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于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2例晚期非鳞NSCLC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低剂量组50例和常规剂量组42例,两组均给予一线化疗(卡铂+培美曲塞)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方案,其中低剂量组给予7.5mg/kg的贝伐珠单抗,常规剂量组给予15mg/kg的贝伐珠单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EA、CA125水平及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剂量组近期疗效稍好于低剂量组,但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常规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和常规剂量贝伐珠单抗的疗效相近,而低剂量贝伐珠单抗的成本及安全性显著优于常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贝伐株单抗与阿帕替尼分别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武汉市第一医院107例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贝伐株单抗组(53例)和阿帕替尼组(54例)。贝伐珠单抗组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TMZ治疗;阿帕替尼组予以阿帕替尼联合TMZ治疗。评估两组治疗3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清VEGF、EGFR水平,分析给药期间两组的药物毒性反应,并随访记录两组总生存期(OS)和2年生存率。结果 阿帕替尼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 <0.05);贝伐珠单抗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EGFR的差值高于阿帕替尼组(P <0.05);贝伐珠单抗组治疗后血小板降低率高于阿帕替尼组(P <0.05);贝伐珠单抗组治疗后高血压发生率低于阿帕替尼组(P <0.05);截止随访时间,贝伐珠单抗组OS为13.5个月,2年生存率22.64%,阿帕替尼组OS为17个月,2年生存率44.4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阿帕替尼组生存率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 <0.05)。结论 相对于贝伐珠单抗联合TMZ治疗方案,阿帕替尼联合TMZ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脑胶质瘤疗效更为优越,且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结合紫杉醇对C57BL/6肺癌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癌组织S100A4与MMP-9的影响。方法:应用鼠源性Leweis肺癌瘤株制备瘤液,对SPF级健康C57BL/6小鼠进行分组,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未接种瘤液)、模型组(接种瘤液)、贝伐单抗组(接种瘤液)、紫杉醇组(接种瘤液)、联合组(接种瘤液),每组8只。正常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贝伐单抗组腹腔注射15 mg/kg贝伐单抗;紫杉醇组腹腔注射10 mg/kg紫杉醇;联合组分别腹腔注射15 mg/kg贝伐单抗和10 mg/kg紫杉醇。所有小鼠2周后处死,摘眼球取血和取瘤称重。比较各组小鼠的抑瘤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IL-6、TNF-α、VEGF、S100A4与MMP-9含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Western blot法测定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贝伐单抗组、紫杉醇组、联合组瘤重,IL-2、IL-6及TNF-α含量、VEGF水平、S100A4与MMP-9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联合组抑瘤率明显高于贝伐单抗组和紫杉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IL-2、IL-6及TNF-α含量、VEGF水平、S100A4与MMP-9含量显著低于贝伐单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伐单抗组、紫杉醇组以及联合组的CD3+、CD4+、CD8+、CD4/CD8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结合紫杉醇能抑制C57BL/6肺癌小鼠肿瘤的生长,能改善其免疫功能,降低VEGF、S100A4与MMP-9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对肝癌细胞HepG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相关受体的影响。 方法 通过不同浓度的贝伐珠单抗降低培养液中VEGF 来模拟低浓度VEGF 的肿瘤微环境,RT-PCR、ELISA、Western lotting 检测肿瘤细胞VEGF 相关受体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细胞培养液的VEGF 浓度大幅度下降(P < 0.05) ;可溶性VEGFR2 的浓度出现了上升(P < 0.05) ;HepG2 细胞VEGF 和VEGFR1 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 > 0.05) ;VEGFR2 表达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上调(P < 0.05)。 结论 贝伐珠单抗导致了肝癌细胞HepG2 大幅度上调了VEGFR2 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68-70+74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VEGF、MMP-9及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两组均行化疗治疗,研究组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血清VEGF、MMP-9及COX-2表达水平、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2.38%,高于对照组的30.95%(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VEGF、MMP-9、COX-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提高疗效,抑制肿瘤进展,降低VEGF、MMP-9、COX-2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芦根多糖对高脂诱导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高脂诱导大鼠肾损伤模型,将高脂大鼠分成3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芦根多糖高(300 mg/kg)、低剂量组(150 mg/kg)和对照组,其中高剂量组每日灌胃给予芦根多糖300 mg/kg,低剂量组每日灌胃给予芦根多糖150 mg/kg,对照组每日给予等量纯净水,连续灌胃13周,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肾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低密度脂蛋白(L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肾小球内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芦根多糖高剂量组2 h尿蛋白定量、血清BUN、血清Cr、TC、TG、肾组织MDA、LDL-C、Ox-LDL等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肾组织SOD明显升高(P〈0.01),显微结构肾小球内径明显减小(P〈0.05);而低剂量组虽有一定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芦根多糖具有降脂抗氧化作用,能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减轻对肾脏的损伤,同时具有减轻尿蛋白排泄及减小肾小球内径的作用,因此其对高脂造成大鼠肾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林珍  鲁建央  孙亚青  胡志英 《浙江医学》2020,42(17):1820-1823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贝伐单抗以及两药联用对小鼠宫颈癌细胞株U14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两药联用的协同抗肿瘤机制。方法建立615小鼠宫颈癌U14移植瘤动物模型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索拉菲尼组、贝伐单抗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瘤体变化时间,分别检测移植瘤体积及重量,采用R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相关X蛋白(Bax)。结果索拉菲尼组、贝伐单抗组移植瘤体积及重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索拉菲尼组、贝伐单抗组、空白对照组移植瘤体积及重量均高于联合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索拉菲尼组、贝伐单抗组、联合用药组VEGF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用药组VEGF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索拉菲尼组、贝伐单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用药组Bax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索拉菲尼组、贝伐单抗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索拉非尼与贝伐单抗联合用药后能下调VEGF基因,上调Bax基因,对小鼠宫颈癌细胞U14移植瘤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两药联用后通过索拉菲尼多靶点药物的高灵敏性与贝伐单抗单靶点药物的特异性相结合从而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衰状态下不同药物对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分布与肠道清除能力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以5/6肾脏切除法制备肾衰模型,并分别采用吲哚美辛、盐酸川芎嗪和盐酸贝那普利进行灌胃,比较血、粪肌酐(Cr)、尿素氮(BUN)和肾小球VEGF和MVD变化。结果:1灌胃8周后,模型组、吲哚美辛组、盐酸川芎嗪组和盐酸贝那普利组血、Cr、BUN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川芎嗪组和盐酸贝那普利组血Cr、BUN,粪Cr均低于模型组,粪BUN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美辛组血Cr、BUN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粪Cr、BUN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川芎嗪和盐酸贝那普利血Cr、粪Cr、BUN与吲哚美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贝那普利组与盐酸川芎嗪组血Cr、BUN,粪C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他各组VEGF和MVD阳性表达均明显减弱(P<0.05);与模型组相比,盐酸川芎嗪组和盐酸贝那普利组VEGF和MVD阳性表达增强(P<0.05),吲哚美辛组表达降低(P<0.05);盐酸川芎嗪组和盐酸贝那普利组与吲哚美辛组组VE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川芎嗪组和盐酸贝那普利组M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肾脏VEGF和MVD具有显著相关性(r=0.845,P<0.05);4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肾脏VEGF和MVD与血BUN具有负性相关关系,与粪Cr、粪BUN具有正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和盐酸贝那普利能够上调小肠黏膜VEGF和MVD表达,促进BUN和Cr的肠道清除,对慢性肾衰具有保护作用;吲哚美辛可以降低VEGF和MVD表达,有可能加重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筛选子宫内膜癌患者15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化疗,观察组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对比2组血清PRL等肿瘤因子水平、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血清PRL等肿瘤因子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SGF、PRL、VEGF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66.67%,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治疗前2组炎性因子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ɑ、CRP、IL-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加入贝伐珠单抗,可更好地抑制肿瘤因子,提升疾病治疗有效率,并可对炎性因子进行控制,整体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巴戟天醇提物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IRI模型组、巴戟天高剂量组和巴戟天低剂量组4组,每组各20只。巴戟天高、低剂量组大鼠均连续灌胃给予一定浓度的巴戟天醇提物,而假手术组和IRI模型组大鼠仅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用药7d后.建立肾IRI模型。采用生物化学法检测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以及。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IRI模型组相比,巴戟天高剂量组和巴戟天低剂量组血清BUN、Cr水平降低(P〈0.05);巴戟天高剂量组和巴戟天低剂量组肾组织中SOD、GSH-Px水平升高,而MDA水平降低(P〈0.05);巴戟天高剂量组和巴戟天低剂量组凋亡指数降低(P〈0.05)。巴戟天高剂量组和巴戟天低剂量组血清BUN、Cr水平,肾组织中SOD、GSH-Px水平,凋亡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巴戟天醇提物能够保护肾IRI后的肾组织,这可能与其具有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癌的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3月-2000年4月间诊治的肾结石并肾癌的病人7例。结果 7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肾结石合并肾癌者仅2例,余5例术前仅做出肾结石的诊断,而在手术取石时发现肿瘤。结论 肾结石合并肾癌时对肾癌的诊断较为困难。应仔细分析病人的症状,B超图像。对可疑病例行CT检查及穿刺活检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应用B型超声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50例其中包括肾癌37例,肾盂癌13例。B型超声诊断符合率,肾癌为92.1%,肾盂癌为76.9%。与X线肾盂造影进行对比分析,B型超声诊断对于肾癌优于X线造影,对肾盂癌则不及X线逆行造影。阐述了肾肿瘤的声象图特点,分析了B型超声诊断漏诊与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后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100例肾肿瘤患者,时间均集中在2010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耗时、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总耗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总耗时为(107.89±2.89)min、术中出血量为(156.89±2.89)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4.98±2.98)h、住院总耗时为(5.68±1.78)d,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00%和2.00%,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脏手术治疗肾肿瘤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活动程度与肾脏受损程度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SLEDAI计分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LN并发肾功能不全与同期LN肾功能正常患者治疗前后SLEDAI计分,以及实验室检查和免疫学变化的差异。③结果 肾功能减退组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增加,血白蛋白、ds-DNA阳性率、C3、C4、IgG下降;治疗后SLEDAI计分较治疗前整体水平下降,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④结论 LN并发肾功能减退者临床活动指数增加,抗ds-DNA阳性率降低,IgG、C3、C4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1985年1月至1994年8月,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严重肾损伤、肾错构瘤破裂和肾穿刺活检引起的重度肾出血15例,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本组获得远期随访10例,平均随访38.3个月,其肾功能和血压均正常、我们体会,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对肾外伤出血是一种安全可靠和恰当的治疗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肾实质与肾功能。对栓塞术的适应证,肾外伤的CT与肾动脉造影特征,合并症、栓塞材料和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监测指标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反映窒息新生儿肾损伤指标的敏感性。方法 测定48例窒息新生儿(重度25例,轻度23例)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与尿NAG、GGT、β2-MG和尿常规的变化。结果 重度窒息组各项指标的异常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重度、轻度窒息组内尿NAG、GGT、β2-MG的异常发生率(83.3%和50%、83.3%和50%、83.3%和70%)高于血清BUN、Cr、Ua、(33.3%和15%、  相似文献   

17.
刘宁  黄雯 《医学综述》2007,13(19):1509-1511
高血压与肾脏关系密切。肾脏疾病本身可以导致高血压。高血压参与各种肾脏病肾功能的恶化。由各种肾实质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统称肾实质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大多数比较严重,而且并发症多,发病机制复杂。本文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以及钙拮抗剂这3种药物对肾实质高血压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过程中缺血再灌注中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机制。方法:按照组织配型结果将动物分成自体肾移植组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并动态采集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前腔静脉血,分别测定其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自体和同种异体肾移植组术后第二天血清SOD、MDA均开始增高,达峰值后渐下降,1个月后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但同种异体肾移植组血清SOD增高的幅度小于自体组,而血清MDA增高的幅度大于自体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同种异体肾移植组SOD,MDA达峰值的时间迟于自体组。结论:(1)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可通过增加过氧化脂质损伤移植肾功能。(2)IRI可以单独引起移植肾损伤或与免疫因素协同作用加重移植肾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118-120+12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高血压肾血管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肾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过肾动脉造影诊断且确诊,均接受超声检查方法;以肾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高血压肾血管病变超声检查结果及检查诊断准确率。结果 经超声检查结果可知,肾动脉狭窄占55.00%(55/100),肾动脉发育不良占11.00%(11/100),肾小动脉硬化占31.00%(31/100);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7.00%。结论 在高血压肾血管病变中,实施超声检查方法,检出率较为准确,可以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辅助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肾错构瘤的术前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肾错构瘤手术前的诊断准确性,方法,结合外科手术后病理,回顾性分析38例肾错构瘤的影像学诊断特征,结果:B超、CT、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诊断肾错构瘤准确性高,38例行B超检查,34例诊断为肾错构瘤;38例行CT检查,32例诊断为肾错构瘤;38例行IVP检查,仅2例诊断为错构瘤,结论:B超、CT是肾错构瘤的首选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高,必要时可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