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发具有机动灵活、功能完善、性能可靠、自我保障能力强的方舱医院.方法:用通用运输底盘将手术方舱、术前X线和生化检查方舱以及医疗充气帐篷快速运至救援现场,通过医疗充气帐篷将手术方舱和检查方舱无缝连接组成方舱医院,整个医院的占地面积约为360 m2,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功能模块组合.结果:该方舱医院具有高机动性,展开撤收迅速,占地面积小,自我保障能力全面.结论:该方舱医院实现了功能模块化,能够快速进入、快速通过、快速展开,对地形、地貌的要求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适宜武警部队执行突发事件或灾害医疗救援任务的方舱医院,即可在特定情况下能够有效实施快速、持续、综合的医疗救援保障,又可在平时到边远地方进行身体检查和治疗。方法:在总结分析现有方舱医院不足的基础上,采用现有手动推拉翻版扩展方式,研制一种武警方舱医院。结果:武警方舱医院由8台方舱医疗单元、2台技术保障车辆、通道帐篷和病房帐篷等单元组成。与以往方舱医院相比,拓展了救治范围、增强了救治能力。结论:武警方舱医院系统完全满足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保障需求。同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野战方舱医院特诊模块的诊断水平和保障能力。方法:结合某部野战方舱医院2008年汶川和2010年玉树抗震救灾中使用的特诊设备情况,对特诊模块在抗震救灾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使用建议。结果:通过独立设置特诊帐篷,提高特诊装备的性能,在抗震救灾中极大地提高了特诊模块的诊断水平和保障能力。结论:特诊模块的配置可满足野战方舱医院执行抗震救灾医疗救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手术/急救医疗方舱,使该舱在方舱医院系统模块化组合中更加灵活,有效减少装备数量.方法:分析原方舱医院中手术方舱和急救方舱的功能、配置和布局,从医学勤务布局等方面探讨手术/急救方舱复合的可能性.结果:将手术/急救2种功能集中在1个方舱内方案可行.在抽组30张床位的移动方舱医院时,较原方舱医院减少了方舱模块,床位配置更加合理.结论:开展手术/急救方舱功能研究,能保证在满足原方舱医院战技指标的情况下,使得方舱医院抽组更加合理,使用更加方便,机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可扩展的通道方舱,为各个医疗功能的方舱、人员和物资提供工作通道和适宜的工作环境等,并可按规定模式形成封闭式系统。方法:采用仿真设计、人机工程设计、试验验证等方法,对通道方舱的结构形式和通道的密封性、保温性等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该通道方舱搭建的通道作业面积及空间更大,且密封可靠、保温性能良好。结论:该方舱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好、密封及保温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设计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如何做好方舱医院药学保障模块的平时管理和战时保障,解决了方舱医院药学模块存在的药品管理难、人员职责不清、保障能力差的问题,从而确保药学模块适用于野战方舱医院遂行各种任务时药品保障的需要,以提高方舱医院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卫生》2020,(5):25-25
起源:20世纪60年代,美军为适应越南战争的需要,率先将自给式可运输的野战医院投入战场使用,给野战卫生装备提供了新的应用手段,是野战医院方舱化道路的开端。该系统采用方舱、可扩展帐篷、充气帐篷相结合的组合方式,可组成不同规模的野战医院。20世纪70年代,英、德、法等国家研制出了采用越野汽车底盘载运的拖车或半挂拖车式组合系统的方舱医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提高机动医院救治能力,构建了基于方舱的机动医院信息化系统。方法:采用工业服务器与医疗舱室客户端建立起医疗信息网络系统,采用卫星通信方式实现远程医疗;分析硬件拓扑结构和软件需求,给出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措施。结果:远程会诊传输速度为768Kb/s,动态图像传输速度25帧/秒,医疗信息实现网络传输共享。结论: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医院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野战方舱医院五官模块在抗震救灾中的使用。方法:根据野战方舱医院参加抗震救灾五官科遂行的卫勤保障任务,对实际展开工作的特点及遇到的困难,以及针对五官科模块配置装备少、需多渠道筹措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野战方舱医院配置使用五官模块,在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和玉树抗震救灾中提高了方舱抗震救灾保障能力。结论:野战方舱医院使用五官模块,适应抗震救灾需要,极大提高了野战方舱医院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野战快速微创介入救治方舱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野战快速微创介入救治方舱,在战时及非战争军事行动条件下对心脏及血管急重伤病的伤员进行快速救治。方法:采用可扩展式方舱作为载体,设计内装移动式高频X射线机、骨科/介入手术床等主要介入手术设备,配备常用手术器械,具备日常医院导管介入手术室的功能。结果:野战快速微创介入救治方舱在展开使用时,拓展医院导管介入手术室布局设置,具备快速替代日常导管介入手术室的功能。结论:设计研制的野战快速微创介入救治方舱,适合作为战时及非战争军事行动条件下对心脏与血管急重伤病实施快速救治的专科保障装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一种主要适用于野战条件下的心理服务方舱,该方舱也可用于平时开展心理工作。方法:采用与整体设计尺寸相近的衡山HSZ6106型43座大客车改装,在保留原车外部结构和空调的基础上,将车内空间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划分为指挥控制区、接诊咨询区、综合干预区、重症治疗区等4个功能区域,在车下设置了初诊接待区和自我保障功能区。方舱配有8 kW发电机、综合心理干预椅、电动诊疗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电针治疗仪仪器和设备等;可在舱内实现全流程心理服务,依托便携式设备可在车下对部队实施心理伴随保障。结果:方舱最大行驶速度130 km/h;展开时间≤10 min。结论:该方舱是一种适用于平时和战时的精确化心理服务保障平台,为在野战条件下开展心理服务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硬件装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卫生应急生活保障方舱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方法:在明确卫生应急生活保障方舱设计需求、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对方舱的内外部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确定方舱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法和实现途径。结果:卫生应急生活保障方舱采用多种用途集成方法,可实现各种条件下的卫生应急现场炊事、洗浴、洗衣和供水等功能。结论:该方舱能够满足野外应急机动条件下生活保障需求,可作为卫生应急现场的主要生活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液冷藏方舱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方法:在明确血液冷藏方舱设计需求、主要战技指标和勤务定位的基础上,对血液冷藏方舱的构成要素、内外部设计方案进行介绍,分析方舱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法和实现途径。结果:血液冷藏方舱能够实现快速反应、机动和快速展开、撤收,进行大批量血液快速收发储藏和供应,同时满足多品种血液制品贮藏的不同温度要求,保持冷链的连续,确保血液贮藏质量。结论:该方舱能够满足野外应急机动条件下快速、大批量、多品种血液的贮藏与供应,可作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机动血液保障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周安  张仕平  费飞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4):99-99,101
目的:更方便、快捷地适应野战方舱医院开展工作的需要,提高药品供应保障的效率。方法:在现有方舱内、外部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工作人员实际工作展开情况,对药品功能单元方舱结构和布局提出改进,提高方舱在部队演习保障和抗震救灾中的效率。结果:功能舱改进后,能满足战地工作的需要,能提高工作效率。结论:改进后的功能舱,结构更加合理,布局进一步完善,弥补了现有药品保障布局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方舱医院的建设与保障,指出了方舱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野战图像数据快速传输,实现医院方舱内部数据交换、进行硬件设备改造等建议,有效地提高了方舱医院的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战争军事行动野战方舱医院门急诊管理模式.方法:施行门急诊分开式统一管理,成立急诊绿色通道,急诊帐篷连接通道舱,绿色通道医生实行24h工作制.门诊设单独帐篷,由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专科医生出正常门诊.由门急诊主任及护士长统一协调管理.结果:某部野战方舱医院在2008年赴四川绵竹,2010年赴玉树抗震救灾执行任务中,采取此门急诊管理模式,对患者的预控、分诊、治疗、技术操作和抢救等做到了救治质量零缺陷.结论:这种门急诊分开式统一管理、成立急诊绿色通道的模式,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野战方舱医院的门急诊管理,极大地提高了野战方舱医院的救治力.  相似文献   

17.
武警部队反恐处突车载手术检验方舱车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围绕如何展开"反恐处突、抢险救灾"医疗保障任务,研制车栽手术检验方舱车,具有集成度高、机动性强、救治功能齐备、操作方便等特点。方法:以总后定型野战手术车为基本技术形式进行改装,将车载方舱划分为外科手术和医技检验2个舱。结果:可同时实现手术和检验2种功能,无需再搭建帐篷和装卸展开相关医疗装备,增加了原帐篷内手术和检验不具备的空调、电暖、消毒灭菌功能,2人展收作业只需20 min。结论:手术检验方舱车集成度高、机动性强、反应速度快,在平时可以车代库;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时,可在第一时间出发,展开现场救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方舱医院门急诊布局及人员配置。方法:门急诊分开,建立急诊绿色通道;设立门诊挂号分诊区,由医疗组各专科医生出正常门诊,随伤员流动情况调整出诊医生人数;成立中心换药室及特诊帐篷。结果:某部野战方舱医院在2008年赴四川绵竹,2010年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执行任务中,采取此门急诊布局及人员配置,对患者的预控、分诊、治疗、技术操作和抢救等做到了救治质量零缺陷。结论:此种门急诊布局及人员配置,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方舱医院的门急诊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方舱医院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