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兰玲  田奕举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9):2375-2376
目的:探讨中学生在应考期间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机制及诊断与鉴别诊断和防治方法.方法:将本院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20例中学生应考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及社会心理干预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中学生应考期间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与应考应激有关,需加强社会心理学干预.  相似文献   

2.
朱妮 《当代医学》2010,16(2):97-98
目的了解在校青年学生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我校医院2004年9月~2009年6月收治的4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男生多于女生,大二学生比例较高,占50%,发病时间以假期和考试期间为主,发病原因多与饮食不良习惯和紧张情绪有关,经内科保守治疗,临床治愈。结论需要正确指导大学青年学生的生活习惯,应加强心理咨询、心理疏导,以防止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3.
70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欣菊 《中原医刊》2007,34(22):29-30
目的探讨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和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各70例临床资料,并进行详细统计。结果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主要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胃癌、胃黏膜病变、肝硬变、Mallory-Meiss综合征、出血性胃炎等。结论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主要为胃溃疡(35%)、胃癌(19%)等;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37%)、急性胃黏膜病变(25%)。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俞开敏 《广西医学》2012,34(10):1365-1366,1368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检查确诊的95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139例中青年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45.26%)、急性胃黏膜病变(21.0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6.84%)、胃癌(9.47%),其中因急性胃黏膜病变或胃癌出血的老年患者多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合并症、死亡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为多见,其中因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导致出血的比例较中青年人高,合并症多,死亡率高,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善得定治疗各种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3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 6例 ,消化性溃疡 1 0例 ,急性胃黏膜病变 4例 )患者进行善得定治疗 ,观察患者的开始显效时间、出血停止时间、用药期间再出血和停药后再出血等指标。结果  30例患者中开始显效时间为 6~ 2 0h ,出血停止时间 1 0~ 86h ,用药期间无再出血现象。结论 善得定对不同病因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杨涛 《中外医疗》2011,30(7):27-27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原因以及临床诊治。方法分析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2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整个发病、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对不同年龄的出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其主要病因为溃疡病、胃癌、急性胃黏膜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或)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其中溃疡病是引起AUGB的主要原因,占到70.2%。青年人组因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最多。占到青年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84.6%,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P〈0.05)。胃食管筋脉曲张和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AUGB的发生率在各年龄组中无显著差异。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目前溃疡病,临床上应加强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饮食习惯、避免不必要的NsAIDs的使用可以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1年1月-2010年12月解放军23医院收治老年上消化道出血94例,对其出血原因、临床特点、伴随疾病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02例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比较。两组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排除下消化道出血。结果导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48例(51.06%),急性胃黏膜病变19例(20.21%),胃癌12例(12.77%),食管静脉曲张6例(6.38%)。中青年组消化性溃疡56例(54.90%),急性胃黏膜病变18例(17.65%),食管静脉曲张11例(10.78%),胃癌6例(6.86%)。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多见,急性胃黏膜病变有增高趋势,伴随疾病和并发症多。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尽早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慎用NSAIDs或阿司匹林,积极治疗合并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病因常见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及贲门撕裂综合征等疾病,严重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同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引起心脏灌注不足及反射性心动过速,加重心肌耗氧量,导致心肌损伤,严重时可诱发急性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11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43例(36.4%)、胃癌23例(19.5%)、急性胃黏膜病变22例(18.6%)、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6例(13.6%)、其他14例(11.9%)。结论消化性溃疡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胃癌及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出血常见诱因为药物和长期精神紧张。  相似文献   

10.
张莉  杨根妹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61-1962,1999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120例,并与同期成年患者132例比较。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胃溃疡居多,其次为上消化道肿瘤,且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比例高。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前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多。结论:消化性溃疡、胃肿瘤、急性胃黏膜病变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全身性慢性疾病多、症状不典型是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1.
陈建华 《当代医学》2011,17(25):97-98
目的 研究用内镜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3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静脉曲张138例,胃底静脉曲张26例,胃溃疡81例,十二指肠溃疡92例,胃癌6例,食管癌2例,胃黏膜急性病变35例,食管炎13例,应激性食管炎7例.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检出率24h内为83.3%,2...  相似文献   

12.
107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手术确诊的107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并与136例同期非老年病人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第一位病因是消化性溃疡(34.58%),胃癌引起的出血也较常见(18.69%);28.03%无典型消化道症状,再次出血(64.48%)、多次出血(21.50%)与重度出血(28.04%)多见,25.23%出血时间>1周,死亡率13.08%,27.10%初诊出现误诊,与非老年人相比,P<0.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首先考虑消化性溃疡,同时警惕胃癌的存在;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常规进行大使隐血试验,早做胃镜明确诊断;慎用非自体抗炎药,及时诊治合并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对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及血象的影响。方法将同期住院,经胃镜或钡餐摄片证实为消化性溃疡或急、慢性胃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72例(伴上消化道出血)和对照组65例,将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时,患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血常规结果存在明显的改变。结论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可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不止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机体的组织血液灌注减少和细胞缺氧,严重影响心、肝、肾的血液供应,致功能异常,直至形成不可逆转的休克,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4.
胃镜下止血对上消化道出血185例诊疗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林昌 《当代医学》2011,17(34):75-76
目的 探讨胃镜下止血对上消化道出血诊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1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胃镜诊断,并对其中150例患者给予胃镜下止血.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胃镜检查确诊率98.92%,对不同病因的患者采用喷洒止血、黏膜下注射止血或钳夹或套扎止血,其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4.66%、95.35%、90.62%.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胃镜下诊疗安全、便捷、有效,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上消化道大出血86例临床诊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患病因素、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住院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胃癌等的基础病因密切相关。此外,尚有少数胆管、胰腺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亦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8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均表现为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发热、氮质血症,11例死亡。联合应用胃十二指肠镜、X线钡餐检查,血常规、便常规、肝功能,选择性动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近年发病率呈增加趋势,且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争分夺秒,积极抢救。  相似文献   

16.
郑盛 《西部医学》2013,(10):1513-1515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收治并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64例,其中老年组420例,非老年组4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原因及胃癌发生率。结果老年组患者呕血率与伴随疾病率均高于非老年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发病原因来看,无论是老年组还是非老年组,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均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老年组患者以胃溃疡多见,而非老年组中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胃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多见;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胃溃疡和胃癌多见,同时伴有较多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3例Dieulafoy病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3例致上消化道出血Dieulafoy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 收集天津市咸水沽医院2000年12月~2009年10月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465例,对其中检出的 3例Dieulafoy病病例的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ieulafoy病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0.65%...  相似文献   

18.
七年制急诊医学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七年制急诊医学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方法对七年制急诊医学临床见习采用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的方法,设计急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与心肺复苏病例,比较见习前后效果,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应用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见习后,学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与心肺复苏方面的成绩明显提高(P〈0.05);98.3%的学生喜欢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法。结论采用PBL结合计算机模拟教学方法是七年制临床教学改革中的很好尝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64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前10d内是否服用过NSAIDs将患者分为服药组和未服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有64例(17.78%)服用过NSAIDs。两组比较,服药组患者年龄偏大、多有消化性溃疡和心脑血管病史(P〈0.05);出血前消化道症状不明显(P〈0.01);血红蛋白下降更多(P〈0.05);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多发黏膜病损的情况在服药组更多见(P〈0.05)。但两组患者的性别、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友具有消化性溃疡、心脑血管病史者更易发生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无腹痛性消化道出血是其临床表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