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CD4+/CD8+、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s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Treg)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COPD患者288例(COPD组)和老年健康体检者70例(对照组)。比较COPD组和对照组CD4+、CD8+、Th17、Treg、CD4+/CD8+、Th17/Treg,比较COPD组不同病情患者CD4+、CD8+、Th17、Treg、CD4+/CD8+、Th17/Treg; COPD组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近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BC)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CD4+和CD4+/CD8+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0例行NAC的B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无进展组(n=113)和进展组(n=27)。比较两组患者NAC前后血浆FIB、DD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Kaplan-Meier绘制两年总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曲线;Cox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进展组NAC前后血浆FIB、DD和CD3+、CD4+、CD8+水平高于无进展组(P<0.05),CD4+/CD8+低于无进展组(P<0.05);血浆FIB、DD和CD4+/CD8+低水平患者中位OS和中位DFS均高于高水平患者(P<0.05);Cox分析显示,分子分型和FIB、DD、CD4+/CD8+<...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奈克拉联合胞嘧啶核苷类药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CD206+)、免疫调节指标(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拾的8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扎胞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维奈克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IP-1α、CD206+、CD4+/CD8+指标水平的变化、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IP-1α、CD206+、CD4+/CD8+表达水平分别为(161.62±40.43)pg/ml、(2.35±0.98)%、(1.21±0.15)%,对照组治疗后MIP-1α、CD206+、CD4+/CD8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CD3+T淋巴细胞计数联合早期预警评分(EWS)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后生存状况,将其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CD3+T淋巴细胞计数、EWS评分及其他临床指标,行一般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D3+T淋巴细胞计数、EWS评分预测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价值。结果 死亡组入院时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EWS评分高于存活组(P <0.05),死亡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存活组(P <0.05),死亡组入院时CD3+、CD4+及CD8+少于存活组(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入院时外周血CD3+与EWS评分呈负相关(r=-0.422,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外周血CD66b+、CD177+中性粒细胞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104例AP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AP(MAP)组46例、中度重症AP(MSAP)组39例及重症AP(SAP)组19例。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CD66b+、CD177+NEUT中性粒细胞表达及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差异。结果:SAP组患者外周血CD66b+、CD177+NEUT比例及BISAP评分均高于MAP组及MSAP组,而MSAP组高于MAP组(P<0.05);AP患者CD66b+、CD177+NEUT表达均与BISAP评分呈正相关(r=0.382、0.464,P<0.05);外周血CD66b+、CD177+NEUT及二者联合预测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0.805、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联合环丝氨酸胶囊对肺结核患者CD4+、CD8+T细胞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接诊的96例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环丝氨酸胶囊口服,观察组予以利奈唑胺、环丝氨酸胶囊联合口服,为期6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CD4+、CD8+T细胞水平及肺功能、用药安全性、实验室相关指标等)。结果:用药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CD4+、CD8+、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肺功能较对照组改善程度高(P<0.05);用药安全性方面: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环丝氨酸胶囊的联合使用可获取较好效果,且安全可靠,有利于控制肺结核...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黄素对盲肠结扎穿孔小鼠细胞CD4+、CD8+ T细胞比率的影响。方法 雌性小鼠共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组、大黄素组。各组在造模前72h,灌胃大黄素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术后6h、12h检测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D4+、CD8+ T细胞比率。结果 不同组小鼠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小鼠术后6h、12h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l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CD4+ T细胞比率、CD8+ T细胞比率、CD4+/CD8+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盲肠结扎组小鼠术后6h中性粒细胞计数(P=0.008)、NLR(P=0.002)、CD8+ T细胞比率(P=0.014)显著升高,淋巴细胞计数(P<0.001)、CD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机会性感染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34例HIV患者按照入院当天机会性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58)和非感染组(n=76),比较两组患者IL-6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评估IL-6及CD4+T在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IL-6水平高于非感染组,CD4+T水平低于非感染组(均P <0.05);CD4+T水平越低,机会性感染病原体种类越多(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IL-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CD4+T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IL-6、CD4+T预测HIV机会性感染不良预后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 IL-6水平升高及CD4+T水平降低是HIV机会性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二者可用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中的作用和临床相关性。方法 收集23例SLE患者和23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以及血浆标本,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两组人群外周血标本中的CD19+CD24+CD27+调节性B细胞与细胞内IL-10的表达水平,并将其细分为CD24highCD27+以及CD24midCD27+两个亚群,同时比较血浆中各细胞因子的浓度并分析其与Breg细胞的相关性。检测治疗后SLE患者外周血中Breg细胞的变化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分析其与疾病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结果 SLE患者体内的两种Breg细胞均显著升高,分别为6.09%±2.61%和12.28%±4.90%,其细胞内IL-10表达也明显增强,且CD24highCD27+型Breg细胞内IL-10水平高于CD24midCD27+型亚群。患者血浆中IL-1β为(9.24±9.97) pg/mL,IL-10为(43.50±23.06) pg/mL,TNF-α为(11.26±7.48) pg/mL,IFN-γ为(12.83±7.27) pg/mL,较正常人均显著升高,且IL-10浓度与CD24midCD27+型亚群细胞比例存在正相关。外周血中两种Breg细胞均与患者的疾病状态存在关联,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后,患者体内的Breg细胞显著下降。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显著升高,其分泌的IL-10相应增高,免疫调控作用增强。经过治疗,两者显著下降,提示其具有反映患者疾病状态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小鼠白细胞介素(IL)-35基因表达质粒,探讨IL-35表达对小鼠脾脏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获得小鼠IL-35基因全长片段,将该片段连入鼠干细胞病毒载体(pMSCV-GFP)多克隆位点区,获得携带IL-35基因的质粒载体pMSCV-IL-35-GFP。将9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3组:PBS组、pMSCV组和pMSCV-IL-35组,分别向3组小鼠尾静脉注射PBS、pMSCV-GFP空载质粒和pMSCV-IL-35-GFP质粒。72 h后分离小鼠脾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IL-35亚基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和IL-12a 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并进一步检测CD8+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分子颗粒酶B(Gzmb)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细胞特异转录因子叉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R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判断ICU老年重症感染病人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ICU住院的老年脓毒症病人78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将病人分为脓毒症组(n=35)、严重脓毒症组(n=24)和脓毒症休克组(n=19);根据预后将病人分为存活组(n=60)和死亡组(n=1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并对病人进行APACHE Ⅱ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法评价各指标对病人预后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病人IL-6、TNF-α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依次升高(P < 0.05~P < 0.01)。存活组IL-6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 < 0.01),2组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和APACHEⅡ评分三者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IL-6、TNF-α和APACHEⅡ评分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 < 0.05)。结论IL-6、TNF-α、APACHEⅡ评分均对ICU老年重症感染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玉溪市未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T淋巴细胞计数(CD3、CD4和CD8)自然变化,了解其艾滋病自然病程。方法 收集2006—2014年间玉溪市新报告HIV/AIDS未抗病毒治疗资料,获取首次与末次CD3、CD4和CD8数据,描述并比较CD3、CD4和CD8自然变化速率。结果 CD3、CD4和CD8月均自然变化速率分别为4.14个/μL、-2.13个/μL和7.57个/μL。其中886例(62.66%)CD4末次较首次低,表现为自然下降。首次CD4越高,其月均下降越快,而首次CD4较低,其月均下降较慢甚至出现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汉族、≥50岁者、传播途径为注射吸毒者月均CD4自然变化下降速率较快,而女性、少数民族、50岁以下者、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者CD3、CD8上升速率较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玉溪市HIV/AIDS CD3、CD4和CD8自然变化总体平缓,但仍然有部分HIV/AIDS的CD4下降较快,或是CD3 、CD8上升较快,需对该类人群加强随访,及时介入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衰竭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 )的特点及其对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36例老年呼吸衰竭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按其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21例和死亡组15例,采用PICCO plus检测仪监测两组患者 EVLWI、全心射血分数( GEF )、系统血管阻力( SVRI )、中心静脉压( CVP)、心指数( CI )、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并监测 APACHEⅡ评分及血乳酸。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水平、EVLWI高于存活组(P均<0.05),两组CI、GEF、SVRI、CVP、HR及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描绘EVLWI的ROC曲线发现以EVLWI≥10 ml/kg为界点,预测死亡发生的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90.48%,阳性预测值83.33%,阴性预测值79.17%。结论老年呼吸衰竭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EVLWI明显增高者死亡率高,以EVLWI≥10 ml/kg为界点可作为判断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脓毒症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与机体细胞免疫状态的关系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脓毒症患者40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3组:脓毒症组14例,严重脓毒症组15例,脓毒症休克组11例。所有入选的40例脓毒症患者在入选当天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和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和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变化。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健康对照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率脓毒症休克组最高,严重脓毒症组次之,脓毒症组最低,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CD3+、CD4+和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8+较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患者CD3+、CD4+、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较正常对照组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增加,可能导致CD3+、CD4+、CD4+/CD8+水平降低,免疫抑制加强。提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脓毒症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对评估患者预后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与全胃肠外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重症胰腺炎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病人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2组病人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内毒素水平、细胞免疫功能、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和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 0.05~P < 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IL-6、IL-8和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的CD3+、CD4+和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 0.01),而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CD3+、CD4+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而CD8+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4、48、72 h,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治疗后48、72 h均低于治疗后24 h(P < 0.05和P < 0.01),且观察组各时点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明显降低重症胰腺炎病人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放射性碘125粒子(125I)植入联合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应用及对CD3+、CD4+、CD8+、CD4+/CD8+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中晚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78例(经皮125I植入联合化疗)和对照组42例(同步放化疗)。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并记录粒子植入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治疗6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占比及CD4+/CD8+治疗前后的变化。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治疗前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91.03%(71/78)患者植入粒子的分布符合术前模拟剂量分布;术后气胸30.77%(24/78),肺内渗血28.21%(22/78),发热19.23%(15/78),粒子移位2.56%(2/78),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及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8+及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粒细胞减少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经皮125I植入联合化疗可有效治疗中晚期NSCLC,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狼疮性肾炎(LN)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血沉(ESR)、CD4+/CD8+水平变化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LN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IL-6、ESR、CD4+/CD8+,分析外周血IL-6、ESR、CD4+/CD8+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SLEDAI)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患儿外周血IL-6、ESR、CD4+/CD8+,分析LN患儿预后影响因素,评价外周血IL-6、ESR、CD4+/CD8+对LN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IL-6、ESR高于对照组,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LN患儿外周血IL-6、ESR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CD4+/CD8+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外周血IL-6、ESR高于预后良好,CD4+/CD8+低于预后良好(P<0.05);SLEDAI评分、IL-6、ESR、CD4+/CD8+均为LN患儿预后影响因素(P<0.05);外周血IL-6、ESR、CD4+/CD8+预测LN患儿预后的AUC分别为0.777、0.751、0.788,联合预测AUC为0.921(均P<0.001);进一步对各预测方案预测价值比较显示,外周血IL-6、ESR、CD4+/CD8+联合预测的AUC明显高于单一指标(均P<0.05)。结论 LN患儿外周血IL-6、ESR水平较高,CD4+/CD8+水平下降,且与SLEDAI评分及预后有关,临床检测其水平,可作为LN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血液生化指标,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对脓毒症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意义。  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1日—2021年5月31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80例,观察患者入科24 h内的SAA、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估计(SOFA)评分。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80例患者分为非脓毒症组(25例)和脓毒症组(55例),通过ROC曲线评估SAA、IL-6对脓毒症的诊断效能,利用Spearman分析探究SAA、IL-6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根据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将5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普通脓毒症组(25例)和脓毒性休克组(30例),评估SAA、IL-6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  结果  诊断脓毒症的ROC曲线示,IL-6的灵敏度和特异度(94.4%、63.4%)较高;联合应用时, SAA联合PCT的特异度(95.8%)最高;IL-6联合CRP的灵敏度(100.0%)最高。SAA、IL-6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评估病情程度的ROC结果示,SAA单独应用以及IL-6联合PCT的特异度(均为80.0%)最高,SAA联合PCT的灵敏度(96.0%)最高。  结论  SAA、IL-6可作为评估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标志物,IL-6也可以辅助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两者与PCT、CRP联合应用后可提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时,不同CD4+基线值艾滋病患者经过治疗后免疫重建效果的差异,为艾滋病患者临床治疗措施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 年1月—2017年3月期间,随机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艾滋病患者174例,根据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不同分为两组,低值组(CD4+T淋巴细胞<200/mm3)和高值组(CD4+T淋巴细胞≥200/mm3),每组均为87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项指标(包括Treg、Th2、Th17、CD4+T、CD8+T)检测结果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和治疗方式构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Th17、CD4+T、Th17/Treg、CD4+T/CD8+T) 、治疗6个月(Treg、Th17、CD4+T、CD8+T、Th2/Treg、Th17/Treg、CD4+T/CD8+T)、治疗12个月(Treg、Th2、Th17、CD4+T、CD8+T、Th2/Treg、Th17/Treg、CD4+T/CD8+T)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同时点指标(Treg、Th2、Th17、CD4+T、CD8+T、Th2/Treg、Th17/Treg、CD4+T/CD8+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具体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低患者,经高效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效果较差,因此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抗病毒治疗应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