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治疗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腹部按摩、热敷诱导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埋籽治疗。结果观察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耳穴埋籽能有效缓解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尿潴留,缩短首次排尿时间。  相似文献   

2.
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治疗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部分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及术后留置尿管拔出病人,易发生尿潴留。经有效的护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自然排尿,无需导尿或再次导尿。现结合文献综述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3.
背景 作为脑桥排尿中枢,巴林顿核(barrington's nucleus,BN)可通过将神经冲动投射到脊髓交感/副交感节前神经元而调控排尿反射.术后尿潴留作为术后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而这大多与麻醉镇痛后排尿反射受损有关. 目的 对BN调控排尿反射与术后尿潴留的关系进行概述. 内容 阐述BN调控排尿反射的神经元特性、潜在机制及其与术后尿潴留的关系. 趋向 由麻醉引起的术后尿潴留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BN作为脑桥排尿中枢,在调控排尿反射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BN调控排尿反射的神经元特性、潜在机制及其与术后尿潴留的关系,为术后尿潴留的临床防治新策略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训练对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后5 d开始进行生物反馈训练,采用测压装置测量膀胱内压力,必要时按压腹部,以训练排尿;训练时让患者亲身感受尿液的排出,同时反复进行膀胱控制练习.结果 两组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情况、残余尿及拔管后3 d内尿频、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易发生排尿困难,生物反馈训练能有效提高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自主排尿功能,降低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等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超声测定前列腺的膀胱内突入对急性尿潴留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IPP)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首次发生急性尿潴留后排尿试验成败的关系。方法:对115例50岁以上首次并发急性尿潴留的BPH患者,按照拔除尿管后排尿试验成败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分析两组间的临床资料。结果:排尿试验的失败率与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密切相关,1~3级的失败率分别是31%(12/39),61%(17/28),69%(33/48)。结论: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可以作为一个预测急性尿潴留后排尿试验结果的指标,并对于患者以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脉冲电刺激穴位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自然分娩产后并发尿潴留的72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诱导排尿治疗,而观察组在传统诱导排尿基础上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中极穴以及骶尾部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晕针、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对于产后尿潴留患者采用脉冲电刺激穴位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尿潴留症状,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大量饮水法预防痔术后尿潴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预防痔术后尿潴留的方法,减少导尿概率.方法 将200例痔患者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解除尿潴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饮水1 000~1 500 ml,观察两组排尿情况.结果 观察组排尿困难、尿潴留发生率及导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大量饮水法可使膀胱内尿量迅速增加,促进患者排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电气化术(TUVP)后排尿异常的原因,尿流动力学检查为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近4年来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电汽化术的病例1134例,其中有102例病人术后1个月内有排尿困难、尿痛、尿频、尿失禁或尿潴留,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等,根据不同原因选择护理措施。结果102例病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排尿恢复正常。结论TUVP术后患者出现排尿异常,只要充分做好排尿的观察与护理,就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2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产妇实施心理、诱导排尿等各项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2例尿潴留产妇均解除尿潴留,恢复自主排尿,未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积极分析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各项诱因,及时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促进产妇早期恢复自主排尿。  相似文献   

10.
尿潴留是肛门直肠疾病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12%~52%,表现为术后6~8h,患者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点滴而出,下腹胀满,膀胱充盈;查体耻骨上区有膨隆肿物,按之有波动感,扣诊呈浊音。尿潴留往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甚至诱发术后其它并发症发生,因而正确防护术后尿潴留及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58例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诱导排尿;观察组行膀胱按摩后予开塞露塞肛.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膀胱按摩结合开塞露塞肛可有效缓解产后尿潴留.  相似文献   

12.
女性尿道下裂并发尿潴留临床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15岁。下腹胀痛难忍,不能自主排尿24h就诊。既往排尿正常,无月经史。行流水诱导排尿失败。实施导尿术时未见尿道外口,阴道口狭窄;膀胱有触痛,用手按压尿意感加重;膀胱区叩诊浊音。考虑外阴只有阴道口,尿液经此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排尿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94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6例,观察组1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介入治疗围术期排尿护理,观察组应用经专家咨询建立的围术期排尿护理流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排尿情况、术后首次排(导)尿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前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导)尿前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围术期排尿护理流程可改善患者围术期床上排尿困难,有效预防尿潴留,有助于维持患者术后血压稳定。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尿动力学改变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Neuropathic vesicourethral dysfunction of diabetic。NVUDD)症状多样,因病情发展阶段而不同,主要表现为排尿量、排尿次数改变、排尿困难、残余尿增多与尿潴留,以及上尿路损害及尿道感染。NVUDD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泌尿系统并发症,因诱发尿路逆行感染以及肾脏并发症,给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NVUDD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通过治疗促进其改善,是目前的热点课题。本文对之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骶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慢性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刺激骶3神经治疗2例难治性慢性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中1例接受永久性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治疗。结果 2例患者排尿次数显著减少,尿失禁次数减少,平均排尿量增加,尿急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骶神经刺激可以显著改善部分患者难治性慢性排尿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中文版女性排尿行为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中文版女性排尿行为量表在中国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方便选取某社区254名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施测,采用t检验、Cronbach's α系数、因素分析进行条目筛选,评定其修订后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最终保留14个条目、共4个因子,解释变异量的79.3%,分别为排尿用力、无尿意排尿、憋尿和排尿地点选择倾向,其Cronbach' sα系数分别为0.950,0.924,0.801,0.750.结论 经过调整后的中文版女性排尿行为量表具有较为理想的信度和结构效度,符合心理测量的要求,可以用于排尿行为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剖宫产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2例中恢复自行排尿功能26例,诱导排尿成功6例。膀胱功能恢复良好28例,一般3例,差1例。结论心理、麻醉、体位等因素导致剖宫产术后发病率高,对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饮食等护理,并采取诱导排尿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缓解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行为训练对女性下尿路症状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女性下尿路症状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由专职护士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要求患者记24h排尿日记。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由专职护士对患者实施行为训练,包括生活行为方式指导和排尿训练,每周随访1次,并进行健康指导。结果干预12周后干预组初始尿意容量、急迫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容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行为训练可有效改善女性下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女性泌尿外科学是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亚专业学科。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意识的极大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尿失禁及盆底功能障碍中老年女性患者急剧增加,各种各样女性泌尿外科疑难杂症也对泌尿外科医生同仁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女性各种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女性复杂性尿路感染,女性泌尿生殖道的修复与重建等。  相似文献   

20.
I-PSS和UFR对女性排尿行为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对21例排尿异常的女性患者和102例随机人群抽样,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尿流率(UFR)检查方法来探讨和评价尿路症状的临床意义。结果发现IPSS和UFR能较准确的评价女性的排尿症状,两者具有一致性,IPSS评分低于7或尿流率正常者不需再行特殊检查。结果认为IPSS和UFR可作为评价女性排尿行为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