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危重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危重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何巧洁王慧玲霍丽顾俊明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而危重哮喘则易致呼吸衰竭。为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哮喘的适应证、最佳通气模式、镇静剂和肌松剂的合理使用等,我们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了15例危重哮喘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3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院时均静脉使用大剂量激素,9例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未缓解者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4例患者直接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大剂量激素及机械通气治疗后13例患者的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压伤等情况发生;1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9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平均上机时间3 d,平均住院时间15 d.[结论]重症哮喘发病急,合适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重症支气管哮喘38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亦伟 《临床医学》2009,29(4):45-47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3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经验与体会。结果38例患者经治疗12h后哮喘缓解者25例,不缓解者13例。13例人工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其中2例出现室性早搏,无一例出现严重低血压、气压伤、气胸。结论大剂量激素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哮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多发性呼吸气道疾病,急性发作时经对症支持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得到缓解,但仍有少数患者疗效不佳,病情迅速恶化,最终发展至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目前临床救治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多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但有创机械通气并发症较多,近些年来无创机械通气已逐渐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本科采用BiPAP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一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指哮喘急性发作,经过常规治疗无效或阵发性发作,发作开始后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者。我院2003~2005年行机械通气治疗1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精心监测、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综合治疗8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85例中重度及危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氧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无创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本组缓解65例(76%),病情平稳、症状明显好转19例(22%),无效1例(2%)。结论:中重度及危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氧疗、茶碱、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无创机械通气等合理的综合性治疗,疗效确切,抢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25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大多数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反应好 ,但有少数病人尽管应用了支气管扩张剂、激素及吸氧等综合治疗 ,病情仍继续恶化 ,需机械通气等非常规治疗。我们应用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伴高碳酸血症呼衰患者 2 5例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2 5例重症支气管哮喘住院病人 ,男19例 ,女 6例 ,年龄 18~ 6 9岁 ,平均(39 9± 2 0 0 )岁。并符合下列条件 :①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分度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订的标准[1 ] 。②意识障碍、昏迷或心跳呼吸停止。③血气分析示pH <7 2 5 ,PaCO2 >5 0mmHg或Pa…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所收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患者哮喘发作的轻重、呼吸功能的改变、伴发糖尿病和应激性溃疡等病变情况,积极抗感染,及时进行机械通气、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利多卡因局部灌洗治疗。患者哮喘症状均得到缓解或控制,43例(93.5%)治愈出院,3例死于严重的心肾功能衰竭。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肺部感染和反流性误吸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主要诱因。加强抗感染,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以及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利多卡因局部灌洗治疗可有效控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9.
龙威  陆刚  谢娟  陆伟  张羽 《中国综合临床》2008,24(7):700-701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7例重症哮喘患者的药物及机械通气治疗情况.结果 47例重症哮喘患者抢救成功45例,抢救成功率95.7%.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选择恰当的机械通气时机、方式及策略并尽早撤机,联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是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对患者给予氧疗、支气管舒张剂、无创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变化以及患者哮喘症状的缓解情况。治疗后2、6、12和24h患者的PH值和PaO2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h、12h、18h和24h患者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19.05%、42.86%、69.05%和97.62%,患者治疗6h、12h、18h和24h的症状缓解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气指标,缓解哮喘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机械通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适应证、通气策略、解痉药和镇静药的合理使用及有效抗感染治疗 ,我们自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患者 9例 ,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一、病例与方法1. 9例患者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在 2 7~ 6 3岁 ,均符合支气管哮喘危重状态的诊断标准[1 ] 。2 .方法 :9例患者采用控制性低通气 (controlledhypoventilation) ,上机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呼气末正压(SIMV +PEEP) ,吸入氧浓度 (FiO2 )在0 4~ 0 8,潮气量控制在 6~ 10ml/kg ,…  相似文献   

12.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指哮喘急性发作,经过常规治疗无效或是阵发性发作,发作开始后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者,这种情况约占支气管哮喘病人的10%,近年来,机械通气被认为是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十分有效的方法。恰当的护理至关重要,是提高临床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现将13例机械通气及护理工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13例为我科1995年11月至1997年4月收治的病人。年龄36-65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男11名,女2名。全部符合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插管前均为严重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分析:PO2<6.65kpa,PC…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对于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人工通气是抢救、治疗的重要方法,有创人工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这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并需要特别的护理,且医疗费用高,无创机械通气正成为呼衰患者第一线治疗手段,为呼衰的及时抢救预防和康复创造了条件。近8年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机械通气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7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治疗,对其下机情况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在72例患者的治疗中,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41例患者都成功脱机,进行气管插管治疗的31例均顺利拔管.在对重症支气管患者机械通气前后血气指标的比较中,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后的氧分压(11.85±0.83)kPa明显高于上机前的(6.98±2.38)kPa.结论 对重症支气管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应在重症支气管患者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措施。但机械通气期间由于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易发生人机对抗,若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现将4例危重支气管哮喘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45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4年。4天前受凉后哮喘发作,持续不能缓解,收入院。查体:双肺可闻及响亮弥散哮鸣音。入院后患者意识不清,呼吸8~10/min,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哮鸣音。血气分析:pH7.121,PaCO2116.3mmHg,PaO294mmHg,HCO-338.1mmol/L,BE8mmol/L。立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初期采用容量型辅助—…  相似文献   

16.
王中英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2):1277-1277
近年来,尽管对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本质日臻了解,治疗哮喘的药物亦日益增多,但是,危重型哮喘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仍在升高,据国外文献报道其病死率在13%左右.对于已有机械通气指征而未及时果断使用,以致最后死亡者亦不少见.因此,应提高和重视对危重型哮喘的诊治水平,尤其是重视机械通气对危重型哮喘的治疗作用.作者于2002至2004年对收治的11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在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及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使患者症状迅速缓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邬英 《临床医学》2010,30(6):107-108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急症,经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氧疗、充分补液等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缓解,但仍对部分患者治疗无效。近年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进展很快,在药物治疗无效的重症哮喘中成功应用屡见报道。  相似文献   

18.
高凤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51-835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以气道高反应为特征,重症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呼吸困难突然加重或在原有哮喘的基础上进行性加重,危及生命,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必要的抢救手段,但因病情恶化迅速,气管插管相对滞后或插管时间过长易导致治疗的延误。我科2009—01—2010—03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2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早期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术对机械通气支持下重症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哮喘患者28例,15例早期应用生理盐水经纤支镜行BAL,清除呼吸道痰栓,13例12h后行BAL。结果28例患者行BAL后24h内气道阻力逐渐下降,临床症状好转,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得到改善(P<0.01)。15例早期行BAL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病程缩短、住院费用减少(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基础上急诊早期联合BAL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机械通气联用丙泊酚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观察,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21例机械通气联用丙泊酚治疗的危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对比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观察临床治疗过程中如何监护和落实护理措施。结果:21例患者24h内呼吸困难症状显著缓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迅速改善,与机械通气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1周内全部撤机,治愈出院,无严重护理并发症。结论:使用机械通气联用丙泊酚治疗危重症哮喘过程中,临床护士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气道管理外,必须重视通气指标的监测、治疗期间丙泊酚维持量的观察,监测心电图、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