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德权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36-1936
目的 探讨分析抗生素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参考.方法 对我院计算机数据库中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录完整的300例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抗生素的使用率为47.33%(142/300);抗生素临床使用剂型:注射剂占73.5%,口服药占26.5%;抗生素临床使用种类:B-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两种抗生素的使用频率较高;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度试验率为90%;抗生素联合用药率为7.04%.抗生素的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阿奇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等.结论 抗生素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及WHO的标准执行,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率,合理调控使用剂型,常规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度试验,减少联合用药,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某肿瘤专科医院抗生素使用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庆霞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917-2918
[目的]了解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探讨抗生素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的调查我院2005年2005年1月~2005年12月间5616份出院病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抗生素使用率70.85%,其中外科抗生素使用率89.77%,内科抗生素使用率48.84%,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率59.21%。联合用药率78.64%。[结论]在使用率、用药时机、疗程、剂量、联合用药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键是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的认识水平,制定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措施,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10年7~11月份儿科处方1 000张,对所用抗生素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使用率较高,占抽查处方的79.86%,二联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占使用抗生素的45.04%,占有相当大的比率。结论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的使用率较高,且情况不尽合理,应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永华 《现代保健》2009,(31):172-173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查阅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西药房2008年3、6、9月全部处方,从中筛选出抗生素药物处方5013张(占17.26%),调查抗生素的种类及品种,并结合处方诊断、患者年龄,分析抗生素的用法、用量、疗程及联用情况。结果共应用7类抗生素药物,涉及39个品种;给药途径以注射居多,占40.28%;剂量及给药次数95%以上符合要求,疗程以3~7d居多,占85.8%;药物以单用为主,占85%,二联用药占14.16%,三联用药仅占0.84%。结论笔者所在医院应用抗生素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阿莫西林舒巴坦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方法:全面调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采用阿莫西林舒巴坦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用药的实际情况,总结不合理用药原因。结果:阿莫西林舒巴坦应用率为10.01%,感染性使用率75.4%,预防性使用率24.6%;手术患者作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为49.9%;阿莫西林舒巴坦药敏及病原学检查为25.8%;联用其他药物占75.5%;77.7%患者通过静滴给药。结论:阿莫西林舒巴坦在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中具有较高频率,在预防性抗菌药物中也具有较高的应用次数,药敏试验次数较少,存在诸多的不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尘肺合并慢阻肺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现状及合理使用情况。方法将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在吉林市职业病医院某疗区住院的所有尘肺合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收集1552例病历,其中应用抗生素病历151例,应用抗生素156次(其中3份病历为联合用药,2份病历为疗效不理想,更换用药)。回顾分析尘肺并慢阻肺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抗生素的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等情况。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9.73%;单用抗生素病历98.1%;二联用药抗生素病历1.99%;无三联及以上用药。不合理使用处方率为14.1%,不合理处方的类型以用法不合理7.1%和剂量不合理4.5%为主。统计抗生素处方中排在前5位的抗生素分别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4例,占34.6%;罗红霉素分散片35例,占22.4%;注射用阿奇霉素28例,占18.5%;头孢呋辛酯胶囊14例,占9.0%;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3例,占8.3%。结论抗生素使用率在合理范围内,存在少部分不合理性,应通过规范使用来提高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院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加强对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的指导与管理。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的出院病历共5680份的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抗生素的使用率为70.8%;治疗用药率占55.8%,预防用药率占44.2%,三联以上使用构成比为5.2%。结论 针对抗生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尽合理现象,提出了加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建议,以减少不必要抗生素的应用,提高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异位妊娠切除术后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西安市某三甲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的119例异位妊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使用频率、联合用药、疗程等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9例异位妊娠切除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1%,使用方法均为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美唑钠占40.3%,其次是磺苄西林钠(占8.4%),头孢米诺钠(占11.5%),克林霉素(占5.9%)。预防用药的品种选择合理率仅为10.34%,用药疗程合理率仅为14.94%。结论西安市某三甲医院异位妊娠切除术患者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疗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分析其使用情况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
抗病毒药物在儿科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艳玲  赵高平  王军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58-4559
目的:了解抗病毒药物在该院儿科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该院2005年度儿科2466例感染性疾病的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466例感染性疾病中,抗病毒药物使用率为86.66%,单联、二联、三联使用率分别为53.77%、41.46%、4.77%,与抗生素联合使用率为95.09%。其中注射用利巴韦林使用率最高,占56.73%。结论:该院儿科临床使用抗病毒药物与抗生素联合使用率较高,抗病毒药物的联合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0.
长春市儿科感染性疾病抗生素使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长春市儿科感染性疾病抗生索的使用情况,为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3--2006年长春市1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因感染性疾病住院病例700例。调查抗生素联合使用情况、药品种类、使用频率、平均用药天数,分析抗生素使用与药敏试验和自细胞(WBC)计数的关系。结果2003-2006年。长春市儿科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使用率分别为95%,100%,99%,100%;各年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生素分别为头孢呋辛(37%)、头孢呋辛(32%)、头孢硫咪(25%)、头孢硫咪(33%);平均用药天数最多的抗生素分别为头孢呋辛(4,5d)、头孢呋辛(4.5d)、头孢噻肟/舒巴坦(4.7d)、头孢噻肟/舒巴坦(6.7d);药敏试验率分别为8.4%。12%,12.7%,11%;WBC计数在正常范围内(4×10^9/L-10×10^9/L)的抗生索使用率分别为54.2%,63%,67.7%,71%。结论长春市儿科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用药单一,缺乏科学依据,抗生素使用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1.
898例抗生素使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及合理性,方法:调查1999年4月,出院患者的病历1178例,按抗生素使用适应证,疗程及预防性用药是否正确来进行评价。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76.2%,按适应证评价,用药合理56.2%,基本合理25.9%,不合理17.9%,按疗程评价,用药合理60.9%,基本合理27.4%,不合理11.7%;按预防性用药评价,用药合理31.7%,基本合理40.2%,不合理28.1%。结论:在抗生素使用方面,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不舍理用药的情况,以进一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对我院2009年1~12月门诊处方采用随机抽样分析,每月各抽取5d的处方,统计其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果在药物应用的合理程度方面未讲,3448张门诊处方合格卒为95.6%,不合理用药处方150张,占4.4%。抗生素类药物处方988张,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率28.6%,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处方共106张,占不舍理用药处方的70.67%。结论合理用药可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院病区抗生素使用的情况从而促进抗生素的进一步合理使用。方法收集海门市中医院2013年5月21日-6月21日病区处方长期医嘱共8661例,分析各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合理处方。结果在收集的处方中共有3813例使用抗生素,应用率约为44.02%。医嘱中不合理应用医嘱共396例,占抗生素医嘱10.39%。且病原学检测率小于抗生素使用率。结论还应在抗生素分级管理原则指导下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使用,逐步加强病原学检测和医师的药动学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多种西药联合应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开出的西药联合应用处方400张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及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0张多种西药联合应用处方中,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10例,不良反应率为27.50%;而在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占47.27%。结论多种西药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高,医师要严格给药方式与给药剂量,尽量使患者的用药种类减至最少。  相似文献   

15.
抗菌药物应用调查的量化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用量化的手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评分系统,回顾性调查某院2004年1—5月出院病历1356份,统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从适应证、用药剂量、疗程、配伍、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83%,预防用药率为80.65%;以单一用药为主,占88.64%;标本送检率为35.22%,合理用药率为52.28%。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尚存在许多问题,需加强规范化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生素的整体使用情况,分析其使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期间抗生紊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抗生素类药的销售金额占全年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抗生素使用率约为82.7%,联合用药率约为56.1%,药敏试验率不足10%。结论我院抗生素的使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加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及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 对2017—2018年某医院儿科门诊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年龄<14岁儿童2 900例进行分析,男童1 577例,女童1 323例,年龄2月龄至14岁,病程1~5 d,1 239例急性扁桃体炎(42.7%)。2 600例使用抗生素,使用率为89.7%,不合理使用431例(占16.58%)。静脉滴注1 067例(占41.04%),单独用药1 670例(占64.23%)。不同年龄、病程、疾病类型和联合用药情况的儿童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给药时机不恰当(116例,占26.91%)和给药剂量不恰当(102例,占23.67%)为主。结论 该医院儿科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抗生素使用率和不合理使用率均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应加强抗生素使用的监督及监测工作,避免抗生素使用率过高、使用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设计调查表,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评价指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每季度集中进行一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调查评价。结果共调查858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者718例(83.68%),其中治疗用药261例(36.35%),预防用药457例(63.65%);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92%,非手术科室为70.87%。手术科室预防用药占82.14%。治疗用药患者中病原学送检率为26.05%。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手术感染预防用药不规范,病原学送检率低,是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我院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知识、参考资料等对我院门诊2010份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份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处方中,未明确病因用药所占比例最多34.93%,其他依次为联合用药不当23.38%、疗程过长或过短22.14%、溶媒应用不当10.25%、剂量使用错误9.30%。结论分析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可以有效改善抗生素的应用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某医院儿科病区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儿科病区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为控制儿科病区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东省某医院1999~2002年儿科病区医院感染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999~2002年共有住院病人7285人次,发生院内感染263例次,院内感染率为3.6%;医院感染高发部位的前三位为口腔感染(占33.1%)、上呼吸道感染(占29.7%)、胃肠道感染(占27.8%)。对55例次病人进行病原学检查,检出的病原微生物中真菌占41.2%,病毒占35.3%,革兰阴性菌占23.5%。结论 对儿科病区医院感染的控制应该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消毒隔离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