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采用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术后6个月行声场听阈测听。结果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14例患儿开机当天均有听性反应。术后声场测试平均听阈为30-50dBSPL。经言语康复训练,9例患儿的听觉和言语能力明显提高,5例还在行康复训练。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儿童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是恢复听觉功能的有效方法,应尽早对语前聋儿童植入人工耳蜗。  相似文献   

2.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术后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双凤  董明敏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6):377-377,385
目的:探讨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语前聋患儿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8例12岁以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接受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采取加强全麻监护、严密观察并发症、做好人工耳蜗的正确使用和保养及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结果:全组8例患儿经术后精心护理,无术后并发症;定期设备调试及听力语言训练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采取上述护理方法可达到及时发现和防止并发症,有效的帮助患儿听力语言康复,早日回归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人工耳蜗植入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通过对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病人临床资料的分析与评估,探讨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和技巧对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临床疗效的影响。②方法 13例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病人,经乳突 面隐窝入路行Nucleus 24导或Clarion C1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前行听力学和影像学评估,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1月开机调试。语前聋8例进行了3~19个月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所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③结果 13例耳蜗电极全部成功植入,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 2 周颞骨 X线摄片证实电极位于耳蜗内。术后1月开机调试,13例全部恢复听力。1例语后聋病人仅经简单语言训练即可对话与电话交流,11 例语前聋病人经训练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听觉言语康复,1例因年龄过小,暂不进行语言康复训练。④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术为治疗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常规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主要适应证为任何年龄的语后聋、语前聋儿童和部分青少年。术前准备、听力学和影像学评估是人工耳蜗植入术成功的重要前提,而术后调机以及系统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则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耳蜗 (毛细胞 )病变而致聋者 ,听神经和听中枢仍然完整 ,但助听器已无法使其改善听力或提高言语分辨能力及适应正常的社会交往。人工电子耳蜗是一种把声音信号换成电信号的特殊电换能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 :将环境中的机械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并将该电信号传入病人耳蜗 ,刺激病耳残存的听神经而使其产生某种程度的听觉。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是目前帮助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重获听觉的唯一途径。我院于 2 0 0 2年 12月采用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研制的Nucleus 2 4型人工耳蜗 ,对 8例重度、极重度聋患者 ,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术 ,现将…  相似文献   

5.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在6例语前聋儿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对重度感音性语前聋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极重度感音性语前聋儿童植入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生产的Nuclus24型人工耳蜗,术后1个月开机,结果:6例语前聋儿在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后均获得听力,听阈平均提高到33.33分贝听力级(dBHL),双音节词言语辨别率(SDS)术后6个月听平均28.33%,听加唇读平均61.6%,术后12个月(SDS)听平均51%,听加唇读平均73.8%,比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多导人工耳蜗植入对恢复极重度感音性语前聋儿童的听觉是有效的,植入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人群恢复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其工作原理是绕过已损失的毛细胞,直接电刺激残存的听神经纤维来达到恢复、重建听觉的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的选择标准是:双耳重度或极重度聋,病变损失定位诊断于耳蜗.近年来随着人工耳蜗技术的成熟和术后效果的改善。伴有各种中、内耳畸形综合征的患者也被列入手术范围。本文就人工耳蜗植入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Mondini内耳畸形、共同腔畸形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3):193-195
[背景]观察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病例报告]选择2017年3月—2019年7月间行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的10例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均采用经面隐窝入路圆窗进路,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电极全部顺利植入,人工耳蜗工作状态均正常.术后皮下血肿2例,眩晕5例,给予相应治疗后均恢复良好.[讨论]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有可能出现短暂的并发症,给予积极治疗后可恢复;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治疗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耳蜗植入是当代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材料科学在残疾人康复领域内的一个应用典范 ,是帮助重度和极重度语前聋儿童改善听力和促进语言发育的一个有价值的方法 ,使这些患儿从无声世界重新回到有声世界[1] 。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共进行了 15例人工耳蜗植入术 ,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7例 ,女 8例 ;年龄 2岁 9个月至 9岁。全部为语前聋患儿。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静脉复合麻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手术时间 2~ 3h ,手术顺利。1 2 电子耳蜗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电子耳蜗实质上是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4例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术前进行智力、听力学、影像学检查,配带助听器评估,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经乳突-面隐窝进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记载术中情况,术终测电极电阻,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语前聋者进行听觉语言培训,术后追踪随访疗效满意度和言语可懂度,对所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耳蜗植入手术一次成功,1例电极移位二次手术成功,术后暂时性面瘫2例、眩晕1例,两周X线颞骨拍片证实耳蜗电极位于耳蜗内,1个月开机调试,全部病例获取听力。3例语后聋患者听觉言语恢复,其他语前聋患者均行半年以上的听觉语言培训,随访4—6年,半开放式言语识别率〉80%,全部患者及家属达到术前的期望值。结论人工耳蜗是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及全聋的有效方法,术后效果主要与人工耳蜗植入时的年龄、术前听力与言语基础、听神经及其传导功能、智力、植入电极在规定的部位、术后调机与康复的有效性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人工耳蜗又称电子耳蜗,可代替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患者病变受损的听觉器官,将声音变成电信号,刺激耳蜗,从而产生听觉[1]。由于此手术的对象为聋哑症患者,并且是将异物植入体内,所以在护理方面有其特殊性。宁波市第二医院近年来对18例患者行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合并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的有关问题.方法 分析我科在2006~2007年对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合并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6例进行的人工耳蜗植入术.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的植入了Nucleus 24型人工耳蜗,电极植入鼓阶顺利,经开机调试一月后,声场测听(啭音)言语频率平均听阈达35 dBSPL.结论 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合并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是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术后听觉效果和NRT反应阈等同于一般的耳蜗植入患者,其语言康复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2.
人工耳蜗是模仿人耳蜗功能的仿生装置,它把声信号转变为电脉冲并通过植入耳蜗内的电极刺激听神经而使患者恢复听觉.我院2007年对2例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采用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术后经言语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行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的相关护理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对5例6岁以下的先天性聋哑症患儿行奥地利Me—Del公司生产的Combi40型电子耳蜗植入术;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长期艰苦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从辨别环境声响,分辨音量大小,到能听懂语言和学习语言。结果 全部患儿术后无并发症,术后30d人工耳蜗开机调试,效果良好;现在已能发出正确声音,取得了预期的临床效果。结论 人工耳蜗成为重度或极重度语后聋成人和儿童及语前聋儿童的有效治疗方法,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机会较少。为家庭及患者确定适当的期望值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术后要经过长期的语言训练才能重建听力系统,同时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人工耳蜗植入是为患有重度或先天性耳聋的患者,通过利用内耳的替代装置——人工耳蜗,使其听力接近正常,并经过训练达到语言交流目的的矫正方法,从而使患者走进有声世界,我科从2002年6月至今共有8例先天性耳聋的患者接受了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奥地利Combi40 人工耳蜗种植术对聋儿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4年3月~2005年9月在我院行奧地利Combi40 人工耳蜗种植术的6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儿均成功种植奥地利Combi40 人工耳蜗,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均能听到声音.经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实用语言交流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康复.结论语言康复训练的效果与人工耳蜗种植的时间有关,对极重度语前聋患儿应尽早行人工耳蜗种植术和积极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效果评估。方法 11例患者均采用经面神经隐窝入路多道人工耳蜗植入,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326岁,语前聋8例,语后聋3例,左耳2例,右耳9例。结果 11例人工耳蜗电极均成功植入,达到了100%的手术成功率,术后X线检查人工耳蜗电极位置均在耳蜗内,纯音听力水平平均达到了3045 dB SPL。随访6个月2年听觉及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认真的听力学和影像学检查是保证手术成功和达到良好听力恢复的首要前提,手术技巧及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术后调机及言语康复训练则是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保证。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极重度耳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效果评估。方法 11例患者均采用经面神经隐窝入路多道人工耳蜗植入,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3~26岁,语前聋8例,语后聋3例,左耳2例,右耳9例。结果 11例人工耳蜗电极均成功植入,达到了100%的手术成功率,术后X线检查人工耳蜗电极位置均在耳蜗内,纯音听力水平平均达到了30~45 dB SPL。随访6个月~2年听觉及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术前认真的听力学和影像学检查是保证手术成功和达到良好听力恢复的首要前提,手术技巧及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术后调机及言语康复训练则是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保证。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极重度耳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语言康复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的言语听觉能力的评估,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在语前聋儿童听觉言语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以《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评估方法》作为测试蓝本,对16例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均进行韵母、声母、数字、声调、单音节词、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及短句识别的测试、对9例使用人工耳蜗时间超过1年的语前聋儿童进行开放项列字词和开放项列短句识别测试。结果:所有人工耳蜗使用者的各项测试结果大于机会水平,且在术后1年的进步最为迅速,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听觉言语能力稳定提高;进步的快慢与植入时年龄,耳蜗的使用时间,正规的言语训练及个体差异性等因素有关。结论:对极重度语前聋儿童应尽早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及进行积极康复。  相似文献   

19.
明兰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7):316-317
人工耳蜗植入是一种为重度、极重度或全聋患者恢复或获得听力的一种电子装置,近年来,随着人工耳蜗技术的进步,新的言语处理器、植入电极、编码方案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人工耳蜗在临床的发展。高科技的产品要真正为广大患者所理解和接受,真正发挥最大功效,普及型宣传教育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4年10月,先后与澳大利亚和奥地利公司合作,使用Nucleus22、Nucleus24、COMBEL40+型人工耳蜗完成了11例小儿人工耳蜗植入,并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人工耳蜗植入 ( CI)近几年来已在国内广泛开展 ,它作为极重度聋和全聋患者听力语言康复的最有效方法 ,给无数患者带来希望 ,但与此同时 ,由于人工耳蜗价格昂贵 ,人体内耳解剖结构复杂等原因 ,使人工耳蜗植入术又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所以在术前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内耳及其周围解剖情况 ,以确定手术适应证、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选择耳蜗的类型以及制定精确的手术方案等 ,对确保手术成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除了耳科专项检查和听力学评估以外 ,影像学检查以其直接、立体的优势而成为术前检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我院自2 0 0 2年开展 C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