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近年来不断有关于红斑狼疮(LE)/扁平苔藓(LP)重叠综合征的文献,但尚未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光化性扁平苔藓(ALP)重叠的病例报道.2003年8月我科收治了一例妊娠合并SLE/光化性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斑狼疮患者TRUST试验阳性与抗核抗体ANA阳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19例ANA阳性的红斑狼疮患者,采用TRUST试验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析TRUST阳性患者中ANA滴度与型别分布状况。结果:红斑狼疮患者中TRUST阳性8例,阳性率为3.7%,其中ANA为均质型的患者阳性率显著多于其他类型(P<0.05),不同ANA滴度患者TRUST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红斑狼疮患者TRUST检测阳性可能与AN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酶免疫斑点(ELISPOT)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107例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血清中的ANA阳性率及核型、AMA阳性率及亚型AMA-M2、AMA-M4和AMA-M9的阳性率、CENP-B和Scl-70的阳性率,分析AMA-M2和CENP-B在CREST综合征中的重叠阳性率,同时记录AMA-M2和CENP-B 重叠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实验室指标,探讨AMA-M2与CENP-B重叠阳性在CREST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分型、实验室资料等方面对局限性硬皮病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研究其临床分型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2013年1月—2014年4月门诊就诊的522例局限性硬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19.6±16.1)岁,平均病程为(5.6±6.3)年,男女比例为1.0∶2.1。临床亚型中,斑块状硬斑病(44.4%)最常见,其次为线状硬斑病(32.6%)、深部硬斑病(17.0%)、泛发性硬斑病(6.1%)、致残性硬斑病(4.0%)、点滴状硬斑病(2.3%)、瘢痕性硬斑病(0.6%)、大疱性硬斑病(0.2%)。7.3%表现为混合型。30.69%的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其中泛发性硬斑病、混合型硬斑病、深部硬斑病阳性率较高。结论:局限性硬皮病临床表现上差异较大。实验室检查中,ANA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组织病理方面,深部硬斑病、部分线状硬斑病、部分泛发性硬斑病和致残性硬斑病累及筋膜,其他亚型间皮损组织病理上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红斑狼疮(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以炎症为表现的结缔组织疾病,常累及多个脏器和器官,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而多变.常以缓解和复发交替出现,病程呈慢性迁延.多见于女性。有时与其他结缔组织病如皮肌炎、硬皮病等重叠出现。LE是一个病谱疾病,病谱的一端为DLE,病变主要限于皮肤,另一端为SLE伴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中间有很多亚型,如DDLE、LET、深在性红斑狼疮、SCLE、新生儿红斑狼疮、ANA阴性的SLE等。  相似文献   

6.
报告阿维A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封包治疗扁平苔藓-红斑狼疮重叠综合征1例.患者女,72岁.双足跟反复糜烂34年.皮肤科检查:双足跟水肿性红斑散在糜烂,皮损组织病理符合扁平苔藓组织病理表现.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ANA)(+),滴度1∶80,均质型,抗双链DNA抗体(+),抗SS-A抗体(+),滴度1∶4.诊断:扁平苔藓-红斑狼疮重叠综合征.给予口服阿维A30 mg/d,0.1%他克莫司软膏局部封包治疗,皮损好转明显.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0例,其中狼疮活动者15例,非活动性者25例。慢性红斑狼疮13例,其中损害广泛分布者7例,局限性6例。在93.3%(14/15)的活动性SLE患者的血清中用聚乙二醇沉淀法找到免疫复合物型物质。在非活动性SLE中有此物质者44.0%(11/25),广泛性慢性红斑狼疮为83.3%(5/6),局限性慢性红斑狼疮42.9%(3/7)。试验结果说明存活动性SLE和广泛性慢性红斑狼疮中免疫复合物的阳性率均很高。此外在SLE聚乙二醇沉淀法和补体消耗试验二种方法所取得的结果相一致。而在慢性红斑狼疮中二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明显的平行关系。采用交联葡聚糖G—200的凝胶过滤法分别在1名SLE和1名广泛性慢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的巨分子带发现数个抗补体峰,这些具有  相似文献   

8.
分析国内近20年发表的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38篇文献,共57例,其中女47例,男10例,平均(26.6±11.8)岁;典型皮损为暗红色斑疹或正常皮肤上出现水疱大疱;常累及血液系统(64.9%)、肾脏(61.4%)及关节(57.9%);ANA阳性率为100%、dsDNA阳性率为66.7%、Sm抗体阳性率为59.6%;89.1%患者症状得到控制,其中23.6%患者单用糖皮质激素有效,76.4%患者联用DDS或其他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报道1例红斑狼疮-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患者女,55岁,全身散在红斑、色素异常伴光敏感、关节痛1年余。皮肤专科检查:头皮部、面部、颈部、前胸V字区、后背、双上肢伸侧可见形状不规则片状紫红斑,边界清,表面见色素沉着、色素减退。右手小关节、右侧腕关节、双侧膝关节压痛。查抗核抗体11项:抗核抗体ANA阳性,抗SSA抗体阳性,抗SSB抗体阳性。背部皮损病理提示角化过度,颗粒层楔形增厚,棘层萎缩变薄,灶性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符合扁平苔藓。诊断为红斑狼疮-扁平苔藓重叠综合征(LE-LP综合征),入院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炎及羟氯喹降低光敏性等药物治疗,皮疹较前消退后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及其与病程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住院儿童SLE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统计分析其发病率及与病程的关系。结果 :儿童SLE以发热、面部红斑、关节痛、全身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 ,发生率分别为 1 0 0 %、96 2 %、92 3%和84 6 %。血清免疫学检查中ANA阳性率最高 (84 6 % ) ,其次为Sm抗体 ,(4 2 3% )。胸片提示 34 6 %的患者有肺部感染。在病程≤半年组与病程 >半年组间各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异常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结论 :病程的长短对儿童SLE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按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分组研究。对儿童SLE应加强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盘状红斑狼疮(DLE)和扁平苔藓(LP)是两种独立的疾病,都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表现。作者报道了6例兼有DLE和LP特点的患者。临床表现可见下面三种皮损:LE样损害,苔藓样丘疹及疣状损害。所有患者都具有DLE样损害,为界限清楚、青紫色的、部分萎缩的硬斑,常有毛囊性角化过度和脱屑,偶尔有毛细血管扩张小点。  相似文献   

12.
口腔扁平苔藓(LP)在人群中发病率几达1%,一些患者只有无症状的白色损害,也不都侵及其它鳞状上皮组织;而一些患者常有疼痛,特别是伴有萎缩和糜烂者,或并发剥脱性齿龈炎时。与皮肤 LP不同,口腔病变倾向于慢性,对范围不大的不易发现的口腔损害只有任其存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ANA及抗ds-DNA与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400例首诊SLE住院病例根据SLEDAI计分按病情分为基本无活动组、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及重度活动组,从ANA和抗ds-DNA的阳性率和水平两方面来分析各组ANA及抗ds-DNA的特点。结果ANA,抗ds-DNA阳性率分别为98.00%,68.50%;各病情活动组间ANA和抗ds-DNA的阳性率和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ANA及抗ds-DNA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出院时明显好转。结论ANA及抗ds-DNA水平与SLE病情活动度未见明显关联;ANA及抗ds-DNA水平是评定治疗反应与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红斑狼疮/扁平苔藓(LE/LP)重叠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我们用异维A酸治疗有效1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17年前在双侧耳前出现大片红斑,境界清楚,表面有鳞屑,不易剥脱,有时瘙痒,无关节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LP,未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2例糜烂性扁平苔藓(LP)伴潜在性HBV感染具有循环抗表皮细胞核抗体的患者.例1.女性,64岁,口腔粘膜糜烂性LP及四肢LP皮损伴慢性肝炎早期硬化,HBsAg阴性,但抗HBs及抗HBc抗体阳性.例2.女性,53岁,口腔粘膜糜烂性LP及左颞部基底细胞癌(经病理证实),HBsAg阴性,但抗HBs及抗EBVIgG抗体阳性.2例患者的损害病理检查均示LP改变.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示表皮细胞核内有斑点状IgG沉积.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查示:以大鼠肝为底物抗核抗体(ANA)阴性,以猴食道为底物ANA阳性.  相似文献   

16.
口腔扁平苔藓(LP)与皮肤LP不同,口腔病变往往呈慢性,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LP与其它口腔疾病,特别是与盘状红斑狼疮及粘膜白斑需要通过活检来鉴别.在排除任何已知原因(例如药物)后,有症状的口腔LP通常是局部外用(偶尔行病损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氢化考的松、去炎松、肤松轻、倍他米松或强的松龙制剂均证实有效,甚至这些制剂中某些作用较强及较有效的药物大约应用3周左右是不会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但是由于口腔LP需治疗数月之久,因此人们仍然担心其对肾上腺的抑制作用.对严重糜烂型的LP偶需全身使用皮质类固醇或硫唑嘌呤.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ANA、抗dsDNA、ANCA、抗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的价值。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抗dsDNA、ANCA,采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ENA多肽抗体。结果:检测170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88.2%,抗dsDNA阳性率为66.5%,ANCA阳性率为55.2%,抗ENA多肽抗体阳性率为73.5%。SLE患者组ANA、dsDNA、抗ENA多肽抗体、ANCA4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NA、抗dsDNA、ANCA、抗ENA抗体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并能提高对SLE诊断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对SLE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36例扁平苔藓(LP)的临床、组织病理(HP)、免疫病理(IF)、免疫印迹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6例LP的临床资料,HPI、F、免疫印迹检查结果。结果:36例LP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12~63岁,病程1周至20年。HP诊断LP的敏感性是72.5%,一些特殊类型如色素性LP、光化性LP、肥厚性LP、毛发LP、大疱性LP、LE/LP重叠综合征等各有其特点。IF诊断LP的敏感性是75%,在IF中,Ig、C3各有11例和10例在基底膜带(BMZ)沉积,其中2例血清中检测出抗BMZ抗体。免疫印迹检查中,在表皮提取的抗原上4例类天疱疮样扁平苔藓(LPP)均出现阳性反应条带,其中2例240 kDa,2例200 kDa,3例180 kDa。结论:LP并非少见,其临床类型很多,HP和IF检查是确诊LP的主要依据。泼尼松、氨苯砜、反应停联合治疗LP有肯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 红斑狼疮(LE)-扁平苔藓(LP)重叠综合征比较罕见,近年笔者经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42岁。1980年无明显诱因。口唇红斑、糜烂、灼痛,经久不愈。1983年症状加重,耳轮、手背角化性红斑,颊粘膜白斑,但无发热和关节肿痛。口腔医院行唇红皮损活检,诊断DLE,口服氯化喹啉有效,近年指背、足跟渐被累及,呈增殖性红斑,时有溃疡。1989年  相似文献   

20.
61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实用价值和特点.方法ANA和抗ds-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底物为小鼠肝肾印片;ds-DNA抗体的实验基质为血鞭毛虫属的绿蝇短膜虫;抗ENA抗体检测采用酶免疫斑点(条带)实验.结果ANA阳性率为98.05%,ds-DNA抗体阳性率为60.10%,抗Sm抗体阳性率为46.58%,均高于其他自身抗体的阳性率,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17.00,P<0.05).结论ANA作为SLE重要的一类抗体,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是SLE的重要标志性抗体,三种抗体联合测定可提高SLE的检出率,对SLE病情的诊断、分型、治疗、追踪和预后判定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