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PM2.5地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情况。方法 选取廊坊市、呼和浩特市居民共2 139名填写呼吸系统流行病学调查表,统计2016年两地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比较两地区患病率差异。收集2013-2016年两地区年均PM2.5浓度,根据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探讨呼吸系统疾病和PM2.5的相关性。结果 廊坊市年均PM2.5浓度[(97.34±8.41) vs. (44.50±9.61) (μg/m3), t=8.278,P<0.001]、AQI[(135.33±5.40) vs. (77.67±9.70), t=10.39,P<0.001]明显高于呼和浩特市。2016年廊坊市鼻炎(30.92% vs. 19.63%,χ2=36.137, P<0.001)、鼻敏感(17.11% vs. 6.60%, χ2=56.536, P<0.001)、咽炎(27.44% vs. 19.26%, χ2=20.042, P<0.0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3.81% vs. 20.02%, χ2=4.499, P=0.034)、支气管炎(9.12% vs. 5.49%, χ2=10.411, P=0.001)、哮喘(5.73% vs. 3.81%, χ2=4.337, P=0.037)、COPD(7.33% vs. 1.21%, χ2=49.194, P<0.001)、肺炎(9.12% vs. 3.07%, χ2=34.352,P<0.001)、间质性肺病(6.86% vs. 0.56%, χ2=59.721, P<0.001)患病率均高于呼和浩特市。廊坊市51~岁(8.28% vs. 0.63%, χ2=10.923, P=0.001)、61~岁(8.57% vs. 1.55%, χ2=13.416, P<0.001)、71~岁(15.92% vs. 2.67%, χ2=26.929, P<0.001)年龄组人群COPD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21~<3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呼和浩特市高于廊坊(10.26% vs. 1.27%, P=0.040),71~岁人群哮喘患病率廊坊高于呼和浩特市(8.57% vs. 2.67%, χ2=8.446, P=0.004)。廊坊市PM2.5浓度与鼻炎、咽炎、上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廊坊市年均PM2.5 浓度、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于呼和浩特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制鞋业胶粘剂主要的挥发性化学组分,为开展制鞋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产品类型从25家制鞋企业收集了72份胶粘剂样品,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挥发性化学组分检测后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 黄胶挥发性有机组分检出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最多,PU胶危害因素种类最少,4种胶粘剂中均检出酯类、酮类和烷烃类物;72份有机溶剂中主要挥发性有机组分检出率超过10%的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共13种,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丁酮69.4%(50/72),最低是乙酸丁酯12.5%(9/72);胶粘剂中某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分别为丁酮(χ2=32.293,P<0.05)、乙酸乙酯(χ2=18.879,P<0.05)、丙酮(χ2=19.763,P<0.05)、乙酸甲酯(χ2=12.653,P<0.05)、正庚烷(χ2=25.665,P<0.05)、正己烷(χ2=34.549,P<0.05)、甲基丙烯酸甲酯(χ2=13.350,P<0.05)、辛烷(χ2=12.809,P<0.05)、二氯甲烷(χ2=8.243,P<0.05)、戊烷(χ2=19.405,P<0.05)和乙酸丁酯(χ2=9.678,P<0.05)。 结论 所检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毒性以及差异性等都对监测工作危害因素的识别具有指导意义,针对胶粘剂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仍然要引起职业卫生监管部门、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陈德喜  陈磊  朱晓云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180-1183
目的 了解金山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特异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9月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金山区某社区35岁以上户籍居民2 102人,问卷调查其一般情况、疾病既往史、疾病行为和危险因素信息等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高危人群检出率、危险因素暴露率等指标。 结果 检出高危人群669人,检出率31.83%,其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或者卒中史者90人(检出率4.28%),脑卒中危险因素≥3 项者579人(检出率27.55%)。男性检出率(38.27%)高于女性(27.32%)(χ2=28.09,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危人群检出率逐渐增高(χ2趋势=41.46,P<0.001)。在579名危险因素≥3的高危人群中,同时有3种和4种危险因素共计502例,所占比例达到86.70%。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依次是高血压(90.33%)、血脂异常(64.59%)、超重(48.53%)、缺乏运动(39.38%)、糖尿病(39.03%)、吸烟(34.72%)、卒中家族史(25.04%)以及房颤(13.82%),其中男性的吸烟率(65.42%)高于女性(2.82%)(χ2=250.25,P<0.001),女性的血脂异常率(69.01%)、房颤率(17.25%)高于男性(血脂异常60.34%、房颤10.85%)(血脂χ2=4.76,P=0.029;房颤χ2=4.94,P=0.026)。高血压(χ2=0.17,P=0.680)、超重(χ2=0.74,P=0.390)、缺乏运动(χ2=0.10,P=0.755)、糖尿病(χ2=1.93,P=0.165)、卒中家族史(χ2=3.59,P=0.058)的暴露率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金山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超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宫内及围生期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 方法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15年1月-2017年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就诊疑似患儿尿液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同时进行血常规、肝功能、X胸片、肝胆、颅内B超等辅助检查,分析宫内和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差异。 结果 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检测患儿6 457例,HCMV阳性病例91例,感染率1.41%;宫内和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分别有49和42例,其HCMV-DNA拷贝数对数值分别为(5.06±1.53)、(4.29±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13);宫内和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神经系统体征发生率(14.3% vs.0%,χ2=4.644,P=0.031)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 GGT)(61.2% vs.31.0%, χ2=8.315,P=0.004)、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8.2% vs.26.2%, χ2=5.339,P=0.043)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10.2% vs.33.3%, χ2=7.324,P=0.007)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神经系统体征、肝胆梗阻较围生期感染发生率高,危害更大;围生期感染呼吸及血液系统症状较宫内感染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河北省二价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bivalent oral polio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bOPV)、脊灰灭活疫苗(Salk株)(inactiv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made from Salk strains, IPV-Salk)和脊灰灭活疫苗(Sabin株)(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made from Sabin strains , IPV-Sabin )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脊灰疫苗的安全性。 方法 通过疑似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河北省2016年5月1日—2018年4月30日脊灰疫苗接种后AEFI个案,比较分析三种脊灰疫苗接种后AEFI的报告发生情况。 结果 bOPV、IPV-Salk和IPV-Sabin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3.53 / 10万剂、40.50/10万剂和63.70 / 10万剂。bOPV与IPV-Salk、bOPV与IPV-Sabin、IPV-Salk与IPV-Sabin的AEFI报告发生率(χ2= 360.355, P<0.001,χ2= 360.247, P<0.001, χ2= 34.895, P<0.001)和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χ2= 373.009, P<0.001, χ2= 564.795, P<0.001, χ2= 35.38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高到低依次为:IPV-Sabin、IPV-Salk和bOPV;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χ2= 3.077,P=0.079, χ2C= 1.165,P=0.281, χ2C= 0,P=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种脊灰疫苗的AEFI中均以一般反应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1岁组,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 d内。 结论 河北省三种脊灰疫苗总体安全性良好,但仍需加强脊灰疫苗安全性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启东乙型肝炎干预研究队列人群在达到婚配年龄后的社会学人口特征、烟酒嗜好及疾病史信息。 方法 2013年1-10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对启东乙型肝炎干预研究的疫苗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层随机抽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个人生活习惯、疾病史等资料。 结果 共随访调查8 423人,疫苗组及对照组中男性分别占47.61%和46.62%,两组间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3,P=0.362)。两组男性目前吸烟率分别为48.36%和48.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0.883)。疫苗组男性饮酒率22.84%低于对照组的2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44,P<0.001)。疾病史调查结果两组中2.86%和5.50%的研究对象有过转氨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74,P<0.001),1.18%和2.13%的研究对象进行过抗乙肝病毒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4,P=0.008)。 结论 本次研究获得了研究对象的吸烟、饮酒、转氨酶及乙肝治疗史等重要信息,为肝癌及其他慢性病的病因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源;还需进一步优化问卷设计和实施,以获得更准确的流行病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5岁以下腹泻患儿四种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6年从通州区某哨点医院采集符合要求的粪便标本,并记录患儿信息。对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的检测,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结果 818份粪便样本,病毒总阳性率为37.4%,男女患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2% vs. 36.2%,χ2=0.360,P=0.584)。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6.9%、13.8%、6.7%、4.5%。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4.3%,其中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率最高占48.6%,三种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0.1%。不同月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449,P<0.001),11~<16月龄阳性率(50.0%)最高。不同月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1.633,P<0.001),11月至次年4月是病毒性腹泻检出高峰月份,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在不同月龄儿童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χ2=13.180,P=0.022;χ2=14.031,P=0.015),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0.445,P=0.505;χ2=0.013,P=0.909)。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在不同性别、不同月龄儿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0.790,P=0.374;χ2=4.919,P=0.426;χ2=0.091,P=0.762;χ2=6.761,P=0.239)。对诺如病毒进行分型分析,GⅡ型79份,占96.3%,GⅠ型3份,占3.7%。结论 2014-2016年通州区5岁以下患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存在不同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阳性率高峰月份在11月至次年4月,不同月龄的阳性率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经性传播感染HIV-1的老年男性病例特征,为解决老年男性艾滋病干预问题提供适当的应对策略。方法 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监测系统”,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龙岗区内登记的经性传播感染,年龄≥50岁的男性HIV-1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756名老年男性HIV-1感染病例中,在婚占55.16%(417/756),省外户籍为主,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占到64.15%(485/756);2010年之后病例报告数大幅上升,晚发现比例高;同性性传播占28.31%(214/756),异性性传播占71.69%(542/756),不同的报告时间(χ2=9.967,P=0.019)、年龄(χ2=23.990,P<0.001)、文化程度(χ2=42.957,P<0.001)、婚姻(χ2=6.928,P=0.031)、户籍(χ2=11.586,P=0.021)、职业(χ2=38.624,P<0.001)、性病史(χ2=29.545,P<0.001)、发现途径(χ2=137.172,P<0.001)、病程阶段(χ2=6.539,P=0.011)、是否接受CD4检测(χ2=18.268,P<0.001)等因素在同性和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男性HIV-1感染病例快速增多,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应该引起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HIV-1的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洛阳市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现状,为制定学校传染病策略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7—2018年连续两年对随机抽取的相同学校采用现场督导检查,填写调查表等方法,调查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现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7—2018年洛阳市学校保健教师配置合格率明显提升(χ2=151.140, P<0.001),但卫生室和校医配置合格率没有明显变化;学校传染病管理制度、晨检、因病缺课登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传染病防控管理合格率明显提升(χ2=7.572, P=0.006; χ2=38.293, P<0.001; χ2=10.379, P=0.001; χ2=38.001, P<0.001);中小学校新生入校体检传染病体检项目合格率没有明显提高,但健康教育课合格率有明显提高(χ2=9.808, P=0.002)。 结论 虽然洛阳市通过督导检查、量化分级管理等方法,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健康教育等方面明显提高,但在卫生室、校医设置及传染病相关体检项目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学校卫生防病设施和校医编制,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特征,为制定精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风险评估表于2016年1—12月调查丽水市城郊社区居民6 445例,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及共患情况。 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21.88%,危险因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高血压病(86.88%)、运动缺乏(76.38%)、超重或肥胖(60.57%)、吸烟(40.92%)、糖尿病(33.97%)、血脂异常(27.52%)、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12.27%)、脑卒中家族史(9.36%)。女性高血压病(92.36%)、血脂异常(30.38%)、糖尿病(41.26%)、超重或肥胖(66.04%)、运动缺乏(79.63%)的检出率均高于男性(高血压病82.95%、血脂异常25.46%、糖尿病28.75%、超重或肥胖56.64%、运动缺乏74.06%)(χ2高血压病=26.65,P<0.001;χ2血脂异常=4.19,P=0.041;χ2糖尿病=23.93,P<0.001;χ2超重或肥胖=12.70,P<0.001;χ2运动缺乏=5.90,P=0.015)。高血压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运动缺乏随年龄的升高检出率升高(χ2高血压病=36.55,P<0.001;χ2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76.10,P<0.001;χ2运动缺乏=84.66,P<0.001)。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共患组合是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33.83%),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间检出率均较高。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和高血压+吸烟+运动缺乏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和高血压+血脂异常+运动缺乏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需要根据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特征制定精准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安阳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情况,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观察淋巴细胞微核,用TEK-ⅡPLAS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与微核率分别为1.15‰和1.3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组人员各工龄段间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射组与对照组人员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影响,需要加强防护,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无小牛血清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微核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常规淋巴细胞微核培养法,分别配制两种培养液(有小牛血清培养液和无小牛血清培养液),取静脉血约0.5 ml于无菌条件下接种于培养液中,放置培养箱内培养72 h后收获细胞,低渗液处理、固定液固定、常规制片,Giemsa染色,然后进行阅片和计数。结果 有小牛血清培养液实验组与无小牛血清培养液实验组(χ2=0.769,P > 0.05)的淋巴细胞微核率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有小牛血清培养液实验组与有小牛血清培养液对照组(χ2=37.863,P<0.05)、无小牛血清培养液实验组与无小牛血清培养液对照组(χ2=39.178,P<0.05)的淋巴细胞微核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无小牛血清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微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刘洋  吴芸芸  王青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0):1220-1222
目的 了解重庆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病毒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0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个监测区县,每个监测区县抽取2个监测点(村委会或社区),各监测点随机抽取1~30岁人群188人采集血标本并开展问卷调查。采用ELISA检测麻疹、风疹病毒IgG抗体水平。结果 共采集了2 855人份血样,麻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93.42%,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88.65%。麻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χ2=121.873,P<0.05)、不同地区(χ2=31.703,P<0.05)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性别(χ2=0.204, P>0.05)、不同民族(χ2=3.782,P>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χ2=54.858,P<0.05)、不同地区(χ2=99.009,P<0.05)、不同民族(χ2=11.331,P<0.05)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性别(χ2=0.255,P>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岁人群中麻疹、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均较低,渝北区、垫江县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 重庆市健康人群中,麻疹、风疹病毒IgG抗体水平总体较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需针对重点年龄组和薄弱地区适时开展含麻疹风疹成分疫苗补充免疫,减少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六安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况及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8-9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6所幼儿园3~6岁在园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和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由幼儿园组织召开家长会,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共筛查1 264名学龄前儿童,检出各种心理行为异常272例,检出率21.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50.198,P<0.001)、年龄(χ2=6.552,P=0.038)及不同地区(χ2=7.281,P=0.007)儿童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童(OR=2.959,95%CI: 2.177~4.023)、农村(OR=1.427,95%CI: 1.079~1.889)是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六安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男童及农村儿童患病率较高,应做到早期识别、早期针对性干预、医教结合,以纠正或改善发育行为问题或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健康体检者中冠心病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2017年6月—2019年6月浙江医院健康管理中心4 186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统计冠心病检出情况,并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4 186名老年健康体检者中检出冠心病193人,检出率为4.61%。男性94人,检出率为5.90%,女性99人,检出率为3.82%,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34,P=0.002)。年龄≥75岁老年人检出率高达7.05%,但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80,P=0.061);经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血压(OR=62.013)、糖尿病(OR=9.994)、血脂异常(OR=33.683)、肥胖(OR=48.521)、饮酒(OR=4.689)、吸烟(OR=15.831)、高脂饮食(OR=22.465)、高糖饮食(OR=31.375)、高盐饮食(OR=7.257)及家族病史(OR=13.229)是老年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浙江医院老年体检者冠心病检出率较高,应采取社区综合干预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饮酒、吸烟、高脂饮食、高糖饮食和高盐饮食等危险因素水平,以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双流区不同年龄层次居民健康素养及饮食习惯,为制定健康政策、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2016年1-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双流区管辖的6个街道、6个镇、28个村中400名18~69岁常住人口进行健康素养与饮食习惯调查,采用自拟“健康促进县区评估人群调查问卷”及“饮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按18~<46岁(青年组)、46~<60岁(中年组)、60岁以上(老年组)进行年龄分层,分析不同年龄层次居民健康素养及饮食习惯现状。 结果 本调查共回收397份问卷,女性居多(60.96%),年龄以18~<46岁多见(54.41%),大专及本科居多(30.48%),家庭年收入以5~<10万最多(46.85%),医疗支出多在1 000~5 000元之间(39.29%),民族以汉族为主(99.50%),本市户口占83.88%;调查对象中具备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共104名(26.20%),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113名(28.46%),具备健康技能81名(20.40%)。不同年龄组居民健康知识与理念(χ2=8.38,P=0.015)、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χ2=13.63,P=0.001)、健康技能(χ2=6.10,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居民安全与急救方面健康问题具备健康素养所占比例较高(55.92%),在慢性病防治方面具备健康素养所占比例较低(16.12%),不同年龄层次居民在科学健康观、安全与急救等方面具备健康素养所占比例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93、7.74,P=0.000、0.020,均P<0.05);随年龄的增加,饮食偏甜(χ2=10.17,P=0.006)、辛辣所占比例降低(χ2=28.60,P=0.000),偏好素食所占比例增加(χ2=11.30,P=0.004),食肉所占比例减少(χ2=14.62,P=0.001),食鱼所占比例上升(χ2=17.77,P=0.001),不喝牛奶所占比例上升(χ2=61.49,P=0.000),三餐规律所占比例(χ2=41.72,P=0.000)、喝茶水所占比例上升(χ2=10.37,P=0.006),吸烟饮酒所占比例增加(χ2=31.99、27.02,P=0.000、0.000)。 结论 2016年成都市双流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普遍较低,且随年龄的增加,各类健康素养水平均有所下降;老年居民其饮食习惯较中青年人健康,但其吸烟饮酒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7.
徐银  骆莺  符和英  章婵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162-1165
目的 了解江阴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特征及HIV感染状况,为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艾滋病防治计划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江阴市所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4-2016年共4 702人接受了VCT服务,以非婚异性性行为者为主,占55.21%。求询者中商业异性性行为史人群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1.46, P<0.001);注射毒品(χ2趋势=15.89, P<0.001)、配偶/固定性伴阳性(χ2趋势=8.26, P=0.016)人群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HIV抗体、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3%和6.59%,HIV/梅毒合并感染率为0.68%。三年来HIV阳性检出率逐年下降,梅毒阳性率逐年增加,趋势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趋势=0.49, P=0.783;χ2趋势=1.40, P=0.497)。男性、离异或丧偶、大专及以上、梅毒阳性的求询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χ2=44.41, P<0.001;χ2=12.49, P=0.002;χ2=45.11, P<0.001;χ2=133.34,P<0.001)。其中男男性行为史者HIV阳性率最高(18.79%),其次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5.43%)。2014-2016年男男性行为史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25.25%、18.58%和14.18%,逐年递减(χ2趋势=4.51, P=0.105);而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3.51%、5.26%和8.82%,逐年增加(χ2趋势=1.11, P=0.573),趋势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2014-2016年江阴市VCT人群以25~44岁的青壮年、男性、已婚者为主,VCT是及时发现HIV感染者的有效途径,今后应加强男男性行为人群以及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的检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9年房山区老年人伤害发生特征,为制定相关政策、评价伤害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国家慢病中心统一制作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以主动监测的方式收集房山区4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伤害病例的相关信息。用SPSS 18.0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构成比资料进行χ2检验、Fisher检验。 结果 房山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发生男性少于女性(χ2=5.179,P=0.023),且平均年龄男性小于女性(t=-4.921,P<0.05)。夏季(1 159例,37.46%)、8—10点(774例,25.02%)和16—18点(584例,18.88%)为伤害高发季节与时间。伤害发生地点以家中为主(2 005例,64.80%)。伤害发生原因以跌倒/坠落为主,男性机动车车祸(χ2=12.780,P<0.05)、钝器伤(χ2=12.893,P<0.05)、刀/锐器伤(χ2=32.143,P<0.05)多于女性;女性跌倒/坠落多于男性(χ2=62.748,P<0.05)。伤害发生性质男性锐器伤、咬伤、开放伤高于女性(χ2=62.152,P<0.05),骨折(χ2=46.959,P<0.05)、扭伤拉伤(χ2=14.458,P<0.05)女性高于男性。男性、女性伤害发生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82,P<0.05),男性以“头部”最多,女性以“下肢”最多。 结论 北京市房山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发生在男性与女性间呈现不同的特点,原因均以跌倒/坠落为主,应制定针对性强且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减少该群体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陈鹏  江峰  杨洋  熊翼  夏艳霞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9):1119-1123
目的 调查武汉市中年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 使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在武汉市第七人民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3 483名中年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组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个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及其个数对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影响。 结果 男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4.118, P<0.001);有颈动脉斑块患者组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23、15.588、14.926、12.579、99.217、53.819、44.055、4.936,P值均<0.001;男性在体育锻炼水平上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意义(χ2=362.787,P<0.001)。在吸烟(χ2=1 222.742,P<0.001)、BMI(χ2=72.997,P<0.001)、饮食(χ2=237.124,P<0.001)、血压(χ2=100.601,P<0.001)、总胆固醇(χ2=22.747,P<0.001)、空腹血糖(χ2=82.941,P<0.001)这6项心血管健康指标上,女性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均高于男性。吸烟行为主要集中在男性上,52.98%的男性目前正在吸烟(即处于差状态),相比之下女性只有0.41%。随着年龄的增长,BMI、饮食理想状态比例升高(χ2趋势=30.981、12.415,P<0.001);吸烟、体育锻炼、血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理想状态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χ2趋势=38.292、54.662、143.616、47.372、36.911,P<0.001)。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因素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54、243.200,P<0.001)。在校正性别、年龄后,相较于理想状态,吸烟(差评级)、体育锻炼(差评级)、饮食(差评级)、血压(差评级)、总胆固醇(中间、差评级)、BMI(中间、差评级)和空腹血糖(差评级)均为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在校正性别、年龄后,相较于0~1个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2~4个和4~7个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均为颈动脉斑块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0.708(0.591~0.881)、0.542(0.382~0.832)。 结论 武汉市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数量越多,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就越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能有效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甘肃省庆阳市学生常见病发病状况,为控制学生常见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依据《2020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对甘肃省庆阳市17所学校5 456名学生开展学生肥胖、营养不良、龋患及脊柱弯曲等常见病监测分析。 结果 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庆阳市学生总体肥胖率为6.30%,营养不良率1.03%,龋患率为31.47%,脊柱弯曲异常率为0.21%。不同年级龋患率比较,小学最高(4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57,P<0.001);女生龋患率(33.85%)高于男生(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P<0.001)。肥胖率男生(7.38%)高于女生(5.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P<0.001);肥胖率总体上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3,P<0.001);营养不良率女生(1.50%)高于男生(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P<0.05)。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率随年龄呈升高趋势,各学段的脊柱弯曲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P<0.05)。 结论 甘肃省庆阳市学生常见病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