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舌象,舌苔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炜  任婉文 《中医杂志》1995,36(12):741-742
对4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舌象及舌苔涂片细胞学观察,并以25例正常人作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正常人舌上皮细胞主要以角化前细胞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舌上皮细胞表现过度角化,角化细胞明显增高,随着精神症状逐渐好转,舌象渐趋正常。  相似文献   

2.
重度烧伤患者微观舌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从微观角度研究分析重度烧伤患者不同时期,不同分型的舌象特点及存在的差异,探讨重度烧伤患者舌苔脱落细胞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依据中医舌诊理论,观察比较105例正常人(健康组)和97例重度烧伤患者的舌象,并借助舌苔脱落细胞检测方法,进行舌苔制片、镜检和分析,观察健康组和烧伤3组的舌苔涂片背景和细胞分布状况、脱落上皮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计数和舌苔细胞学其他指标计数.[结果]重度烧伤不同时期的舌象变化和舌苔脱落细胞有明显特征和规律.[结论]微观舌诊的观测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烧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舌诊是中医诊断中较为客观的诊断方法,利用现代的光学分析技术能客观地反映出舌象的变化特点,能为中医辨证诊断提供客观依据。胃癌患者证型以及体质的变化直接反映于舌,通过更加客观化、微观化、智能化的舌象研究方法,可以探寻胃癌证型变化过程中舌象的诊断意义。本文概述了胃癌患者不同证型与舌象特征研究、胃癌患者与正常人的舌象特征比较、胃癌患者不同病理分型的舌象研究、胃癌患者治疗前后舌象临床观察、胃癌患者舌象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概述胃癌患者的舌象特征研究进展,以期为胃癌与舌象相关性研究提供参考,为胃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慢性胃炎患者舌象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不同舌象、舌上皮细胞凋亡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方法:选择10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舌象、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凋亡基因相关蛋白p53、Bcl-2和Fas等为指标进行观察。结果:(1)不同舌质和舌苔的AI差异显著;分别以淡白舌与薄白苔和白厚苔为最高。(2)不同舌象的p53、Bcl-2和Fas表达阳性率,呈现相应的变化。相关蛋白表达不仅与舌色有关,而且与舌苔颜色和厚度有关。结论:舌象形成与细胞凋亡具有密切关系,p53、Bcl-2和Fas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共同构成了本病舌象形成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对癌症患者舌象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对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轻度和重度增生(简称:轻增和重增)及食管癌患者的舌象进行了舌色观察,对青紫舌在这四个不同病程阶段的百分比做了趋势检验。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次观察食管癌927例,男性589例,女性338例,年龄范围37~75岁,以50~59岁年龄组为多,占39.4%。全部病例经病理、细胞学、CT或X线分别证实,病期多为Ⅲ~Ⅳ期;正常人186例,男性104例,女性82例,中位年龄49岁;轻增172例,重增238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胃癌舌象的现代研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包括胃癌舌象的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对胃癌舌象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胃癌舌象研究对辅助诊断,指导分期治疗,判断疗效预后均有一定作用。[结论]胃癌舌象研究还需进一步改进研究方法,结合中医理论,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使胃癌舌象观察和判断更客观,使结论更具科学性、代表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胃癌患者舌象与病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胃癌是国内目前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省是胃癌高发区。为了探求胃癌舌象的表现,探索其规律性,从1989年8月至1991年2月,我们对168例胃癌患者及200名健康人群的舌象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观察舌象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指标。如《伤寒舌鉴》中说:“邪气入里,其虚实寒热之机必现于舌。”关于舌诊研究方面的资料,目前国内有不少报导,但多数尚处于肉眼观察阶段。为了探讨消化道肿瘤与舌诊、舌象细胞学的相互关系,我们对100例消化道肿瘤病人的舌苔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及舌苔PH值的测定。现将实验结果小结如下: 一、研究对象 1、20例正常人为我所职工及家属,身体健康,年龄为19—50岁,其中男女各为10例。(舌诊观察均为正常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 2、100例消化道肿瘤病人,为我所肿瘤科门诊  相似文献   

9.
阴虚阳虚病人舌象客观指标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舌诊是祖国医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用现代医学的方法研究阴虚、阳虚病人舌象变化与唾液生化及舌象细胞学的关系,探讨舌诊的客观化指标,本文对82例虚证(阴虚51例、阳虚31例)病人进行了舌面 pH 值、唾液钠、钾、尿素氮的测定及舌象细胞学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癌症与舌象     
近年来,我们观察癌症患者的舌象与正常人的比较,现总结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1979年1月至1983年8月,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证实各种癌症,患者有舌象记载566例,男367例,女296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73岁。二、对照组:选择1463例正常人,其中男性1008例,女性455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6岁。三、舌诊观察方法:癌症患者正常人经二名以上一贯负责观察舌象的中西医共同观察舌象,填写舌象记录表与摄影或部分录象。观察内容:舌形、舌质、舌苔。舌形包括正常、胖嫩、瘦小、裂纹与齿印。舌质分淡红(属正常)、淡白,淡暗(红)、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2月~2001年12月,我们对360例消化系统癌症患者进行了舌象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60例全部经细胞学和(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癌症,设为观察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应用脱落细胞学技术,对63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舌脱落细胞检测。结果发现:食管癌患者较常见异常角化细胞,而角化细胞却减少,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气虚阳微证以角化前细胞增多为主,阴虚证以完全角化细胞增多为主,而痰湿证和血瘀证两组则角化前细胞和完全角化细胞增多,各组之间互比较差异显著(P〈0.05)。食管癌舌脱落细胞的变化,为舌诊早期诊断食管癌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舌脱落细胞学和球结膜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1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舌脱落细胞演变我观察了球结膜微循环改变,结果,舌脱落细胞计数(均数),脾肾阳虚组(7例)为53.53;气阴两虚组(1例)为31,肝肾阴虚组(1例)为37:阴阳两虚组(2例)为22.5。1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舌前脱落上皮细胞以角化前细胞为主,其次为不全角化细胞。9例慢性功能衰竭患者均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脾胃湿热证的舌象、舌脱落细胞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揭示证、舌形成的某些固有规律。方法 :以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为对象 ,同病脾胃气虚证和健康人为对照。采用舌象、舌印片脱落细胞成熟指数 (MI)、成熟价值 (MV)、胃黏膜及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 (AI)等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 :①脾胃湿热证舌象以红舌黄腻苔为主 ;②舌印片MI、MV变化以红舌和黄腻苔最明显 ;③胃黏膜AI和舌上皮AI ,分别以淡白舌与白厚苔为最高。结论 :舌象能反映脾胃虚实证候 ,舌印片MI、MV与舌象形成有关 ,细胞凋亡是MI、MV变化的细胞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60例精神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舌象观察太原精神病院(030045)李发明太原工业大学医院高志刚关键词精神病,舌诊笔者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详细观察了60例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舌象,并与60例正常人舌象进行对照,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本院住院急性发...  相似文献   

16.
舌苔消长舌脱落细胞舌面酸碱度检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52例健康薄白苔和135例病理薄苔、厚苔、剥落苔患者舌脱落细胞、舌面酸碱度进行检测,结果舌苔制片背景模糊混浊、细胞分布密集成堆、上皮细胞、变性细胞、白细胞计数和舌苔细胞学异常积分及舌面酸度等多项指标均呈现薄白苔<薄苔<厚苔<剥落苔的变化趋势;由薄白苔→薄苔→厚苔,舌苔细胞的角化程度递增,而舌苔剥落者不仅角化前细胞较其它3组的比例增高,而且有较多中层细胞。分析表明舌上皮细胞的分裂、分化、移行与细胞角化脱落之间的动态平衡及口腔PH值改变是舌苔消长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0例初诊胃癌患者的舌象、胃镜象,进行病理学诊断,运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早期胃癌患者舌象多正常,进展期胃癌患者多见紫舌、瘀斑舌、舌下络脉曲张以及黄腻苔.舌色淡白者,胃镜下病灶黏膜色泽多为苍白或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出现黄腻苔的患者,以Borr...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分析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舌象特点。方法对患者组11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及对照组34例正常人舌象特点进行观察,分析舌象变化与口腔扁平苔藓临床分型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舌色淡红、白苔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舌色紫瘀、黄苔、舌苔厚、润滑、燥涩、腻苔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及舌部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花剥苔的检出率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中医症候与湿、热、瘀有关,其舌象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1985年1月~1986年12月对3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化疗前后作了血液流变学及舌象观察,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30例中男26例,女4例。年龄31~70岁。肺癌分型:小细胞未分化癌20例,大细胞未分化癌2例,鳞状上皮细胞癌5例,腺癌3例;临床病理分期:Ⅱ期1例,Ⅲ期4例,Ⅵ期25例。30例均经  相似文献   

20.
脾不统血证舌苔脱落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对141例临床患者进行观察,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原则,将脾不统血证患者与血热妄行、脾气虚衰及胃中积热证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各证型间的舌苔脱菌细胞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提示:脾不统血舌苔涂片细胞以角化前细胞居多,角化细胞减少,PAS阳性物上皮细胞减少和涂片背景中性白细胞减少等变化,与该证胃黏膜上皮细胞分化障碍,不成熟细胞增多,DNA合成增多,中性黏液减少,白细胞缺如或稀少等改变相一致,提示舌苔细胞学变化能反映胃黏膜病变及功能,可为脾不统血证诊断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