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该文通过阅读大量与血管性痴呆(VD)相关的实验与临床研究文献,寻找VD在现代医学中的发病机制及辨证分型,分析目前对VD的认识及科研成果。该文从实验与临床两个方面阐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VD的研究进展,为中医药治疗VD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窦金金  谢宁  吴颂  史瑞  张真 《中医药信息》2011,28(4):140-141
通过对近10年的文献进行检索,主要从病因病机的理论探讨、辨证论治及专方专药应用的临床研究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病呆(VD)对减少病人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有较好的作用,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治疗VD有其优势,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会得到更多广泛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胡玉英  陈兴华 《光明中医》2013,(11):2445-2447
回顾了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asular dementia,VD)的实验研究概况,中医药在调节神经递质代谢、清除自由基、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影响基因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指出当前中医药实验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中医药在今后防治VD方面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海沅  唐农 《国医论坛》2013,28(4):61-6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近年来,中医药对VD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治疗方法包括复方治疗、单方治疗及针灸治疗等。无论是改善VD患者的症状,还是恢复其脑功能,中医药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诊治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缺血或出血及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导致脑组织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些年来,随着对VD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VD,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具  相似文献   

6.
痰瘀同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强 《福建中医药》2011,42(5):63-64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发生在心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语言、视空间及人格等方面缺损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征。西医常予脑代谢活化剂、改善脑循环类和抗抑郁药等治疗,效果欠佳。而配合中医药,运用中医辨证理论,从痰瘀同病认识VD的复杂性,合理组方.常可获良效。同时立足于中医学整体观,综合控制危险因素,中医药治疗VD有其独特的防治优势。  相似文献   

7.
外感热病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近 5年中医药文献 ,从辨证施治、专方专用、专药专用、外治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外感热病中医药治疗近况 ,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高 ,不良反应少 ,显效时间快等优点。证实中医药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 18篇。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VD)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已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结合科研成果及中医药诊治VD的文献,分析汇总VD在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方面的进展.脏腑虚损、气血失调、痰瘀阻窍为V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痰瘀蕴积、酿生浊毒、败络损髓是VD发生发展的关键.中医分期治疗包括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治疗及分为平台期、波...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了近5年来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从辨证论治研究、专法专方研究、中医综合治疗、其他疗法研究几个方面阐述了当前临床所用的治疗药物、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相关治疗机理。强调中医药在本病非手术疗法中的重要性。系统分析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从辨证分型、经典方剂加减、验方及其他中药疗法、针灸治疗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参考文献20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VD)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显示,单味药及提取物银杏叶、天麻、丹参、肉苁蓉、红景天、川芎、黄连、黄芪、人参可通过调节自由基和氨基酸代谢等多种途径改善VD,经典方剂补阳还五汤、地黄饮子、当归芍药散、六味地黄丸、血府逐瘀汤、天麻钩藤饮对VD具有良好临床疗效,颐神养脑胶囊、心脑通络液、通络益脑丸、通心络胶囊、益智增寿胶囊等中成药亦有治疗VD的报道,郑绍周、颜德馨、沈宝藩、柯干、杜建等名老中医对VD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具有较独到认识,未来中医药治疗VD的研究,要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突出中医特色,深入揭示中药多靶点作用机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总结了近10年来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从辨证论治研究、专法专方研究、中医综合治疗、其他疗法研究几个方面阐述了当前临床所用的治疗药物、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相关治疗机理。强调中医药在本病非手术疗法中的重要性。系统分析了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及局限性,启示今后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辨证论治,专方治疗,单味药治疗,针灸治疗4个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近况,说明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陈云逸 《中医药导报》2005,11(12):71-73
文章从中医药的角度探讨了治疗胃癌的经验。主要包括胃癌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思路、方法,常用的治疗胃癌的专方、专药以及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机理。认为中医药在治疗胃癌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血管性痴呆(VD)是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中医药治疗VD的实验研究越来越深入,在造模方法、实验指标选择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现将近年来有关进展综述如下。1常用的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检测指标常用的拟VD模型有双侧颈总动脉(CCA)阻断  相似文献   

16.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成药及单味药研究四方面介绍了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概况,阐述了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张磊  张巧霞  厉秀云  贾杰  李振民  刘素珍 《陕西中医》2009,30(7):936-936,F000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中医药以其延缓疾病进程、改善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特色,在VD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且日益显现出优势。我们对本病进行数年的中医治疗及研究,通过对VD证候演变与痴呆病情发生发展关系的观察,对VD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疏肝化浊法,以自拟复聪饮治疗VD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以下将从中医对痴呆认识回顾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d,VD)是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以伴发脑血管病而发生痴呆为特征。VD与老年性痴呆在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转归预后等方面不同,但在中药治疗方面具有相似之处,根据2000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延缓衰老委员会起草制订的《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笔者对中医药防治VD进行初步研究,在注重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同时,结合现代生物信息学、神经信息学等方法手段,去探讨VD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中医证候的内在物质基础,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药物,改善患者的认知损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阻止病变发展,取得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杨 《河北中医》2005,27(8):632-634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VD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以记忆、认知功能缺陷为主,或者伴有语言、情感及人格障碍。现代医学研究认为,VD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导致动脉硬化的因素有关,多在脑血管病变基础上发病,呈阶梯式或逐渐加重。由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使得VD成为高发病之一。近年来中医对VD的研究不断深入,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方面将中医药研究近5年来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 ,VD)是由各种脑血管病所导致的痴呆综合征。属于中医“呆病”、“文痴”、“健忘”等范畴。在我国 ,由于脑血管病的多发 ,使得VD成为高发疾病之一。目前国内外对控制本病病程进展尚无有效方法和药物 ,但根据现在的研究结论认为 ,VD具有潜在的可防治性 ,其部分是可逆的。现阶段对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报道越来越显示出运用中医药防治本病的可行性和优势性。本文从辨证治疗、中成药治疗、成方治疗 3个方面入手 ,对最近三年多来中医学有关本病的治疗概况做一综述。1 辨证治疗2 0 0 0年 4月 2 7日 ,中国中医药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