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超临界流体萃取六味地黄丸中的丹皮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方法: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六味地黄丸中的丹皮酚,HPLC用于分析提取物。结果:夹带甲醇(流速0.4 mL.min-1)的超临界CO2能有效地提取六味地黄丸中的丹皮酚。结论:该分析方法具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牡丹皮中丹皮酚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丹皮酚研究的日益广泛,其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也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方法有煎煮法、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及水蒸汽蒸馏法等,其中以水蒸汽蒸馏法最为普遍。将牡丹皮中丹皮酚提取方法的研究作一综述,为筛选优化丹皮酚的提取工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别考察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对温莪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的影响。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方法对温莪术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温莪术油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理化性质也基本相同。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比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有省时、能耗低、收率高、纯度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并分析挥发油组成。方法 :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 ,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挥发油的最佳萃取条件 :压力为 32MPa,温度为 40℃ ,时间为 1h。花椒挥发油含量为 4.24% ,挥发油由 9,7-十八烯醛等58个化学成分组成。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花椒挥发油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较 ,该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完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工艺。方法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携带剂类型及携带剂含量等因素对薯蓣皂苷元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最佳条件,并将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萃取穿山龙中薯蓣皂苷元的最佳超临界萃取条件:萃取压力35.0 MPa,萃取温度45℃,选择体积分数为95%乙醇为携带剂,携带剂含量为3%,萃取时间3.0 h,CO2流速2 L·min-1。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薯蓣皂苷元比传统提取方法收率及纯度均高,且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6.
柴胡挥发油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考察柴胡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以确定最佳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药典法、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4种提取方法,以得油率和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指标,对4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的得油率为0.46%,约高出其他方法7倍。GC—MS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差异较大,尤其是有效成分之一己酸的含量。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提取效率远远高于其他方法,但该法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其它方法相比有较大差异,故不能完全肯定此提取方法,尚需药效学的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山茱萸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进行研究。方法 :萃取条件为 :压力 15MPa,温度40℃ ,时间2h ,液态CO2 流量 22.0kg·h-1,,采用GC-MS技术分析山茱萸CO2 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组成。结果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得率为 2.42%。鉴定了其中 31种成分 ,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论 :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物主要成分有1,2-苯二甲酸二 (1-丁基-2-异丁基 )酯 ,异丙基十四 [烷 ]酸酯等。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从柴胡中萃取挥发油及其皂甙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 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甙的工艺。方法 :主要探讨压力、温度、时间、流量、夹带剂等条件对收率的影响 ,确定超临界CO2 萃取柴胡挥发油和皂甙的最佳条件。并将挥发油的超临界CO2 萃取法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比较 ,同时 ,用GC/MS法对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挥发油的萃取压力为20MPa ,温度30℃;解析釜I压力为12MPa ,温度65℃ ;解析釜Ⅱ压力为 6MPa ,温度 40℃ ;萃取时间 4h ,CO2 流量为每1kg原料10~2 0kg·h-1。柴胡皂甙的萃取压力是 30MPa ,温度65℃ ;解析釜I压力为 12MPa ,温度 55℃ ;解析釜Ⅱ压力为 6MPa ,温度43℃ ;萃取时间 3h ,CO2 流量为每 1kg原料 20~25kg·h-1。结论 :超临界CO2 提取挥发油比传统法优越 ,表现在收率大大提高 ,提取时间短等方面。挥发油由己醛等22个化学成分组成。加入乙醇等夹带剂 ,并升高压力和温度 ,才能提出柴胡皂甙。  相似文献   

9.
CO2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萃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通过CO2 超临界流体对含醌类物质的虎杖、丹参药材的萃取 ,探讨该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萃取的一些特点。方法 :不同萃取压力、温度、夹带剂、萃取时间等因素下进行萃取 ,对提取物中有效成分进行薄层鉴别及含量测量 ,考察萃取效果。结果 :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兼具提取与分离作用 ,可得到不同纯度的提取物 ,在我们进行的实验条件下 ,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 有较好的萃取作用 ,对虎杖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有一定程度的萃取作用。结论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对脂溶性物质萃取效果较好 ,在中药萃取中 ,个性化较强 ,工业应用应根据技术先进性与经济性及生产性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逍遥散超临界CO2提取工艺及提取物GC-MS特征图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为了初步确定逍遥散超临界CO2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建立提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特征图谱,以提取物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提取压力、提取温度、CO2流量、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采用GC-MS对不同批次的提取物进行特征图谱分析。逍遥散超临界CO2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20 MPa,提取温度50 ℃,CO2流量25 kg·h-1,提取时间3 h,提取物平均得率2.2%。GC-MS特征图谱中确定27个共有峰,占总峰面积的81.89%,其中指认出21个化合物,占提取物总量的53.20%。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合理可行,GC-MS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逍遥散超临界CO2提取物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牡丹皮乙醇提取物中的1个新芍药苷衍生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牡丹皮中的芍药苷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萃取,硅胶柱色谱,中压反相柱色谱和HPLC等进行分离制备,利用IR,MS及NMR技术进行确证和鉴定。结果:从牡丹皮乙醇提取物中制备并鉴定了9个芍药苷类化合物,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结论:新化合物结构鉴定为芍药苷4乙基醚,并通过模拟实验证明可能为提取过程中产生的人工产物。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洋金花中东莨菪葳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C02-SFE)萃取洋金花中东莨菪碱进行研究,确立最佳萃取条件。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温度4℃、压力34.924X103Pa下,以0.1ml氨水作碱化剂、0.2ml甲醇作夹带剂、二氧化碳静态萃取5 min、动态萃取5 ml,并用反相离子对HPLC对东莨菪碱定量。结果:所得样品萃取完全且含较少杂质,反相离子对HPLC专一、重现性好,加样回收率为98.7S%,RSD=2.33%,日内及日间变异分别为0.95%和0.86%。结论:此法简便快速、无环境污染,为洋金花质量控制提供了可行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3.
杭白菊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确定杭白菊总黄酮的优选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 ,考察溶剂量、提取次数、超声时间、溶剂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用分光光度标准曲线法测定含量。结果 :所考察的因素中 ,杭白菊总黄酮的提取影响程度为 :溶剂浓度 >提取次数 >溶剂量 >超声时间。结论 :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 :A2 B2 C3 D3 。与常规的提取方法相比 ,具有提取时间短、简单、收率高无需加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神曲制备过程中配料比考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溶剂和提取方式对酸碱配伍药对中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黄连-甘草药对为研究对象,以水和75%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包括混合或单独煎煮与回流,考察不同溶剂和提取方式对黄连-甘草药对中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采用RP-HPLC测定甘草酸及甘草苷、盐酸小檗碱含量,流动相分别为乙腈(A)-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8 min,19%A;8~35 min,19%~50%A;35~36 min,50%~100%A;36~40 min,100%~19%A)和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检测波长依次为237,345 nm。结果: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提取率排序为混合乙醇回流(100.0%)>单独乙醇回流(98.2%)>单独水煎(80.3%)>混合水煎(54.6%);以甘草酸为指标,提取率排序为混合乙醇回流(100.7%)>单独水煎(99.8%)>单独乙醇回流(97.8%)>混合水煎(69.0%);以甘草苷为指标,提取率排序为混合乙醇回流(98.5%)>单独乙醇回流(93.6%)>单独水煎(91.3%)>混合水煎(66.9%)。混合醇提液减压回收乙醇会产生大量沉淀,经水洗涤后,小檗碱、甘草酸、甘草苷转移率均>88%。结论:溶剂和提取方式对黄连-甘草药对中有效成分提取率影响较大,提示含酸碱药对的方剂在临床汤剂应用中更适合分开提取,而工业生产中以乙醇提取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法优选加味四君子汤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选加味四君子汤的提取工艺。 方法: 以人参皂苷总提取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及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醇提工艺的影响;以总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水提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含量,流动相乙腈-水(13:87),检测波长203 nm;利用UV测定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489 nm。 结果: 最佳醇提工艺为加6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人参皂苷提取量达7.69 mg·g-1。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 h;总多糖得率达2.18%。 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充分提取加味四君子汤中醇溶性和水溶性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别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及干法熬制提取暹罗鳄油脂,并进行油脂得率、脂肪酸得率及油脂主要成分的比较研究.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及干法熬制提取暹罗鳄油脂,比较油脂及脂肪酸得率,并对2种工艺提取的鳄鱼油脂进行GC-MS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主要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于法熬制油脂得率分别为32.6%,60.0%,脂肪酸得率分别为73.06%,76.78%,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油脂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不完全相同.结论:干法熬制提取暹罗鳄鱼油在油脂得率方面有显著优势,超临界CO2萃取暹罗鳄鱼油脂的方法仍待进一步研究与优化.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法优选红曲中洛伐他汀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红曲中洛伐他汀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得率和洛伐他汀转移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选取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0.5 h。结论:该优选工艺合理、稳定可行,有效成分洛伐他汀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8.
正交试验优化板蓝根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板蓝根中总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生物碱提取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各因素对超声提取工艺的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1∶1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9.
正交试验法优选赶黄草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赶黄草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槲皮苷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HPLC测定槲皮苷含量.结果:提取次数对赶黄草提取工艺的影响最大,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0.5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