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后血液中的SOD、MDA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腹正中切口开腹夹闭腹主动脉建立大鼠双下肢及盆腔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h组、缺血2h组、缺血1h+PNS治疗组和缺血2h+PNS治疗组。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血清中的SOD、MDA值以及缺血前后、三七总皂苷处理前后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腓肠肌的变化。结果:三七总皂苷可降低缺血大鼠血清中MDA的含量.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对大鼠骨骼肌的损伤。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拮抗缺血-再灌注骨骼肌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一方面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激活抗氧化酶SOD活性,抑制氧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从而发挥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自由基及bFGF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由基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的损伤机制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对其干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组、治疗组.在再灌注后1h,6h,12h,24h,72h时段分别应用酶化学检测大鼠视网膜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改变.结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DA及SOD 含量在早期即有变化,在再灌注后1h视网膜组织MDA含量已有轻度升高,而SOD含量则轻度降低,在随后的再灌注过程中,视网膜组织MDA含量逐渐升高,而SOD含量则逐渐降低,其MDA升高与SOD降低呈平行关系,至24h达到高峰,但在再灌注后72h时段,MDA已有一定回落,而SOD则有一定回升,但与正常视网膜组织仍有明显差异,而在再灌注6h以后,缺血组与治疗组相比较,其 MDA及SOD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基可能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bFGF可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达到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牛磺酸在视网膜缺血病变中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视网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酰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以升高眼压方式造成视网膜缺血,做成高眼压模型,测定视网膜匀浆中MDA含量与SOD活性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DA含量测定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牛磺酸组及维生素E组SOD活性升高。结论:牛磺酸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将试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应用七叶皂苷钠进行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察脑缺血再灌注6h、12h、1d、3d、7d和14d的SOD的表达以及藻蓝蛋白的干预作用。结果:对照组脑组织SOD有微弱表达,脑缺血再灌注后6h,皮质区和纹状体区SOD表达逐渐增强.于24h达高峰,之后逐渐升高,至7~14d仍高于假手术组。七叶皂苷钠对SOD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似.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SOD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七叶皂苷钠可能通过上调SOD的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为牛磺酸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牛磺酸治疗组(C组)。通过升高眼内压造成视网膜缺血1h后,再恢复正常眼内压而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并在术前3d连续皮下注射牛磺酸200mg/(kg.d)。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视网膜组织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酶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MDA含量、SOD活性、GSH含量的改变。结果B组视网膜组织中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和MDA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1),而SOD活性、GSH含量低于A组(P<0.01)。C组视网膜组织细胞内钙离子和MDA含量低于B组(P<0.01),而SOD活性、GSH含量高于B组(P<0.05)。结论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组织钙超载,自由基产生增多;牛磺酸能够减轻钙超载、抑制视网膜自由基的产生和增强氧自由基清除,提高视网膜的抗损伤和抗氧化能力,有望临床用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与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关系及七叶皂苷钠对其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方法复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3组(n=8):对照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叶皂苷钠组(SA+I/R组)。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湿/干(W/D)比、肺系数以及血浆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同时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肺组织W/D、肺系数以及血浆和肺组织中MDA含量升高,而SOD活性降低;同时肺组织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且Bax的增强比Bcl-2的增强更为明显,Bcl-2/Bax比值降低;与I/R组比较,SA+I/R组肺组织W/D、肺系数以及血浆和肺组织中MDA含量降低,而SOD活性升高;同时肺组织Bax蛋白表达下降,Bcl-2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结论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发生可能与氧化损伤所致的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异常密切相关,七叶皂苷钠可通过抑制过氧化损伤,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提高Bcl-2/Bax比值来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孕酬对SD大鼠实验性高眼压视网膜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并评估其在视网膜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跟内灌注法,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制成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组、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孕酮治疗组.孕酬治疗组于缺血前30 min与再灌注2 h后接4 mg/kg腹腔内注射孕酮溶液;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于缺血前30 min和缺血后2 h分别腹腔注射相当体积的二甲基亚砜.各组分别于再灌注6h后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用硫代巴比妥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学与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1)再灌注6h后.对照组视网膜MDA含量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增高(P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分治疗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包括缺血再灌注后1、6、12h,24、48和72h。每组5只。治疗组给予β-七叶皂甙钠腹腔内注射,缺血再灌注组不予处理。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期视网膜中的MCP-1的表达。在不同时间段擞大鼠视网膜ERG检测。结果 β-七叶皂甙钠治疗组各期MCP-1的表达低于缺血再灌注未治疗组,而EKGb波波幅明显高于未治疗组(P〈0.05)。结论 β-七叶皂甙钠能下调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CP-1的表达而对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2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选择30只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30只大鼠随机的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人参皂苷Rg2组,在手术后第5天将大鼠处死,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特征和基本结构,检测MDA含量、SOD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和人参皂苷Rg2治疗组的心肌梗死面积、MDA含量、SOD活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g2提高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活性,减轻自由基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DA值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及麦芽醇的保护作用。方法于Wistar大鼠前房灌注液体形成14.63kpa高眼压而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模型。在损伤前30分钟给予防护组大鼠球后注射700μmol/L麦芽醇生理盐水0.5ml,对照组大鼠球后注射生理盐水0.5ml,缺血60分钟后,分别在再灌注(RIR)30分钟、24小时、72小时进行视网膜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检测。结果再灌注30分钟、24小时、72小时后防护组视网膜中MDA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麦芽醇能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轻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川芎嗪对SD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 ,形成13 0mmHg ( 17 3kpa)高眼压 ,诱导大鼠视网膜缺血 60min ,解除高眼压 ,建立RIR模型。治疗组 ,在缺血前3 0min和再灌注开始时 ,予川芎嗪 80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缺血 60min ,再灌注 3 0min、2 4h、 72h测定视网膜丙二醛含量 ,再灌注 168h作光镜观察。结果 :川芎嗪治疗组视网膜中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 (P <0 0 1)。组织病理学显示川芎嗪治疗组损害减轻。结论 :川芎嗪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拳参提取物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颈总动脉夹闭法制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颈总动脉夹闭1 h再灌注1 h后,行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测定血清MDA、GSH-PX及S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拳参提取物显著升高ERG幅度、降低MDA浓度、升高GSH-...  相似文献   

13.
二苯乙烯苷上调 SIRT1蛋白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 TS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手术线对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松开手术线后再灌注120min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TSG小剂量(10 mg/kg)干预组,缺血再灌注+TSG大剂量(20 mg/kg)干预组。观察TSG对大鼠心脏形态学、心肌酶学和脂质过氧化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体1(SIRT1)蛋白的影响。结果TSG能改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Px)的活性,并能够增加心脏组织SIRT1蛋白含量,以大剂量组(20 mg/kg)干预组效果明显。结论TSG对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上调SIRT1蛋白增强心肌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在体肺热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①假手术组(A组),仅作开胸处理,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mL/kg;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左肺接受45min的缺血,然后接受120min的再灌注,缺血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mL/kg;③依达拉奉不同剂量治疗组(C1、C2、C3组),缺血前5min静脉注射稀释剂量的依达拉奉,左肺接受45min的缺血后再接受120min的灌注。实验结束时,留取各组动物的血液样本及左肺组织,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及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肺组织的湿/干比(w/D)。结果IR组与假手术组相比W/D、MDA含量、iNOS活性均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依达拉奉组与IR组相比,C2、C3组W/D、iNOS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C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的过氧化、抑制iNOS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细胞毒性作用而减轻炎症反应,对大鼠原位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大鼠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眼内灌注法,前房灌注林格液制成实验性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30只)和原花青素干预组(30只)。模型对照组和原花青素干预组根据再灌注的时间不同分为1、3和7 d组,每组各10只。各组于造模前5 d开始用药,原花青素干预组每天用原花青素混悬液300 mg.kg-1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灌注等量蒸馏水,每日分2次给药。造模后各组仍继续按原方案给药。造模后分别在1、3、7 d脱颈处死大鼠,迅速摘除眼球取出视网膜。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水平。结果再灌注1 d,模型对照组nNOS的表达水平开始增高,3 d达高峰,7 d后逐渐下降。再灌注各时间点,模型对照组视网膜内nNOS阳性表达明显增多,MDA含量持续升高,SOD活性持续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段原花青素干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视网膜内n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P<0.01),MDA含量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花青素可通过提高视网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少视网膜组织中nNOS表达,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视网膜氧自由基及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RIR)过程中大鼠视网膜氧自由基(OFR)及视网膜形态的变化过程。方法采用前房灌注液体形成16kPa高眼压而建立RIR模型。检测视网膜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行视网膜光学显微镜的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缺血组SOD、MDA水平分别有职显降低与升高(P〈0.05);与缺血组相比,再灌注各组SOD水平继续降低(P〈0.05),MDA水平继续升高(P〈0.05)。缺血再灌注各组大鼠视网膜细胞丢失明显,逐渐由水肿变为萎缩损伤,较空白对照组严重。结论OFR含量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过程中逐渐升高,可导致视网膜持续性病变。  相似文献   

17.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研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内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通过结扎大鼠左颈总动脉1 h,然后再灌注,检测1、6、12、24、48、72 h各组大鼠视网膜内的细胞凋亡.结果再灌注后,细胞凋亡主要出现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大鼠视网膜在再灌注6 h逐渐出现细胞凋亡,12 h逐渐增加,24 h细胞凋亡达到高峰,偶尔在外核层可见凋亡细胞.然后细胞凋亡逐渐减少,但是,到了术后72 h,仍然可见视网膜内有细胞凋亡.结论通过结扎颈总动脉,可以见到大鼠视网膜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细胞凋亡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到了手术后72 h,损伤的视网膜尚未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