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OTOmed运动训练系统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MOTOmed运动训练系统对脊髓损伤(SCI)截瘫患者肌力、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胸腰段SCI后不完全截瘫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辅以MOTOmed运动训练。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对2组患者下肢肌力、ADL能力进行评定,同时检查2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及10 m步行时间。 结果除双下肢远端肌力外,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近端肌力、ADL能力及步行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或0.05),并且以治疗组下肢近端肌力及步行功能的改善幅度较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MOTOmed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训练,能进一步改善SCI患者下肢肌力及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缺血后即时亚低温干预对脑缺血损伤的影响。 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常温(37~38℃)脑缺血组(8只)和亚低温(33~34℃)脑缺血组(32只),后者又根据亚低温持续作用时间细分为4个亚组(n=8)。将常温脑缺血组和亚低温脑缺血组大鼠制成全脑缺血20 min、再灌注240 min模型。亚低温脑缺血组大鼠于脑缺血20 min时给予亚低温治疗,4个亚组亚低温持续作用时间分别为30,60,120,240 min。于脑缺血再灌注240 min后检查上述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NO2)、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含量;同时对各组大鼠血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常温脑缺血组大鼠脑组织中ET1、NO2、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亚低温持续作用30 min对脑缺血组织中ET1、NO2、TNF-α和IL-1β含量无明显影响(P&rt;0.05);亚低温持续作用60~240 min可显著降低脑缺血组织中ET1、NO2、TNF-α和IL-1β水平(P<0.05或0.01)。常温脑缺血组大鼠血液中LDH、AST、CK和CK-BB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亚低温持续作用60~240 min可显著减少脑缺血大鼠血液中LDH、AST、CK和CK-BB含量(P<0.05或0.01)。 结论脑缺血后即时亚低温干预能明显减轻脑缺血损伤,亚低温持续作用时间以超过1 h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系列髋关节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再学习技术、Bobath技术等常规康复训练,每次训练60 min。治疗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方案,但每次训练40 min后再进行20 min的系列髋关节强化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能力分级和10 m步行时间来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平衡能力和步行能力。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FMA评分、BBS评分、Holden步行能力分级和10 m步行时间分别为(23.18±3.77)分、(39.49±8.39)分、(2.97±0.63)级和(104.30±42.75)s,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系列髋关节强化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早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2组患者功能性步行分级(FAC)及步行速度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经8周治疗后,发现其FAC分级及步行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热疗组及热疗+关节活动组。3组患儿均采用克氏针进行手术内固定处理,其中治疗组术后给予远红外线热疗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上肢持续被动活动训练);热疗组术后给予远红外线热疗;热疗+关节活动组术后给予远红外线热疗及关节活动度练习(不包括上肢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各组患儿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3组患儿经2周相应治疗后,其肘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疗组肘关节活动度改善最显著,热疗+关节活动组次之,热疗组最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及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远红外线热疗、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上肢持续被动活动训练)联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协同效应,对提高患儿术后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促进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短波与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将80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药物组、超短波组、激光组及综合组,每组20例,药物组予以药物治疗,超短波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短波治疗,激光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综合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短波与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观察4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天数、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以及治疗7 d后的疗效。 结果药物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天数长于其他各组(P<0.01),而超短波组和激光组的咳嗽、肺部痰鸣音消失天数较综合组明显延长(P<0.01);药物组住院天数较综合组和超短波组明显延长(P<0.01),药物组的住院天数比激光组长(P<0.05),药物组住院总费用高于其他各组(P<0.01);超短波组和激光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天数、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综合组、超短波组、激光组治疗7 d后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应用超短波与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加速病情好转,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观察针刺联合微创血肿抽吸术对家兔急性期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的影响。共选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5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血肿抽吸组及血肿抽吸+针刺组。将脑出血组、血肿抽吸组及血肿抽吸+针刺组制成脑出血模型,制模后血肿抽吸组给予血肿抽吸治疗,血肿抽吸+针刺组则给予针刺及血肿抽吸联合治疗。分别于制模后6 h、24 h、3 d及7 d时称量不同组别脑组织干湿重并计算脑含水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家兔血肿周围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采用明胶酶谱技术检测各组家兔血肿周围脑组织MMP-9活性。 结果脑出血组、血肿抽吸组及针刺+血肿抽吸组脑含水量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随着时间进展,血肿抽吸组及针刺+血肿抽吸组脑含水量较脑出血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0.01),其中以制模后第3天时针刺+血肿抽吸组的下降幅度尤为显著(P<0.01);免疫组化及明胶酶谱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家兔MMP-9阳性细胞表达及活性均随时间进展呈下降趋势,其中以制模后第3天时针刺+血肿抽吸组的下降幅度最为显著(P<0.01)。针刺联合血肿抽吸术可显著减轻家兔急性期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 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2 d和7 d损伤侧海马细胞周期素D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 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2 d,损伤侧海马细胞周期素D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缺血再灌注后7 d,损伤侧海马GFAP的表达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针刺治疗后,细胞周期素D1蛋白和GFAP表达明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针刺可抑制胶质细胞增生,从而有可能为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提供更有利的生存环境。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化训练时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每日训练时间的不同分为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每组12例,因失访3例,3组最终完成本研究样本数分别为12、11和10例。各组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下肢功能训练,训练时间分别为每日40、80和120 min,每周5 d,共训练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和4周后,分别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和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进行功能评定,并分别分析和比较强化训练前后3组患者FAC分级、FMA评分及独立步行情况。 结果强化训练前,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三组患者的FAC分别为(1.83±0.94)、(1.73±1.01)和(1.80±1.03)级,FMA分别为(19.17±5.52)、(23.00±4.71)和(19.40±7.90)分;治疗2周后,120 min训练组患者的FAC为(3.30±0.48)级较40 min训练组[(2.17±0.94)级]明显提高(P<0.05)。治疗4周后, 120 min训练组的FAC为(3.80±0.42)级,与80 min训练组[(3.18±0.60)级]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min训练组的FAC与40 min训练组[(2.67±0.65)级]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三组患者的FMA分别为(25.08±4.46)、(28.64±3.56)和(25.90±5.19)分,分别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强化训练2周和4周后,3组之间FMA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强化训练前,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三组患者中达到独立步行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6.67%、18.18%和20.00%;治疗2周后,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三组患者中达到独立步行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3.33%、36.36%和100%,120 min训练组分别较40 min训练组和80 min训练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40 min训练组与80 min训练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4周后,40 min训练组、8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三组患者中达到独立步行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8.33%、90.91%和100.00%,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 min训练组独立步行功能改善的效果较40 min训练组更为明显(P<0.05),但40 min训练组和120 min训练组分别与80 min训练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强化训练可促进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且训练时间越长,治疗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围针刺配合铺棉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围针刺配合铺棉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伐昔洛韦、维生素B1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疼痛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等数据,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5%,对照组痊愈率35%,观察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止疱时间观察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结痂时间、脱痂时间观察组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电针、围针刺配合 铺棉灸治疗带状疱疹具有快速缓解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等的优点,安全有效,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平衡功能及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平衡组、等速组及联合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平衡组、等速组在上述干预基础上分别辅以平衡功能训练或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组患者则辅以平衡功能及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及10m步行时间对各组患者步行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8周后平衡组、等速组及联合组患者其FAC分级及10m步行时间[分别为(35.97±8.49)s,(36.03±8.62)s和(31.61±6.64)s]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并且联合组患者FAC分级及10m步行时间亦显著优于等速组及平衡组(P<0.05)。 结论平衡功能训练及等速肌力训练均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患者平衡能力、促进步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型弹力悬带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39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抑制肢体痉挛训练,治疗组同时穿戴本科室研制的弹力悬带矫形器进行步行训练,共连续治疗8周;对照组未穿戴弹力悬带矫形器,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下肢步行训练。 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早期穿戴弹力悬带矫形器辅助治疗8周后,发现其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8周时治疗组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达到4级的患者数量分别为3例(占15.7%)和15例(占78.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8周时,治疗组FAC达到4级患者的10 m步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应用弹力悬带矫形器可纠正脑卒中患者步态异常,提高步行速度,促进步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测(包括二分线法、删除试验、画钟表、书面临摹图形试验),确定右侧大脑半球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例(有2例失访,1例死亡),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作业治疗组22例(有1例失访),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个体化作业治疗;作业治疗加针刺组23例,常规康复和针刺治疗并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3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心理学评测和修订的巴氏指数评定(MBI)。 结果①作业治疗组和作业治疗加针刺组治疗后M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②3组治疗前、后MBI评分差值经两两比较发现,作业治疗组和作业治疗加针刺组的MBI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作业治疗加针刺组的MBI评分差值高于作业治疗组(P<0.01);③3组治疗后二分线法和删除试验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治疗加针刺组和作业治疗组的二分线法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业治疗加针刺组的删除试验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结合个体化作业治疗能改善忽略症状,显著提高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肢或患肢早期穴位电针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皮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和蛋白的时序性变化,探讨穴位电针治疗脑卒中效果的可能相关机制。 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54只建模成功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肢治疗组、患肢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每组再按实验观察时间随机分为7、14和21d三个时间点亚组,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造模成功24h后对治疗组给予浅麻醉行穴位电针治疗,每组各时间点结束24h内分离脑缺血皮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IGF-1 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 结果①脑缺血后,对照组大鼠脑缺血皮质IGF-1蛋白表达在缺血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逐渐下降,各时间点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肢治疗组蛋白表达趋势与对照组相同,且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健肢治疗组在第14天的IGF-1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同时间点患肢治疗组和对照组(P<0.01),而在第21天时低于同时间点患肢治疗组,但仍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②健肢治疗组脑缺血皮质IGF-1 mRNA表达在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逐渐降低,各时间点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健肢治疗组第7天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同时间点患肢治疗组(P<0.01),健肢和患肢治疗组分别为同时间点对照组的6.8倍和3.0倍;健肢治疗组在第14天时的基因表达量低于同时间点患肢治疗组(P<0.01),健肢和患肢治疗组分别为同时间点对照组的3.3倍和5.7倍;健肢治疗组和患肢治疗组的第21天脑缺血皮质的IGF-1 mRNA表达均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1)。 结论早期穴位电针治疗能增加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脑皮质IGF-1 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健肢穴位电针干预能更早且更大程度地诱发IGF-1 mRNA表达增高及蛋白含量增高持续时间较长;脑卒中早期健肢穴位电针干预效果可能优于患肢。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应用肌电生物反馈、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肌电生物反馈组、针刺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20例。4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脑卒中常规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肌电生物反馈组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针刺组增加针刺疗法,综合治疗组则采用上述所有治疗方案。4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2、3个疗程后采用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分评估疗效。 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VF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1、2、3个疗程后,肌电生物反馈组、针刺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的VFSS评分呈递增趋势,且每个时间点的VFSS评分与组内之前1个时间点的VF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各时间点的VFS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疗程后,各组间相同时间点的VF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综合治疗组VFSS评分为(7.81±2.51)分,与其余3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和针刺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治疗作用。 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rTMS组给予高频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治疗10 d。于磁刺激治疗前、治疗结束当日及治疗结束30 d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 结果治疗结束当日,rTMS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MS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30 d后,对照组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结束当日(P<0.01),2组HAMD评分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高频rTMS辅助治疗PSD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6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减重步行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分、功能性步行分级法(FAC)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其Fugl-Meyer评分、FAC分级及Barthel指数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减重步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USN)的康复疗效。 方法对24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单侧空间忽略检测,将确诊为USN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同时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以Bobath、Rood技术为主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对USN的系统康复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单侧忽略程度、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8周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P<0.01)、平衡功能评分(P<0.01)、Holden功能步行分级(P<0.001)、Barthel指数评分(P<0.001)、单侧忽略程度(P<0.01)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进行针对USN的系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所致USN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ADL能力和单侧忽略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ulligan手法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颈椎牵引及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加用Mulligan手法,对照组加用Maitland手法。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进行评定。 结果2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的CAS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愈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Mulligan手法及Maitland手法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效,但Mulligan手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肌训练和感知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孤独症患儿6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感知组(31例)和口肌组(32例)。2组患儿均接受注意力和表达能力训练,在此基础上感知组患儿增加感知训练,口肌组增加口肌训练。训练前、后进行CRRC版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和口颜面功能评估。 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均有显著改善(P<0.01),其中理解方面,感知组达到更高阶段的例数多于口肌组(P<0.05),而表达方面,口肌组达到更高阶段的例数较感知组多(P<0.01)。治疗后,感知组28例(90.3%)改善为交流态度良好(Ⅰ群),3例(9.7%)改善为过渡群;口肌组21例(65.6%)改善为交流态度良好,9例(28.1%)改善为过渡群,2例(6.3%)仍为交流态度不良。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感知组疗效优于口肌组(z=2.387, 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下颌、唇、舌口腔运动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口肌组疗效优于感知组(P<0.01)。 结论感知训练对改善孤独症儿童认知和交流态度方面效果显著,口肌训练对改善口部肌肉功能及表达功能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