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部手术患者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靶控输注(TCI)技术由于其可控性好,已在临床麻醉中广泛使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麻醉效果还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观察腹部手术患者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TCI的麻醉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靶控输注技术是在药代动力学研究基础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用药控制技术,命名为靶浓度控制输注技术(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促进了TCI技术迅速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靶控输注麻醉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靶控输注麻醉(target controiled infusion,TCI)是麻醉技术的一次革命,尽管问世只有十多年的历史,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麻醉。靶控输注麻醉操作简单,麻醉诱导和恢复平稳、迅速,通过调节效应室(血药)浓度使麻醉深度易于调控。然而,随着广泛地应用和深入的研究,TCI也有一定限制或缺点。  相似文献   

4.
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是近几年中应用较多的静脉麻醉方法,两药的便携式TCI系统在国内已经用于临床(TCI-Ⅰ型靶控输注泵),但有关瑞芬太尼TCI合适靶浓度国内外报道不一。本研究拟通过比较食管癌切除术病人三种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麻醉下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探讨合适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  相似文献   

5.
国产雷米芬太尼(remifentanil,RF)已用于临床,它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常采用持续输注和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给药)。TCI有闭环和开环两种形式,前者根据病人生理参数(如BP、BIS、肌松等)进行反馈性控制,不管靶浓度如何设置,当生理参数低于或高于反馈值时,TCI便会自动停止或起动。而开环形式,则不以生理参数进行反馈性控制,  相似文献   

6.
靶控输注(TCI)是以药代动力学为基础,通过调节相应的目标药物浓度控制麻醉深度的给药方法。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均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的特点,适于用于TCI。本研究拟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病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TCI静脉麻醉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靶控输注(TCI)使静脉麻醉药给药方式简单、准确,且易于清除,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均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的特点,适用于联合TCI[1]。但国人相关数据的研究报道较少,不同人种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不完全相同,而且临床上存在个体差异,在临床麻醉期间,除了常规生命体征的观察,同时检测镇静  相似文献   

8.
靶控输注系统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靶控输注(TCI)系统的性能在临床应用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体与群体之间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是主要因素。 评价TCI系统性能的指标有多个,但近年以偏离性、精确度、分散度及摆动应用较多。TCI技术在国内应用逐渐增多,但应用的药代 动力学模型参数大多来自于国外,因此评价TCI系统的性能显得忧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背景 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相对单次推注和恒速输注方式,具有使患者血液动力学更平稳,苏醒更迅速,麻醉深度可预知等优势.作为一种新型的输注方式,TCI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其在心脏手术麻醉中应用仍很局限.目的 旨在对呈现TCI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的现状,提出存在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患儿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和患儿应用异丙酚经验的积累,特别是麻醉技术的提高和靶控输注(TCI)系统的问世,手术患儿应用异丙酚TCI已经完全可行。面罩吸入麻醉在一些手术患儿中已经取代单纯氯胺酮高剂量麻醉。本研究旨在比较短小手术患儿异丙酚TCI与面罩吸入氧化亚氮-异氟醚麻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靶控输注(TCI)技术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静脉给药技术。通过这种设 备能快速达到医生设定的目标药物浓度,并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调整给药。应用TCI输注异丙酚能达到满意的全静脉麻醉效果。本文探究老年和青年患者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差  相似文献   

12.
靶控输注(target-cofltrolled infusion,TCI)通过设定的药代动力学模型计算机控制,与传统给药方式比较,可控性高,更为简单精确。异丙酚进行靶控输注已经非常普遍和成熟。新合成的阿片类药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被血浆和组织中酯酶代谢而具有起效快、清除快、持续输注半衰期短等特点,其药理学特性适合临床输注给药。本研究旨在评价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CI全静脉麻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瑞芬太尼是μ受体激动剂,其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消除快,主要由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时量相关半衰期短,适合于靶控输注(TCI).TCI泵均嵌有欧美人的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参数(Minto药代动力学参数).国外研究表明,采用Minto药代动力学参数TCI瑞芬太尼时,输注30 min左右时血药浓度稳定[1],而不同种人种群体间药代动力学参数可能存在差异[2].确定国人TCI瑞芬太尼时血药浓度达稳定时间有助于临床麻醉中调节瑞芬太尼靶浓度,使麻醉过程更趋于平稳.本研究拟确定患者TCI瑞芬太尼时血药浓度稳定的时间,为临床上TCI瑞芬太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背景 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相对单次推注和恒速输注方式,具有使患者血液动力学更平稳,苏醒更迅速,麻醉深度可预知等优势.作为一种新型的输注方式,TCI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但其在心脏手术麻醉中应用仍很局限.目的 旨在对呈现TCI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的现状,提出存在相关问题,为TCI在心脏手术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内容 现将从TCI在心脏手术中应用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一综述.趋向 虽然TCI在心脏手术中应用仍存在一定问题,但其将会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心脏手术麻醉中.  相似文献   

15.
脊柱手术患者靶控输注与间断静注维库溴铵药效学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靶控输注(TCI)技术现在应用很广泛,但TCI肌松药临床应用较少。本研究通过比较TCI与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的药效学,探讨TCI维库溴铵的可行性,为临床合理应用肌松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靶控输注(TCI)技术显著提高了临床麻醉效果,在临床使用逐渐增多,但不同年龄患者临床使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可能会有差异.本文旨在观察和比较老年与中青年患者TCI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靶控输注(TCI)是通过调节静脉麻醉药物的靶浓度来实施静脉麻醉的一种给药方法。随着PC机的发展、远距离控制输注泵以及短效静脉麻醉药的出现,TCI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在简介TCI构造、性能以及和其他给药技术比较的基础上,对TCI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状态下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35例,ASA Ⅰ或Ⅱ级,预计出血量在1 000 ml,随机分为稀释组(n= 17,ANH平稳后10 min行TCI)和对照组(n=18,未实施ANH直接行TCI)。麻醉诱导后10 min实施 ANH,目标红细胞压积(Hct)为0.26,平稳10 min后以血浆靶浓度(3μg·ml-1)输注异丙酚60 min,间断采血180 min,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运用NONMEM软件估算异丙酚TCI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和异丙酚输注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稀释组TCI期间异丙酚血药浓度降低,各房室间分布速率常数(K21)减慢,中央室分布容积、周边室分布容积增加(P<0.05),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开放型模型。结论 ANH使TCI异丙酚的中央室和周边室分布容积增加,周边室向中央室的转运速率减慢。  相似文献   

19.
靶控输注系统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靶控输注(TCI)系统的性能在临床应用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体与群体之间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是主要因素。评价TCI系统性能的指标有多个,但近年以偏离性、精确度、分散度及摆动应用较多。TCI技术在国内应用逐渐增多,但应用的药代动力学模型参数大多来自于国外,因此评价TCI系统的性能显得忧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靶控输注(TCI)技术较容易维持稳定的麻醉深度且少有循环波动和意外清醒,肌松药TCI使肌松药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但是TCI静脉麻醉效果如果尚无定论,本研究拟通过比较脊柱手术患者TCI静脉麻醉与经典的手控人工输注(MCI)静脉麻醉效果,探讨TCI全凭静脉麻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