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出生2周至1岁(主要为生后20天至3个月)的婴儿因维生素K(简称VK)缺乏所致的出血称为晚发性VK缺乏症。本症起病急,出现严重贫血、出血等症状,并且易致颅内出血,使病死率增高或遗留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和癫痫等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因此,为了探明其发病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现对我院1998年1月~2000年9月住院的20例病人观察的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病例共20例,男孩15例,女孩5例,男女比例3:1。最小为出生后21天,最大6月,其中21天~1月1例,~3月17例…  相似文献   

2.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预防及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小平  幸娟 《四川医学》1999,20(6):628-628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婴儿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颅内出血多见,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近年来,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警惕性增强,采取早期预防措施,使该病发病有所下降。现将我院儿科1994年5月至1998年10月收治的2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该病的预防及早期诊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5例,女5例,足月儿18例(90%),早产儿2例(10%);发病年龄:<1月3例,1~2月15例,>2月2例;全部患儿均为单纯母乳喂养,均未接受过维生素K预防。临床表现:以面色苍白、双眼凝视、抽…  相似文献   

3.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以自发出血为特征,大多引起颅内出血,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后遗症重,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特别是早期输血,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但更重要的是预防本病发生。我科1990年至1997年共收治因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颅内出血3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7例,女9例。年龄1个月4例,~2个月28例,~3个月4例。34例为足月顺产儿,2例为胎龄34周以上的早产儿,均纯母乳喂养,全部病例均未接受维生素K预防性治疗。26例以烦躁,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10例…  相似文献   

4.
现将我院自1995年至1998年收治的25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男17例,女8例。发病年龄(1~3)个月。均系母乳喂养,起病前营养及发育均好,未添加辅食,未接受过维生素K。2 临床特点 呕吐15例,惊厥20例,尖叫12例,拒奶22例,烦躁19例,发热2例,体温不升5例,面色苍白、注射及采血部位出血不止23例,皮肤、粘膜瘀斑11例,前囟隆起14例,黄疸7例,消化道出血6例,面神经瘫痪8例,嗜睡17例,呼吸不规则13例,脑膜刺激征9例,瞳孔不等大4例。3…  相似文献   

5.
何进英 《广西医学》1999,21(3):549-550
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以自发性出血为特点,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严重者预后不良。我院和桂平市人民医院1993年3月至1998年2月间收治该病3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2.5∶1。年龄28天~2个...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6年10月~1999年9月应用西米替丁治疗18例新生儿危重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治疗1.l临床资料 1996年10月~1999年9月收入院的34例新生儿危重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8例,男15例,女3例;足月儿14例,早产儿2例,过期产儿2例。入院日龄2小时~1天12例,1~3天5例,4天1例。原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颅内出血2例,吸入性肺炎1例。发生消化道出血时间:病程第2天8例,第3天8例,…  相似文献   

7.
陆樱 《右江医学》1995,23(2):60-61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20例临床分析田东县人民医院儿科陆樱婴儿晚发注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是小儿危重疾病之一,病死率高,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88年1月至1993年12月共收治的20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文...  相似文献   

8.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好发于生后3周到3个月的母乳喂养儿,常以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死亡率高。我院自1989年7月~1996年9月共收治该病33例,现将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27例,女6例;发病年龄21天~2个月。19例经CT扫描证实有颅内出血,其中硬膜下出血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脑室内出血5例,有14例因当时我院尚无CT,经硬膜下诊断性穿刺抽得不凝血性液体而证实。全部病例均为足月顺产及母乳喂养儿。否认有颅脑外伤史,否认出血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15例胸腰椎骨折复合骨水泥内固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梅芳瑞  钟继平 《重庆医学》1999,28(4):273-275
自1993年9月~1995年3月,我们对15例胸腰椎骨折在侧前方减压后,应用复合骨水泥行椎体间固定。经平均7个余月的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例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8~57岁.新鲜骨折9例,陈旧性骨折6例。计胸12及腰1各4例,腰2、腰3各3例,腰51例.其中爆裂骨折10例,水平或旋转骨折脱位3例,压缩Ⅱ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新鲜骨折8~16天,平均10.3天.陈旧性骨折2个月~1年,平均5个月。根据Frankel[1]分级标准,本组A级4例,B、C级各2…  相似文献   

10.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3例临床分析谈月萍(南京建邺医院儿科南京210004)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生后2周至1岁(主要在生后20d至3个月)因维生素K缺乏所致出血性疾病,以自发性颅内出血为多见,病死率较高。现将作者在泗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3...  相似文献   

11.
左守琴 《河北医学》1998,4(1):72-73
小儿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所致颅内出血21例临床及CT检查(301800)天津市宝坻县医院儿科左守琴现将我院儿科病房自1993年5月至1996年7月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致颅内出血21例临床分析结合文献复习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  相似文献   

12.
观察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在不同时期的CT表现及临床恢复情况。采用头颅CT扫描,观察母乳喂养维生素K缺乏的所致的婴儿颅内出血,并进行了跟踪观察。较大病灶出血者,于治疗后1-3个月复查CT,见高密度出血灶减小,而周围氏密度区反面明显增大;3-6个月出血灶逐渐消失,周围低密度区开始缩小;于9个月左右逐渐恢复。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也是观察其病变恢复情况的可靠指标。较大出血灶者  相似文献   

13.
小儿颅内压增高不是一种疾病,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临床征候群,如不及时诊治处理,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现将我院1993年2月~1994年3月收治的小儿颅内压增高的29例,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共29例,男18例,女11例,l~2岁20例,2~3岁9例。29例中病脑12例,化脑9例,结脑5例,中毒性脑病2例,电解质紊乱1例。发热15例,呕吐9例,尖叫7例,头围增大1例,意识障碍3例。 1.2治疗及转归:经对症治疗,一般轻者3d~1WK,重者1~3WK痊愈。…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 本组病儿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10~120d,平均42d.母乳喂养25例,牛乳喂养1例,混合喂养2例,均未添加任何辅食。所有病儿均来自农村,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无外伤史。18例病儿起病前有发热病史,上呼吸道感染9例,腹泻14例;16例病儿曾口服或肌注过抗生素;无任何诱因3例。大多数病儿起病突然,颅内出血18例,表现为前囟饱满14例,烦躁不安、尖声哭叫12例,全身性或局灶性抽搐18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7例;鼻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6例。18例颅内出血及6例消化道出血病儿均有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丽珠肠乐加维生素K3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宏志 《河北医学》1998,4(5):66-67
丽珠肠乐加维生素K3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514300)广东省丰顺县人民医院罗宏志本科1995年9月至1997年12月应用丽珠肠乐加维生素K3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治疗组80例,男48例,女32例;...  相似文献   

16.
龚剑萍 《中原医刊》1997,24(4):47-47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13例误诊分析龚剑萍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人民医院(334000)我院从1985年以来有13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误诊为其它疾病,以致延误治疗,教训惨痛,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例患者,男9例,女...  相似文献   

17.
晚发性维生素K致颅内出血的病因分析毕玲玲,夏兆贞,孙中庸(附属医院261031)我院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27d~4个月婴儿因维生素K(VK)缺乏致颅内出血8例,应用VK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就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8.
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4年2月至2000年7月对54例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根据全身情况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不同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3例 ,女21例 ,年龄65~82岁 ,平均72.2岁 ,均有高血压病史。1.2出血量及血肿部位幕上出血量20~90ml,平均64ml;80ml以上5例 ,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38例 ,皮层下8例 ,丘脑区出血6例。幕下出血2例 ,位于小脑半球 ,量分别为15ml、20ml,其中9例病人血肿破入脑室内。1.3临床表现意识清楚或嗜睡23例 ,…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一种较少见的继发性病变,现将我们所见47例的颅脑CT征象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7例病儿中,男32例,女15例;年龄30min~30d.28例有围产期窒息史,18例系臀位分娩,1例患维生素K缺乏症。35例有烦躁、尖声哭叫、...  相似文献   

20.
观察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在不同时期的CT表现及临床恢复情况。采用头颅CT扫描,观察母乳喂养儿维生素K缺乏的所致的婴儿颅内出血,并进行了跟踪观察。较大病灶出血者,于治疗后1~3个月复查CT,见高密度出血灶减小,而周围低密度区反而明显增大;3~6个月时出血灶逐渐消失,周围低密度区开始缩小;于9个月左右逐渐恢复。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也是观察其病变恢复情况的可靠指标。较大出血灶者,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用药,则有希望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