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尼泊尔酸模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反相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各种色谱方法对尼泊尔酸模的干燥根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尼泊尔酸模根中分离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9个蒽醌类化合物和3个酚性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素(1)、大黄素甲醚(2)、大黄酚(3)、大黄酸(4)、martianine(5)、rumejaposide E(6)、rumejaposide F(7)、atientoside A(8)、atientoside B(9)、torachrysone-8-O-β-D-glucopyranoside(10)、patientoside A(11)、白藜芦醇(12)。结论:其中,化合物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尼泊尔酸模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尼泊尔酸模Rumex nepal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尼泊尔酸模根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阿魏酸(1)、7-羟基-5-甲氧基苯酞(2)、2-乙酰基-3,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3)、苔色酸甲酯(4)、对羟基肉桂酸甲酯(5)、2-羟基-5-甲基苯乙酮(6)、丁香酸甲酯(7)、2,4-二羟基-6-甲基苯乙酮(8)、对羟基苯乙醇(9)、异香草醛(10)、迷人醇(11)、7-羟基-2,5-二甲基色原酮(12)、3-乙酰基-2-甲基-1,5-二羟基-2,3-环氧基-4-羰基-萘酮(13)、大黄素(14)、大黄酚(15)、大黄素甲醚(16)。结论化合物12和13为首次从尼泊尔酸模中分离得到,1~11均为首次从酸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尼泊尔酸模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尼泊尔酸模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ODS C18反相硅胶柱色谱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尼泊尔酸模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尼泊尔酸模8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十六烷酸(3),十六烷酸-2,3-二羟基丙酯(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乙酯(6),大黄素甲醚(7),大黄素甲醚-8-O-β-D-吡喃葡萄糖苷(8),大黄酚(9),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大黄素(11),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山柰酚(13),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14),槲皮素(15)和槲皮苷(16)。结论:化合物2,4,5,6,8,13,14和16为从尼泊尔酸模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尼泊尔酸模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文艺  刘瑜新  宋艳丽  张丽 《中成药》2010,32(7):1249-1251
目的:对尼泊尔酸模根和地上部分的不同溶剂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及抗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尼泊尔酸模不同部位,以96微孔板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抑菌圈及MIC值.结果:尼泊尔酸模根和地上部分各提取物均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各提取物的IC50值大小为:RNAE(2.13 μg/mL)、RNAM(2.13μg/mL)、RNRE(3.83 μg/mL)、RNRM(22.5 μg/mL)、RNRe(36.01 μg/mL)和RNAP(56.59μg/mL),远低于阳性对照Acarbose(1 081.27 μg/mL).抑制动力学实验表明,尼泊尔酸模地上部分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其甲醇提取物为混合型抑制.尼泊尔酸模根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分有抑菌活性,尼泊尔酸模根石油醚部分对SA、MRSA、ESBLs的MIC分别为0.25、0.25、0.125 mg/disc;尼泊尔酸模根乙酸乙酯部分对SA、MRSA的MIC分别为0.25、0.25 mg/disc.结论:尼泊尔酸模各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均很好,尼泊尔酸模根的抑菌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毛脉酸模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振月  左月明  康毅华  丛艳  宋新丽 《中草药》2005,36(11):1626-1627
毛脉酸模Rumex gmelini Turcz.为蓼科酸模属植物,民间药用根,对淋病、上呼吸道感染、癣和疮毒有确切疗效。该植物广泛分布于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及张广才岭东部山区,资源十分丰富。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根部粉末水浸液(1mL相当于原药材1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仅次于土霉素;对乙型链球菌的抑菌效果与土霉素相同。本研究已从毛脉酸模根的甲醇、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葸醌类和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新药资源,该课题组又继续从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为大黄素(Ⅰ)、大黄酚(Ⅱ)、大黄素甲醚(Ⅲ)、酸模素(Ⅳ),其中化合物Ⅲ和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巴天酸模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J  Xia ZT  Zhou GR  Zhang LL  Kong LY 《中药材》2011,34(6):893-895
目的:研究蓼科酸模属植物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巴天酸模根部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巴天酸模根部共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模素(1)、酸模素-8-O-β-D-葡萄糖苷(2)、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3)、大黄素-6-O-β-D-葡萄糖苷(4)、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5)、1,3,5-三羟基-7-甲基蒽醌(6)、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7)。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巴天酸模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毛脉酸模的化学成分研究(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毛脉酸模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毛脉酸模乙醇提取物的60%乙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出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酸模素(Ⅰ)、大黄素(Ⅱ)、6-羟基芦荟大黄素(Ⅲ)、6'-乙酰基-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Ⅳ)、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Ⅴ)、白藜芦醇(Ⅵ)、9,9'-双蒽酮-2,2'-二甲基-5,5'-二(β-D-吡喃葡萄糖)-9,9',10,10'-四氢-4,4'-二羟基-10,10'-二羰基(Ⅶ)、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Ⅷ)、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苷(Ⅸ)、芦丁(Ⅹ).结论 化合物Ⅶ经文献检索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酸模苷A(rumoside A).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酸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Ⅷ、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巴天酸模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涌  罗建军  李冲 《中药材》2013,(1):57-60
目的:研究巴天酸模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的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巴天酸模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1)、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2)、大黄素甲醚(3)、大黄素(4)、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5)、高丽槐素(6)、高丽槐素-3-O-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9)、2-O-甲基肌醇(10)、决明酮-8-O-β-D-葡萄糖苷(11)、酸模素-8-O-β-D-葡萄糖苷(12)。结论:其中,化合物6、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八种酸模属中草药根的显微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振月  王艳芝  王颖 《中草药》1999,30(11):855-858
首次对酸模属乌里酸模Rumex stenophyllux,直穗酸模R.domesticus,毛脉酸模R.gmelini,长刺酸模R.maritimus,洋铁酸模.R.patientia,皱叶酸模R.crispus,单瘤皱叶酸模R.crispus var.unicallosus及酸模R.acetosa的根进行显微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将植物生长调节剂施加于一年生毛脉酸模植株,观察其对毛脉酸模根中蒽醌类成分及酸模素和生物量的影响。选用矮壮素、萘乙酸采用叶面喷洒方式分别以高中低浓度施加于一年生毛脉酸模植株,随机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矮壮素、萘乙酸对毛脉酸模根中大黄酚苷、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影响,对毛脉酸模根中酸模素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对毛脉酸模根中大黄酚苷、大黄酚、大黄素、酸模素、大黄素甲醚的产量和生物量有显著性影响。因此,本研究对提高毛脉酸模的质量与产量有重要意义,为毛脉酸模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欧洪  李娜  胡亮  王婷  何静  王光志 《中草药》2016,47(15):2741-2746
目的明确四川江油地区栽培乌头霜霉病病原菌乌头霜霉Peronospora aconiti rDNA-ITS和28 S rDNA D1/D2区序列,为病害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病株收集病原菌分生孢子及菌丝,提取DNA,扩增rDNA-ITS和28 S rDNA D1/D2片段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构建邻接(neighbor-joining,NJ)发育树分析病原菌种类。结果检测出的病原菌rDNA-ITS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霜霉属P.pulveracea、P.aparines相似度为94%,28 S rDNA D1/D2区序列与霜霉属P.pulveracea、P.ficariae、P.bulbocapni相似度达97%。结论分子rDNA-ITS和28 S rDNA D1/D2区序列鉴定的结论和形态学鉴定的结论一致,乌头霜霉病病原菌为霜霉科霜霉属乌头霜霉Peronospora aconiti Yu,其rDNA-ITS和28 S rDNA D1/D2区序列可用于该病原物的鉴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我国特有属药用植物裸蒴Gymnothec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以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裸蒴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一个苯酚衍生物,鉴定为(7R)-苯甲酸-7-对羟苯基-乙二醇-8-单酯.结论 该苯酚衍生物为首次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裸蒴酚甲.  相似文献   

13.
通过MCI树脂、Sephadex LH-20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华南木姜子乙醇提取中的水溶性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阿朴菲型生物碱,经MS和NMR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2,9-二羟基-1,10-二甲氧基-4,5-二氢-7酮-阿朴菲碱(1),樟苍碱(2),N-甲基樟苍碱(3),异南天竹种碱(4),异紫堇定碱(5),去甲异紫堇定碱(6)。化合物 1 为一新化合物。化合物2~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研究狗脊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狗脊中的化学成分,并采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1个新的酚性成分,即4-O-咖啡酰-D-葡萄糖被分离得到,其结构通过1D,2D NMR和ESI-MS鉴定.结论:4-O-咖啡酰-D-葡萄糖首次从狗脊中分离得到,该化合物为新的酚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苗药三两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以正己烷-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水(6∶1.2∶7.1∶1)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组成溶剂系统对苗药三两银中的总碱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结果:从其总碱部分分离得到3个甾体类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为:海南野扇花碱D (sarcovagine D,1)、富贵草碱G(physamine G,2)和富贵草碱H (physamine H,3).结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  相似文献   

16.
窝儿七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琛  史鑫波  侯青  宋忠兴 《中草药》2019,50(21):5193-5197
目的研究窝儿七Diphylleiasinensis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结合1D/2DNMR、MS、I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窝儿七中共分离得到7个木脂素,分别鉴定为山荷叶素A(1)、(1S,2R,5S,6R)-2-(4-hydroxyphenyl)-6-(3-methoxy-4-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2)、(7S,8R,7′S,8′R)-3,4,3′,4′-tetramethoxy-9,7-dihydroxy-8.8′,7.O.9′-lignan(3)、(-)-落叶松脂醇(4)、vladinol D(5)、鬼臼毒酮(6)、爵床脂素A(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首次从窝儿七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皱盖假芝Amaurodermarude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发现新的活性化合物。方法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皱盖假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乙氧基-E-3-(3,4-二羟基苯亚甲基)-5-(3,4-二羟基苯基)呋喃-2-酮(1)、七叶内酯(2)、咖啡酸(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皱盖假芝素A。  相似文献   

18.
运用各种色谱技术对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地黄的地上部分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3-hydroxy-4-(4-(2-hydroxyethyl)phenoxy)benzaldehyde(1),异香草酸(isovanillic acid,2),邻苯二酚(pyrocatechol,3),glutinosalactone A(4),金圣草黄素(chrysoeriol,5),芹菜素(apigenin,6),木犀草素(luteolin,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蓝萼香茶菜总二萜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分4组,A:假手术组;B:缺血/再灌注(I/R)组;C:复方丹参滴丸(DS)对照组;D:蓝萼香茶菜总二萜(TD)组。术前7 d A,B组灌胃蒸馏水5 mL·kg-1·d-1,C组灌胃DS 37.8 mg·kg-1·d-1,D组灌胃TD 4.76 mg·kg-1·d-1。末次给药1 h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作兔在体心肌I/R模型。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结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C组和D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10.93%和9.87%,与B组(18.40%)相比,AI均明显下降(P<0.05),但C组和D组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分析Bcl-2的吸光度(A),C组为41.03,D组为52.09,均明显高于B组(29.47),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B组相比,C组和D组Bax的A明显下降(P<0.05),且C组和D组Bcl-2和Bax无明显差异。与假手术组相比,B组光镜和电镜下结构损伤程度明显高于C组和D组。结论: TD能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细胞凋亡,提示该药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黄瑞香中化学成分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方法:以黄嘌呤为底物,别嘌呤醇为阳性药,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瑞香中的化学成分木犀草素,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daphnodorin A(3),瑞香苷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对上述化合物进行酶抑制类型考察。结果:黄瑞香中化学成分木犀草素,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daphnodorin A,瑞香苷对黄嘌呤氧化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为非竞争性抑制,木犀草素、瑞香苷为竞争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结论:黄瑞香中的黄酮类和香豆素类成分能够较好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为黄瑞香治疗痛风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