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波阵面像差技术的概念,描述方法及研究进展。波阵面像差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对人眼视觉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为人眼视觉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描述波阵面像差技术发展的历史及现状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波阵面像差是衡量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重要参数,近来也被用做评价视功能的客观指标。本文就近年来波阵面像差技术在人眼视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对人眼小梁细胞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介导的NF-KB信号通路在人小梁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第3代的人眼小梁细胞血清饥饿培养24 h后,利用NF-κB的特异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 PDTC)进行预处理,或直接用H2 O2进行干预,免疫荧光方法和Wstern blot检测人眼小梁细胞NF-KB p65的表达;采用Trans AM NF-KB p65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人眼小梁细胞NF-κB p65活性。结果H2 O2处理组人眼小梁细胞NF-κB p65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DTC组H2 O2诱导的人眼小梁细胞NF-κB p65的表达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人眼小梁细胞的表达。结论外源性H2 O2可以模拟人眼的氧化应激状态,激活人眼小梁细胞的NF-κ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人小梁细胞房水流出阻力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浦公司日前推出一种模仿人眼功能的小型液体镜头.发明者认为,这种镜头可应用于袖珍相机、可拍照手机及类似内窥镜的医学仪器上,同时将加快更小型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的CD44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眼小梁细胞粘附功能的影响,探讨CD44分子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硫代修饰的CD44反义寡核苷酸,通过脂质体导人体外培养的人眼小梁细胞,RT—PCR、Western印迹及MTT法观察CD44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眼小梁细胞CD44基因表达及粘附功能的影响。结果:RT—PCR及Western印迹结果提示:CD44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人眼小梁细胞CD44表达。MTT法检测显示:CD44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眼小梁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透明质酸的粘附起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CD44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人眼小梁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透明质酸的粘附,粘附分子CD44可能参与了POAG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波前像差与屈光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波前像差,作为一种光学测量方法,最早在天文学上得到应用,测量大气引起的光学像差犤1犦。1944年开始用于测量人眼的屈光误差和高阶像差犤2犦,但由于设备复杂难以普及。随着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进展,波前像差的测量设备和方法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犤3犦。使我们能够跳出几何光学水平,对人眼的屈光矫正有了更新的认识,视野更为开阔。以下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运用像差理论,能够更全面地解释人眼的屈光异常及验光配镜中的一些问题。1什么是波前像差光是一个行进的电磁波,波前是光波的连续性的同相表面。波前垂直于行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老式前房型人工晶体,由于其设计上的缺陷(硬质闭合襻)和制作工艺粗糙,植入人眼后常产生青光眼、前房出血、色素膜炎和角膜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人工晶体,由于其新的设计和精良的制作抛光,植入人眼后具有良好的长期耐受性.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相继报道植入该型晶体取得良好效果,且无老式前房晶体的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报告26例26眼新型前房晶体植入,探讨其有效性、安全性和植入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影响人眼视敏度的主要因素,即受到光的衍射斑纹的限制;神经细胞分辩能力的限制;以及照明亮度的影响等,并通过数字计算、证明了人眼可分辨的最小视角为1分。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眼正常生理状态及近轴光学矩阵,建立人眼光学成份与人工晶体(简称:IOL)屈光度的关系。确立正常中国人眼对不同位置及形态的I0L的屈光度要求范围,结果均表现为常态分布。以避免球差影响为前提,导出IOL四个光学参数间的函数关系,为最佳I0L的设计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整合素α5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细胞计数检测法 ,对 2 0例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中的环形撕裂前囊膜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 ,取 2~ 3代细胞进行检测整合素α5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整合素α5的表达阳性率平均为 93 .3 0 % ,阴性率为 6.70 %。结论 体外培养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高表达整合素α5 ,其可能在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结膜蝇蛆病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颂雪 《黑龙江医学》2005,29(4):318-31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卫生条件的改善 ,人眼寄生虫已很少见了 ,但在农村某些地方仍然存在。笔者近年来发现 2例人眼寄生虫病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例 1:女 ,15岁。学生。于 2 0 0 3- 10 - 2 4就诊。病人自述午后在户外玩耍时 ,自觉眼前有一“飞虫”在旋绕 ,而后自觉左眼异物感较重 ,因用手揉擦后发现黑眼球上有一小虫爬行 ,即来我院就诊。既往史 :乙肝大 3阳 ,邻居有眼虫史 ,未述森林接触史 ,无与猫狗接触史。查体 :VOD :1 0 ,VOS :1 0 ;右眼结膜囊及角膜表面有长约 1mm两头稍尖的白色黑头小蛆 ,在快速蠕动爬行 ,约 10余条 ;双眼前…  相似文献   

12.
李小英  杨朝凤  李杨 《安徽医学》2024,45(3):389-393
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成为肺癌治疗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放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安全性更高、毒副作用更小、疗效更确切,彻底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模式。影像组学高通量地提取定量影像数据,捕捉人眼无法识别的潜在信息,全面反映肿瘤内部的异质性以无创预测肿瘤的分子分型及其微环境改变,对NSCLC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选择优势人群、评估治疗效果、判断预后意义重大。本文就影像组学在NSCLC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水晶眼镜对眼睛健康的影响分析视光学教研室姚进实验中心韩海生物理教研室沈行健光辐射对人眼有伤害,不同波段的光辐射因人眼各部对其吸收程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伤害。光在广义上包括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以波段来区分:760~106nm为红外线,400~760...  相似文献   

14.
强碱滴定弱酸时,突跃范围正比于弱酸的浓度与电离平衡常数之乘积CKa.因此,如果弱酸的离解常数很小,或酸的浓度很低,达到一定限度时,就会使突跃范围大小,致使弱酸不能准确进行滴定.那么,这个限度是多少呢?这与所要求的准确度及检测终点的方法有关.如用指示剂来检测终点,要求滴定的误差≤0.1%,就是说:测定到等当点前后0.1%时,人眼借助指示剂的变色才能准确判断出来.但是要使人眼判断准确,滴定到等当点前后0.1%时,溶液的PH变化一般要在0.2单位  相似文献   

15.
人眼散光以角膜散光多见,且人眼的散光68%~71.12%由角膜散光决定。角膜、晶体混合散光的患者,一般会出现两种病理症状:角膜、晶体的散光轴位不同,但符号相同;角膜、晶体的散光轴位相同,却符号相反。我院2009—02月接诊1例散光完全由晶体决定的近视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家健康》2006,(7):8-8
眼周肌肤更需防晒 最脆弱的眼周肌肤的防晒工程经常被忽略,看看很多人眼周的晒斑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也有人将面部防晒产品直接涂到眼部,殊不知含有SPF防晒指数的面部产品,对眼部肌肤来说是不堪重负的,涂抹后有可能造成极大的不适甚至会产生敏感现象。一副太阳眼镜,质量好的防晒眼霜、可用于眼部的遮瑕膏都可充当眼部的防晒品。  相似文献   

17.
谈人眼蝇蛆疾病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君 《中外医疗》2008,27(16):40-40
人眼蝇蛆病是由某些双翅目、环裂亚目昆虫--蝇的卵,幼虫进入人眼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蝇蛆病为人畜共患疾病,蝇蛆大都寄生在家畜,少数寄生于野生动物,偶然侵入人体.蝇蛆寄生于眼部时称眼蝇蛆病,主要由羊.马等牲畜的寄生蝇即鼻狂蝇、羊狂蝇等所致.  相似文献   

18.
把我们测得的人眼虹膜组织力学性质参量与兔眼虹膜组织的力学性质参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就整体而言,人眼虹膜与兔眼虹膜力学特性极为相近,没有显著差异.此结果提示人们,在研究人眼虹膜的力学特性时,采用兔眼虹膜作为标本是合适的,但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正.这可以大大地降低研究成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探索利用人体解剖数据,建立人眼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为相关的眼外伤仿真研究提供技术平台。方法收集眼组织的解剖学数据,确定眼球、眼外肌、视神经的几何尺寸和配合位置,在UG NX2.0软件中制作草图、设计零件并组装成三维实体模型,模型导入Hypermesh 8软件进行划分网格,导入ANSYS软件进行材料赋值和节点耦合,最终建立人眼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成功建立了由7 047个单元和5 642个节点组成的人眼组织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基于解剖学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有限元软件建立眼球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忠实于人体解剖学数据,为进一步进行眼眶骨折生物力学研究和眼外伤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0.
眼猪囊尾蚴病的眼部损害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猪囊尾蚴病是眼部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对人眼的损害严重,且眼部感染与身体其它部位感染常同时存在,用眼科方法查出寄生虫并给予治疗,可防止致盲,尽可能保存视力,也可防止进一步的全身性损害。用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详查外眼及眼底,结合血清学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以确诊本病,再根据眼部的体征来评估眼部的损害程度。本文通过我院在1985年~1995年收治的大理地区24例眼部猪囊尾蚴病患者从其感染途径、诊断、对眼部的损害及防治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眼猪囊尾蚴病对人眼损害严重,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正确地进行定住诊断和决定术式是成功治疗本病的关键,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