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介绍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1994年3月-2001年3月采用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812例。手术沿一侧鼻腔置牵开器抵蝶窦腹侧壁,弧形切开鼻中隔根部和蝶窦腹侧壁粘膜后翻向外侧,咬除鼻中隔根部少许骨质即进入蝶窦,随后按经蝶窦入路常规方法切除肿瘤。同时对手术技巧特别是肿瘤切除和手术定位技巧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定位准确。手术经过顺利。微腺瘤内分泌学治愈率为137/158,术后影像学检查大腺瘤全切率为455/601,巨大腺瘤(≥5cm)全切率为23/53。无局部感染、死亡和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
侧裂区脑瘤显微切除术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侧裂区脑瘤因直接影响大脑运动、语言、感觉中枢及侧裂血管,该区血管与正常脑组织的保护程度直接影响手术的疗效。尽一切可能减少血管、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是手术者应追求的目标。我们对比了1996年至1998年和1999年至2001年该区胶质瘤、脑膜瘤肉眼切除与显微手术切除的结果,以此说明应用显微手术的重要性和该区肿瘤手术的特点与疗效关系。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用1996年3月至1998年3月和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五个年份所有侧裂区胶质瘤、脑膜瘤资料共116例。1996年至1998年59例,其中胶质瘤41例,脑膜瘤18例,男36例,女23例,左侧30例,右侧29例,…  相似文献   

3.
我院神经外科从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无功能垂体腺瘤32例,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科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行再次经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锁孔外科(keyhole surgery)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主要用于处理颅内深部病变,国内外很少报道将其用在颅脑损伤的手术过程中。近年来我们应用眶上锁孔入路(supraorbital keyhole approach)处理一些额叶挫裂伤后迟发性血肿,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自2003年3月至2010年3月共进行此类手术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翼点入路为神经外科常用手术入路之一,也是我们近年来处理前、中颅窝病变的主要手术入路。但该入路在分离皮瓣时可有30%同侧面神经颞支损伤。我们遇到3例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例1男,55岁。因视力下降2月于96年3月7日入院。查体无面神经功能障碍。CT扫描示:垂体腺瘤。3月19日行开颅垂体瘤切除术。取右侧翼点入路皮肤弧形切口,帽状腱膜下解剖分离皮瓣,向颞下翻开肌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鞍膈下颅咽管瘤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3月显微手术治疗290例颅咽管瘤,其中29例为鞍膈下颅咽管瘤,行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116月,采用MRI评估肿瘤切除程度和复发。结果肿瘤全切24例,全切率82.8%;次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6例出现脑脊液鼻漏,2例行手术修补,4例行腰穿置管,均治愈。术后6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尿崩,2例出现电解质紊乱,3月后恢复正常。14例术前视力下降患者,12例术后得到不同程度改善。8例术前高泌乳素水平患者术后恢复正常,5例新出现垂体功能障碍,3月后复查恢复正常。1例复发再次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论鞍膈下颅咽管瘤经蝶入路手术可安全切除,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对术中出血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额组(n=33)及经颞组(n=29),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的预后良好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  相似文献   

9.
一次开颅手术治疗鞍区多个病变并不多见,我科于2000年3月至2002年3月先后经一侧翼点入路一次同时处理蝶鞍区两个病变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在分期手术时,采用经蝶窦和开颅联合入路治疗垂体腺瘤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天坛医院内镜神经外科专业组采用分期联合入路手术治疗32例垂体腺瘤患者,包括肿瘤残存患者20例,复发患者12例.分期手术中至少有一次为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术后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全切17例(53%),次全切4例(13%),大部切除7例(22%),部分切除4例(13%);其中残存肿瘤的全切率为35%(7/20),复发肿瘤的全切率为83% (10/12).结论 神经内镜技术在分期手术联合入路治疗垂体腺瘤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巨大垂体腺瘤的切除术,虽有多种手术入路,但因瘤体巨大,暴露全貌困难,往往难以做到满意的切除。我院从1996年3月~12月,采用一种新的手术入路——扩大额下硬膜内外联合入路,治疗7例巨大垂体腺瘤,取得较满意疗效。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13~53岁,平均38岁。病程从1个月~10年。 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5例男性病人有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精神疲软和视觉障  相似文献   

12.
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3年3月行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28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大腺瘤手术中梨状孔扩大的临床应用。方法1997年3月至2000年10月在经蝶窦手术入路中采用扩大梨状孔切除垂体大腺瘤96例,术中可增加梨状孔宽度,以便充分显露和敞开蝶窦中前部结构。结果本组肿瘤全切除65例(67.7%),大部分切除25例(26.O%),部分切除6例(6.3%)。术后发生短暂尿崩症21例(21.9%),脑脊液鼻漏9例(9.4%)。术后随访39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平均2年8个月,复发3例(3.1%)。结论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是安全有效的。采用梨状孔扩大的方法可以增加手术显露范围,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和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7年3月手术治疗的92例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内侧型和外侧型向幕上发展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10例,颞下入路23例,颞枕部入路18例;肿瘤全部或主体在颅后窝21例,采用枕下或枕部幕上下联合入路;20例镰幕型采用枕部经小脑幕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86例,部分切除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83例术后随访1~8年,正常工作、生活71例,生活自理8例,生活需要照顾4例;肿瘤复发再次手术7例(次全切除5例,全切除2例)。结论 手术全切除小脑膜脑膜瘤可获得满意效果及良好预后;根据肿瘤特点设计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熟练掌握局部神经解剖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深静脉系统及大静脉窦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LDH 140例,依据手术入路分为侧后入路组和后路入路组,每组70例。侧后入路组行侧后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后路入路组行后路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结果 侧后入路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后路入路组(P<0.05),侧后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路入路组(P<0.05)。术后1 d、3个月,两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后路入路比较,侧后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LDH的疗效确切,且具有安全性高、康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联合眶上锁孔手术治疗复杂性鞍旁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7月采用经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联合眶上锁孔手术治疗的9例复杂性鞍旁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病变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显示垂体腺瘤7例,颅咽管瘤2例。8例术前视力损害中,术后视力改善6例,稳定1例,恶化1例。术后2例成形垂体前叶功能减退,1例发生暂时性尿崩症。未发生颅内出血和脑脊液漏。术后随访6~41个月,平均19.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经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联合眶上锁孔手术治疗复杂性鞍旁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颅眶沟通性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3月采用经眶-翼点入路和经眶-额下入路两种显微手术入路治疗颅眶沟通性肿瘤共40例,其中经眶-翼点入路显微手术26例,经眶-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入路14例。两种手术入路均先切除颅内肿瘤,再开眶切除眶内肿瘤。结果肿瘤全切34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1例。肿瘤全切除率达到85%。结论①应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和侵袭范围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在充分暴露和直视下广泛切除颅眶沟通性肿瘤;②熟练的解剖知识及手术技巧、恰当的手术入路、成功的手术操作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③颅底缺损应给予修补和重建,硬脑膜的严密修复是避免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岩斜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7年6月至2004年3月共收治岩斜区肿瘤20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据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和血供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人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5年10月-2004年3月期间,以翼点入路行颅脑创伤开颅手术48例,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岩斜区肿瘤由于位于颅底深部,基底常广泛附着于岩部、天幕裂孔缘区、斜坡,周围存在重要的血管、颅神经及脑干,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的一个难点,对于神经外科医师也是一种挑战.通过对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23例患者经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的临床分析,探讨颞下入路岩斜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