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后段玻璃体手术的术中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后段玻璃体手术,以玻璃体切除为基础,联合多种手术操作去除眼内玻璃体、视网膜病灶和病变组织,治疗玻璃体混浊、复杂的视网膜脱离、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球内异物等眼病[1]。此类手术操作难度大,所需显微器械多且比较复杂,故要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不仅要求手术者...  相似文献   

2.
邵瑛  贺明珍李勇 《护理研究》2007,21(12):3349-3350
标准的20G玻璃体手术,极大地改善了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预后,但由于手术本身的一些特点,手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并发症,特别是许多并发症直接与巩膜切口密切相关。25G经结膜无缝线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具有微创性和操作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晚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125只眼)晚期PDR患者施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后1~3个月间接眼底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复查。分析手术后视力改进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提高93只眼占74.4%,术后主要并发症有玻璃体再出血,视网膜脱离,高眼压.葡萄膜炎症。并发性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神经萎缩。【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目前治疗晚期PDR的有效方法.精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及时辅以激光治疗,是保证术后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注气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玻璃体腔注气和玻璃体手术中联合注气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气体是视网膜玻璃体手术中最常用的填塞物,应用目的:一是利用气体的浮力使视网膜复位于色素上皮细胞;二是利用气泡表面张力封闭视网膜裂孔;三是利用气泡来调节术中、术后的眼压。但由于注气操作本身在眼内作用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在术后护理上有其特殊要求。1998~2001年本院共有174例玻璃体手术,其中玻璃体腔注气和玻璃体手术中联合注气手术64例,现将我们的护理措施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网膜玻璃体手术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的开展,给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带来了希望。为了解手术治疗和护理,本文就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的各种术式操作和护理进行了较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伴随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进步,人们发现一些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变化密切相关。年龄相关性玻璃体不完全后脱离或病理状态的玻璃体视网膜粘连会诱发玻璃体积血、黄斑前膜、黄斑裂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疾病。手术治疗是现阶段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疾病的主要方法,术中力求完全切除玻璃体以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粘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玻璃体视网膜粘连紧密的病例会明显增加手术难度,且术中及术后出现出血、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几率更  相似文献   

7.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具有损伤小、效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2004年3-12月开展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病变、视网膜病变以及黄斑病变的有效手术方法,是精细而复杂的眼显微外科手术,此手术难度大、眼内操作时间长、组织损伤重、术后并发症多,且病情严重,手术的成功除了术者熟练高超的技术外,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我院2009年1月~11月实施玻璃体切割手术65例,通过围术期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背景: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已知多种危险因子与其有关, 也有报道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B 级患者手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加重。但对于玻璃体动态性变化所起的危险作用较少讨论。目的: 分析影响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巩膜扣带术后复位的玻璃体相关危险因子, 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设计: 回顾性分析。单位: 暨南大学医学院深圳眼科中心, 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科。对象: 选择 1990- 01/1999- 12 在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科行巩膜扣带术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B 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 440 例 449眼,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法: 应用三面镜检查与 B 型超声波扫描观察患者玻璃体情况及其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的关系。观察分析玻璃体变化影响手术成功的危险因子。玻璃体病变与玻璃体后脱离经 B 型超声波扫描确认。玻璃体病变程度分为 5 组: 正常玻璃体组、玻璃体液化组、玻璃体浓缩组、玻璃体牵引组及玻璃体混合性病变组。玻璃体后界膜变化分为 3 组: 无玻璃体后脱离组, 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组及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组。视网膜脱离复位≥ 6 个月为解剖复位成功。主要观察指标: ①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②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失败的危险因子。结果: 连续随访 6 个月以上及病历记录、临床观察资料符合要求者 426例 435 眼。①巩膜扣带术后 394 眼(90.6%) 首次手术视网膜复位; 再次手术成功 39 眼, 总计 433 眼(99.5%) 视网膜复位。平均随访(41.1±18.3)个月。②玻璃体状态中与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失败有关的危险因子包括玻璃体浓缩、玻璃体牵引以及 2 种或 2 种以上的混合性状态。③玻璃体与视网膜界面的关系中与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失败有关的危险因子包括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和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结论: 玻璃体状态与玻璃体后界面变化是影响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复位成功的危险因子, 手术前了解其改变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基底部以后玻璃体与视网膜的相互分离称为玻璃体后脱离(PVD)。PVD可以改善部分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预后,缩短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本研究通过玻璃体腔内注射纤维蛋白溶解酶(以下简称纤溶酶)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大鼠玻璃体视网膜结构改变,以进一步了解PVD的形成机制,为临床诱发出完全陛PVD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球内异物、各种玻璃体积血性疾病、白内障晶状体脱位、黄斑部疾病及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我院从2004年3月-2006年1月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286例,现将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回顾分析427例患者(445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病例资料,总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42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未发生术前、术中及术后严重全身并发症,无眼部术后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致盲原因,大约25%的糖尿病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其合并严重的玻璃体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糖尿病病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是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适应症.随着眼科手术设备的更新和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病变取得巨大进步,不仅清除玻璃体积血,切除增生组织,恢复屈光间质清晰及治疗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还可防止新生血管的过度生长,对术后视力改善,稳定病情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手术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显微手术。20年来,随着眼科显微技术的发展,显微器械的更新,它不再局限于以清除玻璃体混浊为主,而且已发展到分离、清除视网膜前膜剥离,从服内途径进行视网膜光凝及冷凝,气液交换,硅油/气或液交换,限内排液及视网膜切开等操作。同时,眼内填充物,包括空气、惰性气体、硅油、过氧化碳液体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了玻璃体手术的开展,使玻璃体手术向更高、更难、更新的方向发展,这就向手术护士的配合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才能使手术顺利进行,现将我们的配合情况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1996年1月~1997年…  相似文献   

15.
佟岩  李喜丹  栾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431-3431
目前,玻璃体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此项手术具有手术难度大、眼内操作时间长、组织损伤重等特点。手术成功关键除了先进的设备、熟练高超的技术外,手术前后护士的精心护理也十分重要。现将2006—2008年我院收治的76例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脱离(RD)是一种严重致盲性疾病,手术能解除玻璃体牵引,封闭裂孔,使视网膜复位是处理RD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正确、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改善术前视网膜条件、易化手术操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视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病区从2003年8月~2004年8月共收治视网膜脱离患者357例,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瑛 《护理与康复》2019,18(2):98-98
<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在历经数十年发展后,已步入微创时代[1]。由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难度大和精度高,与之相对应的显微器械和各种操作手柄也较多,尤其是使用23G和25G玻璃体切除器械包,由于手术器械与各种操作手柄头过细、过软,易弯曲损坏,及手术器械台空间有限,使得器械台上各种操作手柄、导管、器械放置杂乱,大多叠加放置在一起,在紧张的手术状态下,无法快速准确地传递所需物品。2016年10月,笔者设计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眼科显微手术的发展,通过采用常规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眼内填充(气体、硅油、重水置换)。使难治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疗效大大提高。由于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较长,对眼球干扰大。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大,因此术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对51例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年龄偏大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患者中往往合并有白内障,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白内障,有报道为75%的患者术后不久就必须再次行白内障手术[1]。本次研究探讨超声乳化术吸除白内障联合23G玻璃体手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为了配合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的开展,探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患者系统的护理措施,达到巩固疗效,促进康复的目的。对43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42例患者视网膜平伏,36例视力提高,只有7例出现短暂眼压升高,3例术后玻璃体积血,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说明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尤其是术后俯卧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和病情观察,对巩固手术疗效及促进病人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