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临床研究及其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9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2例,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50例,口服安慰剂。并进行相应的动物实验观察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作用。结果治疗组肾虚衰老治疗后症状积分值,比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区别。近视力、握力、心理衰老、瞬时记忆积分等,应用六味地黄丸后均有显著改善(P<0.01);安慰剂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清过氧化脂质、肾上腺皮激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睾酮、雌二醇、细胞免疫功能等方面,治疗组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药理学研究证明,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降血压、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应激等作用。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且具有一定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药延缓衰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9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2例,口服自拟养容丸,对照组50例,口服安慰剂。并进行相应的动物实验观察养容丸延缓衰老的作用。结果:治疗组。肾虚衰老治疗后症状积分值比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区别。结论:自拟养容丸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且具有一定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灸延缓衰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00名受试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温针灸足三里、关元、脾俞、肾俞,连续治疗3个月。用积分表法观察治疗后症状积分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主症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衰老症状积分、主症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脾阳虚型有效率稍优于肾阳虚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能明显改善衰老症状。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4.
六味地黄丸在化疗中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六味地黄丸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化疗时给予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8g),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病变进展率、外围血WBC、PLT降低程度小(P〈0.05),CD8下降明显(P〈0.05),CD4/CD8比值上升明显(P〈0.01),血清IgA、IgG、IgM含量明显增高(P〈0.05);Karnofsky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化疗可抑制肿瘤进展,降低毒副反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加味青麟丸用于改善衰老症状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基本健康的老年前期和老年期115例,服用加味青麟丸者85例,设服用维生素E作为对照组30例,并按照衰老积分观察加味青麟丸的临床疗效。结果:加味青麟丸组改善衰老症状总有效率84.7%,治疗前后衰老症状积分值变化明显(P〈0.01),均优于抗衰老药维生素E。两组均有降低TC、TG、LDL的作用,加味青麟丸组降低TC、LDL优于维生素E组。加味青麟丸升高ANAE优于维生素E(P〈0.01)。两组均有降低LPO的作用,与治疗前比(P〈0.05),两组间比(P〉0.05),无明显差异。加味青麟丸组有升高SOD的作用,与用药前比(P〈0.01),维生素E组升高不明显,两组间比(P〈0.05)。结论:加味于麟丸改善衰老优于维生素E。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不同脑区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衰老模型组、天年饮用药组、阴性对照组,每组均为10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下丘脑Glu和Asp的含量。结果衰老大鼠皮质、海马、下丘脑Glu,Asp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中药天年饮可明显降低衰老大鼠各脑区Glu,Asp的含量(P〈0.05,P〈0.01)。结论中药天年饮可改善衰老大鼠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代谢,具有延缓脑老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对三苯氧胺(TAM)治疗乳腺癌患者所产生毒副作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给予三苯氧胺10mg,每日2次;知柏地黄丸8丸,每日3次。对照组仅予三苯氧胺1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两个月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kupperman症状积分、激素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kupperman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观察发现,加用知柏地黄丸治疗对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不影响三苯氧胺疗效。结论:应用知柏地黄丸配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癌,能够改善潮热汗出、失眠、疲乏及情绪异常等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自拟解肌和调汤、六味地黄丸合西药(扑尔敏、雷尼替丁)内服,晚蚕砂煎水外洗治疗;对照组33例予西药(同治疗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并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艾灸对衰老大鼠组织端粒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注射D.半乳糖溶液法制备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采用艾灸“肾俞”穴进行治疗,并与模型组和正常组进行对照,分别以ELISA法和原位杂交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端粒酶活性及其基因的表达的变化。结果:衰老大鼠端粒酶活性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衰老大鼠端粒酶基因阳性表达面积和阳性表达光密度均显著降低(P〈0.01),艾灸组阳性表达面积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艾灸可通过调节衰老大鼠的端粒酶活性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孔令新 《北京中医》2008,(6):442-444
目的 观察加减温脾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我院自制加减温脾汤蜜丸(大黄、人参、附子、于姜、甘草、黄芪、肉苁蓉、枳实、白术)。对照组中成药六味安消胶囊治疗,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用药期间主要观察:①治疗前后大便情况积分。②治疗前后主要伴随症状积分。③两组治疗前后于体重(w)、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re—A)、血清胆固醇(CHOL)指标。④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0.0%、8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大便情况积分和主要伴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Alb、pre-A、CHOL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在充分透析的同时,口服加减温脾汤治疗MHD患者合并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六味地黄丸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肾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斗  李承禧 《世界科学技术》2006,8(2):102-104,130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肾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3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同时服用西拉普利,对照组单服西拉普利,观察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BUN、Cr、mALB等肾功能指标及ET、NO等指标.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86.4%,两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组在降低SBP及DBP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BUN,Cr、mALB、ET水平和升高NO水平方而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具备良好的保护靶器官功能,从不同程度上延缓或逆转了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具有多重性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AD的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北京老年医院接受治疗的髓海不足、肾阴亏虚型轻、中度AD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次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AD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ADAS-cog及ADL评分均明显得到改善,且治疗后联合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联合组则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轻中度AD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智力情况和生活能力,同时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六味地黄丸对绝经期后反复尿路感染防治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绝经期后反复尿路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口服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对照组32例,口服谷维素,观察2个月.两组均予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尿路感染次数显著减少(P<0.05),对照组变化不大(P>0.05),且治疗纽尿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中每次尿感时近期治愈时间,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值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且其下降幅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尿SIgA及血雌二醇水平,治疗组均提高显著(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对绝经期后反复尿路感染有显著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符合标准的9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泼尼松,并予必要的对症处理.同时试验组48例,加服六味地黄丸.结果试验组总体疗效、Ⅰ型者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TG、TC等指标两组均改善显著(P<0.05、0.01),但均以试验组为优(P<0.05);其复发率亦以试验组为低(P<0.05).试验组出现的阴虚火旺证候积分值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为低(P<0.05、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显著提高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减少肾病综合征的复发,并能对抗激素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敏 《天津中医药》2017,34(3):170-172
[目的]评价加味六味地黄汤联合八白散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加味六味地黄汤煎服,同时配合八白散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及3%氢醒霜外用治疗。疗程12周,两组治疗前后进行黄褐斑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及中医证候观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MASI评分均降低,但治疗组MASI评分降低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后MASI评分差值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联合八白散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陶乐维 《陕西中医》2022,(3):275-27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六味地黄丸对胰岛素抵抗小鼠糖代谢及体重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剂量六味地黄丸干预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小鼠。药物干预6周后检测小鼠糖耐量。干预8周后检测空腹血糖,留取血清检测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检测未羧化骨钙素(ucOC)、羧化骨钙素(cOC),计算两者之间的比值; 计算药物干预前后小鼠的体重增幅。对HOMA-IR、骨钙素、体重增幅两两之间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各剂量组均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小鼠的糖耐量,尤以六味地黄丸小剂量组的作用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小剂量组和六味地黄丸大剂量组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小鼠的HOMA-IR(均P<0.01),且六味地黄丸小剂量组具有更好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小剂量组治疗前后体重增幅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地黄丸中、大剂量组体重增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重增幅与HOMA-IR呈正相关(r=0.711,P<0.01); 体重增幅与ucOC/cOC呈负相关(r=-0.387,P<0.01),但与ucOC无相关性(r=-0.141,P>0.05); HOMA-IR与ucOC/cOC呈负相关(r=-0.358,P<0.05),但与ucOC无相关性(r=-0.156,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小剂量组可更好改善胰岛素抵抗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对体重增幅的影响最小,其作用可能与ucOC/cOC有关。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丸对肾虚型老年痴呆动物模型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肾虚型老年痴呆动物模型的改善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六味地黄丸组、塞络通组;各试验组按照15 mg·kg-1连续sc氢化可的松40 d,第20天时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6μg建立肾虚型老年痴呆动物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从第21天开始,六味地黄丸组小鼠按8 g·kg-1 ig六味地黄浓缩丸,塞络通组小鼠按32 mg· kg -1 ig塞络通,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相同体积每日ig蒸馏水.从第31天开始观察、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及状态、学习记忆能力、自主活动、抗疲劳能力、血清皮质酮含量、免疫学指标及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自主活动受到抑制,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受损,跑步力竭时间缩短,胸腺和脾指数降低,脾细胞刺激指数降低,血清皮质酮值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组小鼠的体重增长、自主活动、水迷宫上台潜伏期及游出率、跑步力竭时间、胸腺和脾指数、脾细胞刺激指数、血清皮质酮值等得到明显改善(P<0.05,P<0.01),而塞络通组小鼠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六味地黄丸对肾虚型老年痴呆症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而塞络通不适合用于改善肾虚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干预效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国际医疗部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予雌二醇/醋酸炔诺酮片口服,观察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命质量评分、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5-HT(五羟色胺),5-HIAA(5-羟吲哚乙酸)浓度的变化。结果:1)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2)2组治疗后SF-36维度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其中观察组增加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3)2组治疗后DA、5-HT、5-HIAA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NE含量明显回升(P0.05),观察组在上述各指标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可明显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生命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实现。  相似文献   

19.
王艳英  马堃 《陕西中医》2023,(5):584-586,611
目的:评价六味地黄汤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予六味地黄汤联合逍遥散加减口服;对照组予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序贯口服。试验组以3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2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FSH、E2及血尿常规、肝肾功和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90.0%;两组均能明显降低PSQI、改良Kupperman和中医证候评分,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减低Kupperman评分上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对血清FSH水平均有下调趋势,均可上调血清E2水平,对照组较试验组对血清E2上调更明显(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加减结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糖、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120例确诊为肝肾亏虚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联合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控制情况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汤治疗,入院确诊后即给予六味地黄汤口服治疗,2次/d,早晚各1次,7 d/疗程,2组均给予治疗至分娩结束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和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结合胰岛素能有效的控制肝肾亏虚型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并能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剖宫产率,同时能降低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