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兼证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DG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加用升阳益胃汤,对照组加用莫沙比利,2组降糖治疗不变,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生长抑素分泌升高水平下降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患者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升阳益胃汤具有抑制DGP患者生长抑素分泌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胃肠动力,对DGP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浆胃泌素(GAS)及血浆胃动素(MTL)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浆GAS及MT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GAS及MT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能显著升高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泄泻的疗效。方法:将64例胆囊切除术后泄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升阳益胃汤治疗,对照组予双歧杆菌片、蒙脱石散治疗,均服用2周。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泄泻有效率(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泄泻有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胃炎74例济南市中医院(250012)董桂英,赵世珂关键词慢性胃炎,升阳益胃汤,疗效观察自1993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型慢性胃炎74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治疗肺癌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辨证属气虚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栓,50 mg/次,2次/d,纳肛。治疗组给予升阳益胃汤(黄芪、半夏、西洋参、炙甘草、独活、防风、白芍、羌活、橘皮、茯苓、柴胡、泽泻、白术、黄连),1剂/d,早晚分服。两组均连续用药7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4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肺癌癌性发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片口服,治疗组予升阳益胃汤口服,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可缓解、逆转胃黏膜萎缩的程度。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在运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升阳益胃汤辨证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证属脾胃气虚、湿浊中阻化热者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益胃和营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均服用莫沙必利片5mg,每日3次,餐前30min服用,治疗组加服自拟益胃和营汤,每日1剂,1个疗程(14d)后观察主要症状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71%,对照组有效率79.41%,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中医分型中,肝郁气滞型有效率95.45%,肝郁脾虚型有效率94.74%,脾虚痰湿型有效率75.00%,寒热错杂型有效率86.67%。结论:益胃和营汤联合莫沙必利可明显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证型,疗效优于痰湿型及寒热错杂型。  相似文献   

9.
升阳益胃汤对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生长抑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治疗脾虚兼证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DGP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加用升阳益胃汤,对照组加用莫沙比利,2组降糖治疗不变,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生长抑素分泌升高水平下降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患者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升阳益胃汤具有抑制DGP患者生长抑素分泌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胃肠动力,对DGP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升阳止崩汤治疗脾虚型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以中药益气升阳止崩汤治疗;对照组86例以炔诺酮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5%,对照组79.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升阳止崩汤治疗脾虚型崩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虚湿盛型水肿的疗效。方法:将44例慢性肾衰竭脾虚湿盛型水肿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给予升阳益胃汤治疗,随证加减。对照组给予金水宝胶囊。共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8例,无效9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心房钠尿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虚湿盛型水肿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其能提高心房钠尿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升阳益胃汤治疗疲劳综合征4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疲劳综合征41例,结果表明,升阳益胃汤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0.25%,且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提示:升阳益胃汤具有益气或阳,清热利湿之效。  相似文献   

13.
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是李东垣益气升阳理论的代表方,均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证。然各方运用症状轻重、证机、治法却略有不同。文章总结认为:补中益气汤,气虚程度较重,证属脾胃气虚,清阳下陷,热不显,治疗重在补中升阳;升阳益胃汤,气虚程度较前轻,证属脾胃气虚,湿热中阻,湿热兼见,治疗偏于祛湿清热;升阳散火汤,气虚程度最轻,证属脾胃气弱,气郁化火,内热明显,治疗偏于升散郁火。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升阳益胃汤合阳和汤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手术组及联合组各34例,手术组采用手术治疗方案,联合组采用手术后服用升阳益胃汤合阳和汤治疗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随访6个月至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随访1年后复发率(2.94%)显著低于手术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升阳益胃汤合阳和汤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世昌 《四川中医》2009,27(5):86-87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加减浮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82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思密达、谷维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腹泻型IBS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癌性发热通过升阳益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肺癌癌性发热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消炎痛西药治疗,观察组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52.5%,两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2.5%,对照组为47.5%,两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癌性发热通过升阳益胃汤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发热情况,减少治疗不良反应,保证治疗安全与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杜锐玲 《光明中医》2013,28(8):1621-1622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治疗神经性耳鸣(脾虚湿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性耳鸣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升阳益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0.96g/次,日3次口服、ATP片40mg/次,日3次口服,及甲钴胺片500μg/次,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15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升阳益胃汤治疗神经性耳鸣(脾虚湿滞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参考文献和资料结合临床实际,探讨加减升阳益胃汤配合针灸治疗不寐。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56例不寐患者进行中药内服升阳益胃汤针刺穴位对照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结论:运用升阳益胃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不寐取得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44例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1%,20/22)显著高于对照组(68.18%,1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溏泄、腹胀不适、胃纳差等中医证候积分同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利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林颖娜  李桂侠  朱丹 《陕西中医》2022,(8):1075-1077,1081
升阳益胃汤是治疗发作性睡病的有效方,所治之证为脾胃气虚、痰湿阻窍、肝郁火旺之虚实夹杂证。临床试用该方治疗发作性睡病收效显著,本文分析了升阳益胃汤治疗发作性睡病的病因病机和具体临床用法,初步总结出升阳益胃汤的适用方证有五:一为白天嗜睡、猝倒、夜寐不安; 二为神疲倦怠、兴趣减少、动力缺乏; 三为情绪低落或急躁易怒、记忆力、反应力慢,注意力不集中; 四为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面色萎黄,体形偏胖或偏瘦; 五为舌淡胖有齿痕、苔腻。具备此证候特征的发作性睡病患者,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