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和甲酰化酶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临床分离的170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5种主要的AMEs基因和2种甲酰化酶基因。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的AMEs基因携带率较高(94.71%),其修饰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aac(3)-Ⅱ 77.6%、aac(6')-Ⅰ 41.2%、ant(3″)-Ⅰ 40.0%、aph(3')-Ⅵ 21.8%、aac(3)-Ⅰ 0.0%,同时携带2种或2种以上AMEs基因的菌株占63.53%,甲酰化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rmtD 1.8%、rmtA 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中AMEs基因携带率较高,同一菌株携带多个不同的AMEs基因现象较多;甲酰化酶基因携带率极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本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AGs)的耐药情况,并分析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的检出情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75株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B纸片扩散法对6种AGs做药敏试验以及采用PCR技术检测AMEs基因.结果 在临床分离的75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37株(49.33%).产ESBLs菌耐药情况:依次为庆大霉素(78.38%)、链霉素(70.27%)、卡那霉素(62.16%)、妥布霉素(50.05%)、奈替米星(18.92%)、阿米卡星(10.81%).与非产ESBLs菌株比较,除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产ESBLs菌中耐多药模式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菌携带AMEs基因检出情况:共检出5种基因,其中以aac(3)-Ⅱ(64.86%)和aac(6')-Ⅰ(45.95%)为主,未检出aac(6')-Ⅱ.除ant(2")-Ⅰ和aac(3)-Ⅰ外,其余3种基因检出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且两基因携带率也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 ESBLs的产生可使大肠埃希菌对AGs的耐药情况加重.  相似文献   

3.
革兰阴性杆菌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调查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 建立检测AMEs基因的PCR法,检测临床分离的20株革兰阴性杆菌9种AMEs基因。结果 20株革兰阴性杆菌中6株检出AMEs基因(30%),同一菌株可产生2种以上AMEs,且不同菌株产生的AMEs有很大差异。3株表型为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但检出AMEs基因;8株表型为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但9种AMEs基因检测为阴性。本研究肺炎克雷伯菌的aac(3)-Ⅱ、大肠埃希菌的Bile(6’)-Ⅰ、铜绿假单胞菌的aac(3)-Ⅱ和ant(2”)-Ⅰ基因已成功注册GenBank。结论 产生AMEs是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之一。不同菌株产生的AMEs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用PCR法检测16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和5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对阳性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54株菌中51 株AMEs基因阳性,检出率为94.4% ,28 株甲基化酶基因阳性,检出率为51.9% .共检出5 种AMEs基因:ant(3″) -Ⅰ、aac(3) -Ⅱc、ant(4′) -Ⅰa、aac(6′) -Ⅰb和ant ( 2″) - Ⅰa,阳性率分别为 66.7% 、 38.9% 、 31.5% 、31.5%和16.6% ;2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和ar-mA,阳性率分别为29.6%和29.6% ,其余基因均未检出.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一致.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基因为ant(3″)-Ⅰ、aac(3)-Ⅱc、ant(4′) -Ⅰa、aac(6′)-Ⅰb和ant(2″)-Ⅰa以及rmtB, armA.  相似文献   

5.
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型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特点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型。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异帕米星、卡那霉素6种抗生素对23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法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结果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对23株铜绿假单胞菌MIC50、MIC90均为256 mg/L,耐药率分别为100%和91.3%。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妥布霉素及奈替米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6.6%、65.2%、69.6%和78.3%。23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4种修饰酶基因,其中aac(3)-Ⅱ基因型12株,aac(6′)-Ⅰ基因型11株,ant(2″)-Ⅰ基因型6株,ant(3″)-Ⅰ基因型9株;12株菌株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基因型,1株菌株同时具有4种基因型。结论成都地区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高,主要有aac(3)-Ⅱ、aac(6′)-Ⅰ、ant(2″)-Ⅰ和ant(3″)-Ⅰ四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2005年8月至2007年7月临床分离的88株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修饰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用Kirby-Bauer(K-B)药敏试验分析88株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3种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敏感性,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扩增常见的8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结果这88株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同时对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耐药的有19株,占21.6%(19/88);同时对这3种抗生素都敏感的有12株,占13.6%(12/88);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2%,69.3%和58%,敏感率分别为70%,22.7%和23.9%。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aac(3)-Ⅰ和ant(4′)-Ⅱ未检测到;其余6种基因中,aac(3)-Ⅱ,ant(2″)-Ⅰ,aac(6′)-Ⅰ,aac(3)-Ⅲ,aac(3)-Ⅳ和aac(6′)-Ⅱ)的检出率分别是2.3%,5.7%,8%,11.4%,11.4%和12.5%。结论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携带率不是很高,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情况却很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中Ⅰ类整合酶基因(int Ⅰ 1)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inoglycoside-modifying enzymes,AMEs)基因分布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 int Ⅰ 1及6种 AMEs 基因 aac(3)-Ⅰ、aac(3)-Ⅲ、aac(6′)-Ⅰ、ant(3″)-Ⅰ、ant(2″)-Ⅰ和 aph(3′)-Ⅵ。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噻吩完全耐药,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氨基糖苷类耐药率分别为1.7%、1.7%和86.7%。60株菌中,int Ⅰ 1、aac(3)-Ⅰ、aac(6′)-Ⅰ、ant(3″)-Ⅰ、ant(2″)-Ⅰ和 aph(3′)-Ⅵ基因 PCR 扩增阳性株数(%)分别为35(58.3%)、31(51.7%)、33(55.0%)、36(60.0%)、12(20.0%)和2(3.3%),aac(3)-Ⅲ均阴性。结论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耐β内酰胺类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int Ⅰ 1及 AMEs 基因携带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分布.方法:采用Kirby-Bauer(K-B)纸片法检测38株产 ESBLs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奈替米星4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应用PCR方法检测这38株菌6种氨基糖苷钝化酶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Ⅱ、aac(6′)-Ib-cr、ant(2″)-Ⅰ、ant(3″)-Ⅰ.结果:38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阿米卡星28.9%,奈替米星39.5%,庆大霉素76.3%,妥布霉素76.3%;aac(3)-Ⅱ、aac(6′)-Ib-cr、ant(3″)-Ⅰ、ant(2″)-Ⅰ阳性率分别为63.2%,36.8%,10.5%,2.6%.未检测出aac(3)-Ⅰ与aac(6′)-Ⅱ基因阳性菌株.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以aac(3)-Ⅱ、aac(6′)-Ib-cr基因为主,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有一定的联系.临床抗感染过程中应该注重耐药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80株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80株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采用MH平板法测试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技术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80株大肠埃希菌呈现多重耐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57.5%-80%之间,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I、aac(3)-Ⅱ、aac(6’)-I、ant(3”)-I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20%、30%、32.5%、20%。携带1种或1种以上基因的菌株有65株(81.25%)。结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国5个地区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部分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分布情况。方法从成都、杭州、北京、上海和广州收集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使用PCR法扩增1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共收集了146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1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中有6种基因型获得阳性的PCR结果,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总检出率为65.06%,各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aac(3)-Ⅱ33.6%、aac(6')-Ⅰ15.8%、aac(6')-Ⅱ19.9%、ant(2″)-Ⅰ28.8%、ant(3″)-Ⅰ14.4%和aph(3')-Ⅵ4.8%。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其中杭州和上海6种AMEs基因均被检测出,成都和北京检测出4种AMEs基因,广州的IRPA中仅检测出3种AMEs基因。结论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高;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型在中国5个地区间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长春地区部分医院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分布和类型,为抗生
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琼脂稀释法筛选出阿米卡星与庆大霉素的耐药菌株,采用聚合
酶链式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耐药菌株所携带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类型。结果:69株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与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4.9%和87.0%,其中63株 (91.3%) 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基因类型包括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和
ant(2")-Ⅰ,阳性率分别为4.3%、81.2%、43.5%、33.3%和13.0%;而aac (6′)-Ⅱ基因为阴性。结论:本地区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主要以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和ant(2")-Ⅰ  5种类型存在,其中以aac(3)-Ⅱ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最为常见。合理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于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8医院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RPA)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存在状况.方法:在2003年9月至2004年10月间从临床分离30株MRP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种AMEs基因[aac(3)-Ⅰ、aac(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和aph(3')-Ⅵ].结果:30株MRPA中各种AMEs基因的阳性株数(阳性率)分别为aac(3)-Ⅱ23株(76.7%)、aac(6')-Ⅰ 1株(3.3%)、aac(6')-Ⅱl0株(33.3%)、ant(3")-Ⅰ 16株(53.3%)、ant(2")-Ⅰ 8株(26.7%),而aac(3)-Ⅰ、aac(3)-Ⅲ、aac(3)-Ⅳ和aph(3')-Ⅵ均为阴性.基因总阳性率为86.7%(26/30).结论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AMEs基因携带率很高,至少存在5种AMEs基因,分别为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和ant(2")-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测定临床分离的4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技术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40株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多重耐药,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b和aac(6')-Ⅱ的阳性率分别为12.5%、75.0%、7.5%和10.0%.携带2种或2种以上基因的菌株有10株(25.0%).结论 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烟台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6SrRNA甲基化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自2006年1-6月间烟台地区住院病人标本中分离出30株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K-B)法测定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法检测16SrRNA甲基化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3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6SrRNA甲基化酶(armA、rmtA、rmtB、rmtC、rmtD、rpmA)基因均为阴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3)-Ⅱ基因阳性株6株、aac(6′)-Ⅱ基因阳性株14株、ant(3″)-Ⅰ基因阳性株11株、ant(2″)-Ⅰ基因阳性株1株;aac(3)-Ⅰ和aac(6′)-Ⅰb基因均为阴性。结论烟台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与aac(3)-Ⅱ、aac(6’)-Ⅱ、ant(3")-Ⅰ和ant(2")-Ⅰ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有关。尚未检出16SrRNA甲基化酶。  相似文献   

15.
Xiong ZZ  Wang P  Wang ZX  Li J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6):422-424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中新型氨基糖苷类乙酰转移酶基因[aac(6')-Ib-cr基因]的分布.方法 PCR检测aac(6')-Ib-cr基因并将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纸片扩散法测定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改良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和ESBLs; ERIC-PCR法进行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同源性检测.结果 81株阴沟肠杆菌中,3株aac(6')-Ib-cr基因阳性(3.7%); 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氨苄西林,头孢西丁,第2、3代头孢菌素等显示多重耐药2株产ESBLs和AmpC,1株产ESBLs;ERIC-PCR电泳图谱型显示,3株aac(6')-Ib-cr基因阳性细菌均不属于同一型别.结论 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中存在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为多重耐药、非克隆传播菌株,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16.
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基因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常州地区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基因类型及其耐药特点. 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4种药物对20株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用PCR法检测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基因. 结果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对20株鲍曼不动杆菌MIC50、MIC90均>1024mg/L,耐药率分别为100%、90%.奈替米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5%、80%.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等4种抗生素为高浓度耐药.从20株菌中检出两种修饰酶基因,其中16株带有aac(3)-Ⅰ基因,3株带有aac(6')-Ⅰ基因;3株菌同时具有上述两种基因,未检出aph(3)-Ⅵ基因. 结论常州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与aac(3)-Ⅰ、aac(6')-Ⅰ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的分布。方法 在2008年11月~2009年7月从笔者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19株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和14种AMEs基因[ant(3″)-Ⅰ、ant(2″)-Ⅰ、ant(4′)-Ⅰ a/b、aadA4/5、aadA6/16、aac(3)-Ⅰ、aac (3)-Ⅱ、aac(3)-Ⅲ、aac(3)-Ⅳ、aac(6′)-Ⅰb、aac(6′)-Ⅱ、aph(3′)-Ⅰ、aph(3′)-Ⅱb和aph(3')-Ⅵa].结果 19株中,5种基因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和aph(3′)-Ⅰ的阳性株数[阳性率(%)]分别为2(10.5%)、1(5.3%)、19(100.0%)、19(100.0%)和2(10.5%),其余15种基因均阴性;AMEs基因总阳性率为100.0% (19/19).对1株(6号菌株)aac(6′)-Ⅰb基因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证实为aac(6')-Ⅰb-cr双功能酶基因.结论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Ⅱ和ant(3″)-Ⅰ在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方法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20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TEM、SHV、CTX-M、OXA-1群、PER、VEB、GES、DHA、M IR等9种BLAs基因与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等6种AMEs基因。结果该20株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在50.0%~85.0%之间。M IR、DHA和TEM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70.0%、45.0%和55.0%,而其余BLAs基因均阴性。19株(95.0%)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6′)-Ⅰ、ant(3″)-Ⅰ、ant(2″)-Ⅰ、ant(6′)-Ⅱ、aac(3)-Ⅱ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50.0%、15.0%、10.0%、5.0%、5.0%,而anc(3)-Ⅰ基因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其β内酰胺酶基因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qacE△1-sul1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结果本组7株多重耐药的Pa菌分别检出aac(6’)-Ⅰ、aac(6’)-Ⅱ、ant(3″)-Ⅰ和ant(2″)-Ⅰ等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qacE△1-sul1型耐消毒剂基因。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相关耐药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方法采用MicroScan40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的耐药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型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型。结果 32株铜绿假单胞菌除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分别为75.9%和93.1%外,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出30株(93.7%),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和ant(2)-Ⅰ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3%、90.6%、12.5%、90.6%、90.6%和0,检出β-内酰胺酶基因28株(87.5%),TEM、DHA、OXA和IMP基因阳性率分别为62.5%、43.7、21.8%和3.1%,未检出VIM、SHV和CTX-M-9,检出OprD2基因缺失23株(71.8%)。结论广州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β-内酰胺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