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和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途径的激活在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 β1 )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HK2 细胞 )发生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HK2 细胞培养液中预先加入MAPK特异性抑制剂(MEK1 )PD 980 5 9或PKC特异性抑制剂STS ,然后给予TGF - β1 刺激 ,8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3 H ] 亮氨酸掺入试验检测细胞内蛋白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TGF - β1 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内蛋白的合成及促使细胞生长停滞在G0 G1 期 [(TGF - β1 :0 .719± 0 .0 3 2vs .对照组 :1.199± 0 .0 2 2 ,P <0 .0 1) ;(TGF - β1 :2 86.0 0± 10 .15vs .对照组 :2 0 6.2 5± 19.14 ,P <0 .0 1) ;(TGF - β1 :81.63 3 %± 3 .477%vs .对照组 :60 .497%± 4.813 %,P <0 .0 1) ]。PD 980 5 9和STS均能显著抑制TGF - β1 诱导的细胞 [3 H] 亮氨酸掺入增加 (TGF -β1 PD 980 5 9:2 16.0 0± 13 .13 ,TGF - β1 STS :2 3 1.5 0± 10 .5 0vs .TGF - β1 :2 86.0 0± 10 .15 ,P分别小于 0 .0 5和 0 .0 1)。TGF - β1 的以上作用均能被STS和PD 980 5 9逆转 (TGF - β1 STS :67.610 %± 3 .73 2 %,TGF -β1 PD 980 5 9:65 .62 0 %± 5 .62 5 %vs .TGF- β1 :8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干预对心血管神经症(CN)的影响。方法将60例CN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即药物治疗组和运动治疗组各30例。药物治疗组给予谷维素和倍他乐克治疗,运动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运动治疗,疗程3个月。两组治疗前均进行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运动组根据测试结果的最大运动量的70% ~80%制定运动量进行有氧运动。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进行评分。结果1.CN患者运动能力与正常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最大心率161±10. 1vs160. 9±10. 7,最大代谢当量10. 4±2. 1vs10. 0±1. 7,P均>0. 05); 2.干预后运动组SCL 90各项评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总分147. 9±28. 9vs186. 0±43. 7,总均分1. 6±0. 3vs2. 1±0. 5,阳性分91. 8±42. 7vs142. 6±59. 2,阳性均分2. 6±0. 4vs3. 1±0. 3,P均<0. 01),以躯体表现、抑郁、焦虑、恐怖尤为明显(分别为1. 9±0. 6vs2. 2±0. 6, 1. 8±0. 6vs2. 2±0. 8, 1. 7±0. 4vs2. 6±0. 8, 1. 4±0. 3vs1. 7±0. 7,P均<0. 01)。结论运动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老年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尸检证实的老年肺动脉栓塞 (PE)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2 0年尸检中确诊PE的 3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并将≥ 65岁 (A)组与 <65岁 (B)组PE患者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31例PE患者年龄 (57 3± 1 8 6)岁 ,≥ 50岁 2 0例 (64 5 % ) ,发病年龄高于以往文献。A组与B组比较 :①男性患者比率高 (80 0 %比 43 8% ,P <0 0 5) ;②基础疾病中心血管病比率高 (73 3 %比 1 8 8% ,P <0 0 0 5) ;③肺动脉血栓形成比率高 (5例均在A组 ) ;④栓子特点 :血栓的比率高 (93 3 %比 43 8% ,P <0 0 1 ) ,位于肺动脉主干和左右肺动脉的比率高 (73 3 %比 2 5 0 % ,P <0 0 5)。⑤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突发或加剧的发生率高 (86 7%比 50 0 % ,P <0 0 5) ;⑥危险因素 :重病卧床者比率高 (66 7%比 31 3 % ,P <0 0 5) ;⑦PE误诊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80 0 %比 81 3 % )。结论 :由于尸检资料证实 ,PE患者发病年龄增高 ,必须注意识别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循环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ICAM - 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 1(vasculaecelladhesionmolecule 1,VCAM -l)及L -选择素 (L -selection)水平及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OSAS患者 12例 (男性 9例 ,女性 3例 ,平均年龄 5 1.6±4 .8岁 )及 12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采用ELISA法检测OSAS患者入睡前、睡醒后血浆ICAM - 1、VCAM - 1及L -选择素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OSAS患者入睡前ICAM - 1,VCAM - 1及L -选择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ICAM - 1:4 0 2 .8± 4 8.2vs 2 0 8.4± 5 6 ,P <0 .0 5 ;VCAM - 1:814± 88.9vs 5 82±4 4 .5 ,P <0 .0 5 ;L -选择素 :1390 .4± 76 .8vs 10 4 4 .3± 80 .2 ,P <0 .0 1) ,睡醒后ICAM - 1及L -选择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ICAM - 1:395± 4 5vs 2 0 5± 5 0 ,P <0 .0 5 ;L -选择素 :114 3.5± 196 .2vs 10 2 5 .6±5 0 .3,(P <0 .0 5 )。结论 :OSAS所致的低氧血症激活了循环黏附分子 ,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ITP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 ITP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绝对值、CD3+、CD4+、CD8+、CD4+CD25+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分别为(0.83±0.16)vs(1.74±0.36)、(71.71±1.07)% vs(72.69±1.35)%、(41.78±0.71)% vs(42.46±1.20)%、(29.67±0.97)% vs(28.56±1.75)%、(8.76±0.56)% vs(9.39±1.26)%、(1.42±0.07)vs(1.49±0.13),CD8+T淋巴细胞比例治疗后显著降低,其余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改变,破坏自身免疫,与病情相关,可指导临床治疗,并作为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患者外周血TH1、TH2百分比及TH1 TH2比值 ,探讨其TH1 TH2模式。方法 用CD3 TC、CD8 FITC、IFN γ PE、IL4 PE抗体三重染色 ,流式细胞术测定 2 0例妊高征患者 (中度 12例 ,重度 8例 )、15例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TH1、TH2百分比。结果 ①妊高征组患者外周血TH1百分比为 ( 2 0 5 0± 4 0 2 ) % ,明显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 ( 12 5 7± 2 18) % ,而TH2百分比 ( 2 3 1± 1 0 2 ) %明显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 ( 3 63± 0 70 ) % ,差异显著 (P均 <0 0 5 ) ;②妊高征组TH1 TH2比值 ( 11 80± 7 72 )。显著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 ( 3 66± 1 15 ) ,P <0 0 1。结论 中、重度妊高征患者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比较 ,其外周血TH1免疫增强 ,而TH2免疫减弱 ,属于TH1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叶氏狼疮方对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谱有无作用.方法 轻中度活动期LN患者15例及健康志愿者10例入选.双色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和叶氏狼疮方治疗前后的LN患者空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3~+ T细胞表面分子CD28,CD40L,LFA-1a和CTLA-4的表达阳性率.其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LN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CD40L、LFA-1a和CTLA-4表达阳性率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CD28:46.34±12.11 vs 27.66±4.27,CD40L:21.52±6.91 vs 6.13±1.44,LFA-1a:9.67±3.07 vs 4.54±1.12,CTLA-4:9.87±1.93 vs 4.80±1.56,均P<0.001);狼疮方治疗前后比较,LN患者PBMCs中T细胞表面分子CD40L和LFA-1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CD40L:21.52±6.9l vs 15.81±2.31:LFA-1a:9.67±3.07 vs 8.07±1.15;均P<0.05),而CD28和CTLA-4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46.34±12.11 vs 44.69±9.93.9.87±1.93 vs 8.96±1.65,P均>0.05).在相关分析研究中,LN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达CD40L、LFA-1a水平与SLEDAI呈明显正相关(r_1=0.667,r_2=0.654,均P<0.05),而CD28和CTLA-4水平与SLEDAI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 叶氏狼疮方可能通过修正LN个体T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谱异常,诱导LN患者免疲耐受重建.  相似文献   

8.
于卫  王春晓 《广东医学》2005,26(3):365-366
目的 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在颈肩部外周神经卡压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30例颈肩部外周神经卡压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 (n =15 ) :口服西乐葆 2 0 0mg ,1次 /d ,盐酸乙哌立松 5 0mg ,3次 /d ,饭后口服 ,维乐生 2片 ,3次 /d。颈部有明显压痛点的 ,于颈部压痛点穿刺 ,注入曲安奈德 5mg与 0 5 %利多卡因的混悬液共 2ml,每周 1次。B组 (n =15 )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组 ,每隔一天阻滞 1次。观察颈肩部活动度、疼痛、酸胀、麻木、发凉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以VAS评分评价 ,0症状消失 ,10症状没改善 )。结果 A组与B组相比 ,颈肩部活动度 3. 4± 0 . 8vs 2 . 4± 0 . 34、疼痛 2 . 9± 1 .1vs 2 . 1± 0 .71、酸胀 3 .0± 0 . 7vs 1 9± 0 . 5 3、麻木 2. 3± 0 . 6 5vs 2.. 1±0 . 4 5、发凉 2 5 3± 1 0vs 1. 93± 0 87,组间比较P <0 . 0 1。A组 3例 ,B组 1例因不能耐受NSAIDS和贝力斯的副作用 ,仅单靠星状神经节阻滞即获得良效。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改善颈肩部外周神经卡压症状 ,但应注意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色氨酸免疫吸附在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7年4月至2010年2月该院住院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4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免疫吸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经免疫吸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肌力提高1~2级,5例患者恢复正常肌力.IgG、IgA、IgM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54例次免疫吸附治疗中共发生低血压3例次,口周麻木1例次,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色氨酸免疫吸附治疗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安全、有效,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短期曲美他嗪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观察短期口服曲美他嗪对扩张性心肌病 (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 ,将 41例DCM患者随机分为CON组与VAS组 ,前者接受常规治疗 ,后者除常规治疗外 ,还接受曲美他嗪治疗两周。治疗前后分别动态心电监测统计 2 4h内总室性心搏次数及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次数。 结果 :治疗前CON组与VAS组比较 ,室性心搏总数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次数两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VAS组室性心搏总数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次数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 ,分别为 841.2 1± 5 61.5 5vs 5 3 9.5 5± 3 5 0 .0 4(P =0 .0 3 3 )及 5 .5 8± 2 .89vs 3 .41± 3 .16(P =0 .0 2 8) ,但两组左室舒张末直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短期曲美他嗪治疗DCM患者 ,可减少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且与心功能的改善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