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泄浊和络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CKD3-4期气虚湿瘀型患者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检测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旨在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远期预后。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益气泄浊和络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肾衰宁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e GFR、BUN、Scr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24/30)和50.0%(15/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和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e GF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肾小球滤过率(e 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泄浊和络方联合中药灌肠可早期干预肾脏代谢及内分泌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进入终末期肾脏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in C,Cys C)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月本科诊治的9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根据AKIN共识分级标准分为AKI1期组、AKI2期组和AKI3期组,以正常健康人为对照(CON组),检测并比较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ys C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差异,分析病情严重程度与Cys C的相关性.结果:AKI1期组、AKI2期组和AKI3期组患者血清Scr、BUN和Cys C显著高于CON组(P<0.05);AKI1期组、AKI2期组和AKI3期血清Scr、BUN、GFR和Cys C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cr、BUN和Cys C随着AKIN共识分级增加而增加(P<0.05),GFR随着AKIN共识分级增加而降低(P<0.05).AKI1期组、AKI2期组和AKI3期组患者血清Cys C均与血清Scr和BUN正相关(P<0.005),与GFR负相关(P<0.005).AKI1期组、AKI2期组和AKI3期组病情严重程度APACHE Ⅱ、SAPS和SOFA评分患者均与血清Cys C正相关(P<0.005).结论: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Cys C随着AKIN共识分级增加而增加,病情严重程度与其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99 Tc m-DTPA肾动态显像及血清胱抑素C(Cys 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8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蛋白排除率(UAER)及血清肌酐(Scr)分为尿蛋白正常组(DM1组26例),微量尿蛋白组(DM2组25例),大量尿蛋白组(DM3组27例),肾功不全组(DM4组20例),均进行了99 Tc m-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率过滤(GFR)及血清Cys C、尿素氮(BUN)、Scr测定,并与30例健康正常对照组做对比分析。结果:DM1组分肾GFR及GFR总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DM2组分肾GFR及GFR总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肾功能曲线高峰时间、半排时间均延长。DM1组Cys 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DM1组和DM2组BUN、Sc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随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分肾GFR及GFR总依次降低,Cys C、BUN和Scr水平逐渐升高;Cys C与GFR总呈良好负性相关,而BUN、Scr在DM1和DM2组中与GFR总相关性不佳。结论:99 Tc m-DTPA肾动态显像及Cys C测定均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功损害的可靠指标,尤其是前者可以较全面地反映糖尿病肾病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
杨敬伟 《中外医疗》2016,(1):168-170
目的 探讨中药综合治疗对慢性肾脏疾病(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肾内科2012年1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46 例 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每组 23 例;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疗程8 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GFR) 的变化情况.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 ,中药组为 91.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对照组 Scr、BUN、UA、GFR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 Scr、BUN、UA、GF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中药综合治疗可提高 CKD3-4 期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8-30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儿骨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癫痫患儿4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未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儿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患儿血钙(Ca~(2+))、血磷(P~(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碱性磷酸酶(BAP)和骨密度(BMD)等骨代谢指标,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Ca~(2+)、P~(5+)、ALP、BAP、BMD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血清Ca~(2+)、BMD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降低(P<0.05),BAP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QOLIE-31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儿骨代谢有一定影响,BAP可作为骨代谢敏感指标用于指导抗癫痫药物的正确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能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肾泄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包醛氧化淀粉5~10g冲服,3次/d;治疗组给予口服复肾泄浊汤及灌肠方灌肠,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两组均采用相同辅助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及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9%,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口服复肾泄浊汤及中药灌肠补气益肾,泄浊逐瘀,能较好地控制BUN、Scr水平,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泄浊灌肠方治疗湿浊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62例湿浊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泄浊灌肠方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cr、BUN及UA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cr、BUN及UA水平分别为(243.81±101.56)umol/L、(10.27±4.27)mmol/L、(335.71±114.75)umol/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65.68±109.73)umol/L、(13.13±5.61)mmol/L、(389.46±109.24)u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灌肠方治疗湿浊瘀阻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血管 钙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6 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肾内科收治的CKD 患者128 例。分 为CKD 1 ~ 2 期组、CKD 3 ~ 4 期组、CKD 5 期组、钙化组及无钙化组,另选取同期健康群众50 例作为对 照组。比较各组的FGF-23、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 C)、肾小球滤过率(GFR)、 钙及磷水平,比较不同阶段的CKD 患者的钙化率。分析CKD 患者血清FGF-23 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分析FGF-23 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CKD 5 期组的血清FGF-23、BUN、Scr、Cys C 及磷均高于其他3 组 (P <0.05),GFR、钙均低于其他3 组(P <0.05);CKD 3 ~ 4 期组的血清FGF-23、BUN、Scr、Cys C 均高 于CKD 1 ~ 2 期组和对照组(P <0.05),GFR 低于CKD 1 ~ 2 期组和对照组(P <0.05);CKD 1 ~ 2 期组 的血清Scr、Cys C 高于对照组(P <0.05),GFR 低于对照组(P <0.05)。钙化组的血清FGF-23、BUN、Scr、 Cys C、磷均高于无钙化组和对照组(P <0.05),GFR 低于无钙化组和对照组(P <0.05)。CKD 患者血清 FGF-23 与BUN、Scr、Cys C 及磷呈正相关(P <0.05),与GFR 呈负相关(P <0.05)。经Logistic 回归分析 得知,GFR[Ol ^ R=0.312(95% CI :0.200,0.487)] 和磷[Ol ^ R=3.714(95% CI :1.889,7.302)] 是血清FGF-23 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CKD 患者血清FGF-23 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且存在血管钙化的患者 血清中FGF-23 异常升高,其水平可反映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中药健脾益肾祛瘀泄浊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8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42),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研究组另采用中药健脾益肾祛瘀泄浊方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选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后24-UP、GFR、Scr、BUN等4项指标在2组患者中均可见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效果更为理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脾益肾祛瘀泄浊方对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固肾泄浊和络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NF-κB和I-κ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9月至2018年06月诊治的DKDⅡ-Ⅳ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基础治疗主要控制血糖及血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固肾泄浊和络方(组成:生黄芪40g,党参15g,山萸肉10g,山药20g,白花蛇舌草20g,猫爪草30g,莪术15g,赤芍30g,土茯苓15g)~([1]),疗程均为2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HbAlc、MAlb、ACR、Scr、BUN、GFR、血清中NF-κB和I-κB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F-κB和I-κB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上述指标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肾泄浊和络方治疗Ⅱ-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显著,其机制与抑制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刘勇  朱丹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4):484-485,48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30例糖尿病(DM)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组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62例,并选择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3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Cys 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DN组中Cys 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但单纯DM组和早期DN组之间Scr、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中Cys C阳性检出率为58.04%,明显高于Scr的22.58%(P<0.01)和BUN的19.35%(P<0.01);早期DN组中CysC与Scr、BUN均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Cys C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C)与临床常用的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方法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科确诊的CKD患者72例,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β2-MG和血清Cystatin C,并分别利用MDRD方程、Cockcroft-Gault方程、Cystatin C方程计算GFR,比较各种方法与99Tcm-DTPA测得GFR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比较各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血清Cystatin C与GFR呈明显负相关(P<0.01),较Cockcroft-Gault方程计算值及Scr、BUN相关性好.Cys C、1/MDRD-GFR、1/CG-GFR、1/Cys-GFR的AUCROC分别为0.998、0.905、0.865、0.997.结论 血清Cystatin C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比较敏感的指标,尤其在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时的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骨代谢和矿物质的影响,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方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旁腺激素(i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素(OPG)、Ca~(2+)、P~(3+)等实验室指标,同时统计并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PTH、FGF-23、BALP、OPG、Ca~(2+)、P~(3+)等实验室血清浓度物质清除率,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骨代谢和矿物质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PTH、FGF-23、BALP、OPG、Ca~(2+)、P~(3+)等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iPTH、FGF-23、BALP、OPG、Ca~(2+)、P~(3+)等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PTH、FGF-23、BALP、OPG、Ca~(2+)、P~(3+)等实验室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iPTH、FGF-23、BALP、OPG、Ca~(2+)、P~(3+)等实验室指标血清浓度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iPTH、FGF-23、BALP、OPG、Ca~(2+)、P~(3+)等物质,利于改善骨代谢和矿物质异常,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Mogenson分期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n=32)、早期DN组(EDN组,n=40)和临床DN组(CDN组,n=28),并设对照组(n=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研究对象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生化指标、Cys C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循环酶法测定研究对象Hcy水平,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所有受试者测量体质量、身高、腰围、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相关分析法分析Cys C、Hcy和UAER的影响因素;比较各组患者中Cys C、Hcy和UAER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随T2DM病程延长,患者SBP、HbA1c和TC水平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肾功能UAER、BUN、Scr、Cys C和Hcy水平逐渐升高。DM组患者UAER、BUN和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DN组患者UAER、BUN、Cys C和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仅UAER、Cys C和Hcy水平高于DM组(P<0.05);与EDN组比较,CDN组患者UAER、BUN、SCr、CysC和Hcy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DM组患者UAER、BUN、Scr、Cys C和Hcy水平升高(P<0.05)。糖尿病各组患者Ccr和GFR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CDN组患者Ccr和GFR水平低于对照组、DM组和END组(P<0.05)。相关分析检测,血清Cys C水平与病程和UAER、Hcy、Scr、BUN、HbA1c、SB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1,r=0.804,r=0.597,r=0.516,r=0.487,r=0.423,r=0.359,P<0.01),与GFR和Ccr呈负相关关系(r=-0.652,r=-0.589,P<0.01);Hcy水平与病程和UAER、Scr、BUN、HbA1c及SB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73,r=0.784,r=0.502,r=0.396,r=0.416,r=0.209,P<0.01),与GFR、Ccr呈负相关关系(r=-0.623,r=-0.647,P<0.01)。偏相关分析检测,UAER与 Cys C相关程度高(r=0.789,P<0.01),与Hcy相关程度明显(r=0.697,P<0.01),与Scr和BUN 相关程度一般(r=0.472,r=0.543,P<0.01)。EDN组患者Cys C和Hcy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Scr、BUN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血清Cys C和Hcy均能够反映早期肾损伤,Cys C敏感性更高,具有早期诊断DN和作为肾损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血清Cys C联合Hcy检测可监测DN患者肾功能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5.
邓庆梅  李飞  刘秀霞 《安徽医学》2013,34(3):325-327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胱抑素C(CysC)判断肾小球滤率的价值。方法对235例患者分别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浓度及使用苦味酸速率法和酶学传导速率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以99Tcm-DTPA清除率测得的GFR作为评价的标准,分析CysC、Scr、BUN和GFR之间的相关性;按照GFR值将患者分4组:A组GFR≥90 ml(/min.1.73 m2),B组60~89 ml/(min.1.73 m2),C组30~59 ml(/min.1.73 m2),D组<30 ml(/min.1.73 m2),依据单侧肾小球滤过率GFR<40 ml/min(60岁以上<35 ml/min)为肾滤过功能减退依据,比较CysC、Scr、BUN 3指标诊断各组分肾GFR下降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235例患者,随着GFR下降,血清CysC、BUN、Scr均逐渐升高(P<0.01),血清CysC与GFR之间呈负相关(r=-0.649,P<0.01),血清CysC与Scr、BUN之间呈正相关(r=0.850、r=0.874,P<0.01)。A、B、C组患者血清CysC诊断分肾滤过功能下降敏感度分别为58.82%、76.56%和95.51%,均优于Sc(rP<0.01)、BUN(P<0.05);A、B组患者血清CysC诊断分肾滤过功能下降特异度低于Scr、BUN(P<0.05)。结论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用来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是一种可行、敏感的指标,测定方法简便,对预测早期肾损害迅速灵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黄苓解毒泄浊颗粒灌肠治疗恶性肿瘤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恶性肿瘤合并CRF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对症治疗原发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苓解毒泄浊颗粒保留灌肠。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SCr、Ccr、BUN、CysC在治疗4周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苓解毒泄浊颗粒保留灌肠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合并CRF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张彩娟 《吉林医学》2013,(8):1407-140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33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并选择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四组研究对象的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Cys C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DN)早期阶段BUN、Scr水平的改变并不明显,在DN发展的各阶段,Cys C水平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中,Cys C与BUN、Scr呈正相关(P<0.01);早期DN中Cys C敏感性高于BUN、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 C检测可作为诊断早期DN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我院90例疑诊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A组(单纯糖尿病)、B组(糖尿病肾病早期)、C组(糖尿病肾病中晚期),每组各30例,检测和比较各组肾小球率过滤(GFR)、血清胱抑素C(Cys C)、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GFR、Scr、BUN具有明显相关性,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Hcy、Cys C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 笔者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尿索氮(BUN)、肌酐(Cr)、尿酸(UA)、中分子(MMS)物质和电介质(K~+、Na~+、Cl~-、Ca~(2+)、P~(3+))等浓度的变化,探讨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实用价值的各项生化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血清胱抑素 C(Cys C)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评价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健康人群50例,明确诊断慢性肾脏病的患者50例,对所有健康人群组及慢性肾脏病组入选者检测 Cys 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运用改良的 MDRD 公式计算两组的 GFR,对两组入选者的患者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慢性肾脏病组进行跟踪监测上述检查1年,每3个月查1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健康人组的不同性别、体重的血清 Cys C 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慢性肾脏病组的血清 Cys C 较 Scr 更早的升高,与 GFR 呈负相关。结论:血清 Cys C 与 Scr 相比,不受性别、体重的影响,可以更敏感、有效的反应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指标,且其取材简便,价格不高,可以作为评价肾功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