:每日口服西酞普兰20mg;激素补充治疗(HRT)组61例:每日口服倍美盈l粒.疗程均8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严重程度,采用Kupperman评分指数(KMI )评价围绝经期症状.结果 治疗前后合用组、西酞普兰组、HRT组HAMD总分分别为23.14±4.44、5.07±4.27,23.15±4.39、6.81±5.21;22.74 ±4.86、 10.12±5.90.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总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合用组比HRT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合用组、西酞普兰组、HRT组KMI评分指数分别为32.20±7.00、7.19±4.55;32.23±7.52、14.37±5.93;32.21±7.72、9.82±7.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总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合用组和HRT组与西酞普兰组比较减分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合用西酞普兰和倍美盈治疗发生于围绝经期的抑郁障碍,可以显著提高对抑郁症状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西酞普兰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9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药物治疗组给予康复训练及抗抑郁药西酞普兰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HAMD、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药物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药西酞普兰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具有进一步改善抑郁症状、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颜建辉 《中外医疗》2011,30(11):130-13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和单独应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比较分析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HAMD评分、服药时间及副作用。结果 2组治疗1个月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2个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2组差异更加显著(P〈0.01);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平均服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副作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者疗效确切、作用持久、可有效降低药物副作用,使治疗更加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口服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酞普兰口服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前、干预后4周及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比较两组抑郁状态、睡眠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4周及8周,两组HAMD评分及PSQI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QOLI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抗抑郁剂治疗,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睡眠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周国庆 《中外医疗》2014,(32):18-19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短期疗效临床观察。方法 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实验组)40例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对照组)40例,疗程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以后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以后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及HAMD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卒中后抑郁比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临床疗效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逍遥散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与单独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抑郁症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逍遥散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组)30例,对照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组)30例,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8周,治疗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对照组出现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西酞普兰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7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研究组)和单用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疗程12周。采用HAMD评定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以合用组疗效较好而快(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西酞普兰对难治疗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且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恢复期脑卒中抑郁状态患者,分为西酞普兰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脑血管病治疗,西酞普兰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酞普兰20mg,每日早饭后口服,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HAMD量表评定抑郁症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物质(SP)和神经肽Y(NPY)含量。结果经8周治疗后,西酞普兰组患者HAMD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提高(P〈0.05);同时血浆SP含量明显降低,NPY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及NIHSS评分、ADL评分、血浆SP和NPY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西酞普兰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血浆NPY含量增加和SP含量降低可能是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另外一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盐酸氟西汀联合雌激素治疗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程湘  陈正琼  谢荣凯  王欣  王智 《重庆医学》2005,34(5):721-722,724
目的观察盐酸氟西汀联合利维爱用于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已绝经并符合抑郁症诊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用盐酸氟西汀和利维爱、对照组用利维爱进行治疗.治疗开始日及治疗第1月末和第2月末各随访1次,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症程度,应用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价绝经期症状.结果60例绝经期抑郁症患者中,轻度抑郁42例(70.0%),中度抑郁15例(25.0%),重度抑郁3例(5.0%).开始治疗前,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1月末和第2月末联合治疗组SD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开始治疗前,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KM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1月末和第2月末联合治疗组KMI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96.66%,对照组的有效率46.66%,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盐酸氟西汀联合利维爱对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合并西酞普兰治疗血管性抑郁的疗效。[方法]将62例血管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研究组32例,采用银杏叶制剂合并西酞普兰联合治疗,240mg/d,分3次口服;对照组30例,单用西酞普兰,20mg口服,1次/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12周分别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根据Hamilton抑郁量表平均分和总有效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制剂合并西酞普兰治疗血管性抑郁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  相似文献   

12.
氟西汀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艳芳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67-1669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45岁以上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戊酸雌二醇(补佳乐)周期治疗,治疗组服用戊酸雌二醇加氟西汀治疗。8周为一个疗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程度,采用绝经指数(KMI)评价围绝经期症状。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92%,对照组为70.49%。HAMD总分第3周开始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开始后两组各时间点KMI基线分均显著下降,KMI总分第4周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症加用抗抑郁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HRT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合并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组)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组(对照组),共观察4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2、4周末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4周末,两组显效率分别为66.7%、30.0%,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ES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均轻微或一过性,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MECT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是目前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优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黄继蔷 《海南医学》2010,21(7):44-45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7例诊断为抑郁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西酞普兰与喹硫平联合治疗(联合组,n=34),另一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单用组,n=33),疗程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联合组显效率为85.3%,高于单用组的63.6%(u=2.04,P〈0.05),两组疗效和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疗效更佳。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更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和单用西酞普兰治疗,疗程8周,采用HAMD评定疗效和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效果好(P<0.01)且起效快(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且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8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氮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BPRS)及TESS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可有效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的抑郁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盐酸氟西汀与西酞普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所致抑郁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盐酸氟西汀和西酞普兰治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用药2周后,西酞普兰组HAMD得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在治疗4周后盐酸氟西汀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在用药8周后,疗效相当(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西酞普兰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38.1%)低于盐酸氟西汀组(60.5%)(P〈0.05)。结论: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所致抑郁症方面,西酞普兰起效较快,且较盐酸氟西汀安全性好。两组长期使用疗效相当。西酞普兰适合阿尔茨海默病所致抑郁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并富马酸喹硫平治疗伴有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并喹硫平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总疗程6周。应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T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伴躯体化症状的抑郁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博乐欣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博乐欣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博乐欣与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6周末,两组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0.01);治疗6周末,博乐欣组与西酞普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2%,87.5%(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且轻微。结论:博乐欣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肿瘤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肿瘤伴发抑郁症的患者按人组顺序以单双号分组,单号为研究组(西酞普兰+rTMS),双号为对照组(西酞普兰+伪刺激),共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及其减分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均P〈0.01)。治疗第1、2、4周末研究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第4周末研究组的CG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合并西酞普兰治疗肿瘤伴发的抑郁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安全性好,优于单用西酞普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