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患者男性,农民,57岁,2010年9月11日上午患者自我感觉发烧来到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发育正常,体温39.4℃,心率82次/分,律齐,腹部,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II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啰音,神清语晰,无药物过敏史,每天吸烟10支、饮酒5~100毫升;血常规示:白细胞4.49×109/L、淋巴细胞0.74×109/L、中性粒细胞79.6%。  相似文献   

2.
马淑萍  秦建文  周静敏  赵勇 《天津医药》2005,33(2):113-113,i00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8岁.因间断胸闷、咳嗽2个月,发现多发性皮下结节1个月,加重10d,于2003年1月4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神志清楚,血压126/68mm Hg(1 mmHg=0.133 kPa),体温36℃,脉搏108次/min,呼吸26次/min.急性病容,营养中等,自动体位,双侧颈前及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硬,固定,大小约0.5 cm×0.5 cm~1 cm×1 cm,全身四肢及腹部皮下多发暗红色结节,大小约0.5 cm×0.5 cm~2 cm×2 cm,口唇无明显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右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率108次/min,律齐,心音有力,腹部及其他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109/L,中性粒细胞0.84,淋巴细胞0.08,血红蛋白80 g/L,血小板147×109/L,肾功能正常,白蛋白25 g/L.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12岁,藏族,学生,长期居住于本地牧区,因阵发性咳嗽伴气短10d来院就诊,经X线胸透检查提示右侧胸腔积液,门诊以"胸腔积液性质待诊"收住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2℃,体质量32.5kg,发育、营养状况欠佳,咽部充血,右肺中下呼吸音消失,叩诊实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其他异矻逭鳌线胸片:双肺纹理粗,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B超示:右侧胸腔积液。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10.8×109/L,淋巴细胞分类18.8%,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产儿血白细胞及其分类与出生胎龄的关系.方法 对我科NICU收住的出生48 h以内的早产儿93例,分别于生后24~48 h内进行血白细胞及其分类的绝对计数测定;同时摘记早产儿的临床相关资料,如出生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结果 早产儿血白细胞总数绝对计数值在胎龄<32周、32~34周、34~37周分别为(9.31±4.24)×109/L、(8.06±3.47)×109/L、(9.70±4.02)×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值在胎龄<32周、32~34周、34~37周分别是(3.84±2.84)×109/L、(3.85±2.66)×109/L、(5.45±3.07)×109/L,随胎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也随出生胎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绝对计数值随出生胎龄增加而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血白细胞总数的绝对计数值与出生胎龄无关,近似于足月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绝对计数随出生胎龄增加而增多;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随胎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1例17岁女性患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静脉滴注头孢美唑钠(2 g,3次/d)和阿米卡星(0.4 g,1次/d)。用药6天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23.4×109/L,中性粒细胞0.9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1.6×109/L。用药第13天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6.6×109/L,中性粒细胞0.7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6×109/L。第14天停用阿米卡星,继续原剂量静脉滴注头孢美唑钠。用药第28天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2.6×109/L,中性粒细胞0.37,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停用头孢美唑钠,更换为万古霉素粉针0.5 g,1次/8 h静脉滴注。更换药物后第7天,血白细胞计数6.1×109/L,中性粒细胞0.6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7×109/L。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0岁。因“腹膜透析30余天,咳嗽伴气急半月”入院。患者有尿毒症病史3年,30余天前入住我院,经胸片等检查未见异常后予以1.5%腹膜透析治疗(q4h)。半月来患者出现咳嗽、气急,伴有透析液超滤量减少。腹膜透析时取卧位时气急明显。病程中,患者无低热盗汗,无胸痛咯血。查体:右肺叩诊呈浊音,右肺底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粗,左肺未闻及明显啰音。辅助检查:全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血常规:WBC:5.99×109/L,N:2.59×109/L,Hb:103 g/L,PLT:184×109/L。入院后予以胸腔闭式引流,胸水常规,颜色,淡黄色;李凡他试验,阴性;有核细胞计数,90×106/L;多个核细胞85%;外观,透明。胸水生化:葡萄糖8.25 mmol/L;乳酸脱氢酶,38 U/L。胸水涂片未找见肿瘤细胞和抗酸杆菌.血乳酸脱氢酶,246 U/L,血 CEA,2.8 ng/ml;血 Ca125,263.6 U/ml。胸水 CEA <0.5 ng/ml;胸水 Ca125648.3 U/ml。胸水引流完毕后查胸部 CT:右下肺小结节,左侧胸膜增厚。住院期间在患者腹腔内注入美蓝,数小时后从胸腔中引流出淡蓝色液体。综合以上检查结果考虑患者合并膈肌瘘,让患者改为血液透析,4 d 后复查 B 超胸腔积液消失。现在该患者已经进行血液秀析2年余,未再有胸腔积液出现。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性,78岁。因咳嗽、咳黄白黏痰,气喘加重2d于2013年1月20日入院治疗。查体:体温35.8℃,脉搏9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05/56mmHg(1mmHg=0.133kPa),精神极差、喘息貌,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可及中等量湿啰音,心率96次/min,律不齐,腹部平软,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7.88×109/L,中性粒细胞0.81,血清钾3.41 mmol/L,血清钠  相似文献   

8.
[病例]男,41岁.因车祸伤10分钟就诊.查体:呼吸32/min,脉搏124/min,血压70/40 mmHg.意识不清,双瞳孔不等大,光反射迟钝,上唇及鼻腔撕裂,颈部皮下气肿随呼吸波动,右肺呼吸音减弱,胸腔穿刺抽出泡沫状血性液;血白细胞18.4×109/L,中性粒细胞0.89,红细胞3.22×1012/L,血红蛋白10.8 g/L,血小板319×109/L;二氧化碳结合力18.8 mmol/L;血氧饱和度(SaO2)70%;尿红细胞25~30/HP.  相似文献   

9.
[病例] 男,28岁.主因右侧胸痛10 d入院.入院前1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胸痛,疼痛呈持续性针刺样,本单位卫生所诊断为肋间神经痛,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遂来我院.查血白细胞14.8×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3,血小板131×109/L,红细胞2.12×1012/L,血红蛋白165 g/L.摄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入院诊断胸膜炎.  相似文献   

10.
异烟肼引起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58岁,因全身出皮疹半个月,伴胃寒发热、颜面部水肿3天而入院.曾在外院诊为左肺结核,用异烟肼、盐酸乙胺丁醇、利福平治疗42天,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见:全身皮肤弥漫性水肿,尢以面部、手足为重,丘疹呈鸡皮样暗红色,压之不褪色,部分水肿呈斑丘疹.咽部红肿,结膜充血,余未见异常.检查:嗜酸性细胞计数1.48×109/L,血红蛋白84g/L,白细胞13.2×109/L,中性64%;淋巴11%;嗜酸性11%,血小板计数70×109/L.胸片示左下浸润型肺结核.  相似文献   

11.
病例:患者,女,74岁,主因"咳嗽、咳痰,伴轻度喘憋1周,加重3天"于2011年3月14日就诊于我院.查体:体温(T)37.5℃,呼吸(R)26次/分,脉搏(P)78次/分,血压(BP)135/70 mmHg(1mmHg=0.133 kPa).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湿性哕音,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示:WBC 11.16×109/L,N 8.54×109/L,N% 76.5%.既往高血压病10余年、冠心病3年.入院诊断"肺部感染,高血压、冠心病",予莫西沙星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Bg01097)0.4g,口服,1次/日.3月16日复查血常规示:WBC 1.71×109/L,N 0.56×109/L,N% 32.8%.怀疑莫西沙星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性大,遂停用该药,给予平喘、化痰、止咳、保肝治疗.未再使用抗菌药.3月20日复查血常规:WBC 3.03×109/L,N 1.17×109/L,N% 38.7%.3月23日咳嗽、咳痰明显好转,复查血常规:WBC 4.20×109/L,N 2.23×109/L,N% 56.4%.  相似文献   

12.
[病例] 男,28岁.主因右侧胸痛10 d入院.入院前1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胸痛,疼痛呈持续性针刺样,本单位卫生所诊断为肋间神经痛,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遂来我院.查血白细胞14.8×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3,血小板131×109/L,红细胞2.12×1012/L,血红蛋白165 g/L.摄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入院诊断胸膜炎.  相似文献   

13.
病例:患者,女,46岁,因间断乏力三年加重伴发热一周于2010年8月21日就诊于我院.患者三年前因乏力就诊于外院,行血常规骨穿刺等检查考虑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近一月感乏力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症状,体温37.5℃~38℃,无明显咳嗽、咳痰症状.既往白塞病病史5年,无药物或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86次/mm,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口唇红肿破溃,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罗音,心律齐,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患者入院行血常规示白细胞0.5× 1&/L,中性粒细胞0.1×109/L,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12×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原始粒细胞26%,可及三系病态造血细胞.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92年6月至1995年6月,对4例肺部难治性疾病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例1男,57岁。发热、左胸痛40大。经抗生素治疗1个月症状无好转,咯桃花样腐臭脓痰10天。B超提示左胸腔积液,抽出脓性胸水60ml。血常规:白细胞12.5 ×109/L,中性0.90,淋巴 0.10。血红蛋白 130 g/L。胸片:左下肺平第4前肋以下呈片状密度增高影,其间可见局限气液面。左隔及肋隔角被掩盖。提示左肺脓肿并左胸腔积液。B超示左胸中部外侧可见一9.5cm×3.8cm×5.1cm大小肿块,呈液性椭圆形,内有散在光点、光班及气体样回声。左胸腔肋胸角…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有慢性阻塞性肺、肺部真菌感染病史。因反复咳痰喘10余年、加重8d于2015年4月8日入院。查体:两肺呼吸音低,呼吸相延长,可闻及散在湿啰音。辅助检查:血常规(2015-04-08)提示:白细胞12.39×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78.0%↑。胸部CT(2015-04-09)示:右上肺动脉血栓形成,右上肺空洞性病变,右肺门结节,右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2岁,因"反复咳嗽2年余,间断气喘1年余,加重1周",于2019年12月3日入院.入院症见咳嗽,干咳无痰,夜间咳甚,偶可闻及喉间哮鸣音,胸闷气喘,夜间及晨起时喘甚,鼻塞,流黄白涕.体检:体温36.4℃,脉搏138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血压115/92 mmHg.咽部无充血,扁桃体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38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额外心音及杂音;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85×109/L(参考值0.02×109/L~0.52×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5.0%(参考值0.4%?8.0%),余均在正常范围内.CRP 10.1 mg/L(参考值0.0?5.0 mg/L),降钙素原(PCT)1.140 ng/L(参考值0.0~0.046 ng/L),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血沉、甲状腺功能、真菌D葡聚糖、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空腹血糖、电解质、肌酸激酶同工酶MB、细胞角蛋白19片段、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均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平扫:双肺间质性炎症(以双下肺为著),纵隔内可见淋巴结肿大.心脏彩超及心功能测定诊断意见:(1)心脏形态结构及瓣膜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36岁.午餐饮酒后自觉上腹部持续性疼痛,恶心,呕吐、未发热,1 h后,来院就诊. 查体:一般状况尚好,呈急性病容,神志清晰,体温36.8℃,血压105/70 mm Hg,呼吸2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8.3×109/L、红细胞4.2×1012/L、中性粒细胞0.75,X线腹平片示正常,初诊急性胃炎.  相似文献   

18.
克林霉素致血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女.2008年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术前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示:白细胞汁数6.66×109L,中性粒细胞65.5%,红细胞计数5.13×10=1012L,血红蛋白152g/L,血小板计数155×109L,尿素氮5.12mmol/L,肌酐77.89μmol/L,总蛋白69.10g/L.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主因上腹部胀痛8d,加重3d伴咳嗽、咳痰,于2014年3月18日入住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7.0℃,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0/90 mmHg(1mmHg=0.133 kPa).营养状态肥胖,皮肤色泽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20.03×109个/L,嗜中性粒细胞比例88.2%,血红蛋白140 g·L-1.生化常规示:UREA 12.96mmol·L-1,CREA 131.7 μmol· L-1,CHE 4 426 U·L-1.腹部CT示:胰腺水肿,胰周积液,胰周边界不清.胸部CT示:左侧胸腔积液,左肺下叶膨胀不全,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入院后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积液;肺部感染合并胸腔积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无食物过敏史,有药物过敏史,但致敏药物不详.  相似文献   

20.
多种人胰岛素致过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69岁女性糖尿病患者,入院前4个月使用人胰岛素类似物,用药2 d后注射部位皮下结节,伴刺痛。入院前1个月改为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注射2 d出现皮下结节,伴刺痛。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嗜酸粒细胞计数为0.44×109.L-1,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为7.3%,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根据皮肤试验,选用人低精蛋白胰岛素,同时口服格列吡嗪片、马来酸罗格列酮片及盐酸二甲双胍片。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注射部位无硬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