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中的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表达水平与Balthazar CT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为研究组,4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其外周血TREM-1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Balthazar CT评分。结果:SAP的TREM-1表达明显高于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水平越高,Balthazar CT评分越高,AP患者的外周血TREM-1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TREM-1与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0例AP患者,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8例(轻症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重症组);同期选取查体健康个体40例(对照组)。检测AP患者入院第1、3及7天的s TREM-1和PCT浓度,并记录血淀粉酶、血钙、血糖及C-反应蛋白浓度。同时,进行CT严重度指数(CTSI)评分、床旁急性胰腺炎严重度(BISAP)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统计学分析AP患者入院第1、3及7天的s TREM-1和PCT浓度变化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判断各观察指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 1重症组的住院天数(14.94±7.23)vs(8.22±4.31)d、CTSI评分(5.64±2.55)vs(3.23±1.12)、BISAP评分(3.34±1.62)vs(1.41±0.73)、APACHE II评分(11.55±7.87)vs(6.42±4.21),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2重症组的s TREM-1[(0.46±0.28)vs(0.31±0.20),(0.21±0.16)ng/ml)]、PCT浓度[(4.62±1.67)vs(0.67±0.12),(0.10±0.01)ng/ml)],显著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P<0.05;轻症组的s TREM-1和PC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重症组患者入院第1、3及7天的s TREM-1(0.46±0.28)vs(0.31±0.20);(0.40±0.17)vs(0.27±0.11);0.31±0.14)vs(0.25±0.09)ng/ml、PCT浓度(4.62±1.67)vs(0.67±0.12);(3.52±1.07)vs(0.49±0.10);(1.94±0.86)vs(0.31±0.09)ng/ml,均高于轻症组,P<0.05。而且两组的s TREM-1和PCT浓度入院7 d内均呈递减趋势。4对AP患者严重程度诊断效能较大的是PCT浓度(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97.6%,AUC=0.972),其次是APACHE II评分(敏感度为90.4%,特异度为92.8%,AUC=0.916)和s TREM-1浓度(敏感度为88.1%,特异度为90.3%,AUC=0.892)。结论 AP患者s TREM-1和PCT浓度变化与AP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能够预测AP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依据患者病情程度分为MAP组(轻症) 49例和SAP组(重症) 49例,另选取我院48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PCT、AMY、CRP检测,对比三组血清PCT、AMY、CRP水平,分析血清PCT、AMY、CRP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Ranson评分)相关性。结果:三组PCT、AMY、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两比较,MAP组血清PCT、CRP水平低于SAP组,MAP组、SAP组血清PCT、AMY、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MAP组血清AMY水平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MAP组Ranson评分为(2. 36±1. 03)分,低于SAP组的(4. 35±1. 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Spearman分析,血清PCT(r=0. 418,P=0. 014)、CRP(r=0. 349,P=0. 021)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Ranson评分呈正相关(P <0. 05)。结论:血清PCT、AMY、CRP均为急性胰腺炎发病的重要指标,且血清PCT、CRP与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在患者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1)与降钙素原(procalcitionin,PCT)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程度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79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三组,包括轻度AP(mild AP,MAP)患者21例、中度AP(moderately severe AP,MSAP)患者17例、重度AP(severe AP,SAP)患者41例。均进行入院24 h内BISAP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分析血清HMGB1、PCT水平与三种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血清HMGB1、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的血清HMGB1、PCT水平均显著高于MSAP组和MAP组,MSAP组均显著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BISAP、APACHEⅡ和SOF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BISAP、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显著高于MSAP组和MAP组,MSAP组均显著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MGB1、PCT水平均与BISAP评分呈正相关(r=0.728、0.674,P0.05),血清HMGB1、PCT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92、0.817,P0.05),血清HMGB1、PCT水平均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r=0.698、0.545,P0.05)。结论:血清HMGB1、PCT水平与A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判断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源龙  黄小春  阮水良  孙立 《浙江医学》2015,37(24):2001-200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P)及评估其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MAP)、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无感染患者、7例SAP并发感染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外周血PCT、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评估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并动态监测AP患者第2、5、10、15天PCT水平。比较各组PCT及其他检测指标的水平,并分析PCT与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第2天SAP组PCT、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较MAP组、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SAP组及MAP组血清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19,P<0.05);AP患者血清中PCT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且SAP组升高幅度大于MAP组,以SAP伴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升高最为明显。SAP伴感染组PCT水平在入院第2、5、10、15天均高于SAP无感染组及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P患者病情改善后,PCT水平逐渐下降。结论血清PCT水平测定对AP尤其是伴有感染SAP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及疗效评估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铁蛋白(SF)水平变化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内蒙古医科大附属医院(2014年-2018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组43例( MAP组,n=43),重症急性胰腺炎组30例(SAP组,n=30)。在发病第24h、48h、72h和96h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ICAM-1、SF检测,同时行AP严重程度Ranson评分和CT严重程度指数(CTSI)评分。对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ICAM-1、SF、Ranson评分和CTSI评分进行比较,同时进行ICAM-1、SF与Ranson评分和CTS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发病第24h,MAP的ICAM-1、SF平均值(29.68 ± 8.04 vs16.77±4.37)、( 908.7±158.6 vs719.6±208.5)均较SAP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两组患者发病第24h血清中ICAM-1、SF水平明显高于其入院后24h、72-96h(P均<0.001)。患者入院后Ranson评分和CTSI评分均与ICAM-1、SF水平密切相关(r均>0.9)。结论 患者血清ICAM-1、SF水平及其变化对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预估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病程中的变化,探讨PCT、IL-6及hs-CRP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20例,动态检测入院后第1、4和7天血清PCT、IL-6及hs-CRP的水平,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各个检测时间点PCT、IL-6及hs-CRP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PCT在SAP组和MAP组入院后第4天出现峰值。MAP组7 d左右逐渐恢复至接近正常高限水平,SAP组则下降不明显;IL-6在入院后第4天出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第7天时MAP组就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而SAP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s-CRP两组均在入院后第1天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余各检测时间点结果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4天后MAP组恢复到正常水平附近,而SAP组仍维持较高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IL-6和hs-CRP指标联合动态检测对AP的诊断、治疗、严重程度分级、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对探讨AP患者发病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和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在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早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安庆市立医院就诊的35例轻型胰腺炎(MAP组)和22例重型胰腺炎(SAP组)患者发病早期血清中TREM-1和CA-125的表达情况,并以同时期在院内体检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TREM-1和CA-125的表达变化;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早期TREM-1、CA-125变化对预测SAP的诊断价值.结果 入院第1天,MAP组、SAP组患者血清TREM-1、CA-125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AP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血清TREM-1、CA-125的表达水平均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院24小时内,TREM-1和CA-125检测诊断SAP的敏感度分别为81.82%和77.27%,特异度为90.77%和72.31%,准确度为88.51%和73.56%;TREM-1检测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CA-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清TREM-1和CA-125均可反映AP的严重程度,但TREM-1检测在早期SAP评估中的诊断价值优于CA-12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可溶性CD163(sCD163)、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脂蛋白a(LP(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20例(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小儿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s TREM-1、sCD163、SP-A、LP(a)水平,并根据患儿病情、感染病原体情况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病例组患儿的血清s TREM-1、sCD163、SP-A、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重症组肺炎患儿的血清s TREM-1、sCD163、SP-A、LP(a)水平均显著普通组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细菌感染组肺炎患儿的血清s TREM-1、sCD163、LP(a)水平均显著非细菌感染组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细菌感染组肺炎患儿血清SP-A水平与非细菌感染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肺炎患儿的血清s TREM-1、sCD163、SP-A、LP(a)水平与CPIS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 在不同病情的肺炎患儿中血清s TREM-1、sCD163、SP-A、LP(a)水平具有差异性,血清s TREM-1、sCD163、LP(a)在不同病原体感染的患儿中水平具有差异,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呈祥  侯明  鲍海咏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46-124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急性胰腺炎(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52例AP患者分为急性水肿型(轻型)(MAP)30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重型)(SAP)22例。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48 h抽血检测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标准Ⅱ(APACHEⅡ)进行评分,判断早期PCT水平变化对AP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院时两组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8 h SAP组较MAP组PCT、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8 h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PCT、CRP与APACHEⅡ评分对判断SAP的敏感率分别为56%、69%和46%,入院后48 h PCT、CRP与APACHEⅡ评分对判断SAP的敏感率分别为67%、100%和49%。结论虽然PCT与CRP可作为AP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但要在入院后48 h才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作用,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胰腺炎(AP)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AP(MAP)组、中重症AP(MSAP)组和重症AP(SAP)组,分别检测其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总数(WBC)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并采用APACHEⅡ评分对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比较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SAP组、SAP组患者WBC显著高于MAP组(P<0.05),而MSAP组与SAP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P组NLR显著高于MAP组、MSAP组(P<0.05),MSAP组NLR显著高于MAP组(P<0.05);随着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APACHEⅡ评分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急性胰腺炎患者NLR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72,P=0.006).结论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NLR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垂体中叶素(IMD)及降钙素原(PCT)动态变化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急性胰腺炎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第3天、第5天、第7天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PCT,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根据患者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为轻症胰腺炎(MAP)组49例和重症胰腺炎(SAP)组42例.比较两组IMD及PCT动态变化.结果 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第3天、第5天、第7天IMD均低于入院时,第3天PCT明显高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第5天、第7天PCT明显低于入院时,SAP组第5天PCT高于入院时,第7天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MAP组患者入院时、第3天、第5天、第7天IMD均高于SAP组,PCT均低于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患者24 h APACHEⅡ评分为(4.54±0.98)分,明显低于SAP组的(15.09±3.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SAP组APACHEⅡ评分与IM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89、-0.118,呈负相关;与PCT相关系数分别为0.194、0.233,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IMD及PCT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P严重程度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5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VAP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未出现VAP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当日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s TREM-1表达水平,比较血清s TREM-1、PCT、CRP水平检测对VAP和VAP死亡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s TREM-1、CRP、PCT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死亡组血清s TREM-1、CRP、PCT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s TREM-1、PCT、CRP对VAP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 32 ng/ml、0. 47 ng/ml、61. 82 mg/L,其中血清s TREM-1水平检测对VAP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血清CRP、PCT指标;血清s TREM-1、PCT、CRP对VAP死亡患者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0. 45 ng/ml、1. 52 ng/ml、79. 12 mg/L,其中血清s TREM-1水平检测对VAP死亡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血清CRP、PCT指标。结论:VAP患者血清s TREM-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预测VAP和VAP患者预后的价值显著,有望成为临床诊断VAP和预测VAP预后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netrin 1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10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39例,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netrin 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描述netrin 1与临床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netrin 1对SAP的诊断价值。 结果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C 反应蛋白(CRP)、尿淀粉酶(U Amy)、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netrin 1在SAP组最高,其次是MAP组,对照组最低(P<005)。MAP组、SAP组的血淀粉酶(S Amy)、胰脂肪酶(LP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S Amy、LPS水平在MAP组、SAP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netrin 1与APACHE II评分、Ranson评分、CRP、TAP呈正相关(P<005),而与S Amy、U Amy、LPS无相关性(P>005)。当血清netrin 1水平>47800 μg/L时,对SAP的诊断敏感性为8718%,特异性为8382%,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0865~0967),均高于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CRP的ROC曲线下面积。 结论 血清netrin 1水平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优于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C 反应蛋白(CRP)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血清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1-LC3)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AP)患者腹部CT评分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8例AP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7例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血清α-MSH、MAP1-LC3水平变化,对不同病情进行腹部CT评分,并分析血清α-MSH、MAP1-LC3水平与AP腹部CT评分关联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α-MSH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MAP1-LC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AP血清α-MSH水平高于SAP,血清MAP1-LC3水平低于SAP,腹部CT评分低于SAP(P<0.05);经Pearson分析,血清MAP1-LC3水平与腹部CT评分呈正相关(r=0.976),血清α-MSH水平与腹部CT评分呈负相关(r=-0.629,P<0.05).结论 血清MAP1-LC3水平、血清α-MSH水平与AP病情程度紧密相关,MAP1-LC3与病情呈正相关,α-MSH与病情呈负相关,且均具有较高临床运用价值,为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续监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炎症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临床预测作用。方法对发病后立即入院的52例AP患者(总AP组)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32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20例;对照组23例,均为健康志愿者。入院后于第1、3、5、7天清晨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 (1)三组的PCT水平在不同的时间监测点均较对照组高,总AP组和SAP组的血清PCT水平在入院1~7d内呈升高趋势,MAP组呈下降趋势。(2)除MAP组入院7d的监测点外,三组的TNF-α水平在不同的时间监测点均较对照组高,总AP组和MAP组在入院1~7d内呈下降趋势,SAP组在第3天达到高峰后逐渐降低。(3)除入院7d的监测点外,三组的IF-6水平在不同的时间监测点均较对照组高,三组的IF-6水平在入院1~7d内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血清PCT、TNF-α及IL-6的动态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的动态变化水平可作为AP病情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CRP、PCT、TNF-α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1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55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55例,收集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第1、3、7天的空腹静脉血,同样收集健康对照组的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PCT和TNF-α水平。结果入院第1天MAP组和SAP组较对照组,血清中CRP、PCT、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较MAP组,SAP组升高水平更显著(P0.05)。MAP组和SAP组两组患者血清中CRP、PCT、TNF-α水平均在入院后第3天达到峰值,在之后逐渐下降,与同期MAP组相比,SAP组血清中CRP、PCT、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清中CRP、PCT、TNF-α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同时对于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歌  田霞 《河北医学》2023,(5):762-76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有核红细胞(NRBC)水平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9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AP(MAP)组213例中度AP(MSAP)88例组与重度AP(SAP)组108例,对比三组血清hs-CRP、PCT、RDW、NRBC水平及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APACHE-Ⅱ)、急性胰腺炎CT严重程度指数(CTSI)评分,绘制hs-CRP、PCT、RDW、NRBC对SAP诊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曲线下面积(AUC)。SAP组依据其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血清hs-CRP、PCT、RDW、NRB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使用Preason相关性分析血清hs-CRP、PCT、RDW、NRBC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较MAP、MSAP组,SAP组血清hs-CRP、PCT、RDW、NRBC水平、APACHE-Ⅱ及CTSI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9):842-84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D-二聚体(D-dimer)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9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订后的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n=95)、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n=73)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n=41);依据是否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n=35)和非MODS组(n=174),另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RDW、D-dime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Ca2+、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等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参数对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SAP组患者RDW、D-dimer、PT、APTT、FIB、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MAP组和MSAP组(P <0. 05),血清Ca2+水平低于对照组、MAP组和MSAP组(P <0. 05); MSAP组患者RDW、D-dimer、PT、APTT、FIB、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和MAP组(P <0. 05),血清Ca2+水平低于对照组和MAP组(P <0. 05); MAP组与对照组患者RDW、D-dimer、P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AP组患者血清Ca2+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MODS组患者RDW、D-dimer、PT、APTT、FIB、APACHEⅡ评分高于非MODS组(P <0. 05),血清Ca2+水平低于非MODS组(P <0. 05)。入院时RDW诊断SAP及MOD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 40%(AUC为0. 895,95%可信区间为0. 843~0. 948,P <0. 05)和15. 39%(AUC为0. 816,95%可信区间为0. 737~0. 895,P <0. 05); D-dimer诊断SAP及MOD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 35 mg·L-1(AUC为0. 907,95%可信区间为0. 862~0. 953,P <0. 05)和1. 48 mg·L-1(AUC为0. 835,95%可信区间:0. 726~0. 943,P <0. 05); RDW联合D-dimer检测诊断SAP及MODS的AUC分别为0. 932和0. 847。结论联合检测RDW及D-dimer可作为评估早期AP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2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8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4例;对照组10例,均为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1)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后MAP组逐渐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SAP组血清TNF-α水平则持续升高,第3天达峰值;第3、7、14天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2)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入院第3天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并达峰值,并分别于第7和14天降至正常;第3、7天血清IL-6水平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结论: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入院第3天两者的水平可作为AP病情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