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神经衰弱多见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萎靡不振,健忘,耳鸣,心悸,纳呆。针刺主穴为失眠穴,配穴为三阴交、神门、行间、足三里、风池、大椎、百会等。如治李某,男,46岁。失眠已5年,服安眠药仅能睡二三小时,醒后头晕胀痛,经常头痛,工作忙碌时两颞、前额及头顶加剧,多梦,、神萎纳减,面色黯黄,舌质略红、苔薄黄,脉弦数。首次针刺配穴取三阴交,第二次取足三里,第三次行间,此后睡眠增至6小时,续治8次,症状全部消除。  相似文献   

2.
五款砂锅煲     
广东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是粤菜发展的物质基础,广东菜历来以选材广博、菜肴新颖奇异而闻名全国,擅长煎、炒、烤、煽、煎、煲,广东的煲肴品种繁多,细嫩软烂,滚烫鲜香,独具一格,颇具特色,驰名中外,下面推荐几款,便于制作。  相似文献   

3.
茯苓山药包子:茯苓10g,山药15g,面粉150g,鲜猪瘦肉50g,生姜2g,胡椒粉1g,麻油2g,绍酒2g,食盐4g,酱油2g,大葱5g,骨头汤30g。先把茯苓、山药洗净,文火焙干,碾成细末,与面粉混匀,倒在案板上,加入发面、水适量,揉成发面面团发酵;再把猪肉剁成泥,倒入盆内,加酱油拌匀,将姜末、食盐、麻油、绍酒、葱花、胡椒、骨头汤等放入盆中,拌匀成馅;待面团发成后,加碱水适量,揉匀,搓成3~4cm粗长条,按量揪成20块面团,将剂子挤压成圆面皮,  相似文献   

4.
《新中医》2008,40(8)
陶纪志医师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本科,专业从事风湿病的研究,结合现代医学独创十四经筋结新疗法。该疗法为创新理论,独创技术,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快的特点。符合简、便、验、廉的特点。不打针,不吃药,通过特殊手法,按照十四经结,可对颈椎病引起的麻木、疼痛、头晕、呕吐,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菌性骨坏死,  相似文献   

5.
胡献国 《气功》2011,(8):691-692
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除居家调味外,其茎、皮、叶等均可入药,为药食两用食物。生姜,又名鲜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全国各地均产。中医认为,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和中解毒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等。  相似文献   

6.
药汤(羹)     
香菇鱼片汤 【原料】鲜香菇100g,枸杞子30g,砂仁6g,草鱼200g,混合油50mL,清汤800mL,生姜、精盐、酱油、味精、葱白各适量。 【制法】新鲜香菇洗净泥沙,干品则先用冷开水浸泡,撕成片状。枸杞子洗净,清水浸发。新鲜活草鱼去鳞剖开后,取纯肉,切成薄片,用少许精盐和酱油抹匀。沙锅内放入清汤,置武火上煮沸,放入香菇、枸杞子、砂仁(捣碎),待香菇半熟时入鱼片、混合油(先煎熟)、生姜、精盐、酱油、味精、葱白调味即可。  相似文献   

7.
2008年7月,我们收治1例焦虑症患者,被误诊为慢性胃炎,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苏某,82岁,退休教师。体质瘦弱,恶病质,有30余年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心衰、骨质疏松等病史,每年均反复多次住院治疗。1年前开始出现间歇性类似呃逆症状,发作时上腹部牵扯性不适,伴腹胀、心悸、呼吸稍促、稍心慌,无呕吐、腹痛、腹泻、反酸、烧心等不适,也没有呃逆时的声音。每次发作前无明显诱因,发作无规律,发作时间长时可达4~6h,短时约10min,一年四季均可发作,发作频繁时一天数次。  相似文献   

8.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血瘀证,如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黯或两目黯黑,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笔者在临床中用于治疗偏头痛、输尿管结石、慢性前列腺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获效尚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医散治疗小儿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新医散组成和制法 新医散由人工牛黄600g,冰片200g.川贝母200g,天竺黄600g,天麻1500g,羚羊角粉400g,黄连600g,麦冬1000g,玄参1000g,朱砂600g,琥珀1000g,胆南星600g,白芷600g,橘红1000g,枳壳1000g,硼砂400g,雄黄600g,共17味药组成。先将天麻、黄连、麦冬、玄参、白芷、橘红、枳壳研成细粉,再同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10.
咳嗽一证,临床常见而多发,但辨证不当,失治、误治,往往变生他病,迁延难愈。故治疗此疾,精于辨证,“温、化、宣、敛”,四法详参,顽咳久咳,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宣收共投,方可收效满意。1 精于辨证,“温、化、宣、敛”四法详参 1.1温法:温化、温润之法。适用于咳嗽痰湿偏盛者。咳嗽一病,不论寒热、虚实、新久,  相似文献   

11.
牦牛角药用记载于公元8世纪《四部医典》与明代《本草纲目》。随着其资源的丰富及现代研究的深入,牦牛角的资源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资源现状、传统本草记载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牦牛角这一独特的民族药用动物药材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以期深入挖掘其药用资源价值,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牦牛角资源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丁亚南  常向辉 《光明中医》2016,(14):2041-2042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采用羚羊角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患化脓性扁桃体炎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羚羊角汤联合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羚羊角汤能够有效提高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赵希敏  刘霞  刘勇  朱军  陶佩玉  王萍  张琰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681-1682,1685
目的 研究羚羊角粉对大鼠脑创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再按创伤前1d,创伤后1、3、5、7d分为5个亚组.各组大鼠复制自由落体大鼠脑外伤模型,治疗组大鼠造模后给予羚羊角粉300 mg/(kg·d)灌胃.各组大鼠分别在创伤前1d,创伤后1、3、5、7d处死,分别测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的功能,观察各组脑组织的病理结构以及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较模型组相比脑水肿明显减轻(P<0.05),血脑屏障损伤较少(P<0.05).创伤后大鼠脑组织AQP4的表达升高(P<0.05),第3日达最高水平(P<0.05),治疗组AQP4的表达较创伤组有显著下调(P<0.05).结论 羚羊角粉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有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创伤后脑组织周围的AQP4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本草记载牦牛角具清热解毒、凉血熄风之功。现代研究表明,牦牛角中主要含有蛋白质及巯基多肽类、氨基酸类、核苷类、宏微量元素类等成分,具有解热、镇静、镇痛等生物活性。对牦牛角化学成分组成、生物活性评价、药用价值体现、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和整理,提出在牦牛资源产业链中应重视和珍惜牦牛角药用价值的深度挖掘、重视和加强牦牛角在医药领域的基础性研究、重视和开展牦牛角药材标准的研究,以期为牦牛角这一宝贵的民族动物药资源的多元化、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实验为含羚羊角的中成药鉴别及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 :对羚羊角及其伪品黄羊角、藏羚羊角、绵羊角及山羊角的性状及粉末特征进行了对比鉴别 ,并给出了主要特征比较表和检索表。结果与结论 :正品与伪品在外观与粉末特征方面均有区别。  相似文献   

16.
羚羊角性味咸寒,入肝心肺经,功善清热凉血解毒。介绍宋绍亮教授以经典、古籍为依据,以现代医学的疾病观与实验室指标为参考,强调辨病用药,将其合理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治疗痹热、皮肤黏膜病变、炎症指标持续不降及转氨酶增高,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甘草酸单铵盐(mono ammonium glycyrrhetate,MAG)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子宫角粘连的预防作用及其对大鼠腹腔液和子宫角粘连局部组织中tPA-a、PAI-a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6组,制作大鼠子宫角粘连模型。MAG组给予MAG 5m/kg,复方丹参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ml/kg,MAG加复方丹参组给予MAG 5mg/kg及复方丹参注射液1ml/kg,地塞米松磷酸钠(Dex)组给予Dex 1mg/kg,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空白对照组未实行任何处理。参照Leach的方法观察粘连评分、取腹腔液和局部粘连组织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tPA-a)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活性(PAI-a)。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AG、MAG加复方丹参、Dex组明显降低粘连评分及严重粘连百分率(P<0.01),单用复方丹参未降低粘连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组与MAG加复方丹参组明显升高腹腔液tPA-a和tPA/PAI。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明显升高了宫角组织中PAI-a、明显降低组织tPA/PAI,其它各实验组均明显升高组织tPA-a和tPA/PAI(P<0.01),且MAG加复方丹参组、De...  相似文献   

18.
广角、水牛角和黄牛角的氨基酸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氨基酸测试结果表明,3种角的氨基酸总量有一定差异,而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布相似,同时,两种牛角的各部位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也相似。  相似文献   

19.
电针对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工作试图通过观察慢性炎症痛大鼠脊髓背角环氧合酶(COX)-2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脊髓背角COX-2是否与电针镇痛的作用机制有关。方法 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模型上,采用行为学和免疫组化技术两种方法,观察电针治疗后不同时相点关节炎大鼠的痛敏评分及脊髓背角COX-2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加以对照。结果 电针能明显减小关节炎大鼠痛敏评分的绝对值,多次电针具有显著的累积效应;并且随着电针治疗次数的增加,大鼠脊髓背角COX-2免疫阳性细胞数显著下降。结论 电针阳陵泉和昆仑两穴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并同时抑制其脊髓背角COX-2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犀角为犀科动物犀牛(Rhino)的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定惊、凉血解毒等功效,广泛用于热盛火炽、壮热不退、神昏谵语、惊厥抽搐等症的治疗.水牛角是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角,又名沙牛角,始载于南北朝的《名医别录》,是目前犀角的重要替代品.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历代主流本草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