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术后无力症是胃手术后的一种并发症 ,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其病因尚无定论 ,治疗上目前也无特定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 1 2例该病的观察 ,对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5年 6月~ 2 0 0 4年 6月我院共行胃切除手术 1 36例 ,发生胃无力症 1 2例 ,其中男 1 0例 ,女 2例 ,年龄4 6~ 82岁 ,平均年龄 6 4岁。 8例病人既往有腹胀病史 ,术前幽门梗阻 3例 ,胃癌根治术后 1 1例 ,1例为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 ,其中近端胃切除 8例 ,远端胃切除 4例 ,远端胃切除均做毕-Ⅱ式吻合。1 .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胃无力症…  相似文献   

2.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 ,又称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残胃排空延迟症、胃麻痹、胃术后无力症。文献命名尚未统一 ,系指不伴吻合口狭窄或输出空肠袢机械梗阻因素的排空迟缓 ,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胃手术后并发症。由于易误诊为输出端机械性梗阻而误诊手术 ,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重要意义。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9例 ,年龄 3 3~ 72岁。原发病 :胃癌 13例 ,消化性溃疡 8例 ,壶腹部肿瘤 3例。2 .手术方式 :胃癌根治术行B -Ⅰ式吻合 4例 ,B -Ⅱ式吻合 9例 ;消化性溃疡行B -Ⅰ式吻合 3例 ,B -Ⅱ式吻合 5例 ;壶腹部周围肿瘤行经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无力症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胃手术后发生胃无力症17例诊治体会分析。结果:胃手术后无力症病因以精神因素和营养不良为主。治疗上无肯定有效方法。结论:胃术后无力症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精神因素和营养不良可能为主要因素。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应以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加强营养支持为主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8年3月~2005年7月收治的17例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胃无力症治疗上无肯定的有效办法,均经非手术治疗8~40天后恢复胃动力而痊愈,结论:腹部手术后并发胃无力症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其主诊断手段依赖于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肯定,胃镜刺激可能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胃手术后胃无力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胃手术后胃无力症是指各种胃手术后出现的一种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其主要特征是胃排空速度延迟,故又称为胃排空延迟症〔1,2〕。它是胃手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其报道也愈来愈多,但仍时有误诊、误治的报道。刘玉石等〔3〕收集国内外文献...  相似文献   

6.
叶必鹏 《消化外科》2002,1(2):128-13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对1990年2月至2000年9月收治的1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与结果回顾。结果 19例患经稀钡造影及胃镜检查均得到明确诊断,并经对症处理3-7周后均治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属非机械性梗阻,胃镜不仅对残胃无力有诊断作用,且有明显治疗作用,一经诊断明确应行保守治疗,切忌再次手术,手术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对1990年2月至2000年9月收治的1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与结果回顾。结果19例患者经稀钡造影及胃镜检查均得到明确诊断,并经对症处理3-7周后均治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胃无力症属非机械性梗阻,胃镜不仅对残胃无力有诊断作用,且有明显治疗作用,一经诊断明确者应行保守治疗,切忌再次手术,手术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8.
腹腔脏器手术后胃无力症者时有发生,经多种综合治疗方法均无明显疗效,我们根据胃蠕动受胃电节律调控的原理设计了在B超引导下经腹壁套管针电针刺激胃壁的方法为3例术后胃无力症者进行了治疗,效果显著,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代偿的胃网膜静脉路径对降低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ancreatic portal hypertension,PPH)胃静脉破裂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6例P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胃静脉破裂出血分为2组,其中出血组19例,未出血组87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的发病原因、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3~2005年收治的21例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3~12d,20例经非手术治疗后,3~6周逐渐恢复可正常进食。1例因患者拒绝治疗而死亡。结论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无力症的主要手段。采用非手术治疗可治愈胃无力症,应尽量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手术捆扎门脉高压症胃底静脉瘤样曲张团块的疗效。方法门脉高压症胃底静脉瘤样曲张团块患者6例,行全麻下脾切除,胃底食道周围静脉离断术,然后"8"字缝扎胃底瘤样曲张团块,共缝扎4~8道。结果术后所有胃底瘤样曲张静脉团块消失,经6~18个月随访,未再发生出血。结论手术捆扎处理门脉高压症胃底静脉瘤样曲张团块不但必要,而且简便易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肥胖症患者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两种小胃囊做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间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76例.有两种做小胃囊的方法,其中以胃的解剖标记方法(解剖法)做小胃囊39例,以矫正棒气囊(气囊法)30 ml做小胃囊37例,比较两组小胃囊完成时间,所用钉仓数目,术中发生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术后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得到随访.解剖法组做小胃囊的时间长于气囊组[(58 ±27) min比(42 ±21) min],两者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1;解剖组所用钉仓数量多于气囊组[(6.2±3.0)个比(4.3±2.0)个],两者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3,P<0.01;解剖法组10例术中发生并发症(26%),气囊法组3例术中发生并发症(8%),两者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2,P<0.05.两组术后1个月分别有1例患者便血,均没有小胃囊相关并发症.两组在减重效果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腔镜下两种小胃囊的做法可以达到同样的减重效果.矫正棒可以减少做小胃囊的时间,降低耗材量,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随着胃大部分切除技术的成熟,一些近期并发症诸如吻合口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等发生的机会逐渐变小。但对我院1995年3月~2002年1月间214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急性胃潴留的64例(占29.9%)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术后急性胃潴留这一并发症并没有明显的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消化外科》2014,(6):401-404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食管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死率较高.目前针对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内镜、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分流术、断流术、肝移植等.为进一步合理选择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法并推广应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推广应用”专家组,针对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治疗技术规范等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研讨,并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订了我国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治疗技术规范专家共识,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临床症状和(或)食管炎症的一种疾病。反流物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尚可有十二指肠液、胆酸、胰液等,前者临床上多见,后者主要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和食管肠吻合术后。GERD病人可仅有临床症状而无食管炎症表现,有食管炎症状者其临床症状不一定与炎症程度呈平行关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及反食,严重病例可并发吞咽困难、上消化道出血、Barrett食管和食管癌等。  相似文献   

16.
门静脉高压症胃静脉曲张及其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门静脉高压症胃静脉曲张及其治疗杨镇裘法祖门静脉高压症时除了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可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外,亦可形成胃静脉曲张,其破裂可引起大出血。尽管80多年前人们已认识到这个问题,但近10多年来才引起重视[1]。一、定义和分类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胃粘膜损害主...  相似文献   

17.
胃排空延迟症是指各种胃于术后出现的一种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也称胃无力症;有人又称胃瘫。它是胃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988~2002年我院行胃手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症共18例,均采取保守治疗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胃癌根治术后胃乏力症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回顾分析11例胃癌根治术后胃乏力症的临床资料。结果示胃乏力症占胃癌根治术后的5.2%。11例胃乏力症均发生于术后4~8d,症状持续11~26d,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上消化道造影是可靠的检查方法;非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胃起搏对术后胃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胃起搏在术后胃轻瘫治疗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在术后急性胃轻瘫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应用胃起搏和静脉注射红霉素 (1mg/kg) ,观察胃动力学指标的改变。 结果 胃起搏组和红霉素组胃窦压及胃窦 十二指肠压力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基础压 (P<0 .0 1 ) ;胃起搏组胃窦压及胃窦 十二指肠压力差又高于红霉素组 (P<0 .0 5) ,但两组十二指肠内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胃起搏 2h的胃排空率为 (66 .37± 7.2 1 ) % ,高于静脉注射红霉素 2h的胃排空率〔(49.92± 9.2 7) % ,P<0 .0 1〕。结论 高频胃起搏能明显改善胃动力学指标 ,可用于术后胃轻瘫的治疗 ,且疗效优于红霉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少全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本研究采用一种保留部分残胃的手术方法,即贲门胃底切除后余胃食管直接吻合术治疗残胃贲门癌,经10例患者的临床应用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