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曹旭昂  曹占南  苏伟  周芸 《中国校医》2023,(10):716+801+799-800
目的 分析滇西某高校大学生口腔健康干预前后的效果,为有关部门制订滇西地区口腔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滇西地区某高校97名在校本科生,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2%,干预1月后提升至88.7%(χ2=132.310,P<0.001);干预前口腔健康总体正向态度率为62.9%,干预1月后提高至95.9%(χ2=32.249,P<0.001)。结论 滇西地区高校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及相关态度有待提高,健康教育是改善大学生口腔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健康”背景下应加快高校口腔健康教育步伐。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对农民工子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其家长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影响,探索对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方法 于2009年10-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南京市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4~6年级学生281人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并让其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家长,分析其家长在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家长除艾滋病预防知识外的各类艾滋病知识和总知识的得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其中总知识得分由干预前的(11.02±4.65)分提高到了干预后的(12.86±4.01)分,一般知识得分由干预前的(1.52±1.04)分提高到了干预后的(1.81 ±0.99)分,传播途径知识得分由干预前的(3.01±2.21)分提高到了干预后的(3.56±1.74)分,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由干预前的(4.11±2.10)分提高到了干预后的(4.85±1.90)分;艾滋病相关态度也明显改善(P<0.05),其中认为艾滋病患者不该隔离的比例由干预前的24.5% (36/147)提高到了干预后的59.5%(78/131),同情和关心艾滋病患者的比例由干预前的63.3%(93/147)提高到了干预后的80.2%(105/131);对照组家长的各类艾滋病知识得分和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扩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面,开展以学校为中心的全民健康教育,对艾滋病的预防工作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沈阳市幼儿园儿童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知识教育效果,为制定幼儿园儿童口腔健康行为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对1508名幼儿园儿童家长及儿童,进行为期6个月有针对性、阶段性的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讲座、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培训等干预,并进行自制的问卷调查。对教育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幼儿园儿童家长对正确的刷牙方法掌握由56.17%提高至82.36%、龋齿危害健康的认知由57.96%提高至71.49%、认为氟化物能预防龋齿由57.22%提高至80.70%、培训前后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幼儿园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培训前每次刷牙时间3 min、含氟牙膏的使用等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低于50%,培训后提高至87.40%、7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前儿童做到每天早晚刷牙的有69.10%,经培训后儿童做到每天早晚刷牙的有87.73%,培训前后都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幼儿园开展儿童家长口腔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培训效果明显;儿童口腔健康行为还需共同督促;口腔卫生健康知识与行为教育方式,需要多种方式并需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口腔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温州市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态度以及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的改变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5—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温州市龙湾区3所在园儿童人数大于150人的幼儿园,对在园的480名4~6岁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干预。使用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收集干预前后儿童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态度以及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儿童家长对“食用甜食可以导致龋齿”和“龋齿可以引起牙龈发炎”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干预后儿童家长对口腔疾病知识的后5题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后儿童家长对“口腔健康对自己的生活很重要”持积极态度率均在90%以上。干预后的儿童家长在“预防牙病首先靠自己”“保护孩子六龄牙很重要”“定期口腔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乳牙龋齿应及时充填”“乳牙缺失应及时制作间隙保持器”持积极态度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儿童刷牙频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993,P<0.001);干预后家长帮助儿童刷牙率(41.04%)明显高于干预前(1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79,P<0.001);干预后儿童含氟牙膏使用率、饭后刷牙/漱口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儿童“甜点食用频率≥1次/d”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32,P<0.001);干预后儿童碳酸饮料饮用频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48,P<0.001);干预前、后儿童口腔清洁率分别为65.63%、82.08%,干预前后儿童口腔清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67,P<0.001)。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评价海口市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开展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4所小学二~六年级学生1 300名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经过2个月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结果 健康教育后,小学生正确的刷牙方法、对牙齿有益健康的食物、刷牙出血是不正常的、牙龈出血的正确做法、定期检查口腔的重要性、牙菌斑是引起牙龈炎和龋齿的主要原因、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窝沟封闭的作用等知识知晓率均有所提高,分别达64.92%,76.12%,82.30%,72.36%,83.48%,57.87%,76.74%,57.40%,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小学生采用竖刷法刷牙、每天刷牙≥2次、每2~3月更换1次牙刷、每次刷牙时间≥3 min、使用含氟牙膏、经常使用牙线、饭后每次漱口、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等口腔卫生行为报告率均有了提高,分别达67.89%,76.27%,73.45%,63.51%,47.69%,36.26,68.36,71.73%,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经常吃甜食(17.54%)、经常喝碳酸类饮料(8.85%)、睡前进食(6.42%)等不良饮食习惯与干预前相比均下降(P值均<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和培养口腔卫生行为,减少小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北京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2016—2019年,每年在全市16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对小学生及社区人群通过媒体、宣传材料、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并通过干预前后对5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开展问卷调查,来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6—2019年,干预前调查家庭主妇3799人,小学生8377人;干预后调查家庭主妇3719人,小学生8282人。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78.52%提高到干预后的9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家庭主妇干预后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干预前知晓率不完全相同,2016年低于其他年度(P<0.01)。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9.28%提高到干预后的9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小学生干预后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度干预前知晓率不完全相同,2016年、2017年均低于2019年(P<0.01)。结论 北京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后...  相似文献   

7.
梁静  徐振  李川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2):1881-1883
了解宜兴市中小学生合理膳食认知及相关行为健康教育效果,为探索有效的合理膳食健康教育模式和改善学校、家庭膳食行为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宜兴市3所小学和3所初中的66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教育大讲课、展板宣传、讲座等形式进行干预.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基线调查,3个月后再次对同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学生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为66.09%.合理膳食知识得分,小学生干预前为(16.50±2.72)分,干预后为(22.72±3.27)分(Z=-17.987,P<0.01);中学生干预前为(18.53±2.26)分,干预后为(23.99±2.68)分(Z=-19.047,P<0.01).干预前后合理膳食行为和身体锻炼行为报告率,小学生从干预前的63.06%上升至干预后的77.88%,中学生从干预前的57.77%上升至干预后的76.98%(x2值分别为65.895,110.105,P值均<0.01).结论 健康教育后中小学生合理膳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合理膳食行为也得到明显改善.应从学校、家庭、学生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膳食习惯.  相似文献   

8.
比较干预前后内蒙古"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知识知晓情况、零食和饮料消费状况,为评价营养宣传教育干预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在内蒙古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重点监测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混合供餐3种模式,随机抽取2所小学和初中,从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和初中的每个年级各随机抽取1~2个班,并由培训合格的教师给学生每周上1次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张贴宣传画,给学生每人发放1本健康教育手册,每年举办1次"5?20学生营养日"活动,采取校园广播形式分不同宣教内容每周播放1次.分别于干预前后的9—10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干预前调查学生830名,干预后调查学生600名.结果 干预后学生总体营养知识得分为(4.9±1.9)分,其中初中生为(5.3±2.1)分,较干预前的(4.1±1.2)和(4.0±1.2)分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8.97,9.27,P值均<0.05);小学生干预前后营养知识得分无明显改变.干预后所有学生吃零食的次数以平均每天<1次为主,较干预前明显好转(P<0.05).学生豆制品零食的消费频率由干预前的13.1%降为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P<0.05).初中生对蔬菜水果和牛肉干的消费频率明显增加,糖果巧克力的消费频率下降.小学生在方便食品、饼干和面包、糖果巧克力和冷饮4类零食方面消费频率较干预前增加,蔬菜水果、坚果、面制小食品和牛奶消费频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小学生每天的零食花费有所增加.干预后,所有学生喝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简装彩色果味水的比例由干预前的25.2%,9.2%和4.2%增加到37.7%,13.2%和13.0%(χ2值分别为25.65,28.43,36.92,P值均<0.05).小学生喝碳酸饮料的比例由45.5%下降为35.7%,小学生喝果蔬饮料的比例由27.0%上升为37.5%(χ2值分别为7.56,6.47,P值均<0.05).结论 营养宣传教育能明显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不良饮食行为习惯,但对小学生行为改变的效果欠佳.需要继续加大力度,采取长期连续、形式多样和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西藏山南市小学生伤害干预效果,为预防和控制小学生伤害发生,探讨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藏山南市3所小学作为调查学校,基线调查后选取2所小学为干预组,1所小学为对照组,通过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为期1年的综合干预,进行干预效果评估。使用SPSS 22.0软件对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伤害发生率、伤害相关知识和行为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学生干预后伤害发生率为14.0%,低于干预前的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学生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干预后学校学生伤害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比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伤害保护和危险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伤害保护行为得分为(17.48±5.83)分,干预后伤害保护行为得分为(18.36±6.01)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害负向(危险)行为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小学生伤害干预模式可有效减少西藏地区小学生伤害发生率,提高伤害相关知识水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2011年江苏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进行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况调查,比较在校小学生和家庭主妇掌握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2.4%和75.47%,干预后,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9%和93.7%,前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江苏省在校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明显提高,防病意识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海淀区幼儿园儿童口腔保健状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幼儿园2012年1月至12月开展儿童口腔保健情况进行调查,对2012年海淀区幼儿园口腔检查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海淀区幼儿园100%开展了口腔龋齿防治工作;海淀区在园儿童龋齿患病率为53.19%,龋齿治疗率为61.37%,龋齿充填率49.32%,各年龄组儿童的患龋率、龋齿治疗率、龋齿充填率随年龄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χ2值分别为1211.28、1933.92、5649.82,均P<0.05),4~5岁组是新生龋齿高发人群。结论海淀区幼儿园儿童龋齿防治工作良好,应加强3~4岁儿童口腔龋齿的预防工作,龋齿的预防应提前到社区小年龄组儿童,保健医师应提高健康教育知识技能,做好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2.
顾勤明  晁湘琴  张秋 《职业与健康》2013,(19):2452-2454
目的了解苏州市金阊区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小学生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对金阊区12689名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小学生健康检查问题依次为龋齿(52.30%)、视力低下(37.86%)、肥胖(15.92%)、超重(7.83%)、营养不良(4.26%)、沙眼(0.44%)等。女生的营养不良(P〈0.01)和视力低下率(P〈0.01)高于男生,男生的超重(P〈0.01)、肥胖(P〈0.01)、龋齿(P〈0.01)高于女生;中、高年级组营养不良(P〈0.01)和肥胖率(P〈0.01)显著高于低年级组。结论该区小学生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以龋齿、视力低下、肥胖、超重、营养不良为主;女生的营养不良和视力低下问题较为严重,而男生存在的超重、肥胖、龋齿问题更为突出;较低年级组的龋齿问题相对严重,而中、高年级组小学生的营养不良、肥胖和视力低下问题更应值得关注。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以提高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铜陵市铜官山区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和常见病的患病情况,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2009—2012年铜陵市铜官山区18所小学全部参加体检的在校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横断面调查,调查指标主要包括身高、体重、龋齿和视力状况等。结果2009—2012年铜官山区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8.3%,超重率为11.1%,肥胖率为11.6%,龋患率为44.9%,视力低下率为52.9%。营养不良、超重、肥胖、龋齿、视力状况在不同年度、性别、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视力低下率、龋患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营养不良率、超重率、肥胖率、视力低下率总趋势上随年级增长而增加(均有P〈0.001),而龋患率在总趋势上随年级增长而下降(χ2趋势=2120.00,P〈0.001)。结论铜陵市铜官山区小学生的视力低下、龋齿、营养不良、肥胖和超重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其发生率,以提高该区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嘉定区中小学生患龋及龋齿充填情况,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标准,2011年9月一2012年8月对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对其中的中浅度龋齿进行免费充填,治疗前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2011年嘉定区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学生患龋率分别为52.57%、65.17%和34.62%,平均患龋率为53.83%,充填率为47.59%、48.92%和65.74%,合计充填率为50-33%,患龋率、充填率均高于2011年上海市平均水平,嘉定区和上海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嘉定区学生患龋率处于较高水平,龋齿充填率较高。应加强中小学生龋病防治工作,降低龋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08-2017年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调整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2008-2017年海淀区学龄前儿童体检统计年报表,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趋势卡方检验评价患龋率的年度变化趋势。结果海淀区2017年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55.92%和2.9,较2008年分别上升了10.68%和0.8。2017年学龄前儿童龋齿矫治率(人)和龋齿充填率(牙)分别为56.45%和44.89%,较2008年分别下降了10.94%和12.69%。结论2008-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和龋均均呈现上升趋势,龋齿矫治率(人)和龋齿充填率(牙)呈下降趋势。必须加大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在托幼机构推行有效、经济、适宜的防龋技术,降低乳牙龋齿的发病率,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农村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况,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顺义区两所中学初、高中的49个班级,22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此地区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平均得分(6.12±1.54)分;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9,P〈0.05),女生优于男生。需求最强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是人际关系(41.55%),获取心理卫生知识的首要途径是媒体(26.68%),心理困扰求助的首要对象是朋友(43.78%)。在心理卫生知识需求、心理咨询的求助对象上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9.803和58.039,P〈0.01),在心理咨询的求助态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80,P〈0.05);高中生与初中生在心理卫生知识需求、心理咨询求助对象、心理咨询的求助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5.006、77.745和26.073,P〈0.01);在心理咨询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2,P〈0.05)。结论北京农村地区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程度不高,知晓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辖区在校学生的健康隋况,据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方法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对龙华辖区在校中小学生进行体检,使用“学生健康监测统计软件”完成数据统计汇总,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6----2008年龙华辖区在校中小学生体检完全合格率为23.62%,身高上等率为9.91%,营养不良率为6.68%,肥胖率为10.56%,龋齿、视力不良、沙眼检出率分别为42.35%,30.48%,4.95%;2006-2008年龙华辖区在校中小学生体检完全合格率、身高上等、体重上等率、视力不良检出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高下等率,龋齿、沙眼检出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检完全合格率、身高上等、身高下等率,龋齿,沙眼检出率小学生〉中学(P〈0.01);体重上等率、营养不良率、视力不良检出率中学生〉小学生(P〈0.01);体检完全合格率、身高、体重上等率,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身高、体重下等率、营养不良率、视力不良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P〈0.01)。结论龙华辖区在校中小学生体检完全合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身体状况保持稳步提高的态势,健康教育卓有成效,但在校中小学生体检完全合格率相对还比较低,龋齿,视力不良、沙眼等常见病检出率还比较高,需要加强对在校学生及家长进行健康指导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徐余波  许云 《现代保健》2014,(22):98-100
目的:探讨不良口腔习惯与牙齿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阶段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在2011年7月-2012年12月将从南昌市若干小学、中学抽取的1200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单位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上述1200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并做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1200名中小学生中,各种不良口腔习惯发生人数为451名(37.58%),吮指、唇习惯、咬物占的比重较大;各种牙齿疾病发生人数494名(41.17%),龋齿、牙颌发育畸形占的比重较大;有不良口腔习惯的451名中小学生中398名(88.25%)患有牙齿疾病,无不良口腔习惯的749名中小学生中有96名(12.82%)患有牙齿疾病,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疾病与不良口腔习惯密切相关,对中小学生进行必要的口腔宣教,家长平时加强对儿童不良口腔习惯的早期纠正,可以有效地预防牙齿疾病。  相似文献   

19.
王萍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06-1809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中小学生龋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防龋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中5 954名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乳牙龋患率为52.1%,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恒牙龋患率为37.4%,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1);乳、恒牙的龋患率皆为乡村高于城市;壮族高于汉族和瑶族;乳龋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恒龋患率为女生高于男生。相同年龄组2010年与1995年相比,乳、恒牙龋患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1);失补构成比中,龋补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乡村学生和瑶族学生尤其严重。结论针对目前主要问题,今后防龋工作的重点仍然是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应加强乡村学校口腔保健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学校口腔保健网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和分析张家口地区在校初中生龋齿现状以及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对该人群龋齿的影响,为开展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的抽样方法抽取张家口市12所初中学校,对抽中学校的所有在校初中生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相关健康行为情况调查,采用描述分析方法对初中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对龋齿患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对2029名在校初中生进行口腔检查及口腔健康行为调查,其中男生1123名,女生906名,年龄11~14岁;独生子女1187名,非独生子女842名;父母最高学历是高中及以下1106人,父母最高学历是中专/大专605人,父母最高学历是本科及以上有318人。共检出龋齿学生724例,龋齿患病率为35.68%,龋均为(2.48±0.77)颗,龋齿充填率为15.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用睡前甜点(OR=4.455)、每天进食甜品类食物的频率≥2次(OR=2.347)、刷牙方法不正确(OR=4.754)、有错颌畸形(OR=1.956)是初中生龋齿患病的危险因素,每天刷牙≥2次(OR=0.293)、乳牙萌发后有刷牙习惯(OR=0.262)、家长重视(OR=0.384)、对刷牙出血理解正确(OR=0.304)是初中生龋齿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张家口地区在校初中生龋齿患病率仍然较高,不良饮食习惯、刷牙习惯、家长重视程度以及牙齿知识了解程度影响了龋齿的发生,需要家长以及社会提高对在校初中生龋齿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