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式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98例AMI患者,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98例AMI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为(62.49±8.49)分,其中心理弹性良好37例(37.76%),心理弹性差61例(62.2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自我效能、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患者心理弹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婚姻状况、家族史、冠心病史、病变血管支数、吸烟史与患者心理弹性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女、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2500元、家庭居住地农村、自我效能<20分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AMI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弹性有待提高,其受年龄、自我效能、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现状,探讨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6月于湖南省某三甲医院就诊的216名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一般心理弹性量表(CD-RIS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癌症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SUPPH)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的总得分为(62.07±5.21)分;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在受教育程度、家庭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病情了解程度及治疗方式等5个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关系(P0.05),并且家庭人均月收入、受教育程度、自我减压和正性态度、家庭支持可正向预测心理弹性(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得分处于较低水平,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会影响其心理弹性,较高的自我效能和较好的社会支持会正向促进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及创伤后成长的因素,并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临床确诊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10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并填写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月收入、不同子女情况脑卒中患者组间CD-RIS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病程的脑卒中患者组间PTG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月收入及医疗方式的脑卒中患者组间G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创伤后成长均是影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CD-RISC评分与PTGI评分及各维度个人增强、新的可能性、人生感悟、自我改变评分和GSES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心理弹性、创伤后成长及自我效能感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及经济情况等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可以制订相关对策进行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和自我效能感,促进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行乳腺切除术后心理一致感、自我护理能力水平,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232例行乳腺切除术后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心理一致感平均得分为(64.25±10.52)分,处于中等水平;心理一致感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P<0.05)。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经济负担及心理一致感的3个维度均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重视患者的心理一致感,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兆早产孕妇的正念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66例先兆早产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先兆早产孕妇正念水平得分为(53.99±10.7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不良孕产史的先兆早产孕妇正念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先兆早产孕妇正念水平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感、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有无不良孕产史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总变异的43.9%。结论:先兆早产孕妇正念水平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不良孕产史、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是先兆早产孕妇正念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理弹性的现况,分析心理弹性与人口学特征、疾病特点、应对方式、人格特质、自我效能、家庭关怀的关系,探索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理弹性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上海某三甲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37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大五人格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进行调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377例患者心理弹性得分平均57.66±18.02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人格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开放性、自我效能、家庭关怀度与患者心理弹性呈正相关(P<0.05);人格神经质与患者心理弹性呈负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积极应对、人格外倾性、家庭关怀度、责任感为影响患者心理弹性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偏低。无职业、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心理弹性较低。临床护理人员应加强该人群的心理状态评估,早期识别心理弹性水平低的患者,护士应指导患者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激励患者的自我效能,鼓励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家庭关怀,共同促进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自我怜悯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在医院收治的195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自我怜悯量表(SC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以及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评估患者SCS、GSES及APGA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SCS评分水平与GSES、APGAR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CS评分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195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自我怜悯得分为67.11±10.27分;自我效能得分为22.31±4.98分;家庭关怀指数得分为5.51±1.51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自我怜悯与自我效能评分和家庭关怀指数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自我效能以及家庭关怀指数均为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自我怜悯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体变异度的33.0%。结论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自我怜悯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自我效能以及家庭关怀指数均为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自我怜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6—10月,选取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38例脑卒中患者照顾者,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及照顾准备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得分为57.35±10.47分,照顾准备度得分为21.07±5.16分,Barthel指数得分为64.77±29.3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患病次数、照顾者性别、年龄、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和照顾时间心理一致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病次数、巴氏指数、人均月收入、与患者关系及照顾准备度是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得分有待提高,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患病次数、患者自理能力、人均月收入、与患者关系及照顾准备度是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现况,分析患者自我效能感低下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收治的96例DIE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调查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依据调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组与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组,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DIE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下的影响因素。结果:96例DIE患者中,18例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占18.75%;初步比较不同自我效能感水平患者的基线资料后,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为自变量行单项回归分析,后将全部资料纳入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工作情况(待业)、未接受规范健康教育、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和社会支持评分低是DIE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下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部分DIE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下,可能与患者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接受健康教育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社会支持水平等因素有关,重视评估与早期干预对提高DIE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文娜  王雪  杨晶娟 《妇幼护理》2022,2(11):2632-2635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滨 州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 197 例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一般资料,通过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价自我感受负担,通过疾病感 知量表评价疾病感知,分析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总体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2.61±9.27)分,处于中等 水平。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及疾病的了解程度与脑卒中患者自我感 受负担现状相关(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疾病 的了解程度为影响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探讨自我护理的相关因素与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调查量表调查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依据调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护理能力良好组与较差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良好组问卷调查各分类得分与总分均优于较差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方式、CHF病程、NYHA心功能分级为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方式、NYHA心功能分级、CHF病程为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亟待提高,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保险方式、NYHA心功能分级和CHF病程为其自我护理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肺癌患者疾病接受度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肺癌患者疾病接受度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2年6月-9月住院或门诊就诊的215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接受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肺癌患者疾病接受度总分为(22.68±4.67)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理类型、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是肺癌患者疾病接受度的独立影响因素(F=24.605,P<0.001,R2=0.650,R2=0.623)。结论 肺癌患者疾病接受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受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理类型、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的影响。医护工作者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并引导患者提高领悟社会支持感和自我效能水平,以改善患者疾病接受度,从而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耻感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5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2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影响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总分为(56.80±13.1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社会支持利用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家庭关怀度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耻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社会支持利用度、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家庭关怀度对患者的病耻感产生影响。医护人员需帮助患者,增加其各方面的支持,从而树立应对疾病的信心,降低病耻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掌控感及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3月本院肿瘤中心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4例,应用个人掌控感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心理韧性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宫颈癌患者掌控感及自我效能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应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心理韧性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家庭月收入、医疗方式、肿瘤临床分期的宫颈癌患者心理韧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掌控感及自我效能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疾病掌控感、自我效能是影响宫颈癌患者心理韧性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宫颈癌患者心理韧性因素较多,通过提高患者疾病掌控感及自我效能感将有助于促进患者心理韧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聂文芳  胡芬  丁新波  马晶  邓澜 《护理学报》2019,26(17):51-56
目的 了解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疼痛管理障碍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量表,对2018年6—12月在本院肿瘤科诊疗的112例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总均分为(3.13±0.68)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54.37±12.03)分,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总分为(69.12±15.3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否接受过疼痛管理相关培训、疾病不确定感、疼痛管理自我效能及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是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管理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53.4%。结论 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障碍处于较高水平,建议护理人员重点关注文化程度较低、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疾病不确定感较严重、疼痛管理自我效能与症状应对自我效能得分较低的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其实际情况,通过开展疼痛管理相关培训和讲座、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健康教育方法来加强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等以减少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疼痛管理自我效能和症状应对自我效能,从而减轻其疼痛管理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老年骨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入住本院骨科的160例老年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骨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低于常模(p<0.05);且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医保、伤情程度和主观支持是影响老年骨折患者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医保和主观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p<0.05),与伤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老年骨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低,而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应加强对其自我效能感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其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一致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资源调查问卷、心理一致感量表对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1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分层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一致感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一致感总分为(62.54±9.72)分,社会环境支持资源总均分为(2.90±0.53)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般资料中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介入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一致感有影响,在控制患者一般资料的影响后,社会环境支持资源中的医护团队、家人朋友、个体、邻里社区能影响患者的心理一致感,独立解释其心理一致感31.1%的变异。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一致感处于低水平,社会环境支持资源获取和利用情况不理想。医务人员应重视改善患者社会环境支持资源获取和利用现状,并根据其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介入史情况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从而增强患者的心理一致感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肺癌化疗患者健康坚韧性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86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坚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肺癌化疗患者健康坚韧性得分(114.51±18.2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理分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总分是健康坚韧性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43.8%。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健康坚韧性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医护人员需重点关注男性、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病理分期高的患者,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患者的健康坚韧性,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江西省乐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37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信息寻求行为量表(HISB)、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CDSES)、慢性病健康素养量表(HeLM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37例老年COPD患者HISB平均得分(123.24±15.6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自我效能低、健康素养低和消极应对是影响老年COPD患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低,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自我效能、健康素养和应对方式等因素制订并实施个体化健康宣教和干预方案,以提高患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2年1—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济南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31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简明老年抑郁量表进行调查, 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重逐步回归分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得分为(42.26±7.86)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家庭人均月收入、抑郁、面对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亟需关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现状,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促进积极应对方式, 改善抑郁状况, 以降低其自我调节疲劳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