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2016—2017年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接种水平及接种期间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方法从"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提取EV71灭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资料;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疫情数据、重症及死亡病例疫情数据;在广东省8家哨点医院开展手足口病普通病例EV71感染病原学监测,结合EV71哨点监测结果和网络直报疫情数据来估算EV71感染手足口病发病情况。结果 2016年9月—2017年12月,广东省共报告接种EV71灭活疫苗2 304 456剂次,其中2017年5—9月为接种高峰,月平均接种量为198 315剂次。全省平均估算接种率2016年为3.82%、2017年为10.07%。21个地市中深圳估算接种率最高,2016年为6.05%、2017年为19.76%;汕头估算接种率最低,2016年0.78%、2017年1.39%。2017年广东省EV71感染手足口病发病率比2016年下降39.97%,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数下降53.33%。结论广东省2016年启动EV71灭活疫苗接种项目以来,疫苗接种水平逐渐增加,但仍处于较低水平;2017年EV71感染手足口病发病率、重症与死亡数比2016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隆安县2012—2020年手足口病(HFMD)流行和病原学特征,为HFMD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收集2012—2020年HFMD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导出。结果 2012—2020年隆安县报告HFMD共24 680例,其中重症83例,死亡8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656.89/10万,年均死亡率为0.21/10万。每年4—6月和9—10月是发病高峰期;发病率以城厢镇最高(944.68/10万),以屏山乡最低(469.46/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为751.32/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550.69/10万,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3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MD病例以0~4岁儿童为主(95.28%)。在558例病例中检出EV 71病毒阳性109例(21.25%);EV 71在重症、死亡病例中比例分别为54.22%、87.50%。结论 2012—2020年隆安县HFMD总体上仍然处于高流行趋势,存在地区、性别、季节分布的差异,2012—2017年EV 71型感染是HFMD感染的优势病株,应继续推进EV 71疫苗接种对防控HFMD流行和暴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荆州市不同时期一二期梅毒的时空分布变化情况,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2019年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疫情资料,根据发病率高低,将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疫情分为2011—2013年(高)、2014—2016年(中)、2017—2019年(低)3个时期,采取趋势面、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分析3个时期一二期梅毒在时空上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1—2019年,荆州市累计报告一二期梅毒4 715例,年均发病率为9.19/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趋势面分析得出荆州市一二期梅毒的高发区域逐步从西北部(2011—2013年)向中部转移(2017—2019年)。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荆州市一二期梅毒发病率在2011—2013年、2014—2016年呈正相关,且有空间聚集性(Moran’s I=0.333 6、0.210 5,均P<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一二期梅毒高值聚集区2011—2013年主要集中在公安县、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的部分乡镇(P<0.05),2014—2016年主要集中在荆州区、沙市区、监利县的部分乡镇(P<0.05),2017—2019年主要集中在监利县、沙市区的部分乡镇(P<0.05)。时空扫描结果显示,主聚集区在公安县、江陵县,共24个乡镇(街道),聚集时间为2011年4月11日至2011年8月15日(RR=4.14,LLR=93.55)。结论 3个时期荆州市一二期梅毒均存在空间聚集性,高发区域逐步缩小,2017—2019年监利县、沙市区的部分乡镇为疫情高发地区,应加强对该地区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陈蕾  唐秀娟  高玮  温莹  梅树江  姜虹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0):1358-1360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17—2019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适时调整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19年流感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2017—2019年流感年平均发病率为7.04/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3年流感在冬春季均有发病高峰。发病率最高的辖区为南山区,年均发病率为16.02/10万;除去未分型流感病毒, 3年流感病毒优势毒株均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占68.93%。结论 深圳市2017—2019年流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流感发病率高的辖区主要集中在深圳市南部;发病率高的人群主要是儿童和学生,建议加强对流动人员监测与合理管控以及加强对儿童、学生流感防控,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昆明市西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7年昆明市西山区手足口病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7年西山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8 282例,其中重症病例572例,死亡3例,年均发病率为253.17/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集中在5—7月,共报告10 243例,占病例总数的56.03%。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分别为福海街道办事处、前卫街道办事处和马街街道办事处,共报告病例9 925例,占病例总数的54.29%。男性10 739例,女性7 543例,男女性别比为1.42∶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年龄组,共报告17 185例,占病例总数的94.00%;病例职业以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报告8 878例(占48.56%)和8 734例(占47.77%)。2 866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中, EV 71型1 225例,占42.74%; Cox A16型1 307例, 占45.60%;其他肠道病毒334例,占11.65%。结论 2008—2017年昆明市西山区手足口病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优势病原为Cox A16和EV 71,学龄前儿童是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海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简称“计划”)某试点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4—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实施“计划”的重点监测县抽取中小学生进行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检测及问卷调查。多组均值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贫血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 2014—2017年共抽取学生2 590人,各年血红蛋白平均水平分别为(138.1±12.0)、(136.4±13.4)、(138.1±12.4)、(138.1±15.4)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年来各年贫血率分别为5.4%、5.4%、4.5%、6.7%,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5年初中生贫血率高于小学生(P<0.05),其余年度小学、初中生间,男、女生间贫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OR=6.947)和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缺乏学生(OR=2.030)发生贫血的风险更高。结论 该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改善不明显,少数民族和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缺乏学生是需改善贫血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布特征,为开展手足口病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定点收治医院收集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0—2017年全市定点收治医院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513例,重症发生率为0.27%;发病高峰为4—7月,共报告307例,占报告总数的59.84%;全市各县区均有重症病例报告,以惠城区报告最多,占总数的32.16%。513例重症病例中,男性324例,女性189例,男女性别比为1.71∶1;发病年龄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占总数的96.69%;病例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数的89.86%。检出肠道病毒通用引物阳性431例,阳性率为84.02%;其中EV 71核酸阳性323例,占74.94%;Cox A16核酸阳性13例,占3.02%;其他肠道病毒阳性95例,占22.04%。结论 2010—2017年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EV 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优势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灌云县2016—202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灌云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以及病原学变化等。结果 2016 —2021年灌云县手足口病 4 205例,呈现出“隔年高发”特征,年平均发病率为67.50/10万;4 —6月和10 —12月为高发期;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0~4岁散居儿童居多;伊山镇、侍庄街道和东王集镇发病率位居前三。2016 —2017年确诊患儿病原以EV71为主,2018—2021年以Cox A6为主。8例重症病例集中在1~5岁,确诊的重症患者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 灌云县手足口病疫情具有“隔年高发”和季节性“双峰流行”特征,以0~4岁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和灌云县县城及周边镇(街)为高发区域。EV71灭活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无锡市梁溪区2012—2019年2型糖尿病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2—2019年无锡市梁溪区2型糖尿病病例数据,利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评价发病变化趋势,建立GM(1,1)灰色模型对2020—2022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2012—2019年梁溪区2型糖尿病年均粗发病率为157.92/10万,标化发病率为103.32/10万,粗发病率由103.99/10万上升至205.97/10万,APC为8.78%(P<0.01);标化发病率由72.64/10万上升至132.43/10万,APC为7.76%(P<0.01),历年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均P <0.01)。全人群各年龄段发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均P <0.01),其中<40岁组上升趋势较快(APC=14.39%,P<0.01);GM(1,1)预测模型C=0.238,P=1.000,预测精度较好,2020—2022年发病率依然呈现升高趋势。结论 梁溪区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风险高于女性,低年龄段发病率快速增长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赵玉锋  姜栋栋  井飞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0):1227-1230
目的 探讨2017—202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例及病原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7—202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严重程度、季节性及病原学分布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亳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32 711例,男性18 952例,女性13 759例;病例年龄1 d龄至37岁。重症病例数94例,占总病例数的0.29%,不同年份手足口病重症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呈逐年下降趋势。亳州市4个区(县)每年均有手足口病例。发病时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性,4—6月份为流行主高峰,报告病例14 454例,占总病例数的44.19%,10—12月为流行小高峰,报告病例9 994例,占总病例数的30.55% ,呈现拖尾现象。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0~4岁人群,其次为5~8岁人群,>10岁人群构成比最低(283例) 。2017—2021年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明显上升;EV 71总体检出率为27.56%,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结论 2017—202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呈季节性,以0~4岁儿童病例所占比例较高。手足口病的流行模式、病原谱发生明显的改变,表现为EV 71流行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广东省2008—2017年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广东省2008—2017年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7年广东省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28起,中毒人数5 520例,死亡62例,罹患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P<0.01)。9月报告事件数最多(38起),4月份病死率最高(5.81%)。细菌性食物中毒报告事件数最多(占54.82%),致病因子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占33.6%)。病死率最高是真菌性食物中毒(占42.55%)。食物中毒罹患率较高的是粤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均为0.68%),各地级市中珠海市罹患率最高(4.74%);病死率最高的是云浮市(66.67%)。罹患率最高的场所是集体食堂(占58.33%),家庭的病死率最高(占13.82%)。结论 各地应在高发季节提前发布食品安全预警,珠三角地区要加强对集体食堂的食品卫生监管,粤北地区应加强居民居家烹饪安全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广东省实施单剂含流腮成分疫苗(MuCV)免疫策略后2010—2019年广东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特征,为流腮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出来的2010—2019年广东省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年广东省累计报告流腮病例282 444例,年均发病率为26.42/10万(15.04/10万~52.22/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1);广东省21个地(市)每年均有病例报告,深圳、广州、佛山报告病例数占48.50%;每月均有流腮病例发生,每年5—7月为发病高峰期,11月至次年1月出现小高峰;5~9岁报告病例占41.11%,5、6岁组儿童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298.88/10万、288.41/10万。结论 2010—2019年广东省流腮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流腮主要流行在珠三角地区,以5~9岁为主,季节性双峰分布时间与学生在校时间吻合,建议加强珠三角地区学校疫情防控及为4~6岁的学龄前儿童引入第2剂MuCV接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2018—2021年儿童手足口病(HFMD)病例特征,并对其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西安地区手足口病儿童病例的病例特征,采集儿童病例的肛拭子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样本的病毒类型,并分析其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8—2021年西安地区手足口病儿童病例累计报告38 720例,年均发病率为278.94/万。其中男23 765例,女14 955例,男女比为1.589∶1;5岁以下手足口病儿童病例36 992例,占比95.54%;每年4—7月份报告病例数最多,占全年总例数的57.67%,春、夏两季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11 647例手足口病儿童病例样本中,阳性病例5 739例,阳性率为49.27%,以EV 71阳性(61.30%)为主,其次为Cox A16阳性(24.08%)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4.62%)。不同年份、年龄和季节的阳性检出病原菌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EV 71病毒是西安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5岁以下儿童是易感人群,在春、夏季节尤其需要注意防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儿童住院病例医院感染现状,明确病原菌分布,为临床确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对卫辉市某医院病历管理信息系统中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年龄≤12岁住院儿童资料及病原菌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19年卫辉市某医院儿童住院病例医院感染率为3.01%,各年度感染率依次为4.19%、2.75%、2.54%、2.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0.36%,其次是上呼吸道,占26.35%,不同年份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以男童、≤1岁、出生体重≤2 500 g、足月产、无其他疾病史儿童为主。1 598例医院感染儿童病例中检出1 800株病原菌,其中1 008株革兰阴性菌,792株革兰阳性菌,分别占56.00%、44.00%,且不同年度病原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儿童住院病例仍存在医院感染风险,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男童、年龄≤1岁、出生体重≤2 500 g住院儿童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建议今后加强上述因素防治,以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广东省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上市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为该疫苗的推广接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20年EV71疫苗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广东省共接种EV71疫苗8 699 542剂次,报告AEFI 1 607例,报告发生率为18.47/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和偶合症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0.89/10万剂、4.60/10万剂和2.89/10万剂。报告的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58.93%),主要症状为发热(93.45%);81.66%不良反应在接种后<1 d发生。EV71疫苗(Vero细胞)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48/10万剂)高于EV71疫苗(人二倍体细胞)(14.61/10万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疫苗第1剂次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3.39/10万剂)高于第2剂次(12.56/10万剂)(P<0.01)。首剂在6~23月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21.64/10万剂),48~59月龄最低(12.87/10万剂)。结论 广东省EV71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深圳市某区EV71疫苗接种和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发病的情况,为该区EV71疫苗接种及更好地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该区2014—2017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及2016年9月—2018年8月EV71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该区2014—2017年手足口病累计报告发病数61 619例,报告发病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布吉和龙岗街道手足口病累计发病28 857例,占全区病例数的46.83%;2016年9月—2018年8月该区累积报告接种EV71疫苗211 865人次,接种第1剂次121 795人次,接种第2剂次90 056人次。 结论 深圳市某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区域和人群特点,应加强在易感季节对易感人群的宣教和防护工作;加强对EV71疫苗的宣传,提高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栾川县2007—2017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该县的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栾川县2007—2017年传染病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7年栾川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共22种14 213例,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6种7 369例,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6 844例,年均发病率为381.47/10万;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发病以肠道传染病居首位,共报告6 014例(占42.31%),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4 023例(占28.31%)、血源及性传播疾病3 790例(占26.67%)、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其他传染病386例(占2.72%)。11年间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乙肝(3 033例,占21.34%)、手足口病(2 748例,占19.33%)、其他感染性腹泻(2 591例,占18.23%)、肺结核(2 526例,占17.77%)、流行性腮腺炎(1 165例,占8.20%)。结论 栾川县法定传染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态势,乙肝、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和肺结核是今后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根据不同病种特点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治未病”理念观察的社区综合干预方法对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效果。方法 基于 “治未病”理念的综合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干预组实施中医“治未病”综合管理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时间6个月,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分析干预前后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健康信念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的分值变化以及跌倒或骨折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200例研究对象,干预组100例(男9例,女91例),年龄66~84岁,平均BMI(26.1 ± 2.2);对照组100例(男13例,女87例),年龄65~85岁,平均BMI(26.8 ± 2.5);2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及BM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知识问卷、健康信念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分值增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跌倒或骨折事件的发生率13%(13/100),对照组24%(24/100),干预组与对照组跌倒或骨折事件发生不同次数的人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治未病”理念的社区综合干预方法可以提高社区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相关知识水平、增强自信、提高健康信念及自我效能感、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及降低跌倒或骨折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东省家用电器类产品伤害发生特征,为制定家用电器类产品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2019年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系统中“家用电器”类产品伤害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9年广东省家用电器类产品伤害数据共计2 063例,男女性别比为1.37:1,造成伤害的家用电器产品主要为电热水壶(21.81%)、电风扇(16.63%)、热水器(11.25%)、冰箱(6.93%)和饮水机(6.79%)。不同家用电器产品,在人群、性别、伤害发生原因、发生时活动、部位和严重程度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政府部门可综合考虑家用电器产品伤害特征,从职能干预、社会共治、宣传教育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分析肇庆市2010—201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肠道病毒71 (EV71) 型疫苗接种效果,为完善手足口病 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和 EV71型疫苗接种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三间分布、 病原构成和疫苗接种情况,保护效果采用疫苗保护效力评价。结果:肇庆市 2010—2019 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 314.77/10万,发病以≤5岁儿童为主。肇庆市 2016—2019年 EV71疫苗估算接种率为 6.80%,疫苗推广后报告发病率、重症 比例较低,接种EV71疫苗是EV71所致手足口病的保护因素,总保护效果为92.70%。结论:EV71疫苗上市后肇庆市手足口 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目标儿童疫苗估算接种率较低,应推广及时全程接种EV71疫苗,并加强重点人群 手足口病知识健康宣教和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