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心率(HR)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部分:选择行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40例,分为单纯应用瑞芬太尼组(R组)和阿托品预处理组(A组),每组20例。R组患者静脉恒速泵入瑞芬太尼2μg/kg,泵速为1μg·kg^-1·min^-1;A组患者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30 min后,给予瑞芬太尼方法同R组。记录用药前后各时间点的HR和低高频比值(LF/HF)。实验部分: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行离体心脏灌注,C组为空白对照,R10组和R30组分别灌注瑞芬太尼10 ng/mL和30 ng/mL。记录用药前后各时间点的HR和左室发展压(LVDP)。结果:组内比较:R组患者的HR和LF/HF值在用药后各时间点均降低(P〈0.05);A组给药后的各时间点HR和LF/HF值未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组间比较:在给药后的各时间点,R组的HR和LF/HF值低于A组(P〈0.05)。动物实验部分瑞芬太尼10 ng/mL和30 ng/mL对离体鼠心的HR和LVDP均无影响。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瑞芬太尼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破坏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平衡而使HR及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而阿托品可以拮抗瑞芬太尼的这种HR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家兔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丙二醛、三磷酸腺苷及乳酸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18只,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平衡灌流15 min后,随机分为三组(n=6),空白对照组(C组):持续平衡灌注37 ℃K-H液15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K-H液继续灌流15 min后停灌,注射Thomas液(4 ℃,10 mL/kg)使心脏停搏60 min,心脏周围用低温(4℃)Thomas液保护,30 min复灌Thomas液(4 ℃,5 mL/kg),60 min时恢复K-H液灌流使心脏复跳;右美托咪啶组(DEX组):于K-H液及Thomas液中加入DEX(25 ng/mL),余同I/R组.记录平衡灌流15 min(T0),继续灌流15 min/平衡30 min(T1),复灌30 min(T2)/平衡120 min,复灌60 min/平衡150 min(T3)的心率(HR)及记录复灌时心律失常、复跳时间等情况,均不使用药物恢复心律.并于实验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测定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乳酸(LD)含量.结果 DEX组心脏复跳时间明显短于I/R组(P<0.05);T2时点I/R组有6例发生心律失常,2 min内有2例恢复正常节律;DEX组有2例发生心律失常,2 min内有1例恢复正常节律;与T0时点比较,DEX组T1~3时点HR降低(P<0.05),I/R组T2~3时点HR降低(P<0.05).与C组比较,T2~3时点I/R组HR降低P<0.05),T1~3时点DEX组HR降低(P<0.05);与I/R组比较,T1~3时点DEX组HR降低(P<0.05);与C组比较,I/R组、DEX组心肌组织MDA、LD含量增高,心肌组织ATP含量降低(P<0.05);与I/R组比较,DEX组心肌组织MDA、LD含量降低,心肌组织ATP含量增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组织MDA、LD含量的增高及ATP的消耗,并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而达到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体外心脏功能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5组,麻醉后开胸取心脏,建立Langendorff大鼠体外心脏灌注模型.每组均灌注平衡20 min.对照组(CON)用95%氧气和5%二氧化碳饱和的K-H液持续灌注20 min,停灌30 min再灌注45 min.芬太尼预处理组(FPC1,FPC2):缺血前用含芬太尼20或40 μg&#8226;L-1的95%氧气和5%二氧化碳饱和K-H液灌注20 min,全心缺血30 min,复灌45 min.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1,RPC2):瑞芬太尼浓度及灌注方法同芬太尼组.记录各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及冠状动脉流量(CF)变化,测定平衡15 min后到再灌注后15 min内冠状动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再灌注后45 min时的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取每组大鼠心肌做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在平衡20 min末,各组LVEDP,LVSP以及LDH的活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芬太尼及瑞芬太尼预处理组在灌注后各时间点LVEDP降低(均P<0.01),LVSP及CF升高(均P<0.01),灌注后15 min冠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均P<0.01),再灌注后45 min后心肌MDA含量降低(均P<0.01),梗死面积较小(均P<0.05),电镜下心肌结构破坏不明显;组内比较,高浓度处理组保护作用明显(P<0.05);组间比较瑞芬太尼组保护作用较好(P<0.05).结论 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体外大鼠全心缺血 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有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的瑞芬太尼与芬太尼比较保护作用更明显,二者对体外心肌心功能影响无差别.  相似文献   

4.
丙泊酚及咪唑安定对心内传导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丙泊酚及咪唑安定对人体心内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病人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丙泊酚2 mg/kg诱导,4 mg.kg-1.h-1持续泵注;B组,咪唑安定0.15 mg/kg,1 min内注入。分别在麻醉前、后测定HR、窦房传导时间(SACT)、最大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MAX)、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结恢复时间指数(SNRTI)、文氏型A-V传导频率(WB)、P-R间期、QRS波。结果两组患者均使SACT明显延长(P<0.01和P<0.05),A组,WB明显提前(P<0.05),其他参数无明显改变。结论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窦房结传导均有抑制作用,丙泊酚2 mg/kg静注后还能抑制房室交界区传导。有窦房传导阻滞疾患的病人,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均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对阿霉素心衰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60只成年♂SD大鼠(250±20)g,尾静脉注射阿霉素2μg·g-1,每周1次,共6周,制成阿霉素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将阿霉素心衰大鼠分为6组: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10μg·L-1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 1组)、30μg·L-1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 2组)、60μg·L-1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C 3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肌灌注模型。除Sham组为持续灌注165 min外,所有心脏予以30 min缺血,90 min再灌注。IPC组在缺血前结扎左冠状动脉5 min,松开5 min,共3个循环。RPC组在缺血前给予含浓度分别为10、30、60μg·L-1的瑞芬太尼的K-H液灌注5 min后改用不含瑞芬太尼的K-H液灌注5 min,共3个循环。记录各组心脏在平衡末、再灌5 min、再灌30 min、再灌90 min时的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和左室压力升高或降低最大速率(±dp/dtmax)、冠脉流量(CF)并测定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再灌末TTC法计算心肌缺血梗死区(IS/AAR)。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p-Akt和总Akt的含量。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基础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5、30、90 min时,RPC 2组和RPC 3组的LVDP、±dp/dtmax、CF较I/R组高,LDH值较I/R组低(P<0.05)。灌注结束后,见RPC 2组、RPC 3组的IS/AAR较I/R小,p-Akt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IPC组和RPC 1组的各项指标较I/R组无差异。结论 RPC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阿霉素心衰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缺血预处理对阿霉素心衰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安氟醚麻醉下牵拉胆囊对家兔窦房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安氟醚麻醉下牵拉胆囊对家兔窦房结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8只。A组(对照组)吸入纯O2,B组吸入安氟醚达0.65MAC,C组吸入安氟醚达1.3MAC。经上腹正中切口,暴露胆囊,坠100g重物牵引10分钟,于牵拉前(t0)、牵拉时(tp)、牵拉结束后10分钟(t10)、牵拉结束后30分钟(t30)测定心率(HR),窦房结功能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和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结果:组间比较,牵拉前C组HR较A组减慢(P<0.05),牵拉时C组SNRT较B组显著延长(P<0.05),余各时点SNRT、SACT、SCNRT差异无显著性;组内比较,牵拉时三组HR均较牵拉前减慢(P<0.05),三组SNRT均牵拉前明显延长(P<0.05),A组SACT、CSNRT较牵拉前明显延长(P<0.01),C组SACT较牵拉拉前延长(P<0.05)。结论:牵拉胆囊可抑制窦房结功能,安氟醚麻醉不能避免牵拉胆囊对窦房结功能的抑制作用,胆系手术时应慎重选择适合病人情况的安氟醚吸入浓度。  相似文献   

7.
张巧云  滕金亮 《河北医药》2012,34(12):1782-1783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对无肌松作用下患儿单用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插管时QT间期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挑选60例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的患儿,ASAⅠ级,随机分为S组(插管前1 min给予0.9%氯化钠溶液)、R 0.5组(插管前1 min给予瑞芬太尼0.5 μg/kg)和R 1.0组(插管前1 min给予瑞芬太尼1.0 μg/kg),观察并记录患儿围麻醉插管过程中各时间点的校正QT间期(corrected QT interval,QTc)、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结果 插管前基础QT间期值比较,S组和R 0.5组的QT间期明显延长,R 1.0组的QT间期保持不变,其MAP和HR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插管时QTc间期和MAP、HR的改变可通过插管前1 min给予瑞芬太尼1.0 μg/kg静脉注射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对心室肌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制备Langendorff离体兔心脏模型24个,K-H液灌注15 min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均6只,对照组继续灌注 K -H 液60 min;实验组分别灌注含12,25,50 ng? mL-1瑞芬太尼的K-H液60 min。平衡灌注15 min (T0)、继续灌注15,30,60 min ( T1~T3)时,记录心率、0相最大上升速率( Vmax )、单相动作电位振幅( MAPA)及单相动作电位复极50%,90%的时程( MAPD50,MAPD90)。结果与T0和对照组比较,3个浓度瑞芬太尼组在T1~T3时点,心率明显减慢,MAPD50、MAPD90明显延长(P<0.05)。与T0和对照组及低浓度组比较,中、高2个浓度实验组在T1~T3时,Vmax明显减慢,同时MAPA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无浓度依赖性地减慢心率、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中、高2个浓度瑞芬太尼影响除极,可能是其引起心脏传导阻滞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白耀武  杨俊红  王树华 《河北医药》2009,31(18):2382-2384
目的计算妊娠晚期孕妇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其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妊娠晚期行剖宫产手术孕妇10例,于硬膜外麻醉成功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于给药后1、2、3、5、7、10、20min分别采集孕妇动脉血2.0ml,采用液一液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瑞芬太尼血药浓度,以非房室模型的统计矩方法测定妊娠晚期孕妇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并析其药代动力学特点。结果此方法测定的妊娠晚期孕妇瑞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特点为非房室模型,其药代动力学参数:t1/2(2.85±0.18)min,血浆药物浓度一时间曲线面积(AUC):(0—20min)、(16.17±0.55)min·ng/ml,平均滞流时间(MRT):(5.02±0.22)min,中央清除率(CL):(59.99±2.17)ml·min^-1·kg^-1,建立在血浆药物浓度基础上的稳定表现分布表现容积(VSS):(300.96±8.20)ml/kg。结论妊娠晚期孕妇其特殊的血液循环系统的改变,使瑞芬太尼在其体内清除率增高,消除半衰期延长。  相似文献   

10.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有效抑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合适靶控浓度。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胆囊腹腔镜切除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4ng/ml;Ⅱ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6ng/ml;Ⅲ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8ng/ml;3组丙泊酚靶控浓度均为3g/ml。观察麻醉前10min(T1)、插管后lmin(T2)、气腹后20min(T3)、术毕解除气腹后20min(T4)时的血压、心率、血糖;术毕停药后患者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气腹时间;术后伤口疼痛程度(VAS评分:0级不同,1级轻微疼痛,2级中都疼痛,3级非常疼痛,4级剧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插管后1min、气腹后20min、术毕解除气腹后20minMAP、HR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MAP在捕管后1min同麻醉前比较均下降(P〈0.01);3组HR在插管后1min、气腹后20min同麻醉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在术毕解除气腹后20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糖较麻醉前均增高,但I组同麻醉前相比血糖升高显著(P〈0.01)。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稍高。Ⅰ、Ⅱ、Ⅲ组VAS评分在拔管后即刻不痛和轻微疼痛所占比例分别为79%、100%、94%,而拔管后24h不痛和轻微疼痛所占比例分别为74%、86%、93%。结论瑞芬太尼可控性好,持续输注半衰期短,消除快。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3.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盆腔脏器炎症,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诣在探讨不同方法在慢性宫颈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妇康栓、聚焦超声治疗及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电切术治疗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愈慢性宫颈炎,并且切除宫颈移行带,减少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对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就诊的58例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分成2组,穿刺抽液+冷冻+加压包扎组(19例),手术切除囊肿前壁软骨+对穿缝合组(39例),随访3个月到1年,观察2组治愈率、复发率,有效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1次治愈后痊愈5例,复发14例,治愈率为26.3%,复发率为73.7%,有效率为78.9%,其中耳廓增厚6例,1例并发化脓性软骨膜炎.观察组治愈38例,复发1例,经过1次穿刺后治愈,治愈率为97.4%,复发率为2.6%,有效率为100.0%.所有患者无耳廓变形、增厚,无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的并发症.结论 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对穿缝合是治疗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的高效、首选办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